Linux中文延伸包计划

(重定向自CLE

Linux中文延伸包项目Chinese GNU/Linux Extensions简称CLE)是为Linux 中文化的一个社群计划。早期CLE是些建构在Red Hat Linux上的中文相关程序RPM收集,对官方程式进行补足。随后目标转变成为建立国际化(i18n)和本地化(l10n)的基础架构来处理中文问题。随着各方开发者的加入,成果也移植到各大Linux发行版本

概念

编辑

所谓的中文化操作环境,根据CLE开发者的看法,至少应包括

  • 中文的消息
  • 中文的显示
  • 中文的输入
  • 中文的打印
  • 中文的处理

欲达到这些目的,有许多种做法。CLE采用的,是如今最通行,一种被称为I18N/L10N的手法。也就是将程序语言相关的部分独立出来。将语文环境有相关的资料,放在“区域环境数据库”。在设计程序时不考虑对特定语文的支持细节,而是在执行时期才依用户所选择的区域环境(locale)联系到不同的数据库,提供该语文的支持,如此方法称之为国际化。而在此架构下加入中文区域化的支持,称为中文的本地化

发展史

编辑

草创时期

编辑

CLE计划的发起人是郑原忠,代号小虫。当时还在军中服役,原本仅是针对个人维护的方便,对相关中文软件进行修补,打包成RPM档以被不时之需。因Linux逐渐受到重视,中文化的需求也日渐重要。小虫为了将他的工作成果分享出来,以电子邮件与陈永昇(cdchen)讨论后,决定将所有RPM档打包成可安装光盘,置于网络上供人自由下载使用。1998年6月20日发表CLE v0.3,以GNU GPL授权,为CLE公开的第一版。推出后立刻广获好评,不断收到各方测试回报与改善建议。随后密集推出v0.4、v0.5版,大多是小虫一个人包办。

1998年10月25日推出的v0.6是迈向社群计划的一大步。除了软件功能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各路好手加入开发,包括黄志伟李柏锋胡崇伟[1]。此外,官方网站、通信论坛FTP站等各项服务也陆续上线,CLE计划逐渐成形。两个礼拜后,v0.6p1发布,加入了更多的修正。此时的中文化架构,主要还是以CXWin为主,搭配xa+cv处理中文输入的功能。

1999年1月18日推出v0.7版,首次尝试让用户可以选择不具CXWin修补的X窗口系统,使用纯I18N/L10N的中文环境。两个月后再推出v0.7p1,更新GNOMEKDE等包,提供用户更稳定的操作环境[2]

台大时期

编辑

1999年6月推出的v0.8版是一个新里程碑。搭配了Red Hat 6.0新版的GNU C函数库对多字节字集的支持,CLE有了崭新的中文化架构,去除CXWin的牵绊,可同时支持繁体Big5)与简体GB2312)中文。新的xa+cv在X的显示对位问题有了重大改良,在输入上也有重大改善。导入谢东翰开发支持XIMXcin 2.5,虽然还没做为默认中文输入法,但搭配GTK+程序使用已经没问题了。整体而言,中文化程序跟整个系统搭配的更好,不再有隔阂[3]。在百资科技的协助下,小虫出版了“Official CLE 0.8 ─中文Linux延伸包使用指南”。

此时小虫从军中退伍,返回母校台大化学所担任研究助理,连同就读台大电机所的CLE另一位主要开发成员兼CLDP计划主持人黄志伟,与就读台大物理所Xcin领导者谢东翰,形成台大Linux铁三角。他们说服台大计算机中心支持CLE相关计划,提供设备与带宽。使得他们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完成Linux中文化的基础工作[4][5]

此时的CLE也开始进入稳定的开发时期,新版发布速度明显变慢。四个月后方推出CLE v0.8p1,中文化的架构不变,但加入更多的包更新。简体中文的支持也更完整[6]。同时使用新一代中文架构的CLE v0.9测试版也密集开发中。

文鼎字体

编辑

当时Linux的中文化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还没有自由免费的中文字体可使用。小虫连同几位CLE的主要成员黄志伟、谢东翰和胡崇伟等,积极奔走游说华康文鼎等字体公司。后来获得文鼎科技的善意回应,发布四套以Arphic Public License授权的TrueType字体,供社群自由的使用。

翔威事件

编辑

1999年9月,发生翔威事件。起因于翔威国际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推出商业的中文Linux发行版,其中部分采用CLE的中文化成果。按照GNU GPL的授权条款,翔威虽将其源代码公开。但其中独缺翔威自行翻译的KDE中文消息档。小虫以CLE计划主持人的身份公开于网络论坛抨击翔威做法不当。翔威工程师起先辩称是一时失误,后又改称只提供源代码给购买翔威产品的用户。

此事引起台湾Linux社群哗然。大多数网友皆声援CLE,指责翔威做法有失自由软件的开放分享精神。然而也开始有人以阴谋论,质疑许多CLE开发者担任网虎国际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顾问,有藉社群名义打压竞争对手之嫌。此论点也引起CLE开发成员强烈不满,导致激烈的网络论战

论战持续数周,最终翔威国际迫于舆论压力而让步,同意发布KDE的翻译档,事件才逐渐平息。但论战双方都已受到不小的伤害[7] 。受此事件的影响,小虫逐渐将个人重心放在学业,而淡出CLE计划。主要的开发工作,便由黄志伟接手。

成熟时期

编辑

2000年3月20日在黄志伟主导下,推出架构于Red Hat 6.1的CLE v0.9,首度以台湾原住民Yami(雅美族,今称达悟族)为代号。不再使用任何外挂方式而能够正确的显示、输入乃至处理中文,象征着Linux中文化与国际化的脚步又迈进一大步。在国际化的架构下,能同时支持多语系。只要指定LANG变量,便可在各语言之间切换。以Xcin 2.5.2为默认中文输入法,并以文鼎字体做为默认中文字体。包含高茂原开发的英汉/汉英字典pyDict。大部分的KDE/GNOME程序皆可正确显示并输入中文[8]

顶高时期

编辑

2000年6月小虫结婚并赴美留学。黄志伟也自台大毕业,在叶平的引荐下进入刚成立的顶高国际公司,担任研发协理,继续CLE的开发工作。黄志伟网罗了另一位CLE活跃开发者张崇严,以及KDE中文化主要作者庄明哲,和*BSD社群好手罗谢家伟加入,还有高茂原、曾昭明jmce作者)等担任顾问,组成坚强的研发团队。

在顶高全力支持下,2000年10月30日推出CLE v0.9p1,代号仍为Yami。以Red Hat 6.2为基础,中文打印的改良是这个版本最大的特色。包含文字处理软件AbiWord中文版,与CJK for LATEXChiTeX,制作中文文件更加容易[9]。黄志伟并结合团队成员撰写了“Linux中文延伸包使用指南for CLE v0.9p1”,由顶高国际出版。

然而顶高国际因资金未能到位,2001年2月发生财务危机,并停止对社群的赞助。CLE的团队成员也陆续离开顶高。

泰雅现身

编辑

尽管各自遭遇生活上的困境,CLE成员仍排除万难,于2001年4月10日推出,以泰雅(Atayal)为代号的CLE v1.0版,象征着国际化与中文化进入稳定成熟的时期。延续国际化的架构,以Red Hat 7.0为根基,搭配Glibc 2.2,对国际语文,特别是CJK(中日韩语)的支持更加完善。有完整的中文安装接口,并导入大陆地区常用的Chinput做为简体输入法引擎。包含中文支持的KOffice办公软件,以及更多的中文程序与使用接口[10]

随着黄志伟的淡出,CLE的开发也改由张崇严主导。2001年10月和11月分别推出代号为Gaga(泰雅语)的两个CLE v1.1测试版。主要在提出更佳的中文打印解决方案。包含AbiWord、StarOffice、KOffice和HancomOffice等各套办公软件[11][12]。在2002年7月再推出miniCLE系列,提供以APT为基础,类似Debian的基本可定制系统[13]

功成身退

编辑

2002年10月 因发生Red Hat Linux 8.0移除中华民国国旗事件,导致CLE团队与Red Hat的决裂[14]。CLE自此也未再推出新版本。官方网站转型为Linux相关新闻、论坛以及下载区,仍由张崇严继续维护。

尽管如此,曾经做为华文世界里最重要也最受欢迎的自由软件社群计划,CLE对Linux的中文化与国际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一开始是以类似Linux发行包的方式存在,但CLE的开发者并不打算让它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发行版本。相反的,CLE的开发者尝试与各自由软件的原始开发组织合作,希望将支持中文的国际化架构落实到源代码当中。包括Linux kernel、Glibc、Qt、GTK+、KDE、GNOME、AbiWord等都曾加入CLE提交的修补。如此当新版的程序自开发者手中发布后,便已有了中文支持的能力。CLE的开发者期望将来各家Linux发行版本都能够有内置的中文支持,那也就是CLE功成身退的时候[15]。以目前的情况看来,CLE的终极目标,虽不中亦不远矣!

其它移植

编辑

由于CLE广受欢迎,不少开发者将其移植到其它的Linux发行包,例如:

书籍出版

编辑

由CLE原开发者所著作的书籍有:

其它以CLE为主体,但非CLE开发者所撰写的有:

参见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由于CLE的官方网站发生多次硬盘损毁事件,许多文件,包含通信论坛等都已逸失。所幸在Wayback Machine仍能找到当年大部分的资料。

  1. ^ CLE v0.6特點介紹.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1-03). 
  2. ^ CLE v0.7p1特點介紹.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1-03). 
  3. ^ CLE v0.8特點介紹.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1-03). 
  4. ^ Linux @ NTU.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5. ^ 台灣的開放源碼運動.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6. ^ CLE v0.8p1特點介紹.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3-07). 
  7. ^ Open Source與GPL精神之三二事 (翔威事件記錄).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8. ^ CLE v0.9特點介紹.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6-21). 
  9. ^ CLE v0.9p1特點介紹.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10. ^ CLE v1.0特點介紹. [200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20). 
  11. ^ CLE v1.1Pre1介紹. [200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07). 
  12. ^ CLE v1.1Pre2介紹. [200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07). 
  13. ^ 從無到有,CLE的APT之旅. [200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07). 
  14. ^ 抵制紅帽 - 致自由軟體社群公開信. [200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2). 
  15. ^ CLE介紹.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