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新世

地質年代
(重定向自Oligocene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主要分层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
0 —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渐新世(Oligocene)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的最后一个主要分期,大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介于始新世(Eocene)与新近纪中新世(Miocene)之间。比起其他比较古老的地质时期,用岩床来确认渐新世比较准确,但精确的起始与结束时间仍不确定。渐新世(Oligocene)之名来自希腊文字ὀλίγος(oligos,“少”之意)和καινός(kainos,“新”之意),即表示在始新世喷发式的进化之后,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种类增加并不明显。

渐新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连接“炎热的始新世时期的古老世界和生态系统更具有现代特征的中新世”[4]的纽带。渐新世时期生态系统发生的一大变化是草原在全球的扩张,而热带阔叶林则萎缩至赤道一带。

标志渐新世开始的事件是一起被称为大置换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除了少数本地的啮齿类动物有袋类动物之外,当时欧洲的动物群都被来自亚洲的动物群所取代。渐新世和中新世则没有显著的全球性事件为其分野,而是各个地区相继从较温暖的渐新世晚期(2,600-2,300万年前)进入较寒冷的中新世

时期划分

编辑

渐新世分为两个时期:

恰特期(Chattian) (27.82 – 23.03百万年)
鲁培尔期(Rupelian) (33.9 – 27.82百万年)
 

气候

编辑

古近纪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渐新世被打断,在40万年之间气温急剧下降8.2℃之后进入了一段长达700万年的气温平稳震荡期。[5][6]这段平稳震荡期从3,250万年前开始,至2,550万年前结束。渐新世的气候变迁包括全球[7]冰量的增加、海平面的下降(降幅达55米,从3,570万年前至3,350万年前)和气温的平稳变化。[8]之后,在2.800万年至2,600万年间,随着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的爆发,这段气温平稳震荡期随之结束。不过,渐新世和中新世更替期间的气候仍然比较稳定。

古地理

编辑

在这段时期,各大洲继续飘移向它们目前所在的位置。南极洲越来越孤立,并最终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冰封大陆。

北美洲西部的造山运动仍在继续;非洲板块持续向北挤压欧亚板块阿尔卑斯山脉随之开始隆起,并将特提斯洋的残余部分与大洋隔离开。在渐新世早期,欧洲遭遇到了短期的海洋入侵,这种状况在北美洲则较少发生。渐新世早期在北美洲和欧洲之间似乎仍有陆桥相连,因为这段时期这两处的动物区系仍然十分相似。在渐新世的某段时间里,南美洲最终与南极洲分离,并漂向北美洲;这也使得南极洲环流得以畅通无阻,最终使南极大陆的温度急剧下降。

植物

编辑

被子植物继续在全球扩张;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则被温带落叶林所取代。开阔的平原沙漠面积较之原来扩大了许多。草原也从始新世时期的河岸地带发展至开阔地带,但仍未发展至今日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之规模。

在北美洲,亚热带物种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山毛榉蔷薇属松属植物亦十分常见。带有豆荚豆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继续繁衍兴盛。

动物

编辑
 
鬣齿兽

除了澳大利亚,在其他各洲都有发现重要的渐新世陆生动物。更多的开阔地形使得动物向大型化趋势发展。海洋动物和北方各大陆的陆生脊椎动物都具有了很多现代特征,这更可能是因为古老物种在这个时期逐渐灭绝,而非现代物种进化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许多物种,如马科巨猪科犀科岳齿兽科骆驼科动物都变得更善于奔跑,以适应始新世时期的森林衰退之后形成的平坦开阔地形。

 
中马属动物

渐新世时期,南美洲与其他大陆相互隔离,在其上发展出了十分特别的动物区系,南美洲成为了许多奇异动物,如焦兽目闪兽目滑距骨目南方有蹄目动物的繁衍地。Sebecosuchian鳄鱼、骇鸟肉食性有袋类动物,如袋鬣狗科动物,仍是占支配地位的捕食者雷兽在渐新世最初阶段就已经灭绝了;而到了渐新世结束之时,裂齿类动物则在非洲中东之外的地区消失了。多瘤齿兽目动物,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哺乳动物谱系,也在渐新世灭亡了。渐新世出现了一系列的奇异动物。美国白河荒地原来即是一片半干旱草原,这里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区域性动物,如古猪兽骆驼科动物、犀科动物、中新马属动物、猎猫科动物和原角鹿科动物的繁衍地,这里还曾出现了早期的犬科动物黄昏犬岳齿兽科动物作为北美洲特有的物种,在渐新世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分布。这时的亚洲大陆上巨犀亚科十分繁荣,其中的长颈副巨犀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渐新世的海洋动物与现今的物种十分相似,如双壳纲动物。不过这个时期发现的海洋动物化石没有始新世和中新世丰富。须鲸齿鲸已经在这个时期出现,而他们的始祖——古鲸亚目动物由于缺乏回声定位能力——这种能力在当时海水变冷和变浑浊的情况下十分有用——种群开始衰退,造成其消亡的原因还包括气候变化、来自现代鲸类和亦在该时期出现的页鲨的竞争。早期的链齿兽目动物,如河马眼索齿兽(Behemotops),其化石最早即出现在渐新世。在渐新世末期,由其与熊和水獭近似的始祖进化而来的鳍足类动物可能出现了。

海洋

编辑

海洋持续变冷,特别是在南极洲附近。

撞击事件

编辑

有记录的外星体撞击事件:

超级火山爆发事件

编辑

美国科罗拉多,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2,780万年前,喷发量大于5,000km³,火山爆发指数9.2[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etallack, Gregory J. Neogene expans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prairie. PALAIOS. 1997-08-01, 12 (4): 380–390. ISSN 0883-1351. doi:10.2307/3515337 (英语). 
  2. ^ Zachos, James C.; Kump, Lee R. Carbon cycle feedbacks and the initiation of Antarctic glaciation in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5-05-01, 47 (1): 51–66. ISSN 0921-8181. doi:10.1016/j.gloplacha.2005.01.001. 
  3. ^ Krijgsman, W.; Garcés, M.; Langereis, C. G.; Daams, R.; van Dam, J.; van der Meulen, A. J.; Agustí, J.; Cabrera, L. A new chronology for the middle to late Miocene continental record in Spai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6-08-01, 142 (3): 367–380. ISSN 0012-821X. doi:10.1016/0012-821X(96)00109-4. 
  4. ^ Haines, Tim; Walking with Beasts: A Prehistoric Safari,(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Inc., 1999)
  5. ^ A.Zanazzi (et al) 2007 'Large Temperature Drop across the Eocene Oligocene in central North America' Nature, Vol. 445, 8 February 2007
  6. ^ C.R.Riesselman (et al) 2007 'High Resolution stable isotoper and carbonat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climate transition: Walvis Ridge (ODP Site 1263) USGS OF-2007-1047
  7. ^ Lorraine E. Lisiecki Nov 2004; A Pliocene-Pleistocene stack of 57 globally distributed benthic δ18O records Brown University, PALEOCEANOGRAPHY, VOL. 20
  8. ^ Kenneth G. Miller Jan-Feb 2006; Eocene–Oligocene global climate and sea-level changes St. Stephens Quarry, Alabama GSA Bulletin, Rutgers University, NJ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Breining, Greg. Most-Super Volcanoes. Super Volcano: The Ticking Time Bomb Beneath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St. Paul, MN: Voyageur Press. 2007: 256 pg. ISBN 978-0-7603-2925-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