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太阳花学运/存档

文件讨论

条目名称

你好,我是从日本语过来看到,你们提出这些名称,有没有可能讨论出来结果会选择指定哪个名称删掉?我是担心你们这里写一写有的删了,日本语那里还停留着使用这些名称,所以我才有这样问题,因为我刚刚加上去这笔之后才发现你们有这问题。还麻烦各位留意日本语方面,以求同步更新。--114.38.178.112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13:19 (UTC)

名称那段是不是写得有点长了?一个段子就有1700字之多是不是应该简化一下?1700字应该分一下段了,文章写的又不是文言文,1700字之中又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希望补充相关的参考资料。

事件记述

需要调整内文,避免类似时事评论或公民论坛-- ♬ bonne journée ☺ 2014年3月20日 (四) 08:25 (UTC)

致挂上问题条目模板的朋友

“批评”部分有些不是批评。

当然,批评也可以理解为“评论”?--Lhjay1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1:01 (UTC)

最早本来就是写“评论”,并且当作其他人对于事件的意见撰写。--KOKUYO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1:12 (UTC)
OK--Lhjay1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1:39 (UTC)
那个是我调整的版式。不如把“批评”改成“不同评价”以示和“支援”的区别?--包子。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2:48 (UTC)
我比较好奇用“评论”到底有什么问题?--Towatw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3:04 (UTC)

我看了一下评论内容有正面和反面的意见,建议可以改成"事件评价"下面再新增"正面评价"和"反面评价"。--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4:20 (UTC)

(=)中立观点,避免评论二分法。-- ♬ bonne journée ☺ 2014年3月20日 (四) 15:06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是否应该写上?

作为贸易协议的一方,以及与台湾有不容回避的亲缘关系的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表态是否应该出面?之前的国台办表态被删掉了。--包子。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2:51 (UTC)

( ✓ )同意:不过要放在服贸协议的页面或是这边的页面该需要好好讨论,并非所有的有关发言表态都放这边。--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4:07 (UTC)
( ✓ )同意,不明白之前的表态为什么要删掉。毕竟大陆是协议的签订方之一--Lhjay1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3:03 (UTC)
(*)提醒:不过列在“国际反应”下面……就不怕编辑者掐起来?先改成“台湾以外各方反应”了。Bxxiaolin留言Email 2014年3月21日 (五) 03:45 (UTC)
(~)补充: 那我改成其他反应好了,反正外国媒体有报导的事情也是塞到那边。--KOKUYO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4:04 (UTC)
(&)建议:我觉得有一个角度值得考虑一下,不仅仅应该把国台办和主流媒体的态度写上,而且也应该听听大陆的左右两派的观点,都应该挑一些典型的东西写上去(或者编者可以自己总结)。右派阵地共识网上的一些文章和讨论还是很有价值的,抛开偏执的统派立场不谈。但是可以看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所谓的同胞感情可能只是单方面的”这种表述等等。我觉得这些声音在主流下非常小,但是对海峡那边的同胞革命者们应该还是有些价值的。如果是台湾编辑者在编辑这一条目的话应该可以注意一下。--独角兽orwell。留言) 2014年4月10日 (四)15:34:59 (UTC)
(!)意见(=)中立:赞成楼上的,不然只引用大陆官方媒体(如中国台湾网、新华网等)的论点,无论是本土、或海外任何抗争的原因都是西方的阴谋,抗争目标都是台独、港独、藏独、分裂国土、推翻共产党等。--Outlookxp留言2014年4月10日 (四) 07:47 (UTC)
(-)反对:应该放在太阳花学运周边话题--Theodoreianmo留言2014年4月22日 (四) 08:53 (UTC)

calm down

请保持冷静,请跟正在这个条目编辑的朋友(指KOKUYO太激动了)。

请尊重其他使用者放上其他新闻来源。新闻来源并不是只有新头壳苹果日报。--wsxcde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3:26 (UTC)

如果你知道要怎么写条目,就应该会知道不应该任意点列式、不应该放上细碎资料、不应该有图库段落、段落应该整理、重复的资料不应该一直提到等等。附注一提,讨论时至少要把人家的名字拼对才有礼貌吧。--KOKUYO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3:09 (UTC)

路过一下,顺便随手分享一些文章很有意思欢迎阅读。 文章1 文章2 文章3 文章4 前两篇文章挺有意思,在这里编辑的人肯定又不少年轻人,姑且可以一看。如果打搅了这里维基百科的探讨氛围,删掉即可。多谢。(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天天のPooh留言2014年4月5日 (六) 07:19 (UTC)

(*)提醒:维基百科不是论坛,不是BBS,也不是观点分享处。本页是条目写作的讨论页,请就条目写作上的问题发表意见,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5日 (六) 11:24 (UTC)
(*)提醒:你可以看看写的这个条目有没有问题,已经没法发表意见了。这是百科么,我还以为是论坛精华帖。中文条目本来已经很少了还专门跑过来在这里山头插小旗子宣告胜利。新闻事件有必要写成这样么。这就是我对这个条目的写作上的问题发表的意见。天天のPooh留言2014年4月6日 (日) 06:01 (UTC)
(:)回应:阁下对条目有意见的话,大可以参与编辑改善它,在旁围观而指指点点,还不如直接加入。--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6日 (日) 06:50 (UTC)

有些评论里的人士也是X府X院的人士,应不应该列入官方反应中?

比如监察院院长王建煊的评论--Lhjay1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3:59 (UTC)

  • (-)反对:如果是对于事件的评论就建议免了,希望纪录上去是对整个事件有影响力的角色发言--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4:05 (UTC)
  • (!)意见:王建煊那个是评论对于这次事件中对于学生的看法,并没有涉及到官方会有怎样的作为,所以放到“评论”。相对地总统府等发言人则表示政府作为的态度,所以放到“政府回应”。两者之间有所差别,不能相提并论。--KOKUYO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4:07 (UTC)

感谢两位,另,我加入了一些台官方人士的言论,可能错加到政府回应里面去了,望适当移动位置,我不太能清楚分别评论和官方回应。--Lhjay1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05:42 (UTC)

建议名称318青年占领立法院更改名称为大学生占领立法院318大学生占领立法院

请求与2014年3月18日中华民国(台湾)大学生冲撞立法院事件合并

请不要引用模凌两可的句子!

在评论及部分段落中,请不要引用记者的"许多人"或者"民众"、"部分人士"等没有明确指出消息来源的句子,以保持中立性。Jimmypuc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14:30 (UTC)

环球时报指责“法治瘫痪”不能有?

有可靠来源的要改可以,偏偏要删是几个意思?--Lhjay1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4:20 (UTC)

有关某些人对民进党的猜测

如果你们以为民进党能搞什么“阻止政府运转”、“绿色恐怖”就太抬举民进党啦,现在的民进党只会作秀而已。

原本民进党以为可以利用学生闹一下然后演一场戏,表示自己有做点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搞得他们自己头痛了,“阻止政府运转”就没有戏唱了啊……

所以民进党现在既然无法脱身,就只好来取暖啦!所以不要在以单纯的心加入这些猜测内容了,政治是很可怕的咧!--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4:57 (UTC)

大家都知道民进党人又笨又争权、只会反中、老搞砸事情的人太多了。但不可否认这次行动团体有偏向深绿的学生参与,即该团体的鹰派。好在目前是鸽派占了上风,不然就要跟泰国一样了。要注意此条目的中立性才行。--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5:13 (UTC)

维基百科不是论坛。--Lhjay1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6:41 (UTC)

因为有些人在条目中写入这样的内容,所以来点回应。--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9:38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用语不当,已由Lssrn45于2014年3月25日 (二) 07:49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立法委员仍可进入场内?

词条开头提到“立法委员...仍可绕道进入场内”,希望能提供相应的报导,作为对这一陈述的支撑。同时,“立法委员仍可进入场内”这一状态是否延续到了当下? BlueYearning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6:43 (UTC)

而且还有“原创总结”的嫌疑。--Lhjay1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07:01 (UTC)

什么XXX反响强烈的发文,适合发在维基?还挂个牌子。

维基不是宣传战的战场。更不用说来源是FB等自媒体--Lhjay1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11:44 (UTC)

创建词条

应不应该在本文创建那些在维基百科没有的词条,让不了解太阳花学运的人对本词条更了解???--User:Zhongguodiyiren留言2014年3月23日 (四) 04:00 (UTC)

“退回《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这两句英文如何翻?谢谢

请问“退回《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这两句英文有人知道如何翻译吗? 我想补足英文版的Goals内容中。 谢谢。

翻译应该为如下,如有任何错误请帮忙修正
“退回《两岸服务贸易协议》”:Return the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Pass The Supervision of cross-strait agreement--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2:17 (UTC)
How about reject?Kanashimi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2:37 (UTC)
Return原意比较偏向退回,Reject是指遭到拒绝,因为法条已通过所以我会用Return一词指退回法条--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3:54 (UTC)
revert? rollback? Kanashimi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6:24 (UTC)
retract? --拆哪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6:38 (UTC)

统合太阳花学运时间轴

太阳花学运时间轴与本条目有许多重复处,应行统合。Kanashimi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2:49 (UTC)

互联网用户?

真心觉得那实在不重要--南风先生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7:11 (UTC)

部分互联网用户批评国民党与中共挂勾、部分互联网用户批评国民党图利财团、部分互联网用户批评立法院反正平日也没做什么事,正好放个假无伤大雅,只是甜点被偷吃就比较可惜,etc。--Towatw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34 (UTC)
(~)补充:我不知道刚刚Snorri删除是否是因为离题。以上仅突显相对应“部分互联网用户也批评了占领立法院的学生们行动,并且认为其实际上是为了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绿营工作”来说别的编辑者可以写什么,只要他们找得到来源。至于这样的内容是不是适合留在条目中,我暂时没有判断。--Towatw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48 (UTC)

本条目的编撰过程的程序正义和中立性严重成问题

介于本条目内容编撰的主要控制人员比如User:KOKUYO时任维基管理员)、User:Fcuk1203时任维基巡查豁免者、回退员)、User:Changnick(时任维基巡查员、回退员) 等等参与条目内容编撰的改动,并滥用在维基百科的管理特权打压与他们有不同观点的编辑、对条目异议编撰分子实施封杀[1],并且管理方对条目实施了编撰人员实施资格封禁[2],以便于对异议编撰分子进行完全掌控和控制条目内容的舆论方向。而对于条目内容的取向有生杀大权的这些人以及多位的类似的编撰人员都和本条目所涉及的事件中所涉及派别和相关地区存在着可能的严重利益冲突,故此对条目编撰提出{{WP:利益冲突}}质疑[3]。--91.22.249.155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19:46 (UTC)

(:)回应:新的讨论请置于最底下。--tajvano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20:29 (UTC)
(-)反对:IP用户的检举在维基百科是没有说服力的,同时如果不是这几位的贡献,像底下这种事情就更层出不穷了。

(目前 | 先前) 2014年3月23日 (日) 23:27‎ Suzuki1314(讨论 | 贡献)‎ . . (127,697 个字节) (+900)‎ . . (未严格定义,那你凭什魔删除回退。) (复原 | 感谢)
(目前 | 先前) 2014年3月23日 (日) 23:24‎ Suzuki1314(讨论 | 贡献)‎ . . (126,797 个字节) (+50)‎ . . (反服务贸易协议表是爱国爱民主吗?暴民就是暴民,乱七八招臭热闹搞烂行政机关和中华民国法治。) (复原 | 感谢)
(目前 | 先前) 2014年3月23日 (日) 23:22‎ Hijk910(讨论 | 贡献)‎ . . (126,747 个字节) (-900)‎ . . (双方指挥人物未有严格定义,反服贸有什么好处自己到外部链接去找) (复原 | 感谢)
(目前 | 先前) 2014年3月23日 (日) 23:18‎ Suzuki1314(讨论 | 贡献)‎ . . (127,647 个字节) (+900)‎ . . (试问一下反服贸有什么好处及反服贸对经济的工商界的发展,暴民要瘫痪中华民国的首都台北市各行政机关就说一声嘛,还会利用反服贸的名义在那耀武扬威、恶行召张闹得五体投地。)(复原 | 感谢)
Esculentum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21:37 (UTC)

( ✓ )同意理据:深深感到同感, 由其是KUKUYO真的在乱删,只留他想看见的。--wsxcde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22:59 (UTC)
  • (=)中立(!)意见:参照阁下描述,应该是挂上pov模板较妥,阁下可明确指出中立性不足的部分,以协助改善条目。毕竟你要如何明确举证你所指控的这些人与本条目有利益冲突?因为本条目是台湾社会运动,主因与服贸协议有关,它不是人物传记,也不是商品或公司介绍,其所涉及的包含有海峡两岸的用户。维基百科没有规定管理员用户不能编辑条目,同时也没有禁止阁下撰写不同观点的文字(至少到目前为止,以后中文维基百科会不会搞自我审查我不敢断言,但迄今是没有的),只要阁下能给出非原创来源证明即可,因为维基百科不保证正确,而是要可查证。--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3日 (日) 23:50 (UTC)
(-)反对老实说我觉得这条目已经很中立了,且IP用户检举毫无说服力。我甚至可以合理怀疑你是党工、五毛。--南风先生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07:14 (UTC)
南风先生,也请您斟酌用词,暗示别人是五毛、党工也是人身攻击。--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07:17 (UTC)
合理怀疑是可以的,但是请务必保持中立的立场这是WIKI的一贯原则--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09:23 (UTC)
(:)回应:又一个好笑的资格论。南风先生您自己还是好好合理怀疑下这位参与控制条目内容导向东大学生军或工友是不是就是参与本条目相关事件之相关党团的党工吧!!!--91.22.214.214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3:19 (UTC)
(-)反对:条目已经管理的不错,老实说我很多编辑也被这位K先生/小姐删,但基本上都是有理性的删除,而非像Esculentum所言的非理性编辑。当然如果这位IP用户想新增什么资料都可在这讨论,非理性编辑是WIKI用户最不乐见的,例如Suzuki1314这位用户的言论已经有很严重的偏颇现象。--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09:46 (UTC)
(:)回应:把异议编辑的内容叫成“非理性编辑”,把言论审查、驱逐异议编辑叫“管理”???你们的确把维基百科上的异议分子“控制的很好”。你们的确把维基百科上的舆论导向“管理的很好” 啊! :)--91.22.214.214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3:19 (UTC)
所以您想表达什么?LtdccbaJasonLin2014年3月24日 (一) 13:32 (UTC)
如果91.22.214.214您认为暴民就是暴民,乱七八招臭热闹搞烂行政机关和中华民国法治。是您觉中立且理性(异议分子)心声我们可以提出来好好的讨论看看--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33 (UTC)

不是每个账户都可以直接上传图到维基,维基百科也没有禁止外联的图片上传.文句已经平铺直叙事实了,没有辱骂,就算你有意见可以修改档案名称,何必故意删除本人的版本?outlookxp这样故意删除是违反人人都可以平等地编辑维基百科的原则也让维基的公平性蒙羞--Factcomment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00:49 (UTC)

(:)回应WP:中立WP:可靠来源,两条请瞪大只眼细细饱读,多谢。上传图片请注意授权,避免发现侵权。符合WP期望授权的可以扔到commons:,只限合理使用的请不要扔commons而放在本区。另free(免费)is not free(自由)。——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3月26日 (三) 01:08 (UTC)
Factcomment,看见你在中华民国特种警察已改善了,我去帮你把照片改成对外连结,以及维基化,不过用“历史功绩和作用”这是反话吧。我这几天已获得“五毛”、“维基罪人”的称号。--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01:18 (UTC)
(:)回应"历史功绩和作用"或许在太阳花事件上看来是反话,但其实霹雳小组有其历史承传和功绩,也希望其他了解的用户能将编组对治安的维护以及过去的战功能一并列出,公众也能多了解并促进警政组织给予其适当任务定位,让适当的人在适当的位置,错置会双边都很无奈.--Factcomment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01:32 (UTC)

2014年4月1日05:15有人用代理服务器蓄意移除{{WP:利益冲突}}质疑标识

2014年4月1日 (二) 05:15,有势力用日本的proxy服务器的帐号118.157.74.169故意移除{{WP:利益冲突}}质疑标识COI。显然有相关人士对条目被{{WP:利益冲突}}质疑的问题相当介意,他利用代理服务器来隐匿其所在方位的手段来遮掩其行动,显然是蓄意要掩盖条目的确存在{{WP:利益冲突}的问题。此外,陈文茜在2014年4月2日相关的《 文茜的异想世界》的节目中(34:14-38:20)披露,318学运的“亲学生”或“学生”抗议团体方面,存在组织性的使用网军在网络以及通过其他手段攻击任何有异议倾向的个人和媒体的现象,从而导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主要舆论媒体方面片面地一面倒的站在“抗议学生”的一边的舆论现象。由此也可从侧面印证本条目也的确多多少少有组织性的通过使用牵制异议编辑等手段实施舆论导向的问题之疑虑。 --91.22.252.216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20:31 (UTC)

  • (-)反对:阁下何以确定哪些编者是网军?单凭政论节目能做参考来源?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是如你所说,本条目有编辑者是抗议方成员,那又如何,只要他的编辑符合维基百科方针即可,就如同反反服贸运动也可以让参与该运动的成员编辑一样。另外,先前被指控有利益冲突的几位编者,现在也不是本条目的主要贡献者,移除利益冲突模板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阁下不能因为条目有你不认同的文字,就用推理的方式,给参与编辑的维基人贴标签,维基百科不是一言堂,你敢保证加入抗议方叙述的编者就没有人“为敌人写文章”?--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23:33 (UTC)
    • (:)回应金刚不坏阁下,您反神马对啊?本人只是记述史实而已,不是要拉人投票。不过您自己的来回说辞不就自己承认的确有存在相关事件团体的人士参与本条目编撰了吗?本人需要给谁贴啥标签吗?您所谓的那些“维基人”自己不清楚吗?相关利益冲突的编辑有多少、都涉入条目和相关事件多深,不需要此地无银了吧?金刚不坏阁下,放心啦,现在条目不是又被资格封禁了嘛,您不用如此急猴猴地防着异议分子去恢复被阁下同党所移除的COI质疑标志。 --91.22.204.99留言2014年4月3日 (四) 17:12 (UTC)
  • (~)补充,周玉蔻主持的2014年4月3日的《蔻蔻早餐》节目中,有一段的访谈内容,谈及与本条目事件背后所涉及网军组成成分以及他们相关事件组织方政治派别内容等。(很好笑,是否挂某党ID就能切割不是某个派别的人士吗?这类借口实在是此地无银。找那些可笑的白痴说辞,当世人是白痴吗?尚且访谈中的人物自己承认自己的倾向,打自己嘴巴何必呢?)还有不少类似说辞,也出现在条目正文内,不说明了一定的相关性吗? --91.22.204.99留言2014年4月3日 (四) 17:12 (UTC)
    • 阁下不要拿在其他论坛的那套用在维基百科的条目探讨中。本条目是否中立,自有公评,不是你或我说是如何就如何;其次,阁下指称什么党什么派的,个人建议阁下赶快去看心理医生,这是百科全书条目,不是bbs,我也不是本条目的主编者,你斗我有何意义?阁下若对条目不满意,大可以去注册用户,中文维基百科自动确认用户的门槛也不高,之后再参与编辑即可。阁下一会说中立性,一会又说利益冲突,可以,但阁下的理据竟是来自政论节目?再说阁下引用商业节目的连结,有无获得授权?未获得授权的擅自引用也可能构成侵权,维基百科不允许。你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推理的方式,指称参与的编者是网军,那请阁下指明哪些人是网军,然后去找管理员提报,不要在这里发表你的个人观点。--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3日 (四) 18:55 (UTC)

加上琐碎模板的说明

建议资讯来源先经过筛选再编入条目。如3c商品被偷,飙车族闹场,业者调派行动基地台等等都写了,读起来就像是流水账的日记,如真有必要写到这么详细,我建议流动厕所摊贩也顺带加进内容之中,或者另拆分出太阳光学运每日记之类的条目。--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00:17 (UTC)

那些不是重点,轻描淡写带过就好LtdccbaJasonLin2014年3月24日 (一) 12:21 (UTC)
飙车族闹场越来越频繁,不能说不重要。--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3:06 (UTC)

不希望编辑战

我不希望这一个具有台湾民主意义的条目变成编辑战的焦土,希望予以半保护,甚至全保护处理,不晓得那位“IP用户”有无看到“挂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提供利益冲突证据,以便进一步的讨论”,希望您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证据,我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只要您提出具体详实的证据,我甚至也可同意您的看法。请不要有过于激烈的言论,我可以告诉你东大超蓝的这样您高兴了吗?--南风先生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3:52 (UTC)

建议91.22.XX.XX,看看禁封你的乌拉跨氪[4]、与保护条目的管理员Bluedeck[5],他们是何地人?希望你不要跟政黑版一样认为反、要求重审的人都打为民进党党籍,然后作出一个名单贴在维基上。学生占据当然是非法、不理性行为,当然要被罚。偏蓝的TVBS民调也是一半以上民众反对学生占领,但赞成要重审的人也超过一半,这两类可以画上等号吗?--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4:02 (UTC)

现在的写法太过同情学运一方,看来新禁区又要形成了。—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5:14 (UTC)

Snorri 具体来说哪些地方太过同情学运一方?--Towatw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14 (UTC)
Snorri可以指出太过于同情的部分吗?我们可以拿出来好好讨论,不然我认为条目非常的中立。--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27 (UTC)
《中国时报》19日在头版登半版大广告,旅游业界要求尽快通过服贸,文中完全不提。工商界各大工会声明不会响应学运要求进行罢工,完全没有提到。“正式驱离行动”整段以学生一方口吻编写,而且缺乏来源。“反应”一节只有写声援,没有写反对和批评。以上种种,显然都是偏颇的笔法。其他方面暂时不列举。—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34 (UTC)
有想到请尽量再提出。--Towatw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40 (UTC)
有关反应部分分成国际反应跟中国大陆反应,你其实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反应是比较反对的部分,国际反应目前还没找到相关反对或是批评的消息,如果有找到我建议也可以补上。还有那种登广告的我认为就不用写在条目中,目前条目已经够繁杂了--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46 (UTC)
请不要把你自己的个人意见作为最后总结一样说出来。本来反应和评论的区别就很模糊,还没有专门开辟“反对与批评”来容纳负面反应,这就是明显的不中立。台湾岛内反对学运和批评的声音不写,只写声援和政府批评,读者看到这样的写法,只会认为这是暗示只有政府和中国大陆在反对学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不中立的笔法写出的内容也能被称为“非常中立”?太过荒谬。—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51 (UTC)
我上面已经提到在国际反应部分有关反对或批评声浪也建议可补上,请问我这样是无法接受“反对与批评”来容纳负面反应的表现?--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01 (UTC)
你大概没有理解我的内容。我的要求1.专门开辟“反对和批评”一章节,容纳相应内容。2.补上台湾岛内的反对意见。—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04 (UTC)
“完全基于内容本身所表现的观点,而将文字或内容“隔离”到不同的位置或子章节的做法,可能导致非百科性的条目结构,譬如在上下文中出现“支持者”与“反对者”辩论的内容。”不送了。--KOKUYO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12 (UTC)
仔细看了一下,该条款是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在上下文中出现“支持者”与“反对者”辩论的内容”这样的结构而作出说明,但将反对与批评内容归纳为一节完全不会导致上述问题,因为只是各自陈列,没有辩论的内容。而且这一节的结构只会和“声援行动”一节的结构一样。如果“声援行动”作为章节没有问题,那么“反对与批评”作为一个章节也并没有问题。因此以上引文完全不能说明本处讨论的任何问题。引用失当,理解错误,实属荒唐。—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19 (UTC)

另外,“强制驱离”一节里面居然没有写明警方进行强制驱离的法理依据,实在令人起疑,难道是要刻意略去这一重要问题?警方公布强制驱离的理由,然后实施驱离动作,这一环节被刻意略去,显然又是一个不中立之处。—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7:55 (UTC)

等等,为何非得照你所说的才叫中立?你回应的语句就不中立了。--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02 (UTC)
我什么时候说过“非得照我所说的才叫中立”?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损害,我保留追诉权利。—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06 (UTC)
欢迎,静待阁下律师信。我没说过阁下说过那句话,因为那句话是我说的,本人对阁下公开散布不实言论亦保留追诉权利。--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30 (UTC)
那么请你解释一下你在我的留言后写出“等等,为何非得照你所说的才叫中立?”这句话是何意?这句话里面的“你”指的是谁?—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35 (UTC)
等阁下律师信寄达我自然会解释。重申:阁下以不实言论指控本人诽谤,本人保留追诉权。另外,本页旨在改善条目,私人问题请到用户页面讨论。--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51 (UTC)
(~)补充:两岸服贸协议和学运密切相关,当然两边都应该写。另外还有《中国时报》刊文“十问立法院学生”,这个应该写而没有写。—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08 (UTC)
《中国时报》刊文“十问立法院学生”是为部落客写的社论,如果将一位名不经传的部落客社论文章也编辑进来,这样是否我看到部落客有关时事评论的都可以写上来了呢??--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15 (UTC)
《中国时报》刊文,是正规报章发表的社论,何时变成了部落客的社论?该文发表在《中国时报》,并被多家正规媒体转载,何来“名不见经传”?—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21 (UTC)
彭蕙仙(作者为部落客)还需要我找Blog给您吗?--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29 (UTC)
你对维基百科的相关方针理解有问题。作者的身份无论是部落客还是流浪汉还是作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的文章被《中国时报》编辑部采用并全文发出,以《中国时报》时论的名义刊登发表。这说明此文已经成为《中国时报》刊登的时论了,而且其他正规媒体转载的时候也说明是《中国时报》刊登时论《十问立院学生们》。能被《中国时报》刊登并被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说明了此文的影响力。这样已经说明了此文的重要性。—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39 (UTC)
我对"能被《中国时报》刊登并被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感到存疑,试问台湾除了中国时报有刊载还有台湾哪间主流媒体转载??请回答有或是没有就好了谢谢--Ivan761016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57 (UTC)
不明白为何要指明“台湾”,另外“请回答有或是没有就好了”太过武断,不给予他人以详细解释说明的机会,令人难受。我完全不理解为何《中国时报》这样的主流大报登载的文章不能算有影响力。非要还有其他的限定台湾的主流报纸登载才算有影响力。此文被两岸三地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登载,如果感到存疑的话可以直接Google文章标题。—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9:04 (UTC)

“23日深夜,教育部长蒋伟宁和五所大学校长呼吁学生离场,赶快回到校园,回归理性”,这件事情同样没有提到。—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51 (UTC)

“学生声称号召罢工罢课”,之后各个总工会的回应并没有提到。其中包括“全国劳工联合总工会、新北市总工会则均表示,不会参与罢工”,“新北市产业总工会表示48个会员工会中会有一到两家罢工”、“中华电信工会表示要等待凝聚共识”。—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18:59 (UTC)

个人认为能不保护最好,非要保护就半保护,但是不要全保护,这样会沦为一言堂。--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3:09 (UTC)

是否应该将反应与评论两块合并

小弟不才,分不出这两块差别在哪里 AstrOrivanWikier 2014年3月24日 (一) 22:56 (UTC)

条目内该不该写上人的出身背景?

我认为一个人的出身背景等等应该写在以他为主体的页面里面 尤其是他曾是(过去)还非现任的职务 在特定人士的前后方特意加上过去与某某组织的联系会有抹色的嫌疑 这种东西我认为应该写在他自己的页面里面 —AstrOrivanWikier 2014年3月24日 (一) 23:02 (UTC)

(!)意见:应该加上出身背景介绍,以便一般民众了解该人物。至于抹色嫌疑,如果本来就有色,而不准他人披露,是否有侵害他人知情权,故意漂白颜色的嫌疑呢?—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23:06 (UTC)
(!)意见:未必每个读者都会点开这些人物的主条目查看,所以应当在条目中对他们的出身背景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让读者迅速了解该人物的资讯。—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23:08 (UTC)
(!)意见:在涉及政治的学运条目中,介绍主要组织者的政治活动资历很正常,也是与条目内容直接有关联的。就好比如果为这几位主要组织者写政治相关的简历,我想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其政治出身、资历,以及其学历,所以应当折要介绍这两部分。—Snorri留言2014年3月24日 (一) 23:12 (UTC)
(-)反对:本条目是学运,本应扣紧主题去写,即此次运动的背景,发展,转捩点与结束;现在内文已经充斥细碎资料待拆分或清理了,不应再增加阁下所主张的资料于本条目中。维基百科有内部链接功能,真有必要介绍这些人的简历的话,应该是另创人物传记的百科全书条目,并于其中介绍。--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20:02 (UTC)
(~)补充:读者真有需要知道这些人的出身背景的话,自然会去点击其人物传记条目。比如六四事件二二八事件,也没有如阁下所言的每个主要人物都加写出身简历,难道就构成了阁下所谓的侵害知情权?因为维基百科有内部链接的功能,阁下如认为有必要,大可加写在这些人的人物传记条目,而不是本条目。--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20:35 (UTC)
(-)反对:很简单的道理,未确定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还有相信伪新闻A结果写在wiki后,结果wiki被伪新闻B引用的乱象。还有不管什么国家的社会都没有什么“侵害他人知情权”这种东西,但是却有“新闻不实”。 --Esculentum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9:41 (UTC)

应编辑入确实信息以免以讹传讹

我建议尽量在讯息确认之后(如电视或广播访问)再进行编辑,目前媒体信息过于杂乱,且有时加入媒体记者个人的道听途说的网络捕风说影,恐有失公允。例如“金城武脸书专页支持学运,但是经纪公司澄清此非本人发文”等等。--Ttzeng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03:36 (UTC)

同意,维基是众人会查阅的地方,会有人故意用维基来作谣言让被记者错用,再拿来反馈作谣言的引用,让人信以为真。最近网络还流传一份教授、学生是民进党籍的假名单,一些不明究理或是故意的IP用户、新注册用户还一直贴到维基,我这几天回退、警告N次了。还有一些反服贸的懒人包的错误也很多,请不要贴。--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01:24 (UTC)
还有违法就是违法,我观察到“违法”这词都会被河蟹,闯入抗议的群众、学生也会偷钱(偷了一千)、偷吃太阳饼阿,不丑化学生、也不要美化学生。--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02:36 (UTC)
还有响应的大专院校这节,这里不是签到版吧?而且要如何代表该校? 请求来源。--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3:08 (UTC)
不少抗议团体只是大学里的其中一个组织而已,不能代表整个学校,条目除了写出大学的名称,同时也应该写出组织名称,才不会误导读者。以中原大学为例,该校财法系有出来响应[6],然而校方并无特别支持此活动(请参考此报导倒数第一段与第二段);但是目前条目写法很容易使读者以为中原大学整所学校都反服贸。--M940504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4:25 (UTC)


拜托请在有可靠来源作证的情况下才写上响应罢课学校的名字。不是说某校某社团决定参与罢课,然后就可以派一个同学过来写名字了。维基百科不是学运的实时布告板。—Snorri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4:41 (UTC)

我主张要先删去该段无来源的段落。--Outlookxp留言) 2014年3月25日 (二) 21:08‎

我已删除该段,以大陆流行话就叫被代表,请用户改用社团并加来源。--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5日 (二) 15:50 (UTC)

同意你们所言;3月24日之原文也太长太易被代表.超链接修改为目前连署状况要看会自巳查[user:stevenhksar] 2014年3月26日 (三) 00:18 (GMT+8)

来源很重要,例如社交网站或是部分不可信任传媒的千万要小心LtdccbaJasonLin2014年3月25日 (二) 16:40 (UTC)

这一段先扔在这里

3月24日,国会中的部分抗议者不满马政府的回应,涌入邻近的行政院,行政院副秘书长萧家淇清点物品后表示,办公室里的太阳饼被抗议者盗走偷吃了[1]。网友“徐闭”在脸书发起寄太阳饼活动,送时记得附上注明“甜点还给你,权力还给我”小卡片,告诉行政院,“有人吃了太阳饼,但政府吃掉人民的权利”。[2]不过,萧家淇已拒收[3]

移动自“名称”一节,惟与名称无关,除非有人称其为“太阳饼运动”。

另请分别“权利”与“权力”。18.111.81.14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03:44 (UTC)
还真有叫“太阳饼学运”的 18.111.81.14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06:15 (UTC)
请看清楚引用苹果日报的原意为‘网友则持正反两面看法:...“会变成太阳饼学运”’,是个别网友的网络谑称。难道一些人谑称马英九总统为“马卡茸”就代表马英九又称“马卡茸”吗?请尊重微基百科的精神。--Ttzeng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10:16 (UTC)
3月23日晚间七点半左右示威群众不满马政府回应,爆发占领行政院事件,行政院副秘书长萧家淇隔天检视状况后抱怨,有陈列在院内的艺术品被破坏,原本要送给同仁的3大箱太阳饼也被搬走1箱,此外办公室1名员工放在抽屉的1000元现金也被偷,但言论立刻引起网友的讨论,有些网友认为,社会运动爆发,而官员竟还在关切零食,但也有网友认为,官员明明就是在谈论社会道德问题,根本跟零食无关。随后有人发起“甜点还给你,权力还给我”的网络购物行动;借此号召支持的网友团购太阳饼送“还”给萧家淇,甚至嘱咐说“让你吃个够”,但萧家淇表示他的用意是要告诉学生们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故拒绝接受这种物质赔偿,并建议网友将这些团购来的太阳饼转送弱势团体,但却被发起人邱先生调侃“可能是送错牌子了”。最后被退回的太阳饼一半送给弱势团体,而另一半分送给在立法院外参予向日葵运动的在场者,故网络上也有人说本次学运已经演变成“太阳饼学运[4],至于太阳饼业者则因为此事件意外带动了业绩[5]
再把这一段撤回来:文中表述“已经演变成”与来源中“变成”不符。192.54.222.27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22:45 (UTC)
  1. ^ 政院凌乱 天花板被拆钱遭窃,中央社,2014年3月24日
  2. ^ 网友号召 寄太阳饼塞爆政院
  3. ^ 网友送太阳饼 萧家淇拒收,中央社,2014年3月25日
  4. ^ 黄韵文. 太陽餅學運 網友怒訂3千顆餵公子. 《苹果日报》. 2014年3月24日 [2014年3月24日查阅] (繁体中文). 
  5. ^ 占领国会 太阳饼业者感谢萧家淇带动业绩

流水账写到4月1日了

有这个必要吗?愚人节玩笑?未来的事等发生了再写好吗?192.54.222.27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22:51 (UTC)

已删除 192.54.222.27留言2014年3月26日 (三) 22:56 (UTC)

为什么词条有坐标啊?

为什么词条有坐标啊?这是一个事件并不是一个地点。

建议名称太阳花学运正名为太阳花革命

(!)意见粤语“太阳花学运”现已正名为太阳花革命,在2014年中华民国爆发的一场革命,从学运现在改变为流血革命马政府当局使用警察机器武力镇压使学运改变为流血革命--Jackac留言2014年3月27日 (四) 11:12 (UTC)

一张图,给大家处理媒体的中立性问题提供参考

http://ww3.sinaimg.cn/large/8b987560gw1eeuiquh0kwj20nm0mqwg9.jpg X轴是亲抗议学生报道的数量,Y轴是亲台政府报道的数量--Lhjay1留言2014年3月27日 (四) 11:28 (UTC)

什么都可以是声称

Snorri阁下,您在中山大学被“家长”抗议的同一段落一连加上五个“声称”,同时用了罕见的“不附注提供参考文献,反而直接写出‘声称’的媒体,写的好像是媒体声称的”方式书写。恕在下愚昧看不出原本的段落哪里违反NPOV和OR了,恳请指点,多谢。 --Esculentum留言2014年3月28日 (五) 12:36 (UTC)

我到是觉得Snorri没去查其他文献,写成这样是自行推断[7],至于因该系社会学系主任因为是赞成投票罢课,有个人立场,所以在他身上加上“宣称”没意见。--Outlookxp留言2014年3月28日 (五) 13:50 (UTC)

抗争目标

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读不懂Dddddb留言) 2014年3月29日 (六) 03:24 (UTC) 该段为User:Jessechi近期添加,因为语焉不详故删之。--全无尊严先生留言) 2014年3月29日 (六) 04:59 (UTC) 因为学生说法一变再变,从最早的冲进去之后要求立法院职工开空调,然后拆立法院门牌、睡在地上、在议场内喝酒,对于政府的态度不佳,似乎是挟议会以令执政当局。 黑岛青这种行为有极大的争议。--wsxcde留言2014年3月29日 (六) 07:52 (UTC)

重点是你写得让读者看不懂啊。--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3月30日 (日) 02:23 (UTC)
Jesse说的第一句是“抗争目标”吗?实在无法理解。Dddddb留言2014年3月30日 (日) 22:28 (UTC)

由于那些学生的诉求一变再变,之前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后来被删,就不想再追究。--wsxcde留言2014年3月31日 (一) 11:23 (UTC)

不管您想不想追究,使用讨论页请遵循方针与指引,参考wp:讨论页指导#编辑意见--Towatw留言2014年3月31日 (一) 16:45 (UTC)

请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叙述

先前在楼上的讨论中,已经有人提出过了。由于当前讨论页已经相当长,可能有的朋友没细看。请参考:维基百科:不要模棱两可,尽量避免使用一群,一些,有人等模糊的叙述。另外,要写这些人是泛绿的,不是不行,而是得提供非原创来源给读者查证。若引用来源是摘自于bbs与论坛的网友个人留言,在维基百科会被移除,还请注意,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3月29日 (六) 16:37 (UTC)

拢看呒404

我怎么读不到网页啊,一直是404?只好按编辑看能不能减少问题。--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4年3月31日 (一) 09:26 (UTC)

这版本[8]我拢看呒...404。--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4年3月31日 (一) 09:44 (UTC)

我也碰到,已由Google搜索条目名成功连入。--Towatw留言2014年3月31日 (一) 09:46 (UTC)
应该跟之前新用户破坏模板有关,模板现在已经修好了。--tajvano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02:34 (UTC)

周边话题与词条没有太大关联

2014年4月1日 (二) 21:54的修订版本 (感谢)--Zhongguodiyiren(讨论 | 贡献)

( ✓ )同意:--wsxcde留言2014年4月1日 (二) 21:30 (UTC)
(-)反对:周边话题提及的,大多会对该学运评价产生影响。--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02日 (三) 12:00 (GMT +8)

(-)反对:光是太阳饼扯到的刑事诉讼与刑责,舆论就讨论了好几天。香蕉又是讨论了好几天“民进党团送的”的查证真实性,甚至影响到游行前一天的所有政论节目。个人不认为没有太大关连。--Esculentum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11:38 (UTC)

在各界反应中加入反反服贸,对反对方加入更多资料

自行政院遭攻击后,网络上“反反服贸”的声音变多。
但条目中有关反对派的资料似乎不足,可能有偏向支持学运的问题。
但维基百科是中立的,希望特别把各界反应再细分为反对和支持。
在此在下要特别提到,反反服贸与支持服贸不同,前者是反对学生运动之违法行为。-- ✯✯✯✯✯ - 讨论  2014年4月2日 (三) 12:57 (UTC)

( ✓ )同意:完全同意。不过反反服贸的新闻多以被戏谑之负面效果居多(白狼、王炳忠、康乃馨、自闭儿活动……),引用时要更加注意就是了。 --Esculentum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14:02 (UTC)

(=)中立:可能会失焦。--wsxcde留言2014年4月2日 (三) 14:49 (UTC)

(-)反对:条目主旋律是“太阳花学运”,本条目主题不是“反反服贸条目”--Jackac留言2014年4月3日 (四) 13:32 (UTC)

我只是希望在“反应”子分类中加入-- ✯✯✯✯✯ - 讨论  2014年4月4日 (五) 05:25 (UTC)

法国的那段是不是很扯?

就是"国内传媒反应"里面的那个 “他不敢相信会有一个国家对别的国家开放国内80%的商业行为” 还有 “正是因为双方执政者都不觉得双方是不同的国家” 话说服贸什么的都是中文的诶,那法国友人什么的真的是自己了解过所以发言的?还是只是随便附和一下啊 ... 这种一点也不科学的引用是不是删除掉比较好啊 ... --Liuchong留言2014年4月4日 (五) 00:50 (UTC)

( ✓ )同意:无关传媒反应,建议移动到适合的段落或是删除。--vincent留言2014年04月04日 (五) 08:54 (UTC)

周边话题存在与否的必要性及关于后续发展的疑问

周边话题部分对于太阳花学运并没有过于深刻的影响,对于部分政治人物的观点影响较大,在此提出疑问。 另外,后续发展的部分太多,且是针对每天每天的发生的事件而做撰写,将会导致阅听人获得资讯太过杂乱且未经整理,是否应该统整部分内容?或许可以撷取重要部分作为后续发展的部分主题,以免太过冗长--Jimmypuc留言2014年4月4日 (五) 08:27 (UTC)

(-)反对:话题经过媒体渲染后,虽然后续有被证实是错误的,但对学运的影响我想是不容小觑的,邱毅事件,试图将学运与民进党做强力炼结,萧家淇事件亦有新闻驳斥学生偷吃的论点,因此我想对学运影响还须持续关注,建议是先保留,待事件完全结束后,再移动至适合的段落或条目。--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04日 (五) 09:02 (UTC) ( ✓ )同意:后续发展应该是要被清理,以利阅读。--vincent留言2014年04月04日 (五) 09:02 (UTC)

是谁冒用邻近居民民意?

制造噪音,遭居民连署抗议是事实。影响商家生意是事实。里长苏宏仁不住本地也不是重点,里长是反映里民的问题,根本没有证据证明镜头上抗议的里民身份是假的!何来冒用邻近居民民意?自由时报的消毒文写着:住处附近在休息时段内也早已听不见扩音器的声音。这段是根据网友爆料提供且与事实不符,是谁冒用邻近居民民意?。--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4日 (五) 18:16 (UTC)

自由时报刊载引用网友的爆料写着:"住处附近在休息时段内也早已听不见扩音器的声音"是事实吗?若无噪音抗议的居民又是从哪里来?自由时报凭什么标榜事实纠正别人的媒体?冒用居民民意帮学运消毒的就是自由时报,。vincent你凭什么删除我的文?莫非你是自由时报的既得利益者??--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4日 (五) 20:25 (UTC)

  • (!)意见:你好:如果你有相关意见,请寻找有报导的媒体提供指证,请勿加入个人看法。如果可以也请你多寻找反驳的新闻,让消息并列,这样会比较适合,请勿乱扣帽子、人身攻击,请参照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中立的观点与对方沟通--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05日 (六) 02:03 (UTC+8)
    • (!)意见:就事论事而言,我想当初会有此段落出现,主因是在此段文字“来来华夏管委会主委徐立信,没有获得社区八位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同意,就擅自发了“全体”住户声明书,以及给学生的承诺书”,但你说的第一段也是事实这不可否认。至于扩音器的问题,我并不住在当地,不知道目前的情况,文章提及的也只是“早已听不见”,也可能是原本有但后来有改善,部分住户可认同。--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05日 (六) 02:25 (UTC+8)
    • (!)意见:目前可行的是将“冒用邻近居民民意”并入“邻近居民反应噪音”避免争议,待事情水落石出再行移动。--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05日 (六) 02:25 (UTC+8)
  • (!)意见:是有有办法证明爆料真伪的,因为爆料者连自己的身份证,从住家角度拍摄照片都贴出来证明自己身份了。 以我的角度我会相信爆料是真的,因为倘若真的作假能作到这种程度,骗过记者让记者写文章也不是问题了。但是毕竟是网络讨论区的文章,所以我认为不引用为佳,只引用同样说法的自由时报和民报才是正确的。--Esculentum留言2014年4月4日 (五) 20:30 (UTC)

一个里涵盖起码10几条街,一个里相当一个村,方圆几公里,爆料者他家听不见就能代表他的里听不见?有这么自私的人?--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5日 (六) 19:13 (UTC)

立法院所在地的幸福里以google地图做概略测量所得出之结果为长1100米、宽270米。--tajvano留言2014年4月5日 (六) 12:45 (UTC)

请注意爆料者T小姐说是"休息时段内",那休息时段外呢?她几点休息?电视受访者表示吵到晚上12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wSlfkF5OM"T小姐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反驳噪音问题不存在不自私吗?住一公里外跟住100米内的民众感受一样吗?每户住宅楼层一样吗?隔音效果一样吗?上电视抗议的里民这么多人,凭一个网络T小姐就代表真相?代表民意?凭一个网络爆料者就将里长和抗议民众贴上冒用民意标签?你们认为噪音议题抹黑学运,可以让不受影响的里民上电视发声,何必躲在网络后面爆料?学运支持者会不会太自我感觉良好?"冒用邻近居民民意"这个条目根本是在抹黑噪音受害者,把抗议民众当"演员",这就是学运支持者的水准?--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6日 (日) 19:27 (UTC)

3月26日到4月3日是不是应该补充相关内容?

3月26日到4月3日是不是应该补充相关内容?因为这后边的几天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字数相差很大,这文章会有头重脚轻的情况。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6.252.69.106对话贡献)加入。

绿营宣传网页

此页是绿营宣传网页,被美国指派的台独管理员所保护,不让人编辑,违反言论自由,内容不可靠,自由时报与苹果日报都是不可靠来源,要禁止用他们的报导,PTT八卦版也是绿营的假新闻处—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4.43.164.55对话贡献)加入。

留言请使用全型标点符号并签名。--tajvano留言2014年4月6日 (日) 06:33 (UTC)
版权自由不是无方圆的自由,对于说不过人家就给人套高帽,只能赠两个字:“呵→呵↗”。总感觉某些人正在做他们所厌恶的某些人曾经做过的事,颇感怀念。——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4月8日 (二) 00:59 (UTC)

冲突方?

政府方面资料不足? 那两个会长是哪个单位的?--wsxcde留言2014年4月6日 (日) 10:34 (UTC)

        關於政府方面資料不足部分,仍希望能夠盡量取得官方資訊,也希望您能夠以可靠的來源來增加政府方面的資訊,對於維基百科的編纂有更完善的內容。--114.44.5.190留言2014年4月7日 (一) 15:30 (UTC)

4月10日结束?

4月10日结束?—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6.253.220.12对话贡献)于2014年4月8日 (二) 09:42‎ (UTC+8)加入。

先违法无法讨问公平

学生可以问政府有违法 学生违法要解决 韩国学运讨论 印尼.越南.韩国赢过我们. 民进党.国民党.媒体想想. 因反对而反对.伤自已.阿扁说我上说嘞就涮 学运学生已后有竞争力吗. 影响真上进心心同学 会吵有糖吃 教坏台湾民众 台湾建设滞留20年...可怜 我以为大陆统一还要20年..现学运剩5年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1.255.136.231对话贡献)于2014年4月9日 (三) 23:07‎ (UTC+8)加入。

这是条目写作改进讨论页,不是论坛,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9日 (三) 19:25 (UTC)

应该将宣称50万人纳入"冒用民意"条目

警政署统计11万人,外媒统计20万人,与黑色岛国自己统计的数字相差过大!再者根据奇摩民调中心所做的多项学运民调,警察驱离行政院学生有6成5认为是公权力伸张、6成6民众认为学生应该负责赔偿议会损失、6成民众认为违法学生应该"从严侦办"。自从学生攻占行政院后,学运支持度一直未超过4成,为何在WIKI看不见民众表达反感的意见?

--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10日 (三) 17:50 (UTC)

那你怎么看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这个从名字就冒用民意,要不要写进条目?--全无尊严先生留言2014年4月10日 (四) 12:12 (UTC)

我赞成你的意见,施明德公布的数字是灌水的。不过百万人民也包括捐款没到场的。 --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10日 (三) 23:00 (UTC)

  • (-)反对3月30日段落呈现已经相当中立,已列出各方意见,该人数为各方统计依不同标准所计算出来的,如警政署是以道路做为面积而计算(人行道似乎没算到?),主办单位则是以人群涵盖面积做计算(但如分隔岛或其他障碍物也可能包含在内),双方对于密度的人数也不一,因此在无法一一清点的前提下,无法说谁对谁错,仅能质疑相关数字的准确性。--vincent留言2014年04月11日 (五) 17:42 (UTC)

任何政党都有党工、网军洗民调,这种现象是相对的,如果支持学运是压倒性多数,洗出来的民调不会一面倒。之前民调有5成2赞成王金平先立法后审查方案,这突显反服贸不等于支持学运,昨天洪崇晏包围警局事件,今天奇摩民调是8成6不认同这样的行为,新闻下面的网友评论和脸书把洪崇晏骂到臭头,你还是认为今天的民调也是洗的吗?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违反WP:NPA,已由Towatw留言)于2014年4月15日 (二) 15:33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snkcom500留言2014年04月12日 (六) 21:37 (UTC)

哈哈哈。—Snorri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3:45 (UTC)
snkcom500具体来说您认为哪些人24小时守着维基百科呢?--Towatw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5:30 (UTC)
  • (!)意见:ETtoday表示,网络名调有八成六的人认同50万这种说法[1],难我这样我需要写上条目说学运这样好棒?获得广大名义支持? Yahoo民调,于3月28日,无上新闻、投票人数约1.5万人时,支持学运还为53%呢[2],况且我不支持你的论述是指网络民调的部分,希望您的中文程度能帮助你的阅读能力。如果你有能力编写出符合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中立的观点的相关段落,我想是不会有人删除你的资料的,就算你被删了,你提出讨论一定会获得广大的支持,我上次删除你资料,也是因为你自行加入原创研究,况且你还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至今也未道歉,所以请您遵守维基礼仪,秉持着善意推定、“争论事实,勿作人身攻击”、“时刻准备好道歉”,“认清自我的偏见,并尝试使用中立化的言论”...等维基礼仪的原则,谢谢!--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13日 (日) 00:12 (UTC+8)

太阳花学运"一开始"支持度很高,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自从暴力违法攻占行政院后,社会舆论就开始起变化,一直到包围警局为止,太阳花学运的支持度已经不满4成了。从奇摩民调显示太阳花学运越来越令民众反感,就靠你们这些人在WIKI掩耳盗铃。以自由时报为例,他们在4月4日报导"休息时间幸福里早已听不见声音",被作为事实真相报导,他们在4月3日报导幸福里民众抗议68人连署、有住户被吵到幻听,以一个不敢见人的网友爆料否定了68人连署以及上电视抗议的10多名民众,将他们集体贴上假冒民意的标签,这种报导符合你的真相?假冒邻近居民民意条目本身就不是中立的,你应该为粗暴删文向我道歉。--snkcom500留言2014年04月13日 (日) 06:48 (UTC)

  • (!)意见对于删除原创研究,我心安理得,如果你有发现后续的消息,很欢迎您编写符合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中立的观点的相关段落,导致内容有冲突,你可以从冒用移动至争议,将所有资料并列,我想没人会反对,而非加入原创研究,这样你是否可以理解我说的话?况且我也说得很清楚了,当初会有这个段落出现,我觉得主因是在此段文字“来来华夏管委会主委徐立信,没有获得社区八位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同意,就擅自发了“全体”住户声明书,以及给学生的承诺书”。--vincent留言) 2014年04月13日 (日) 10:15 (UTC+8)
snkcom500就“我更怀疑WIKI……就是你的网络礼仪标准吗?”发言提出进一步证据,否则将视为对编辑者人身攻击。请参考WP:NPA。--Towatw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1:23 (UTC)

你若认为"党工"属于人身攻击字眼,欢迎来告我毁谤或公然侮辱,我很乐意在法院跟你见面。本条目根本看不见中立,与群众冲突造成119名员警受伤,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2/8576639.shtml你們還敢標榜學運的特徵是非暴力抗爭?質疑員警假傷的全是來自PTT不敢見人的網友爆料,冒用鄰近鄰居民意這個標題本身就是"原創研究",連自由時報的報導內容都自己產生矛盾,4月4日根據網友爆料報導"住處附近在休息時段內也早已聽不見擴音器的聲音。"同一天又報導"喜來苑大樓管委會主委徐惠貞表示,十幾天來,二十四小時噪音疲勞轟炸,學生可以換班,住戶卻不能換班,有居民去開驗傷單,症狀是耳鳴和幻聽,反服貿抗議已經讓居民生病了。"由此可見網友宣稱休息時間聽不見擴音器這段內容並不是事實。--snkcom500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22:00 (UTC)

snkcom500,您提供的网址未能佐证我提到的您对不特定编辑者的指控,已移除您的部分发言。--Towatw留言2014年4月15日 (二) 15:33 (UTC)

相关条目讨论

(&)建议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查争议改名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风波,这样可以把太阳花学运返还国会运动等等的服贸相关主题囊括在内,该条目可扮演导言的角色。 --Irycate留言

已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争议包含争议的最大集合,是否仍认为有这个需求?--Towatw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5:16 (UTC)
(~)补充:刚看了一下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争议,目前条目结构像是列表,我倾向改为依时间和事件呈现争议,毕竟随着时间的推展,双方的意见应该是要有发展的?除非整个过程都是各说各话。那就应了林依晨的叹气。--Towatw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5:24 (UTC)
( ✓ )同意:谢谢,已重新评估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查争议条目,因为该条目是纯叙述存查事件,也是服贸导火线重点,有必要保留该条目完整性。;(&)建议(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争议改名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风波,欢迎讨论。--Irycate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20:59 (UTC)
(-)反对改名,~风波未看出较~相关争议来得好,请说明为何您认为~风波较好。此外,请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争议的移动模板点选“在讨论页中说明理由”发起讨论。--Towatw留言2014年4月13日 (日) 09:05 (UTC)
(~)补充:如对发起讨论操作细节有疑问可以参考wp:移动请求#移动请求的步骤。--Towatw留言2014年4月13日 (日) 09:09 (UTC)

包围中正一分局的图片问题

请上传者提供合适的授权许可,最好看能不能要到中天新闻的授权,这是因为维基百科的版权方针,我先移除图片连结,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08:45 (UTC)

参考来源放这里

避免阅读混乱。——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12日 (六) 19:06 (UTC)

  1. ^ 統計黑衫軍落差大 網酸:稟騜上「帆廷之亂」僅11萬人 原文網址: 統計黑衫軍落差大 網酸:稟騜上「帆廷之亂」僅11萬人. ETtoday. 2014-03-31 [2014-04-12]. 
  2. ^ Yahoo奇摩民調:53%網友挺服貿上街超過太陽花集結凱道. ETtoday. 2014-03-28 [2014-04-12]. 

关于太阳花学运冠上台独意识之争议

(*)提醒:在目标、特征那里加上“台独建国”的那位编辑者,希望能在此讨论区和大家取得共识,才不会发生编辑战,因为把太阳花学运冠上台独意识,具有争议性,谢谢。Irycate留言2014年4月13日 (日) 03:55 (UTC)

建议放在北京政府观点。依北京政府不论维持现状、中华民国是独立政权的“独台”的台湾多数民意[10],或是少数激进的台独建国,反正只要不想被共产党管的台湾人都是台独份子,只是缓与急、平或激的不同[11]。学运各派很多,有包括公投联盟的台独派,也有对全球化不满、反资本主义的劳工团体、对未来恐惧的学生们、怕大陆资金炒楼的百姓,有各自的打算,彼此也不会完全认同各派,但共同目标是退掉这次协议。北京政府将这次学运打为台独运动较方便,而忽略经济阶级的矛盾[12],以防止底层的人们效尤。--Outlookxp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1:50 (UTC)
对于台独放在“特征”,我是认为可以,因参加的蔡丁贵等部分团体确实有这样诉求,标语、口号也有,是特征之一。“目标”,我建议分成共同目标、各自目标。像有目标是马英九下台也有。--Outlookxp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3:40 (UTC)
请先看自己查看那个参数是要填什么类别的东西好吗?--KOKUYO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4:17 (UTC)
这些参数需要跟当事人解释了,如果没有,我这管理员大概会被认为是偏袒。--Outlookxp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4:20 (UTC)
中文没有说明,英文的资讯也不多?如果要加入应注明主张的团体,且不可仅以脚注为之。--Towatw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6:46 (UTC)
Uaatt有解释模板与内文了[13]。--Outlookxp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7:11 (UTC)
( ✓ )同意(~)补充:另致一直要加入台独叙述的朋友,请先在此讨论出共识再编辑,因为阁下所加入的相同内容已多次被不同的编者删除或回退。请先沟通,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8:43 (UTC)
“目标”还没看到解释。擅自为两个留言排版了,有不合适请自行调整。参考wp:讨论页指导#排版--Towatw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13:23 (UTC)

提案:该进行条目的清理

  1. 先前已经有放上琐碎模板了,后来不知是谁移除模板,但条目流水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现在学运已结束,个人建议趁新闻余温还在时着手清理,此时编辑也较不易像上个月新闻正热时的编辑大战。
  2. 目前已有太阳花学运模板,我认为这个模板有助于我们整理本条目,将已有另开新条目的重复叙述移除,仅采摘要叙述即可。比方讲,318到410有必要每天都写吗?因为有太阳花学运时间轴。我个人的意见是介绍学运的起因,扩大的经过,驱离与转捩点,退场与争议等方向,否则当初何必分拆条目?--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8:23 (UTC)
两点均赞成。--Towatw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13:27 (UTC)
等等,我认为本条目还是要留下日志,太阳花学运时间轴则是日志详细版,取舍的标准就是,这件事我们希望看本条目的人应该看到就留下,太琐碎就只需出现在太阳花学运时间轴。--Towatw留言2014年4月20日 (日) 18:10 (UTC)
那么怎样才算是该给本条目读者看的?(原本正打算要开始清理)我的想法是改掉每日记事的叙述,因为这场学运也不是每天都有重大变化,仅摘要记述有变化的日子即可。--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20日 (日) 23:40 (UTC)

强占公署

Craneur编辑之“周边话题”段落提及强占公署罪之争议,“会有这样的误会源自于2000年至2002年期间,扁政府废除《惩治盗匪条例》进行讨论相关法条增修,民进党立委曾想将强占公署入罪,增设《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一,因为国民党立委认为民主国家占领公署是一种表达言论的抗议行为,所以经过协商后删除“公然聚众以强占公署、铁道、公路、车站、机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等字,造成强占公署的行为无法可罚。”个人认为这几句虽然有提供洋洋洒洒文献(立法院公报),但是是很有问题的。那几页发言没有半个是国民党籍的,从字里行间也看不出民进党想将强占公署入罪,只看出想厘清增修条文之定义。有没有比较清楚这段历史的人能解说一下呢? 太阳花学运条目只有这里提到强占公署,将来也免不了要在条目里列刑责,如果能写清楚也是好事。 --Esculentum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09:21 (UTC)

  • ( ✓ )同意:由于在网上已经查到有网友开始摘用本条目此段叙述做参考资料,并注明引自维基百科,我认为原编者有必要说明;若无法提出可靠来源,则应视为原创研究而尽早删去。(其实我认为2000年时由某党提出而某党挡下的叙述是多余的,与2014年太阳花学运的直接关联性在哪还有疑问。)--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09:41 (UTC)
  • (~)补充民进党想将强占公署入罪之资料来源于http://69.65.19.160/~nodomain/xwh/14/4/47854.html‘2000年,民进党政府试图修补该法废除后的漏洞,提出刑法修正案,把“强占公署罪”加入到普通刑法中。结果,案子送到立法院后,国民党立委联手部分民进党立委,把这条修正案枪毙了。’另外,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395476 ,内容提及‘强占公署罪最后没有进入刑法变成中华民国刑法第136条之1(据姚立明老师,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原因在于立法者们终于体认到在民主国家占领公署是一种表达言论的抗议行为’。列在参考资料426与427。经过协商后删除“公然聚众以强占公署、铁道、公路、车站、机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等字,资料来源是公报132页也就是参考资料第434。其余公报125页至132页为详述强占公署不入法制罪之原因与辩论,所以列出强占公署罪完整辩论引用来源,让其他编辑者有资料来源可详查。“2014年太阳花学运的直接关联性”太阳花学运占据立法院议场,在以前的确有法可罚,为了说明“民主国家占领公署是一种表达言论的抗议行为”以及强占公署的行为无法可罚,所以特详列原因让人心服口服。--Craneur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0:45 (UTC)
  • (~)补充Esculentum所定的标题“马英九误引不存在之强占公署罪”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还是认为“强占公署无法可罚”比较能围绕在强占公署这个主题之上(Craneur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1:25 (UTC)

罗莹雪对于公民不服从之定义与高中课本内容相违

该主题我想注明资料来源‘国际上熟知的《公民抗议者(或真理坚固)不怀有愤怒情绪;要忍受对方的恼怒;忍受对方的攻击,不进行报复,即使遭到处罚也不屈从;面对当局人员实施逮捕,公民抗议者将配合拘捕’这一段落源自于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5%85%AC%E6%B0%91%E4%B8%8D%E6%9C%8D%E5%BE%9E

  • 1. 公民抗议者,不怀有恶意情绪。
  • 2. 忍受对方的恼怒。
  • 3. 忍受对方的攻击,不进行报复,即使遭到处罚也不还击。
  • 4. 面对当局人员实施逮捕,公民抗议者将配合拘捕,即使当局试图没收其财产,也不进行反抗。
  • 5. 若抗议公民的财产是受托性质,他将可以拒绝服从,即使丧失生命也要加以捍卫,但不能进行报复。
  • 6. 抗议公民绝不侮辱对方,只配合运动诉求的口号予以呼喊。
  • 7. 抗议公民不向国旗敬礼,面对官员,也不能对其侮辱。
  • 8. 在抗争期间,如果有人侮辱官员,或对其实施攻击,抗议公民将保护该官员,即使有生命危险,也要使其免受攻击。

另外,Esculentum引用苹果日报节录之高中一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本内文,我以为不妥,节录易引起误会,应引用课文全文以利后人判读。苹果日报有拍课本内文,我已打好文字档为“当政府忽视公民的呼吁,仍坚持执行不正义之政策时,除了透过社会运动外,公民也可能选择透过公民不服从,来表达其主张。然而,公民不服从是一种挑战法律的公开违法行动,行动者往往会与国家执法者发生冲突,甚至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因此通常只有在努力尝试其他方式仍无法使国家修正其政策时,公民才会选择采取此一行动方式。” --Craneur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0:45 (UTC)

移除授权许可不明的图片连结

图集中的File:20140320-0308pm_resized.png和File:20140323-0303am.png,由于来自脸书萤幕截图,且无填上授权许可,虽然上传到共享,但许可状态不明。为避免侵权,请原编者向作者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取得许可后再补回连结,我先移除,谢谢!--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21日 (一) 09:25 (UTC)

请求与太阳花学运周边话题合并

del 掉琐碎内容后大概就不宜独立成条目了-- Wolffy.C跟我去环校跑雪梨及奖牌·手册·扣分 2014年4月21日 (一) 14:37 (UTC)

建议将330上凯道的部分独立成一子条目

光目前条目内相关资料移成一个新条目,也已经具备足够规模,且人数估计、争议、评价等项目,以目前在太阳花学运条目内的分层方式并不好呈现。 只是名称似乎不太好决定,黑岛青当初新闻稿是用【捍卫民主、退回服贸、人民站出来!330凯道集结】,但名称太长不太适合作为条目名称,用330凯道集结又缺乏代表性,部分媒体体使用黑潮,但这并非正式用语,且会有消歧义的问题。Alane留言2014年4月23日 (三) 06:07 (UTC)

(&)建议:先讨论出条目名,如330凯道集结330黑潮行动330反黑箱服贸集会330包围凯道330上凯道等名称,再创建条目较佳。--金刚不坏留言2014年4月23日 (三) 08:06 (UTC)
(&)建议:在此事件隔日的3月31日,台湾四大报头条不约而同在标题使用黑潮一字,三月三十一日各报头条抢先报足以证实“黑潮”一字应具有其代表性,建议使用330黑潮上凯道,虽可能有新创名词之嫌,但应可明确辨识为此活动。--Alane留言2014年4月23日 (三) 08:30 (UTC)

有人先建立了3月30日上凯道,并已被提出存废讨论--Alane留言2014年4月24日 (四) 05:38 (UTC)

加速合并太阳花学运时间轴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58.59.196.168对话贡献)于2014年4月23日 (三) 16:56加入。

加速台湾对于太阳花学运的反应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58.59.196.168对话贡献)于2014年4月23日 (三) 16:56加入。

返回到“太陽花學運/存檔”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