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张衡

最新留言:6年前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内发布
基础条目 张衡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
条目“张衡”已被列为人物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之一。请参见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以了解详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典范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地球科学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球科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球科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河南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河南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河南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数学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数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数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哲学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文学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文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地震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球科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跨语言维基专题 (获评典范级
维基百科跨语言维基专题小组确认张衡英语维基百科中的典范条目。您可以参考这些语言的维基条目进而改进本条目的中文版。感谢您的参与合作。
 典范级典范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典范条目张衡是一条典范条目,即此条目可作为维基百科社群的典范之作。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
新条目推荐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4年9月11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4年9月29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16年12月8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4年8月28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典范条目
    基础条目 张衡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
    条目“张衡”已被列为人物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之一。请参见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以了解详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典范级

    中国人什么时候知道地球是圆的? 编辑

    常听说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但这种观念什么时候在中国才开始改变的?明?清?或是东汉,还是比东汉更早?张衡已经能够正确地解释出月食成因,更是制作出了浑天仪。那么当然脱离不开地球是个球体,至少不是“方”,不然就无法作出正确解释。谁能回答我的疑问?WikiBoy! 02:18 2006年8月23日 (UTC) 可以追溯到东汉浑天说,维基百科也有该条目,再早无从考证(可能是我找不到)在当时认同的人较少但是已经出现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概念

    张衡的近代相关…… 编辑

    除了小行星1802,还有月球陨石坑、矿物Zhanghengite。此外在漫威在2010版S.H.I.E.L.D.漫画角色中作为一名成员。这些加入正文如何?--林卯 (留言) 2011年6月18日 (六) 23:25 (UTC)回复

    丢脸 编辑

    身为中华民族的科学家的条目,怎么在英文维基的版本中成为优良条目,中文维基条目的内容这么少?百战天虫留言2014年5月3日 (六) 04:18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张衡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职业人物-天文学家,提名人: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4日 (四) 05:04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9月4日 (四) 05:04 (UTC) 至 2014年9月11日 (四) 05:04 (UTC)
    • 此条目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故提交候选,理据:内容充实,涵盖面广,来源充足。2014-08-28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4日 (四) 05:04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来源清楚,内容充足。--Ebay5678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05:18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中国南阳西鄂人”怪怪的,加个“古代”吧。生平简介第一句话好古文的感觉。相比起英语条目,中文的所写的内容还是略少。--Chinyen 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06:48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身为重要的数学家,数学方面内容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这可以说内容上已经存在重大缺失。我之前看到主编改善这个条目,很高兴,所以把英文维基中的许多参考书目作为扩展阅读放了进去,这本来是读者在看过条目后,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了解的内容,并不需要与现有的某一句话有直接的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连这样都不可以,一定要删除?对比之下,这样一个人物的英文条目竟然如此详细,对比之下实在让人羞愧。中文这么少内容就可以优良,也难怪中文维基的评审没有品质,只有人情了。--7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07:40 (UTC)回复
    • (:)回应:@Jarodalien:阁下的留言,无一不错。张衡是发明家、天文学家,“重要的数学家”则称不上。张衡数学上的努力,仅在于计算圆周率,他的数字是3.1622和3.1724,两个都不准确。莫说古希腊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3.14,比张衡准确许多,就以中国而论,西汉末年刘歆所算为3.1586(参郭书春:〈王莽铜斛与刘歆圆周率刍议〉,《中国计量》,2008年10期,页51-55),张衡的数字相比下简直倒退了。事实上,英语条目”Zhang Heng”已指出刘歆较准确的数字了,阁下开口闭口都是那篇英语条目,究竟自己有没有看过?有关张衡的圆周率,那篇英语条目亦有关键错误,其内文说,张衡在《灵宪》计算出圆周率是3.1466。这一点,所有论著都没有提过。它的来源是什么?是“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香港科技大学教育发展计划?)。这是一本书,还是一份文件?按下去,是个失效链接,完全是不可信的。这种错误,不应出现在特色条目。阁下没有看过英语条目,对张衡没有一点认识,公开大放厥词,有没有小许羞愧?10天前,阁下把英语条目中所有引用书籍,全部抄录到中文条目内,阁下抄录之前,有没有看一次自己抄了什么?英语条目的引用书目,很失望,全部都是中国文化史、科技史通论性质的著作,一部张衡的专著都没有,连一篇专题论文都没有,为什么要抄到中文维基来?最讽刺的,英语条目重复列出了”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art 2: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一书,阁下自然又把这本书重复抄出了。所以我可以确定,阁下根本没有看过这份书目一眼,就不顾一切把它抄到中文维基来。究竟阁下在干什么?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1:16 (UTC)回复
      我觉得张衡在数学上的准确度,这并不是条目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条目中只需要概括他的做为,并不是说他某方面成就比较大、比较好、比较准确才值得大量笔墨。另外,你所说的那个“完全是不可信的”的失效链接可以看这里,里面的文字是“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人。历任郎中、太史令、尚书郎。富文采、善机巧、尤精天文历算。创制水运浑象和地动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在他的《灵宪》中取用π=730/232﹝3.1466﹞,又在他的球体积公式中取用π=﹝3.162﹞,又曾应用重差术于他的宇宙模型之中。”另外可以试试用这段文字搜索。至于是不是“失效链接”就是不可信的,我就是“公开大放厥词”的指责还不值得来回复。我在反对意见中说的是内容有缺失,数学方面太少,即使他作为数学家上的成就不及另外几方面,这个意见仍然是成立的。--7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2:09 (UTC)回复
      (:)回应:@Jarodalien:“我觉得张衡在数学上的准确度,这并不是条目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阁下想表达什么?把意思想清楚才写下,可以吗?有能力吗?那份“香港科技大学教育发展计划”,有列出根据吗?可信吗?阁下有交互印证?《灵宪》是数学著作吗?阁下知道《灵宪》是什么?“数学方面太少”,少了什么?不能直接说出来?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2:25 (UTC)回复
      所以灵宪只能用来做天文方面来源?这段话并不是来源于什么香港科技大学什么什么之类。直接一google都出来那么多结果,这些结果里把张衡算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数学家之一……唉算了不浪费时间了,有更值得做的事。另外麻烦提醒一个另一位,他刚才删除了他人的投票,这是违规的,提醒他自己撤消一下。--7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2:40 (UTC)回复
      (:)回应:@Jarodalien:我问阁下的问题,阁下没有一句回复,却来说不相干的话。请自重,Jarodalien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4:06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张衡并不是数学家,他主要是文学家。中文维基应自动推定其读者为中文母语者,而不应推定他们有任何英文阅读的能力。观英文版,不难发现大量内容是介绍与张衡并无直接关联的前因后果,那条目还不如改名“中国科技漫想”更合适。而他的文学作品,一译为英文自然也会字节数极度膨胀。这样一个废话连篇的条目在英文版竟被选为FA,确实令人费解。--黄镜海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09:53 (UTC)回复
    • (:)回应:@黄镜海:张衡的确不是大数学家,先生说的是。英语条目有些错误,留待英语维基人慢慢修正吧。谢谢支持。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1:20 (UTC)回复
      听起来像回复我,我看英文版倒没有您这样的强烈的感觉,人物传记条目并不是说这个人“主要”是什么家,那么别的方面成就就无关紧要,两边条目的差异也显然不是什么字节数就可以概括的,古时候的科学方面发展不提背景和影响?另外,作为扩展阅读这样非正文的章节,莫非所有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如果有非汉语的扩展阅读书目、报刊、网站,都一定要删除?(我上面所说的也是“连这样都不可以,一定要删除”)--7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0:12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首先,就阁下接纳本人的建议,对古代重要人物条目进行完善表示感谢。但,中文条目显然不及英文版详细,尽管本人不主张这类条目照抄英文,但不是说不可以借鉴英文版的过人之处。首先,英文条目对张衡的生平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早年、仕途,中文版过于笼统,跟阁下之前通过的特色条目“欧阳修”在质量上有天壤之别。其次,数字方面过于笼统,跟英文版比起来差距很大,希望阁下用心对待条目。--百战天虫支持维基一万年 2014年9月5日 (五) 10:06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抵消以所谓“英文翻译至上”为理由的某张无理反对票。中华爱国阵线留言2014年9月6日 (六) 03:25 (UTC)回复
    • 我认为总体来看以条目的长度与质量应当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主编的认真仍一如既往。不过数学那个段落倒真的少了一点,毕竟他应该是第一位从理论上计算圆周率的人。另外我查了一些文献,其中一篇质疑了另一圆周率736/232的说法,这样的声音不知是否应写进条目中。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4年9月6日 (六) 05:10 (UTC)回复
    • (=)中立,虽然内容比较完善,但是章节设置方面一级标题太多,应参考英文版适当整合归并,如宇宙论应是天文学或者思想的一部分,可以不必单独成一大节。图片的应用也有问题,浑天仪、浑天说示意图和博物馆的图片显然都不是“平面艺术品的如实影印本”,应该算侵权了,浑天说示意图上的小字还看不清楚。--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14年9月8日 (一) 03:03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丰富、面向完整,清晰易读。Wetrace留言2014年9月9日 (二) 09:59 (UTC)回复
    • (=)中立:我觉得每一章都只有一段(独段能成章吗@@?),造成有点内容不够丰富的感觉,不过算是满全面的,也许符合GA标准,但如果说FA则是远不及就是了--Liaon98 我是废物 2014年9月9日 (二) 11:5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质量足够了。生平部分可以再慢慢吸收英文维基。格式上英文维基只是把天文、地理、数学都并入science technology那一大章下了,编者若觉得合适也可修改。--Zetifree留言2014年9月9日 (二) 14:42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充足、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yesGA票作奖励。—ArikamaI 堕落者的复仇谢绝废话|全面战争2014年9月10日 (三) 09:09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来源充足,语句顺畅,涵盖全面。Chinuan12623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10:52 (UTC)回复
     :10支持,2反对,入选。--116.29.56.169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05:46 (UTC)回复

    与英语条目的比较 编辑

    本条目将提名特色条目评选,考虑到各位编辑评审时很可能会把本条目与英语特色条目"Zhang Heng"作比较,因此略为指出两条条目的异同,将自讯息量、准确性、章节组织、插图及参考资料5方面作比较。

    讯息量 编辑

    截至2014-09-15,英语有78,761 bytes,中文有32,070字节。表面上英语详细很多,实则不然。例如“科技成就”在中文只占12字节,在英语"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则有38 bytes。故此当从二文的具体讯息作比较。英语条目对张衡生平的介绍较为详细,但不充分,只写到133年张衡升任侍中,上疏批评宦官为止。那时张衡55岁,不知何故,最后6年没有记载。有些英语在“生平”章节中的内容,中文移放在其他地方,如张衡的史学。英语比中文较多的主要还有三点:张衡圆周率的演算步骤、比较了张衡与托勒密星图星星数量,以及夏侯湛对张衡的评论。文学部分,英语对〈定情赋〉、〈四愁诗〉、〈应间〉论述较详,甚或附有引文,中文则对〈思玄赋〉、〈归田赋〉、〈同声歌〉论述较多,这方面可说各有特色。

    英语也多了有关文化背景、后事如何之类的介绍,如论述刘徽和祖冲之的圆周率、西汉京房论日与月、隋代对刻漏的改进、六朝唐宋的浑天仪制造、中西方古代所理解的地震成因和中国地图起源。英语又详细引述金观涛对张衡和托勒密二人的比较。金观涛不是科技史家,在史学上的声誉言人人殊,其实是不必详引的。英语偶然会交代一些细节,如提到骊山温泉时会指出,著名的杨贵妃喜欢在此闲居休憩。这些讯息在中文条目会是多余细节了。(英语也多了记里鼓车和计里画方两节,详下文。)

    除了生平最后六年外,中文所有而英语所无的,有此下讯息:张衡所测的日与月视直径、五星视运动理论、宇宙生成论、天高地厚的数字、元气论、近十年中国学者对地动仪构造的新研究、“自飞木雕”、机械日历、张衡的道家思想与宗教观念、张衡博物馆与“张衡特殊贡献奖”等。这是与张衡本人关系较密切的讯息。

    为什么中文主编没有把生平写得像英语一样详细?因为我认为已经足够了。在学术界,Article/Monogarph、Dissertation、Encyclopedia的体例是不同的,大体而言,Dissertation(学位论文)最详细,对资料的运用有时简直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其次是Article/Monogarph(期刊论文/专刊),再其次是Encyclopedia(百科全书)。基本上,Encyclopedia是把当时学术界的知识、观点包融其中,对细节的要求是低于前二者。今中文生平主要根据张荫麟、雷立柏、郑宪仁等人的著作而写,包括两篇论文和一部专刊,再加上其他著作,细节上已不少于这些专论了。

    准确性 编辑

    比较准确性,对英语条目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不太可能在自己主编的条目中找到错误。这里只能指出英语的三点错误。骊山在长安附近,英语却误作洛阳。英语说"Su Song directly named Zhang's water-powered armillary sphere as the inspiration for his 11th-century clock tower",来源是《中国科学技术史》4卷2册页466,其实在这一页只是指出张衡浑天仪是“先驱”,没有给苏颂"inspiration"之意。比较荒唐的错误,出现在“张衡的地震仪”一节;当中引用了一段有关地震成因的话,说是张衡写的。其实那段引文来自古罗马塞内卡(Seneca the Younger),出于Quaestiones Naturales一书(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页340-341),不知何故张冠李戴。

    英语另有三点“错误”,从维基的观点看,也可说是不中立。条目提供了张衡的三个圆周率:3.1724、3.162、3.1466,第三个圆周率是有问题的。条目所列的来源是一个失效链接,其实这个数字是数学史家钱宝琮提出的,他相信张衡的计算应是很准确的,于是在《开元占经》中删去一个“六”,得出一个比较接近3.14的数字。他的前提“张衡的计算一定准确”,是主观的,没有顾及三国时刘徽对张衡的批评;在没有旁证下删去史料中一个关键字眼,这种“心解”在考证中可说是犯规的。中文已引述莫绍揆的论文反驳此说,我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伊小朵《世界大地震》也指出,钱宝琮的校勘“未必符合张衡原来的数字”。数学史家杜石然在其数学史书中,则根本不提及钱宝琮此说。编写维基时,不引述钱宝琮的数字则已,如引述的话,则必须指出这是某些学者的观点,并引述不同意见,方为中立。

    英语第二点错误或不中立的是,把记里鼓车当作是张衡的发明。记里鼓车最早的记载,是西晋崔豹的《古今注》:“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记述记里鼓车是西汉时发明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2分册.机械工程》页308则笼统地说是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出现的。最早说记里鼓车是张衡发明的,是南宋的王应麟,从此以讹传讹。不引述此说则已,如引述的话,则必须指出这是源自南宋的说法,并引述其他观点,方为中立。直接当记里鼓车是张衡发明,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是误导读者的。

    第三点错误或不中立的是,把计里画方当作张衡的发明。自古至今,一贯记载计里画方创自西晋裴秀;由张衡发明的新说法,来自李约瑟,但他不单语气不确定(“张衡似乎应当算是矩形网格座标的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页106),也是前后矛盾的,他后来在另一册中依然说裴秀“是在纵横线网上绘制地图的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2分册.机械工程》页),其他学者也有反驳其新说。直接把计里画方归功张衡,而不提及其他观点,也是不中立的。

    英语条目尚有一种“不中立”,是比较微妙(Subtle)的。张衡相信天人感应,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占卜,相信宇宙中的神秘力量。从现代人的观念看,张衡是十分迷信的,尤其是与稍前的王充比起来,张衡尤其显得不理性。英语全篇只有"Zhang Heng viewed thes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in supernatural terms as well. The signs of comets, eclipses, and movements of heavenly bodies could all be interpreted by him as heavenly guides on how to conduct affairs of state."两句提到张衡的天人感应思想,其他一概不论;条目把张衡“打扮”成一个理性“科学家”,而不是历史上那个张衡。冯锐提出一个很有魅力的说法,汉代的天人感应论,相信星象变异和地震等灾异,是上天对世人尤其是朝廷的谴告,这种信念促使张衡制造更灵敏的仪器去侦测地震,以察知天意(冯锐〈科学,激活了张衡地动仪〉页485)。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么“科学”的张衡与“迷信”的张衡何以可以集于一身,令人想起牛顿的神学思想亦推动其物理学发现,解释力很强,相当有魅力。英语把张衡“不科学”的一面抺去,读者不但不能认识张衡的思想,也不能明白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面。

    章节组织 编辑

    英语的章节划分有三点问题。条目把天文学和数学合为一节,并不恰当。的确有人兼天文学家与数学家于一身,但中国传统,天文学和数学始终是两个独立的科目,许多数学家是不研究天文的,如刘徽李冶。天文学和数学两方面的表现应分开论述。条目又把浑天仪独立为一节,与天文学分开。“浑天仪”是一个观天的仪器,不知何以与“天文学”并立而不是隶属其下?

    第三点问题和上文提及的误导是相关的。英语把“天文学与数学”、“地动仪”、“绘图学”等章节划为三级标题,在其上加上一个二级标题“科技成就”。其实“科技”是一个后设的概念,古人根本没有这个想法,这个标题是可有可无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标题之下,没有任何论述,连一句话都没有,根本发挥不了综合、总结的作用。英语之所以加上这个没有内涵的标题,因为主编认为张衡是“科学”的,打扮他成为一个现代的“科学家”,所以要突出他的“科技成就”,并略去他“迷信”的一面。这种写法,不但“后设”,也是歪曲事实的。

    插图 编辑

    英语插图方面的问题,比较容易看出,即使不懂英语也可以发现,只有张衡纪念邮票和地动仪模型图片两帧直接和张衡有关,其他壁画陶俑之类,都是中国一般的文物,不知何以加在条目中?中文条目在其他编辑的帮助下,有浑象、指南车、〈归田赋〉书迹和张衡环形山的图片,比英语丰富。

    参考资料 编辑

    英语“参考书目”列出49种书刊,中文注释中只有35种来源,可见英语取材比较丰富。但英语所用的资料都是文化史、科技史一类的通论著作,没有张衡的专著,连一篇专题论文都没有,可说稍欠深入。以下列出一些有关张衡的英语著作,有些在网上可以阅读,有心人可以把它们加入英语的“外部链接”或“延伸阅读”中。

    英语特色条目的评审,水平比想像中的低;其参考书目把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art 2: Mechanical Engineering重复列出,多年来没有人更正,直到2014-09-05才由中文维基编辑黄镜海加以改正。也没有人留意到生平一节其实未写完。相信评审者对条目也没有很仔细的审阅。

    Queensroad留言2014年9月16日 (二) 09:23 (UTC)回复

    特色条目重审 编辑

    张衡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7留言2016年11月24日 (四) 14:47 (UTC)回复
    投票期:2016年11月24日 (四) 14:47 (UTC) 至 2016年12月8日 (四) 14:47 (UTC)
    • 在下刚才路过这里,真的是又令我大吃一惊,虽然说我已经不想涉足此地,但这种情况已经太严重了。之前重审的理由已经非常“丰富”,现在居然还多了“及格是60分,啊英文维基考了90分,咱们中文的70分就叫做不及格”与“死链”等五花八门的理由,我今天不对这些重审投下任何的支持或反对票,毕竟死链还是需要整修,不过参考英文维基的只要本身达标就可以了,为什么英文版扩充之后我们没扩充就要被砍?尽管这见仁见智,在下也没什么要再表达的了,抱歉我语气重了点,祝编安。—--陈子廷留言2016年11月26日 (六) 01:07 (UTC)回复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7”的人身攻击,已由咖喱于2016.12.2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 哟,原来这也算人身攻击,那这么说吧:上面已经说了英语条目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内容,看来您可能是看不见,可能是说谎,不知道到底是哪样或者还有第三种可能。--7留言2016年12月2日 (五) 14:18 (UTC)回复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英语维基比中文维基好的这个事实,只能证明“本条目不符合英语版条目的水准”,无法证明“本条目不符合中文维基的特色条目标准”。特色传记条目也没规定一定要有私生活,“有欠全面”是你个人主观心得,不是公用评选标准,单条目既有部分即不违反后者。--Francisco留言2016年11月27日 (日) 13:02 (UTC)回复
    • 请修复死链--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28日 (一) 12:20 (UTC)回复
    • 似乎的确有所不足。例如他的经学贡献似乎说的极少[2],词赋则多为介绍描写内容,文学价值上的阐述过少;生平方面,“勤勉的求学时期、辗转的为官时期、凄凉的晚年时期”[3],似乎也没有体现出来。而且“堪称不朽佳作”的用法是否有些POV?因此同意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28日 (一) 12:34 (UTC)回复

    13支持,4反对:符合标准--Z7504留言2016年12月8日 (四) 14:4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张衡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2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张衡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24日 (日) 04:16 (UTC)回复

    返回到“张衡”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