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Johnson.Xia/李文骥
Johnson.Xia/李文骥 | |
---|---|
出生 | 1886年 广东省番禺县钟村 |
逝世 | 1951年8月 北京市铁道部铁路总医院 |
语言 | 德语、英语 |
教育程度 | 北京大学工科 |
李文骥(1886年—1951年8月),中国桥梁专家。
光绪12年(1886年),李文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钟村一个以教书为业的寒儒家庭[1]。1904年,广州开设新式学堂,李文骥入学;随后,他便痴迷于数学中[1][2]。
1905年,李文骥来到京师大学堂,成为预科学生,并于1908年预科毕业[2];1909年,京师大学堂首次设立工科,李文骥率先报名,选择土木专业,成为首批“工科举人”,开始了三年的课程;即使彼时科举制已经废除,李文骥仍获得“奏奖举人”头衔并被安排至奉天省担任知县[3][注 1][注 2][4]。然而,李文骥并未接受官职,而是在老家完婚后又回到了学校[注 1][4]。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京师大学堂停学,李文骥仍然留在北京,并办报《共和日报》以支持革命[注 1][4]。
毕业后
编辑1913年,李文骥从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后,于7月前往汉粤川铁路总公所供职,后于1917年9月离职[3]。这一期间,他曾在京张、京奉、津浦、胶济铁路担任实习生,参加了京张铁路在南口车站的通车典礼,还参与了武汉纪念桥(今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3]。
1918年,李文骥受川汉铁路局邀请,再次前去川汉铁路工作至1926年。这一期间,他还应邀为地方当局设计、测绘公路,如宜昌-当阳公路、恩施-巴东公路。[1]
1927年,李文骥被借调担任赣粤公路的测量队长,具体担任赣州至大庾岭段的测量,然而因南昌起义爆发,战事波及韶关,国道工程中断[注 1][4]。之后,他在珠江三角洲建设沙茭公路。[1]
在李文骥毕业后,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乔治·米勒(德语:Georg Müller)向北洋政府建议修建“武汉纪念桥”(今武汉长江大桥)[注 1][4]。获批后,米勒教授携十多位土木系毕业生前往汉口勘测和规划,其中就包括李文骥[注 1][4]。
在汉粤川铁路总公所供职期间,李文骥参与了“武汉纪念桥”(今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3]。1929年,国民政府铁道部聘请美国桥梁专家约翰·华德尔,再一次规划长江大桥,同时任命李文骥负责测量钻探工作,并协助华特尔做方案设计[2];在1930年9月,李文骥顶着长江的洪水,完成了初步钻探任务[1]。在两次规划都未能实现后,1932年,在193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李文骥发布了《武汉跨江铁桥计划》,呼吁在粤汉铁路完全通车之际动工修建跨长江大桥[2][5]。1937年,李文骥第三次开展测量钻探任务,仍然计划让公路铁路经过汉阳再到武昌;然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建桥一事又一次被搁置;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原计划迁往武汉协助,也因战事而作罢[1]。
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9月,茅以升来信,邀请李文骥筹备兴建武汉长江大桥[2]。随后,李文骥出任中国桥梁公司正工程师,兼武汉办事处(后改为汉口分公司)主任,与时任湖北省主席万耀煌、平汉路局长夏光宇、粤汉路局长杜镇远等人再次筹建这座大桥[注 1][4]。1946年10月,李文骥抵达汉口,开始研究比较线路,但因内战爆发,工作再次被搁置,李文骥只好于1947年3月回到杭州[注 1][4]。
1949年9月,时年63岁的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向中央递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6]。
“1913年以来,四次筹建武汉大桥,我都参加并担任主要工作,历次所费人力、物力、时间不少,而实践经验都由我个人获得,自认为识途老马,愿有机会将此经验贡献于人民……”[2]
“武汉三镇居国之心脏,为交通之总枢纽,然因长江天堑,南北受阻,此际欣逢中央人民政府已成立,同人等不揣菲薄,建议筹建过江大桥……”[1]
1950年1月,铁道部成立铁道桥梁委员会,李文骥为委员之一。3月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成立,李文骥为主要负责人,即赴武汉,开始武汉长江大桥建桥先期工作。[2]
“喜接诏书赴上京,奋蹄老骥事新程。精心测点龟蛇峙,素志终酬时势更;大业运筹同故旧,道途利泽到庶民。金桥指日屹江汉,际会风云无限情”。[1]
即便已经身患糖尿病,李文骥还是经常来往于北京和武汉之间,或者在一线进行勘测和设计[7]。当时与李共事的梅旸春多次劝他住院,都被他婉言谢绝[7]。
在钱塘江大桥开工前,国民政府铁道部聘请了茅以升主持工程,李文骥担任茅以升的助手,随后又升任大桥建设工程总监。1937年8月,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杭州也面临侵华日军的轰炸;14日,日军在大桥工地附近轰炸,当天李文骥等人正在江底的沉箱里施工,岸上的施工人员在躲避空袭时,切断了沉箱的电源,险些令李文骥一行人丧命,幸而施工人员在空袭结束后及时返回并恢复了供电。12月23日,为阻止日军行军,施工人员炸毁了钱塘江大桥,李文骥含泪拍摄了炸断后大桥的照片。[2]
1947年3月,李文骥又奉调回杭州,担任钱塘江大桥管理处主任,负责大桥修护和收费等工作。此时大桥已临时修复。[2]
在两年多的建桥期间,他用租来的一台摄影机,拍下了2500米的胶片,这些胶片最后完整转交给了上海铁路局,后来又成了《钱塘江大桥工程》——中国最早的工程纪录片的素材;如今,这些胶片存放在杭州茅以升纪念馆内。[2]
与川汉铁路
编辑1913年,李文骥从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后,于7月前往汉粤川铁路总公所供职,在汉(口)宜(昌)段工程局从事实测和建筑工作[1],后于1917年9月因公所裁减人员而离职[3]。离职时,汉粤川铁路总公所督办詹天佑的评价是“工程熟练,办事勤勉”[3]。
1918年,李文骥受川汉铁路局邀请,再次前去川汉铁路工作,先是测量建阳驿(位于今荆门市沙洋县)至襄阳老河口的支线,后于1920年前往宜昌-夔州段,在该段总工程师克劳尔(英语:C. J. Carroll)的领导下,开展复测[1][注 1][4]。完成后,李文骥升任副工程师,在宜昌编制了川汉铁路全线的预算。囿于工程款没有着落,克劳尔辞职,李文骥接任并兼任该段保管处委员,直到1926年[注 1][4]。
抗日战争期间
编辑在日军侵略杭州后,李文骥由铁道部派往广州,负责粤汉铁路南段及广九线桥梁抢修工作[1]。在1937年冬至1938年秋季,中国军队仍然在华中地区抵抗,粤汉和广九铁路则是重要的补给线,因此日军频繁轰炸这两条铁路。为了保证运输畅通,李文骥每晚带领员工乘工程车或手摇车巡回查勘铁路,发现毁坏之处则立即投入抢修。期间,最严重的一次险情是广九路紫水河桥。这座桥的一个桥墩被炸毁,为了修复桥梁,李文骥用钢轨做成了铁箍,绑住了散落的桥墩碎石,使桥梁能勉强通车;之后他制作了钢筋混凝土套筒,将桥墩全部围住,里面浇灌水泥浆,用时一个月,修复了这座桥。[1]
在广州沦陷后,李文骥前往衡阳避难,期间兼任了防空办事处工程股股长,负责设计和抢修防空洞[1]。期间作诗一首:“大好河山罹寇烽,战云阴霾怖湘中。匹夫自有兴亡责,制倭能无尺寸功?时毁时修增敌忾,建朝建夕护交通。所嗟骨肉音书断,怅望衡山回雁峰。”[1]1943年6月,在衡阳陷落前夕,他又带着一双儿女,前往广西境内的灌阳县,以教书维持生活,还要不时躲避日军的扫荡[1]。在日军撤退后,他在县署担任技师,期间不幸染上重病。1946年1月,他回到广州钟村的老家治疗;幸运的是,他和妻子重聚,还收到了儿女都平安的消息[2]。
离世
编辑1951年4月,李文骥在长江边实地勘测时,突然恶心呕吐,发虚汗,一旁的胡世悌立即扶着他坐下;在送往医院后,他被确诊为糖尿病诱发的尿毒症[7]。胡世悌向铁道部报告了李的病情后,部长滕代远立即要求武汉市人民政府全力治疗,并委派梅旸春和茅以升看望李[7]。8月,李文骥抱憾病逝,时年65岁。临终时,李文骥已无法说话,只能示意身边的梅旸春递给他纸和笔;接过纸笔后,他颤抖地写下“武汉大桥”四个字[2]。李文骥辞世后,铁道部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茅以升题了一副挽联:
“ | 鞠躬尽瘁,唯冀金桥跨夏口 踌躇满志,长留伟业在大江[7] |
” |
家庭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我国桥梁界先驱李文骥. 广州文史. [2011-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中国桥梁界的先驱李文骥. 武汉地方志办公室. 2020-01-10.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京张铁路工程中的“工科举人”.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2020-03-19.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桥梁专家李文骥. 团结出版社. 2021-09. ISBN 978-7-5126-9038-7.
- ^ 李文骥. 武汉跨江铁桥计划. 维基文库. 1932-12.
- ^ “一桥飞架南北”——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记忆.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2-07-13.
- ^ 7.0 7.1 7.2 7.3 7.4 八、浴血奋战. 大江之上 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10. ISBN 978-7-214-16787-3.
- ^ 李文骥. 爆破钱江大桥. 1948-02.
-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几代人梦想终成真. 凤凰卫视.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