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为北京大学老校舍之一,也是五四运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1]。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北京大学红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坐标39°55′29″N 116°24′20″E / 39.9247168°N 116.4054644°E / 39.9247168; 116.4054644
分类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编号1-8
认定时间1961年

历史

编辑

1916年6月,国立北京大学比利时仪品公司贷款20万元,开始在沙滩北街(即现五四大街)建造宿舍楼。1918年8月该楼落成,因此楼通体由红砖砌成,故俗称“红楼”。该楼落成后,并未用作宿舍楼,而是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第一院(即文科)校舍。其中,地下室为印刷厂,一层为图书馆(1918年10月迁入红楼),二层为教室和校部机关,设有蔡元培校长办公室,三层、四层为教室。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先后在此任教任职。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毛泽东曾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主要在红楼内工作。1919年,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重要策源地,红楼及其北面的操场(后来被称为“民主广场”)是主要活动场所,五四运动大游行便是从北面的操场开始的。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红楼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之一。在李大钊领导下,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并着手成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11月初,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红楼举行[1][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北平,红楼成为日军宪兵队队部,地下室曾用作囚禁中国爱国人士的监狱[2]

1953年,北京大学全部迁往原燕京大学校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管理局、中国古建筑研究所设在红楼。1961年,“北京大学红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红楼濒临倒塌,为此从1976年到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拨款80多万元全面加固整修红楼。2001年4月,国家文物局迁出红楼,入驻朝阳门北大街10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楼。此次国家文物局全部迁出后,整座红楼的房间腾空五分之三。有关人士当时表示,由文物出版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等单位使用的房间也将在适当时候腾出[2]

2001年7月,成立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2002年4月28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红楼正式开馆。2002年12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2月,北京大学红楼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2008年,红楼维修,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暂时闭馆。在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红楼维修工程尚未全部竣工时,便在2009年4月22日起部分开放,重新开馆[4]

2014年7月11日,经中央编办批复,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原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5]

2021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在北大红楼正式挂牌[6]

建筑

编辑
 
北大红楼门口,目前挂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牌匾
 

该楼坐北朝南,平面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100米,主楼进深14米,东西翼楼南北长各为34.34米,总面积10000平方米。[1][2]红楼初建成时,布局如下:

  • 地下室:印刷厂。设有排字间、校对室、印刷车间。
  • 一层:图书馆。设有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编目室、报刊阅览室、书库等等。
  • 二层: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设有校长办公室、文科学长室、各系教授会、教务处、总务处等等。
  • 三层、四层:教室。设有教授休息室、学生饮水室。[3]

如今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辟有参观区,分为红楼一层旧址、院内平房展厅两个部分,现有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3]

红楼一层各房间分别用作旧址复原、陈列展览。其中旧址复原有6处:

  • 北京大学图书馆:1918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馆迁入红楼。北京大学图书馆设登录室一间、编目室两间、阅览室四间、普通书库14间、贵宾书库一间、藏报室一间、日报资料室一间、东方馆一间。另外还有图书馆主任室、馆员休息室。如今旧址复原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关房间有:
    • 图书馆主任室:是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旧址复原了该室的内景。
    • 第二阅览室:又称新闻纸阅览室。毛泽东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曾在此工作。旧址复原了该室的内景。
    • 登录室:1920年5月,北京大学图书馆调整机构,下设登录课、购书课、编目课、典书课。登录室即登录课的办公室。据考,1918年曾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张申府就曾在登录室工作。旧址复原了该室的内景。
    • 第十四书库:旧址复原的一间普通书库内景。
  • 新潮社址:新潮社是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受进步思潮影响而成立的学生社团,此即新潮社的社址,为李大钊为该社提供。五四运动前夕,以新潮社为首的北京大学学生,在此制作了3000余面旗帜、标语等等。罗家伦在此站在桌旁起草书写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其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全体学界通告》赶在游行队伍出发前印刷两万份,成为1919年5月4日当天唯一的印刷品。旧址复原了该社址在五四运动前夕学生制作旗帜、标语的内景。
  • 学生大教室:1918年,红楼的三层和四层都是教室。纪念馆如今在一层复原了一间学生大教室[3]

红楼一层还辟有蔡元培专题陈列、陈独秀专题陈列。此外,在红楼外的平房内,设有《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面积180平方米,分为“点燃新文化的火炬”和“吹响新时代的号角”两部分,通过176件实物和67张图片,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北京大学红楼. 中国网. 200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30). 
  2. ^ 2.0 2.1 2.2 2.3 2.4 国家文物局告别“北大红楼”,人民网,2001-04-01.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3.0 3.1 3.2 3.3 3.4 3.5 纪念馆简介,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14-09-14查阅[永久失效链接]
  4. ^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重新开馆,新华网,2009-04-22.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5). 
  5. ^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简介.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6. ^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今天揭牌,北大红楼带火红色旅游. 北京晚报. 2021-10-01 [2022-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