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 (中道僧团)
原始佛教(original Buddhism),佛教术语,源自于现代西方及日本佛教研究学者,将佛教发展史的最初阶段,泛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意指释迦牟尼初过世直到部派分裂前的佛教及其教义。近代华人佛教大德印顺法师认为此一时期的佛教应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佛教,后一阶段是释迦牟尼入灭直到部派分裂前的佛教[1]。印顺法师延续西方及日本学界的概念,将释迦牟尼过世一直到部派分裂前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另用根本佛教来称呼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佛教[2] [3]。根据印顺法师研究发现第一次结集的经说集成,是在目前汉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相应部》两部经典当中“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食相应’、‘圣谛相应’、‘界相应’、‘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
随佛尊者Bhikkhu Vūpasama(乌帕沙玛比丘)在第一次结集的经说基础上,编写出《相应菩提道次第》一书,提出了原始佛教的教说与菩提道次第,并由中道僧团推广。由于他认为“原始”是有最初、最早或起源的意涵,主张原始佛教应是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教义,而佛灭后百年间教说有所增新,经由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将古新传诵整编集出四部阿含,成为日后部派佛教各部派共传的根据,所以随佛尊者主张自释迦牟尼佛入灭“第一次结集”后到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的佛教,才应当称为根本佛教。
中华佛教圈的中道僧团及中华原始佛教会是依据近两百年来佛教学界的研究为依据,随佛尊者再进一步的根据汉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的《相应部》两部经典当中“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食相应’、‘圣谛相应’、‘界相应’、‘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的共说,还原了佛教的原说教义,并在台湾、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推广。他们依据近两百年来佛教学界针对经史考证成果,依“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的经说教法,还原释迦牟尼佛陀教示的教法、禅法、菩提道次第,并实践佛陀主张的教义目标——正觉、慈悲喜舍、解脱、三藐三菩提。此时的教义与释迦牟尼佛的原说教义契合,被认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义。
中道僧团根据近两百余年来,佛教学界对初期佛教的探究发展,还有佛陀住世时期原始佛教教说的探寻所得,提出“原始佛教的界定”说明。 [4]
教理与实践
编辑现代原始佛教信仰者将佛入灭“第一次经典结集”后至佛灭后116年佛教发生部派分裂之前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此时已经受到佛陀本生故事的影响,造成神话佛陀的观念产生[5] ,蕴含佛教分裂的远因,各地的教团已渐有神化佛陀概念的雏形。“第一次经典结集”后至佛灭百年间的佛教,被定位为“根本佛教”的主因,是因为佛灭后百年的佛教僧团举行了“第二次结集”,将“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的教法和百年内增新的传诵,加以重新整编为《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等四部圣典,这古新合集的四部传诵,遂成为后世部派分裂后各部派的共传。因此,整编出后世诸部派共同传诵之四部圣典的佛教,随佛尊者将其定义为“根本佛教”。
根据印顺法师的研究,佛陀最初的教义,是在汉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的《相应部》两部经典当中的“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食相应’、‘圣谛相应’、‘界相应’、‘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既不包括佛灭后百年内增新编集的‘祇夜’(八部鬼神的歌咏偈颂),也无有附会“圣弟子所说”、“如来所说”的‘记说’。随佛法师在此历史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原了佛陀的原说教法。
根据“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的经法,也就是目前汉译《杂阿含经》,以及南传的《相应部》两部经典当中的“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食相应’、‘圣谛相应’、‘界相应’、‘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探究佛陀住世时的教法核心,即是十二因缘[6]。依“十二因缘”开展出来的实践方法是“八正道””[7][8],“十二因缘”与“八正道”统合称为“四圣谛”,完整的修证菩提次第就是“四圣谛三转、十二行”[9]。充份体现“十二因缘”、“八正道”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的禅修方法,就是“七觉分(又称七菩提支)”,达成的成就包括正觉、离贪、慈悲喜舍、解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0]。
至于被贬称为小乘的部派佛教(目前的南传佛教即是部派佛教当中的一派),以及公元前一世纪才传出的大乘菩萨道、后续的秘密大乘菩萨道(或称金刚乘、密续乘)则是属于后世发展出来的教派学说,是一种“持续发展演变中的佛教”。从原始经说来看,佛陀入灭后为了回应世俗的需要及期待,流传自后世的佛教,多是出自后世学人的教导,可说是众生的佛教,不是释迦佛陀的亲说教导。原始佛教信仰者尊重但不跟随这些“发展出来的佛教”的其他论述,主张“原始佛教”代表佛陀在世时的教法,能达成解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始佛教之阿含经中,随处皆述及因缘说,依因缘的正觉,断除“世间恒常、五阴是我、生死不可灭”等妄见。[11]通俗佛教多以为佛法的中心思想是无我,或以为无我是佛教思想的精义,这多是出自部派佛教以来的误解。因为现存的初期佛教圣典,皆由部派佛教所传,而部派佛教多有舍去原始佛教的立场,而采用自部见解立场的学说。
目前广传佛教界惯称的无常、无我、涅槃寂灭,并不是原始佛法的中心理论,而是经由“十二因缘”的修学后,断除“世间恒常、五阴是我、生死必然”等妄见的说法[12]。在原始的经法中,无常、无我、涅槃寂灭,是不被称为“法印”,将“无常、无我、涅槃寂灭”称为法印或三法印(公元后二,三世纪,龙树论师在《大智度论》提出的意见),或是将“无常、苦、无我、涅槃寂灭”称为四法印的说法[13],都是出自后世的部派佛教及大乘菩萨道的见解。
原始佛教时期,当时没有菩萨的语词及概念,也无有自利与利他两者分流的思想,佛陀与声闻阿罗汉的修证,都是依十二因缘法的明见,开启八正道的正见”[7] ,接着修习出世间八正道,最后成就离贪、解脱”[8],整个修证次第就是“四圣谛三转、十二行”[14],成就正觉、离贪、慈悲喜舍、解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0]。在释迦牟尼佛的原说教法导中,佛陀与声闻阿罗汉的修证是一致无别,差别只在佛陀是“未曾闻法,能自觉法”,声闻阿罗汉是“受教而觉”[15] 。佛陀、菩萨、阿罗汉修证有别的观点,纯粹是出自部派佛教时代才有的见解及信仰,不是佛陀的教导,而异于三十七道品的“六波罗蜜”(或是“四波罗蜜”、“八波罗蜜”、“十波罗蜜”),也是出自部派佛教的新说教法。大乘、中乘、小乘的见解,则是公元前一世纪“大乘菩萨道”传出以后,才有的新说法。
随佛尊者根据汉译《相应阿含》与南传《相应部》当中七事修多罗的古老经法共说,提出许多不同现今南传与北传佛教的说法。这些为随佛尊者提出,并认定是“第一次结集”集成的教法中,根据随佛尊者著作的《论原始佛教之界定》的说法,主要有五大要点:
一、“十二因缘法”的原说,是在“六处”分位。不同出自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达磨》主张的在“识”分位。
二、根据“六处”为分位的“十二因缘法”原说,确立从“观六入处集法、灭法”入手而修“十二因缘观”的佛陀禅法。“十二因缘观”又称为“观四念处集法与灭法”、“观五阴集法与灭法”、“观六触入处集与灭”、“观世间集与世间灭”、“观有身集与有身灭”、“观食之集与灭”、“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观老死集与老死灭”、“观四圣谛(初转)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都是修习“观十二因缘的集与灭”。 [16]
三、确证“佛陀原说”之修证次第,应当是“先断无明,后断贪爱”,不是源自《舍利弗阿毘达磨》主张“先断身见,最后断无明”的“十结”理论。
四、确证“佛陀原说”之禅法及菩提道次第,是“修七觉分,次第成就四圣谛三转、十二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一乘道”、“一乘菩提道”。[17]
五、确证“佛陀原说”的圣者典范,唯有 佛陀(无师自觉者)及声闻阿罗汉(闻法修习者),二者是学法因缘不同,但是正觉、解脱证菩提的证量一致。后世用证量不同于 佛陀的观点,作为“独觉(辟支佛)”的解说,建构出另一类圣者,是出自《舍利弗阿毘昙论》 的意见。
这五大要点,与目前北传与南传佛教的传统说法差异很大,呈现出不同的信仰典范、生死教说、修证次第、禅观方法,在修行面貌与生活态度上,都不同现今的传统,相当有争议。随佛尊者声称其著作是根据详尽的三藏及史献的比对与考证,影响现代佛教圈在“原始佛教”的探究及认识。
十二因缘
编辑随佛尊者依据汉译《相应阿含》(后世误译经名为《杂阿含》)及南传巴利《相应部》当中七事相应教的古老共说,将“第一次结集”集成之经说当中的‘十二因缘’,在公元2002年先予以还原,2008年在编著的《相应菩提道次第》中首先以文字公开于世,随后数年间在美国、马来西亚、澳洲、台湾、大陆等地传授十二因缘观的中道禅法。2012年将《十二因缘经法原说略讲》的影音公开传布于世,2014年《十二因缘经法原说略讲》编辑成书流通于各地。2015年随佛尊者根据南北三藏与史献,用学术考证的方式,写成三十余万言的《十二因缘的原说与奥义》,并流传于世。
- 无明
- 不如实知五阴(色、受、想、行、识)如何生起及如何灭尽,因此而不解五阴是因缘生,因缘生则是无常、败坏、磨灭之法,如是种种不知者是为无明。无明不是发生在过去世,而是在当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入处不如实观察如何缘起,所以无法如实知五阴如何生起,而有无明。
- 行
- 妄见五阴是我、我所拥有之我见,以及常见、断见,是名为行。
- 识
- 为六识。六根、六境为缘生六识,当六识生时,因为贪爱识而造成(六)根逐于(六)境的因缘(名色)。如是复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如此循环缘生不休,即“名色缘识,识(爱识)缘名色”。
- 名色
- 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名即是受、想、行,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无形质。因为贪爱识,所以(六)根逐于(六)境的因缘(名色),复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如此循环缘生不休,即“识(爱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 六处
- 分别说部编集的《舍利弗阿毘昙论》又称六入,此为每一生之始,指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相缘而生的现在实况(眼色相缘眼识生、耳声相缘耳识生、鼻香相缘鼻识生、舌味相缘舌识生、身触相缘身识生、意法相缘意识生),叫做六处,即六根。
- 触
- 指根、境、识之缘具足的代名词,即眼、色缘眼识生时,称眼触;耳、声缘耳识生时,称耳触;鼻、香缘鼻识生时,称鼻触;舌、味缘舌识生时,称舌触;身、触缘身识生时,称身触;意、法缘意识生时,称意触。经说的古义,触只有眼触等六触,部派的《舍利弗阿毘昙论》在原有的六触之外,又提出许多的触。
- 受(、想、行)
- 指在六触发生时,所引发的六受、六想、六行(又称六思)。这是指根、境缘识生(触),依根、境、识之缘有忆持(想)、联想(想)、对比(想)、归纳与分析(想)、判断(想),还有情境感受(受),面对认知环境的企图与意向(行)。
- 爱
- 由于对六入处缘生五阴的不如实知,不知五阴是缘生法。若不如实知五阴缘起与缘生,即为无明。因为无明则于六触入处不知缘生则无常、苦、非我非我所,即对缘生之六根、六境、六识(五阴)生贪爱和妄见,贪爱是欲求能够持续保有,妄见是妄想是我及为我所有。
- 取
- 取著,根据《相应阿含》44经、《相应部》蕴相应8经的共说,谓:是我、我所而取。取的定义是我见,也正是无明缘行(见)的我见,妄想五阴是我、我所。
- 有
- 即为“名色缘识,识(爱识)缘名色”的循环。识与名色因为贪爱而循环为缘,即六根、六境为缘生六识,对识有贪爱,希望识能够持续呈现,故六根追逐六境,令六识循环缘生的呈现。如是因无明而起的贪爱,使六根、六境与六识循环为缘,不能休止,这也正是五阴为贪爱所系。五阴在经上称为有身,有身的集起是因贪爱(《相应阿含》71经、《相应部》蕴相应105经的共说),而贪爱如结,令五阴为爱结所系缚,故称为有结。
- 生
- 有结又称为识食。经说:爱集则食集,食集则未来世生老死集;识食为未来之再有、再生之缘,因识食而有六入生。识食即是指识与名色因为贪爱而循环为缘,也就是因贪爱而造成“名色缘识,识(爱识)缘名色”的循环,故有未来世的六处生。此(五)阴败坏已,彼(五)阴升起,生命之流辗转缘生、连绵不断,有来生之六根生,即有六触入处升起,也就是五阴的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 凡生者,即是六根、六境缘生六识的身心活,所以生即是五阴缘生,而缘生则无常、苦、非我非我所。因为生(五阴生)一定是缘生,缘生法则无常,生必是因缘改变不定,所以生的表现当然是老、病、死、忧悲恼苦,而老病死则可称为生的历程。
- 部派佛教对名色、识之定义的新解
目前佛教界对“名色”的定义,都是出自部派佛教以后的论书意见,实际不是古老经说的传诵。在部派佛教各种流传的说法中,最早与最主要的论义,都是出自分别说部的《舍利弗阿毘昙论》[18]。《舍利弗阿毘昙论》传出于佛灭后约116年,是分别说部在印度三大分派(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的共传论书,也是佛教最古老的论书。
《舍利弗阿毘昙论》对“名色”的定义,是将“色”由“六入处”改为“四大”,主张“六入处”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为“四大”[19];“名”则定义为“由意生”的“受、想、思、触、思惟”[20]。《舍利弗阿毘昙论》是在“名色”之原始定义的“六根、六境”以外,也即是古老经说原有的“色、受、想、行(又称为“思”)”之外,又多出了“触、思惟(另译作意)”。
《舍利弗阿毘昙论》在“名”的定义中,除了经法原说的“受、想、行(思)”之外,又加入自派增新的“触、思惟(或作意)、觉观、见、慧解脱”[21],并且予以定义在行阴的范畴内[22]。
《舍利弗阿毘昙论》对“行阴”的定义,除了经说的“思”以外,“触、思惟、觉观、见、慧解脱”是出乎经说之外的自派创见。
见《相应阿含》41经:“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
见《相应部》22.56经:“诸比丘!以何为行耶?诸比丘!六思身是。[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此名之为行。依触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触之灭而有行之灭。”
《舍利弗阿毘昙论》对“名色”及行阴的新定义,揉杂于分别说部的经诵中,即是现今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2经的说法。
见《相应部》‘因缘相应’2经:“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相应部》‘因缘相应’2经的“作意”,是指“如理作意”,在公元四、五世纪的汉译是称为“正思惟”。《舍利弗阿毘昙论》与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2经对“名色”的新定义,说一切有部是抱持不同的意见。
见《相应阿含》298经:“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说一切有部《相应阿含》298经将“名色”定义为“四大的色阴(这是《舍利弗阿毘昙论》的意见)”与“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当中多融摄了“识阴”,这是自派的意见,也是不合“名色缘识”的经说教法。
《舍利弗阿毘昙论》改说、增新“名色”的定义,完全改造了“根、境、识具足名为触,缘触生受、想、行(思)”的经说古义[23][24],更提出“名(受、想、思、触、思惟)”是由“意生”的见解。如《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十二[25]:“云何识缘名色?……四大四大所造色,是(为)色;由意生受、想、思、触、思惟谓名。”
《舍利弗阿毘昙论》提出“受、想、思、触、思惟”是“意生”,另外又将“意入、意根、意界、意识身、意识界”都定义为识阴。《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一 [26]:“云何意入?意根是名意入。云何意入?识阴是名意入。云何意入?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是名意入。云何意入?若识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麤细、卑胜、远近,是名意入。”
《舍利弗阿毘昙论》不仅将有关“意”的一切都定义为识阴,并且对“识”的定义,除了古老经法共说原有的“六识”之外,另再增加“意入、意根、心、意、识、七识界”的新定义。《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三[27]:“云何识阴?意入是名识阴。云何识阴?意根是名识阴。云何识阴?若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是名识阴。云何识阴?若识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麤细、卑胜、远近,是名识阴。云何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舍利弗阿毘昙论》定义“意”即是“识阴”,又定义“识阴”包含“意、识、心”,更定义“心”也是“意”与“识”。如《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十三[28]:“云何心?若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是名心。”
《舍利弗阿毘昙论》定义“意”等同“识、心”。因此,“意生”即是指“心生”、“识生”,已经不是“缘生”。可见,分别说部在“名色”与“识”的定义、解说上,都离开经说的原义。[29]
注释与引用
编辑- ^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研究经律集成所得的结论,是这样:法(经)与律,原始结集是分别结集的,却同样的以“修多罗”(散文)为主体,称为“相应”;附以偈颂的“祇夜”,名为“杂”。 …… 经部(法)方面:原始结集的,是修多罗(相应)四大部,祇夜(杂)八部。接着,有“弟子所说”,“如来所说”──“记说”。……“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也先后集成。到了再结集的时代,以“修多罗相应”为取舍的最高准绳,综合传诵于佛教界的圣教,共同审定而再为结集。……四部、四阿含的成立,是再结集的时代,部派还没有分化的时代。”
- ^ 印顺《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四阿含经,一向以为是同时集成的,但在近代研究中,虽意见不完全一致,而同认为成立是有先后的。关于四阿含经集成的先后,‘瑜伽论摄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结集传说,启示了一项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四阿含是以‘杂阿含经’为根本的。”
- ^ 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上)》自序:“‘杂阿含经’(即‘相应阿含’,‘相应部’),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佛法是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而觉悟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后来的部派分化,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这应该是每一位修学佛法者所应该阅读探究的圣典。
- ^ 请参考中华原始佛教会网站公布资料:《论原始佛教之界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学,只阐明有关世界人生现象之存在,而加以极合理、客观的考察”。
- ^ 1.《杂阿含经》296经:“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缘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 2.《相应部》‘因缘相应’20经
- ^ 7.0 7.1 1.《杂阿含经》287,749经, 2.《相应部》‘因缘相应’65经及‘道相应’1经
- ^ 8.0 8.1 《杂阿含经》749经:“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 1.《杂阿含经》785,379,743经, 2.《相应部》‘圣谛相应’11经及‘觉支相应’54经
- ^ 10.0 10.1 1.《杂阿含经》810,743,727经, 2.《相应部》‘入出息相应’13-14经,‘觉支相应’54,16经
- ^ 《杂阿含经》296,287经
- ^ 1.《杂阿含经》262经:“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2.《相应部》‘蕴相应’90经
- ^ 《佛说法集名数经》卷1:“云何四法印。所谓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 (CBETA, T17, no. 764, p. 660, c22-23)
- ^ 1.《杂阿含经》379经, 2.《相应部》‘圣谛相应’11经
- ^ 1.《杂阿含经》75经:“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阿)罗汉差别。”, 2.《相应部》‘蕴相应’58经
- ^ 随佛尊者著《正法重兴》参考原始佛教会网站资料 存档副本.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 ^ 根据随佛尊者著作的《相应菩提道次第纲要》)参考原始佛教会网站资料 存档副本.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 ^ 《舍利弗阿毘昙论》附会是舍利弗所传,实际应是分别说部的部主目犍连子帝须的作品,南传部派无有此论的流传,汉译本是在大正藏第28册。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三:“云何色阴?若色法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十色入若法入色,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四大、若四大所造色,是名色阴。……云何色法?眼、耳、鼻、舌、身入,色、声、香、味、触入。……云何十色入?眼、耳、鼻、舌、身入,色、声、香、味、触入,是名十色入。……云何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是名四大。云何四大所造色?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参大正藏 T28 p.543.1-6~22)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十二:“云何识缘名色?……四大四大所造色,是(为)色;由意生受、想、思、触、思惟谓名。”(参大正藏 T28 p.608.2-10~22)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一]]:“云何法入?受、想、行阴。若色不可见、无对,若无为,是名法入。云何法入?受、想、思、触、思惟、觉观。”(参大正藏 T28 p.526.3-2~46)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三:“云何行阴?除受阴、想阴、识阴,余法非色、有为,是名行阴。云何行阴?思、触、思惟、觉观、见、慧解脱。”(参大正藏 T28 p.545.2-4~6)
- ^ 《杂阿含经》42经:“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
- ^ 《相应部》‘蕴相应’56经:“由触之集而有受之集,由触之灭而受之灭。……依触之集而有想之集,由触之灭而想之灭。……依触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触之灭而有行之灭。”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十二:参大正藏 T28 p.608.2-10~22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一:参大正藏 T28 p.525.3-26~p.526.1-1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三:参大正藏 T28 p.545.2-9~13
-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十三:参大正藏 T28 p.615.1-10~11
- ^ 参考中华原始佛教出版《正法之光》第40期p.30~p.39 http://www.arahant.org/magazines/40_tc/#p=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