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野兽型纹样,常见于青铜器陶器漆器玉器之上。

夔纹展示的是的纹饰。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夔犹如一只只有一条脚的龙。[1]作为器具纹饰时,夔纹多为平面图,夔的头部向左或向右,有一条腿、一只角、一把张开来的口和一条卷起来的尾巴。商朝的夔多为单独纹样,周代的夔则多为二方连续纹样。

年代

编辑

夔纹在青铜时代最为普遍,商朝的器具上就常出现。西周早期的利簋的圈足、西周厉王年间(约前857年-前84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作前877年-前841年)的散氏盘的盘腹都饰有夔纹。及至汉代,陶器上仍时见夔纹纹饰。[2]

饰有夔纹的春秋青铜
利簋的圈足饰有夔纹。(可参考清晰图像外部链接
清朝吴任臣绘制《山海经》中夔的形象。
甲骨文夔字的写法。
《说文》小篆夔字的写法。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许慎《说文解字》:“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2. ^ 陈佩芳:《中国青铜器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