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为中国咸丰六年(1856年)6月17日起,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四十万以上,继破武昌、南京清军后,再次以压倒性的兵力“反围攻”驻扎在天京城外明孝陵由向荣领导的绿营。绿营兵力近十万,但在这一次的歼灭战中折损殆尽。太平军大胜之余,东王杨秀清据功骄纵,引起众王将不满,不久后爆发天京内讧。
江南大营战役 | |||||||||
---|---|---|---|---|---|---|---|---|---|
太平天国之乱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清朝 | 太平天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钦差大臣向荣 江南提督和春 总兵张国梁 钦差大臣托明阿 江北大营 江苏巡抚吉尔杭阿 † 总兵胜保 副都统德兴阿 都司冯子才 |
东王杨秀清 翼王石达开 燕王秦日纲 李秀成 航王唐正才 冬官正丞相陈玉成 | ||||||||
兵力 | |||||||||
100,000 | 150,000 | ||||||||
伤亡与损失 | |||||||||
50,000人阵亡或受伤 | 10,000人阵亡或受伤 |
经过
编辑第一次江南大营,清军驻军近十万兵力,钦差大臣向荣将司令部及重兵置于“北营”,目的在待时图谋天京;其余部队置于“南营”,以绿营水师驻守南京南泽湖区域以预防太平军派兵进攻苏杭的富庶地区。
佯攻:石达开先攻
编辑清军、太平军对峙于天京城外三年,主因在太平军“虽号称五十万”却多是农民、非专职军人;清军仅约十万,却都是“绿营”、“八旗”等武艺精通、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由于都无战胜对方把握,此三年双方都在试探彼此实力,不愿先轻启战衅。
此三年内太平军不停派兵“西征”,即是透过“以战练兵”,练出“翼王”石达开此精锐勇猛太平军部队;江南大营清军失察,遂铸首错。
援南:向荣中计
编辑石达开率军离开“西征”战场,携数千艘“广东飞船”(类似端午节龙舟,每艘可搭乘太平军战士10人左右),循长江支流迅速抵达江南大营“南营”,一上岸就以迅猛的速度进攻,逢清军即砍伐,“南营”清军立即感受此批太平军非同小可,难以抵挡。
绿营马兵名将兼僧格林沁爱将托明阿即时支援“南营”清军。副帅江南提督和春却不支援,使托明阿陷入苦战。
向荣令张国梁领“北营”兵倾巢出救“南营”,仅留万余清军在司令部;太平军“东王”杨秀清迅令北路各股太平军奔袭同扑向“北营”。
空营:太平军四路围攻
编辑6月18日早,燕王秦日纲统领部将李秀成、陈玉成,兵分三路自南京城之西的燕子矶、龙脖子、玄武湖之北的神策门以及玄武湖之南的太平门四大门共6万兵围攻明孝陵清军帅营。向荣紧闭“北营”城门陷入苦战,由早至夜至次日,战斗皆未停息。
秦日纲请求杨秀清开城门让已经战了一日一夜而兵疲马乏的太平军进天京休息,计划以长久围困战削弱荣帅营,待时机成熟一举歼灭。杨秀清却严令不准,并要求战胜清军后才准秦、陈、李率部还返天京。秦虽奉令力战却心生不满,埋下日后行刺杨秀清动机。
6月19日早,和春、托明阿率残兵才刚退回帅营,由石达开所率领的第四路军已赶到并与秦、陈、李会合,明孝陵即将失守。此时向荣急调回张国梁救援,导致张部疲于奔命。
杨秀清冲出天京
编辑6月20日,张国梁援军抵达。各路太平军合力,直攻明孝陵向荣本营,导致张左腿中弹负伤,几近被太平军生擒,参将陈明志等人战死。不久,向荣决定放弃江南大营,逃向江北大营,秦日纲追击绿营渡江北逃残部,清军仅余的四万兵力溃不成军,经营三年多的第一次江南大营至此已不复存在。
追剿
编辑此次战役江南大营清军之大败,部分原因可归咎于长时期向荣与江南提督和春意见相左、将帅失和、和春不肯力战。咸丰六年七月初九日(8月9日),向荣因年老多病,腿足患疾,又遭此惨败,忧忿而死[1]。向荣死后,清廷派和春为钦差大臣,接办江南军务。
中阶武官都司冯子才在此战展露头角,以一挡百,在江北成功抵挡并击退了太平军燕王秦日纲的猛烈追击,收容清军残兵尚余四万人;遂在一年半后重建“第二次江南大营”荣升官阶数级为总兵(今制中将军长)。
影响
编辑三个月后,秦日纲追击向荣的任务结束,自江北返天京后,发现杨秀清将战功俱纳己有。有先前“战争时不准秦返天京”之旧仇,再加上杨秀清意图争夺天王洪秀全的神权领导,使秦日纲对杨秀清“往之倚为心腹股肱者,今乃彼此暌隔,猜忌日生”[2]。杨的行为也导致“北王”韦昌辉不满,韦、秦密谋合作暗杀杨秀清。石达开逃出天京至湖北前线抽调援军攻天京,导致武汉失守。
陈玉成、李秀成此战时皆尚未封王,显见是受“燕王”秦日纲平时给予的实战调教训练,成为太平天国后半两大能战支柱。
向荣死后,和春升钦差大臣;张国梁由提督升官为江南提督;托明阿返江北后又失数城,身为江北大营钦差大臣的他被革职,北归建僧格林沁部;德兴阿升官钦差大臣,胜保总兵升官提督,因他们虽战败但能力守不致于惨败以激励清军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