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水鱼号潜艇

美国海军

射水鱼号潜艇(SS / AGSS-311)是美国一艘巴劳鱵级潜艇,亦为美国海军第一艘命名为射水鱼的舰艇。射水鱼号因为在1944年11月击沉日本信浓号航空母舰而闻名,这是史上由潜艇所击沉的最大军舰,该舰也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荣获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5][6]

USS Archerfish (SS-311)
历史
United States Navy ensign美国
舰名出处 射水鱼
建造者 缅因州基特里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英语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1]
动工日 1943年1月22日[1]
下水日 1943年5月28日[1]
服役日 1943年9月4日[1]
退役日 1946年6月12日[1]
徽章
再服役日 1952年3月7日[1]
退役日 1955年10月21日[1]
再服役日 1957年8月1日[1]
退役日 1968年5月1日[1]
除籍日 1968年5月1日[2]
结局 1968年10月19日在加州外海当靶船被击沉[2]
徽章
技术数据
舰级 柴电动力巴劳鱵级潜艇[2]
排水量
全长 311英尺9英寸(95.02米) [2]
全宽 27英尺3英寸(8.31米) [2]
吃水 16英尺10英寸(5.13米)[2]
动力来源
速度 水上20.25节[4] 潜航8.75节[4]
续航距离 水面10节/11000海里[4]
耐力 潜航2节48小时,[4] 巡航75日
潜航深度 400英尺(120米)[4]
乘员 10名军官, 70–71名船员[4]
武器装备

舰名 编辑

该舰名称来自射水鱼。射水鱼是一种银色小鱼,它能够从口中喷出强大的水流射中昆虫作为食物。[3]

建造 编辑

射水鱼号于1943年1月22日在缅因州基特里的朴次茅斯海军船场英语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放置龙骨。她于1943年5月28日举行下水仪式,邀请了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个人秘书马尔维娜·汤普森英语Malvina Thompson小姐负责掷瓶。海军乐队于晚上7点50分开始奏乐,欢迎贵宾入场,8点5分由船厂技工Leon W. Gridmore代表向汤普森小姐赠送礼物—一个镌有“Miss Malvina C Thompson”的银碗,8点7分由海军上尉Ralph Curtis牧师带领祷告,在几个简短演讲后,8点15分升起警告红旗,汤普森小姐左手拿一打玫瑰花,右手拿香槟酒瓶,摆好姿势拍照,3分钟后高音喇叭一声长鸣,钟声一响,汤普森小姐放下玫瑰花,左手执瓶,吟唱“我命名你为射水鱼号”,将香槟酒瓶在射水鱼号舰首用力敲破,全体观众热烈鼓掌,完成了掷瓶式。[7]:16-19该舰于1943年9月4日开始服役,由乔治·凯尔少校(George W. Kehl)担任舰长。[3]

二战 编辑

射水鱼号潜艇于1943年11月上旬在新英格兰海岸进行了试航,并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夏威夷。她于1943年11月29日抵达珍珠港,并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3]

前四次巡航(1943年12月 - 1944年9月) 编辑

射水鱼号在接受航海维修和进行训练后于12月23日进行第一次巡航。她于12月27日在中途岛环礁停下加油,然后继续前往台湾北部的巡逻区。在这次巡航期间,她袭击了三艘船,但没有击沉任何一艘。她于1944年2月16日返回中途岛进行修理和训练。[8]

射水鱼号在1944年3月16日离开中途岛进行第二次巡航,主要是在帕劳群岛附近,但在42天内没有遇到日本目标。她于4月27日通过约翰斯顿岛返回珍珠港潜艇基地,开始改装。[9]

5月18日,威廉·哈里·莱特(英语:William Harry Wright)接任舰长。5月28日射水鱼号离开珍珠港,前往小笠原群岛地区进行第三次巡航。她在7月4日对硫磺岛的攻击期间担任救生员职责,并在7月15日返回中途岛之前救出了飞行员约翰·安德森少尉(John B. Anderson)。此次巡航对一艘1,400吨的驱逐舰与运输船队进行鱼雷攻击,击沉一艘驱逐舰,击伤总共12,000吨的两艘船,舰长莱特因此获得银星勋章[10][11][12]

射水鱼号在与普罗透斯号潜水母舰英语USS Proteus (AS-19)一起改装和训练演习后,于8月7日开始第四次巡航。她在本州水域活动一个多月,没有猎杀任何敌舰,出海53天后于9月29日返回珍珠港。[13]

第五次巡航(1944年10月 - 1944年12月)击沉信浓号 编辑

1944年9月约瑟夫·法兰西斯·恩莱特英语Joseph F. Enright少校接任舰长。[14]射水鱼号于10月30日离开夏威夷,于11月9日抵达塞班岛进行航行维修,两天后离开,开始执行她的第五次任务,其主要任务是救援轰炸日本东京后迫降的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机员。[3]

 
信浓号被射水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后的损害示意图

11月28日,她收到电讯,说当天不会有空袭,她可以在东京湾附近的水域漫游。[3]当天晚上8点48分,监视人员发现了由第十七驱逐队三艘驱逐舰(“浜风号”、“雪风号”、“矶风号”)护卫的不明大型舰艇。美军当时不知道信浓号航空母舰的存在,没有将她列在舰艇辨识图上,射水鱼号军官对照后无法判断是哪一艘日舰,但是仍然决定尾随该舰,浮出水面以最高的航速19节追踪,虽然四艘舰艇以27节高速航行,但是走的是为了躲避潜艇而用Z字形路线,所以很快被射水鱼号追上,伺机攻击。射水鱼号使用雷达追踪,信浓号被美舰发现,日舰以信号灯要求表明身份,射水鱼号不予理会。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日语阿部俊雄根据美军潜艇出击的情报,认为美军潜艇是采取狼群战术,射水鱼号一再使用雷达只是诱敌,以利其他埋伏不用雷达的美军潜艇攻击,因此即使浜风号驱逐舰抗命以35节高速迫近射水鱼号到3,000米距离,它在最后关头仍被召回护航,信浓号则高速航行,企图甩掉美军潜艇后前往目的地;射水鱼号舰长猜中了信浓号的最终航向,拦截成功。由于驱逐舰保持警惕,恩赖特认为趁夜进行水面攻击是自杀行为。 29日凌晨3点5分,射水鱼号下潜,一艘驱逐舰在距它20英尺处经过,射水鱼号在日本静冈县滨名湖南方176公里处,离目标1,400码发射了六枚Mk 14型鱼雷,恩赖特为了使目标容易翻船,鱼雷的水深设定为10英尺,正好在水线以下击中目标(信浓号吃水约33英尺)。第一枚鱼雷于3点17分命中,共有4枚鱼雷命中了“信浓号”(射水鱼号报告是六枚全中爆炸),“信浓号”于11点前沉没。[7]:85-103[15][16]

 
恩莱特获海军十字勋章后摄

此次巡逻共计48天,于12月15日抵达关岛而结束。

海军情报局最初认为在那片海域没有任何航母,射水鱼号击沉的是一艘巡洋舰。然而恩莱特舰长画了目标的草图,因此认为射水鱼号是击沉了一艘28,000吨的飞鹰级航空母舰。恩莱特舰长因此战绩于1945年3月荣获海军十字勋章[14]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才得知射水鱼号击沉的是当时最大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71,890吨)“信浓号”。[3][15]

最后两次巡航(1945年1月 - 1945年9月) 编辑

 
射水鱼号于1945年6月5日在旧金山附近海面

射水鱼号在关岛进行了整修,舰上人员在关岛度假。1945年1月10日,该舰进行了第六次巡航。[3]这次任务在香港附近和台湾以南的南中国海,射水鱼号率领蝙蝠鱼号潜艇英语USS Batfish (SS-310)黑鱼号潜艇英语USS Blackfish (SS-221)组成TG17.16(17.16任务组),称为Joe’s Jugheads(射水鱼号的舰长昵称Joe)。[17]她在这次巡航中击伤了一个不明的目标,但由于艏操纵面英语Diving plane发生问题,该巡航于3月3日提前了3天结束,经过塞班岛和珍珠港,于3月13日回到美国旧金山,在旧金山海军船场英语San Francisco Naval Shipyard进行修理。[3]

修理工作完成之后,她于6月14日航向瓦胡岛,于6月22日抵达珍珠港,开始航行维修和训练。射水鱼号于7月10日进行了她的第七次和最后一次战斗任务,她在本州东海岸和北海道南海岸地区救援轰炸日本本岛迫降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机员。她于8月15日离开北海道时得知日本投降。[18]

 
射水鱼号船员于1945年9月1日在东京湾的舰上合影

该潜艇是1945年8月31日进入东京湾的12艘潜艇中的一艘,并与普罗透斯号潜水母舰英语USS Proteus (AS-19)一起停泊在横须贺海军设施附近。她见证了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19]

二战后 编辑

射水鱼号于1946年1月2日离开珍珠港,前往旧金山。1月8日至3月13日,该船船员进行了退役前大修。她于次日前往马雷岛海军造船厂英语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完成退役的最后工作。她于1946年6月12日退役,保存在马雷岛的太平洋后备船队。

朝鲜战争期间,许多退役的海军舰艇重新编为现役舰艇。射水鱼号于1952年1月7日中选为重新服役的舰艇,3月7日起入编现役后,于3月26日向太平洋舰队报到。第二天,她从加州圣迭戈出航进行三个星期的预备训练。然而,她的机动房于3月28日发生了一起火灾,她因此自行返回马雷岛进行维修。 5月27日修复完成后,她在西海岸进行预备训练,然后穿过巴拿马运河于7月3日加入大西洋舰队。她以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为基地,附属于第12潜艇中队英语Submarine squadron,她访问了古巴的圣迭戈-德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地太子港波多黎各圣胡安;和英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她于1955年4月25日离开基韦斯特前往费城海军造船厂英语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退役。她在完成退役大修后,拖往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并于1955年10月21日退役。

海洋学用途 编辑

她在1957年7月在新伦敦重新启用,于8月1日恢复使用,并再次加入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的第12潜艇中队。1958年1月13日,她在海军水文局的技术监督下进行巡航。在这次部署中,她访问了巴西累西腓和特立尼达。在完成这项任务后,她为在基韦斯特和关塔那摩湾的舰队训练指挥部提供服务。在这段期间,她还在1959年的电影《粉红色潜艇》中作为USS“海虎号”拍摄了水下和远距离的场景和镜头。

 
邦德和Tuckfield在浮力上升后合影

1959年10月2日,射水鱼号在基韦斯特西南约15英里深度322英尺(98米)的Vestal Shoal触礁。指挥官乔治·邦德和首席工程师Cyril Tuckfield从前方逃生舱在52秒内安全地完成了302英尺的浮力上升,而两人也因为证实了潜艇深海逃生的可行性于1960年获得了功绩勋章英语Legion of Merit[20]

1960年初,射水鱼号获选参与“海洋扫描”行动,这是一项关于海洋天气条件,水成分,海洋深度和温度范围的科学研究。她于1月进入费城海军造船厂,专门为这次新任务做好准备。在此期间,该艇重新分类为辅助潜艇,船体分类符号为AGSS-311。她载着民间科学家团队于5月18日开始了“海上扫描”的第一阶段。她的此次巡航访问了英格兰的朴次茅斯挪威亨墨菲斯卑尔根苏格兰法斯莱恩; 格陵兰图勒卡科尔托克努克;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以及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的哈利法克斯,于12月3日回到新伦敦。[3]

 
1961年3月进行“海上扫描”

射水鱼号在六个星期的保养后,于1961年1月20日进行了“海上扫描”的太平洋阶段,2月6日过巴拿马运河,并通过圣迭戈前往夏威夷。她于3月27日离开珍珠港,访问了日本横须贺和函馆、香港、菲律宾苏比克湾、泰国曼谷、马来西亚槟城、锡兰科伦坡及澳洲的弗里曼特尔,1961年底停泊在横须贺。[21]

“海上扫描”第二阶段在1962年的前几个月继续进行,射水鱼号访问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日本,关岛和菲律宾宿务市。3月初,她完成第二阶段,通过帕果帕果进入珍珠港。4月27日,她进入旧金山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大修结束后,她转移到圣迭戈两个星期的保养。然后她在东太平洋地区开始了“海上扫描”的第三阶段,在珍珠港和中途岛环礁停靠,并返回圣迭戈度过圣诞假期。[21]

她于1963年1月10日离开圣迭戈,前往横须贺,在那里进行了三个星期的保养。经过两个半月的行动,她回到美国,短暂访问加州旧金山,然后在五月初回到珍珠港。6月下旬和6月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西北海岸进行测量,访问了俄勒冈州波特兰,华盛顿州西雅图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她在七月和八月回到横须贺旱坞,然后在太平洋中部连续进行三个月的测量,仅在中途岛和珍珠港进行短暂的加油和保养。她于11月25日离开横须贺,前往南半球巡航,于12月中旬抵达澳大利亚,在纽卡斯尔和悉尼度过了一个为期三周的假期。她在1964年1月下旬离开悉尼去关岛,为期两周,并于3月5日到达珍珠港。她于3月30日离开珍珠港,继续在东太平洋进行“海上扫描”作业。她于4月访问了旧金山,5月访问了温哥华,5月25日返回珍珠港,结束了“海上扫描”的第三阶段。[21]

射水鱼号于6月17日离开珍珠港并前往东太平洋,开始了“海上扫描”行动的第四个和最后一个阶段。她于7月份访问了西雅图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并于8月19日返回珍珠港进行为期三周的保养,然后前往南太平洋。她于9月9日前往斐济群岛。在苏瓦短暂停留之后,她前往新西兰的奥克兰,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她的下一站是新西兰惠灵顿,她于10月19日离开新西兰,于11月6日抵达横须贺。她于11月27日继续在加罗林群岛地区进行调查活动。在关岛度过新年前夕后,该船航行到菲律宾苏比克湾进行保养。[21]

退役 编辑

海军于1968年初宣布射水鱼号退役,并于1968年5月1日将其从海军船舶登记册英语Naval Vessel Register除名。1968年10月19日,该舰拖到圣迭戈的外海后,锯盖鱼号潜艇英语USS Snook (SSN-592)发射鱼雷将之击沉。[3]

相关著作 编辑

电影镜头 编辑

  • 电影《粉红色潜艇》动用了三艘潜艇拍摄片中“海虎号”潜艇的镜头,射水鱼号是其中之一。[22]

参考书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Friedman, Norman. U.S. Submarines Through 1945: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95年: 285–304. ISBN 1-55750-263-3. 
  2. ^ 2.0 2.1 2.2 2.3 2.4 2.5 Bauer, K. Jack; Roberts, Stephen S. Register of Ships of the U.S. Navy, 1775–1990: Major Combatant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91年: 275–280. ISBN 0-313-26202-0.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Archer-Fish (SS-311).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0 October 2005. 
  4. ^ 4.0 4.1 4.2 4.3 4.4 4.5 U.S. Submarines Through 1945 pp. 305–311
  5. ^ Sink the Shinan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toricWings.com
  6. ^ Navy and Marine Corps Awards Manual [Rev. 1953] Part 2 - Unit Award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2021-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通过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7. ^ 7.0 7.1 Don Keith; Ken Henry. Gallant Lady: A Biography of the USS Archerfish. Macmillan. 13 June 2006. ISBN 978-1-4668-4155-0. 
  8. ^ 311 War Patrol #1. www.ussarcherfish.com.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9. ^ 311 War Patrol #2. www.ussarcherfish.com.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10. ^ William H Wright - Silver Star - Awarded for actions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1. ^ Allied Warship Commanders - William Harry Wright, USN.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2). 
  12. ^ 311 War Patrol #3.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13. ^ 311 War Patrol #4. www.ussarcherfish.com.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14. ^ 14.0 14.1 Captain Joseph Francis Enright, USN, (1910-____)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PARTMENT OF THE NAVY -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15. ^ 15.0 15.1 Samuel J. Cox, Director NHHC. U.S. Submarine Successes, November/December 1944. H-Gram. No. 39 75th Anniversary of World War II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2019-12-26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16. ^ Adm. Daryl Caudle. Groton Submarine Birthday Ball > U.S. Fleet Forces Command > Speeches. U.S. Fleet Forces Command. 
  17. ^ Blackfish (SS-221).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18. ^ 311 War Patrol #7. www.ussarcherfish.com.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19. ^ Capt. Joseph Enright Dies. 华盛顿邮报. 2007-07-24 [201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20. ^ Shilling, Charles. Papa Topside. Pressure, newsletter of the Undersea and Hyperbaric Medical Society. 1983, 12 (1): 1–2. ISSN 0889-0242. 
  21. ^ 21.0 21.1 21.2 21.3 ARCHERFISH History - 1943 to 1968. www.ussarcherfish.com.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2). (英文)
  22. ^ Operation Petticoat (1959) - Trivia. IMDb.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Of the three boats to portray the 'Sea Tiger', one-the 'USS Archer-Fish', SS-311-was present at the Japanese surrender which ended WWII in the Pacific Theater...USS Archerfish' SS-311 (originally 'USS Archer-Fish', renamed at 1952 recommission) wore the standard colors of gray and black, and was used for interior and exterior shots in and around Key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