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陞(1914年7月26日—1990年11月16日),字莲生,原籍浙江绍兴河北清苑(今属保定市清苑区)人,为国际知名汉学家,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杨联陞
出生1914年7月26日
 中华民国直隶省保定道清苑县
逝世1990年11月16日(1990岁—11—16)(76岁)
 美国马萨诸塞州阿灵顿
国籍 美国
职业汉学家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1933年,同时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家长愿,入清华大学经济系,治中国经济史。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陈寅恪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1940年赴美就读哈佛大学,跟随贾德纳博士从事研究[1],1942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曾协助赵元任在哈佛大学开办陆军特别训练班教中文[2]。1946年完成博士论文《晋书·食货志译注》,获博士学位。1952年出版《中国的货币与信用》。

经历

编辑
  • 1947年任哈佛远东语文学系(后改称为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
  • 1958年任教授
  • 1959年获选第三届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组)院士[3][4]
  • 1965年哈佛燕京中国史讲座教授
  • 1980年在哈佛大学以名誉教授退休[5]

生活及评价

编辑

杨联陞与胡适有深厚交情,互相唱和,终身以师礼尊之[6],在季羡林看来,杨联陞的成就高于周一良[7]

一九五九年杨联陞和凌纯声刘大中同时当选为中研院人文组的院士,这与胡适的提拔不无关连[8]。胡适预立遗嘱时,指定杨为其英文著作的整理人。

杨联陞以学术批评的严厉著称,在美国学界有“汉学警察”之称,而余英时是他的学生。周一良说杨联陞:“处世为人也同样宽厚公正,喜抱不平”[9]

早年住在剑桥圣门里一号,1977年以后定居美国麻州阿灵顿[10]

1985年之后,患有抑郁症[11]。1990年11月16日于阿灵顿寓所安眠中去世。著有《国史探微》、《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

注释

编辑
  1. ^ 韩石山. 再谈两位史学家. 中华读书报. 2018-01-03. 03版:家园. 
  2. ^ 赵俪生的《游美日记》曾指斥其“替侵华军师当了军师”,就是指这件事。
  3. ^ 周一良: 哈佛大學中國留學生的「三傑」—— 楊聯陞. [201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4. ^ 杨联陞 逝世院士一览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研究院
  5. ^ 我的外祖父杨联陞 蒋力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1-01.
  6. ^ 《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7. ^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8. ^ 1957年6月19日,胡适在给赵元任的一封信中说:“中研院也催我办院士提名,济之信上问的是‘史学’的老辈‘廷黻(姚)从吾’应否提出及如何提出的问题,我今天下午要写长信给他。我也想到联陞,但如果顾到史学‘老辈’,联陞怕将等候一年了。”(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五册2586页,台湾联经出版社)
  9. ^ 《纪念杨联陞教授》
  10. ^ 《国史探微》自序
  11. ^ 周一良. 《杨联陞为什么生气》一文质疑. 书屋. 2001, (7): 81–82. ISSN 1007-0222. CNKI SHWZ2001Z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