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管理学分支

知识管理(英语:knowledge management缩写KM)包括一系列企业内部定义、创建、传播、采用新的知识经验的战略和实践。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了认知(可以是个人知识),以及组织商业流程或实践。

组织学习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知识管理软件的范例

知识管理是一项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崛起的学术与商业应用主题,针对个人及社群所拥有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确认、创造、掌握、使用、分享及传播进行积极及有效的管理。其主要涵盖的固有理论及应用层面包括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资讯科技应用,及人事管理等。而由于知识管理的概念通常与企业的各种改善愿景扯上关系,知识管理在现今企业上的实践愈来愈受到重视,亦因此为顾问和科技公司带来了不少商机。知识管理在非商业上的应用亦很广泛,其中维基百科经常被指为互联网上其中一个最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

根据1991年的学术规则列表,(参考Nonaka 1991),知识管理应用于商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和图书馆、信息科学(Alavi & Leidner 1999)等领域。最近,其他领域也开始应用知识管理,包括信息和媒体、计算机科学公共卫生公共政策等。

很多大型企业都有内部知识管理凭条,作为其战略管理、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组成部分。(Addicott, McGivern & Ferlie 2006)很多咨询公司也有关于知识管理的建议。

知识管理一般重视以改进效果、竞争优势、创新、分享知识学习、整合知识和持续改进为企业目标。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类似,但也有区别,更注重对知识作为战略资源的管理,鼓励分享知识,是企业学习的一种好方法。[1]

概述

编辑

知识的层级可分为资料资讯知识智慧四个阶段,而知识的形成则是透过收集一些资料,再从资料中找出有用的资讯,利用这些资讯加上自己的想法及做法,最后产生出知识,而智慧则是以知识为基础加上个人的应用能力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上。举例来说,我们制做一份报告时,会先收集大量的资料,再从这堆资料中找出可以运用在报告的资讯,运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完成报告,当你完成这份报告后,从报告中所学习到的东西便会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把个人及群体得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则是知识管理最根本的目的。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加以保存。而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声音或影像等。久而久之,所保存的显性知识便汇集成一个知识库。而知识库里的东西需要不断的更新,以确保透过知识库能持续且有效率的进行知识分享。与此同时,在人事培训方面,需着重于员工资讯素养的提升以令知识库能得到更有效的运用。另外,有时候知识库的环节会被跳过,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社交性知识分享行为。

要达到持续的分享,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与个人的学习动力尤为重要,而企业文化及人事管理政策是左右企业内部的主要项目。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知识库的应用,可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生产率以及技术技能。[2][3]

知识管理的定义

编辑

维度

编辑

为区分不同知识的框架,其中一种是区分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包括一个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内在知识,例如完成某项任务。在象限的另一端,显性知识代表一个人头脑中明确认知的知识,可方便沟通给他人。[4] (Alavi & Leidner 2001)。同样地,Hayes和Walsham指出知识的内容和关系,把知识管理从知识论上分为两种。内容说是指知识很容易储存,因为可以进行编码。关系说是指知识具有背景性、关系性,让知识在特定组织外很难发展。[5]

 
The Knowledge Spiral as described by Nonaka & Takeuchi.

早期研究显示,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把内在知识转变为外在知识,让个人可以吸收,并且解读各种编码的知识。后来的研究显示,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具有差异,这样定义过于简单,外在知识有时自有矛盾。为了让知识成为外在知识,需要翻译为信息。(如头脑外的符号)(Serenko & Bontis 2004)。后来,日本的野中郁次郎提出一个SECI模型(社交、外在、结合、吸收),以知识螺旋表达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之间的互动。(Nonaka & Takeuchi 1995)在这个模型中,内隐知识可以'提取'为外显知识,外显知识可以'重新吸收'为隐形知识。后来,他和Georg von Krogh共同推进了早期研究,试图推动知识转换的争论(Nonaka & von Krogh 2009)。

知识管理的奖励措施包括积极管理知识(推动策略)。鼓励个人积极把知识编码为共享知识库,如数据库,或从中提取想要的知识[6]

另一种方式是个人随时就需要的知识向专家咨询(拉动策略),专家可提供知识给个人(Snowden 2002)。

企业常用的知识管理包括:

  • 奖励(鼓励知识共享)
  • 讲故事(共享外在知识的方式)
  • 跨项目学习
  • 行动后检查
  • 知识图(全体职员可获得的知识概况图)
  • 案例库
  • 专家库(让知识寻求者可找到专家)
  • 最佳经验分享
  • 知识集会
  • 竞争力管理(系统性评估、计划组织内个人竞争的方法)
  • 基础设施建设(可方便或阻碍个人获取知识)
  • 师徒制度
  • 合作科技(群组软件
  • 知识库(数据库、企业书签等)
  • 测量、报告智力资本(对企业知识量进行量化)
  • 知识中介(某些组织个人负责某一特别“领域”,收集相关主题)
  • 社会性软件(维基百科、社会书签、博客等)
  • 项目内知识分享

鼓励

编辑

一系列鼓励知识管理的方法包括:[7]


很多知识管理不仅仅用到一种软件,这些知识管理软件工具,利用组织目前的科技设施。组织和商业决策运用了大量的资源,对最新科技大量投入,进行知识管理。但需要明确哪些投资有用,选用最合适的软件,结合知识管理措施。

知识管理的障碍

编辑
  • 技术
  • 所有权/知识产权(取决于公众认为知识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
  • 动机(如何让人们愿意分享知识)

知识管理的目的

编辑

知识管理最先在企业内部产生,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创新、分享教训、持续发展。

工具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Sanchez, R (1996) Strategic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Wiley, Chichester
  2. ^ Knowledge Management — Systems and Processes (PDF). Routledge. 2015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 
  3. ^ ABC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DF). NHS National Library for Health: Knowledge Management Specialist Library. 2005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 
  4. ^ SSRN-Literature Review –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by David Bray. Papers.ssrn.com. [15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5. ^ Hayes, M.; Walsham, G. Knowledge sharing and ICT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M. Easterby-Smith and M. A. Lyles (编).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Malden, MA: Blackwell. 2003: 54–77. ISBN 978-0-631-22672-7. 
  6. ^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Database Interoperability (PDF). [15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4-17). 
  7. ^ 存档副本 (PDF). [2012-09-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8. ^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prises - DMS. Weaver International. [202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美国英语). 

来源

编辑

本条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以GFDL授权发布的《自由线上电脑词典》(FOLDOC)。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