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军活动的争议与冲突

童军运动有时候会因为社会的争论,而变得纠缠不清,像是美国南部的公民权斗争,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抵抗运动。在非洲,童军运动是由当时的殖民主义强权英国引进[来源请求],但是因为大多数非洲童军成员团结一致,童军运动反而对于大英帝国在非洲殖民地的合法性,变成了破坏性的挑战[1]。除此之外,童军运动也有其他的争论和挑战,像是加拿大童军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民主性质的组织。本条目将会讨论历史上和当代的童军运动争论和困境,并且提供不同国家间的例子。

脱离童军组织

编辑

多年以来,部分童军组织从主流的童军运动当中脱离而出,而所谓的主流童军运动现在则是在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世界女童军总会当中运作。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起因于部分团体和个别群体认为,这些大型的国际组织背离童军运动原始的构想,并且想要回复当初的原始构想;相反地,部分团体则是拒绝跟随着童军运动的原始构想,但是渴望去参加类似童军的活动。传统童军运动则是拒绝了童军“现代化”的国际趋势,而是支持并且努力回到罗伯特·贝登堡当初的童军形式。

宗教冲突

编辑

童军和女童军运动的宗教概念,是童军运动方法的一个特点;多年以来,这个特点发展出不同的应用方式,也发展出不同的诠释方式。

相较于数十年前成立的基督教团体基督少年军而言,贝登堡创立的青少年组织,童军运动,则是独立于任何的宗教和信仰之外,只坚持了精神性质和对于神(或最高精神力量)的信任,并且也认为是青少年族群在个人发展上的关键。

童军运动组织在创始者的设定之下,可以自由地去诠释这个方法。在当代社会当中,这个概念变得较为世俗,并且在很多社会群体间,也变成了宗教性质上的多元化,这导因于对于此概念的误解和部分国家和童军成员组织间的争议。部分国家的童军组织,像是法国和丹麦,因为基本宗教信仰的差异,而造成童军组织分离的状况。

荷兰

编辑

1933年,一些童军团体从童军组织,荷兰童军,脱离而出,加入了荷兰童军总会,因为这些团体对于童军诺言有不同的担忧。问题在于,某些童军成员不承认神,但仍然必须承诺“为神尽责任”,而这些团体担忧他们会变成伪君子。而当地的罗马天主教主教团,决定所有天主教的青少年不再归属于单一的,非天主教的组织之下。荷兰童军和荷兰童军总会曾在1940年一度达成共识要重新联合在一起。最终在1973年,所有童军和女童军组织全部联合成一个童军组织,荷兰童军运动。

而荷兰的童军诺言成为了世界上可以随意选择童军诺言版本的组织之一,并且也是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之下可以对诺言有容许异议存在的组织。

政府禁止童军运动

编辑

部分特定的国家政府,禁止童军运动的存在。童军运动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的法西斯主义国家和一些集权主义控制的国家,如塔利班政权统治下的阿富汗马拉维伊朗,遭到禁止。这些禁令导致这些国家的童军运动,转而成为地下运动,像是波兰、佛朗哥时期的西班牙南斯拉夫苏联在1922年禁止了童军运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基于先锋运动苏联少年先锋组织,而这种组织类型至今依旧存在且流行于中国大陆古巴朝鲜越南塔吉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解除对童军运动的禁令。取而代之的是,德国成立了希特勒少年团;墨索里尼则是成立了法西斯主义的青少年组织巴利拉,而在卡罗二世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则是成立了守卫

目前,没有对外承认有童军组织的有古巴朝鲜老挝缅甸中国大陆

古巴

编辑

1914年,古巴成立了第一个童军团体。在随后数年,更多的本地童军团体陆续成立,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童军组织管理,直到1927年,古巴童军总会才创立。同年,该组织成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一员。在创立初期,古巴童军运动主要以美国童军为范本。

直到1960年代,童军运动持续存在于古巴,1959年,古巴革命爆发,才终止运作。古巴童军在这段时间提供了帮助,例如交通、粮食配给、医院工作和成立第一个急救站。1961年,世界童军委员会决定中止古巴童军总会在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会员资格,因为该组织声称已经终止运作。共产主义领导人则是取而代之,成立了何塞·马帝先锋组织

古巴目前成为了6个世界上没有童军运动的独立国家。古巴也是先前世界女童军总会的成员,以古巴女童军总会的名义运作到1969年。

德国

编辑

德国童军运动开始于1909年。德国童军运动后来变成了德国漂鸟运动计划之一,德国青少年运动的一员。德国童军运动直到1934-1935年持续活跃发展,之后全部的组织全部终止运作,并全部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在西德西柏林,童军运动于1945年恢复,但是直到1990年,东德仍然禁止童军运动,并且成立了恩斯特·台尔曼先锋组织自由德国青年团。目前,童军组织在两德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继续存在,并且总共约有150个不同的总会和联盟,26万的童军和女童军。

俄罗斯

编辑

1908年,贝登堡的著作《童军警探》,经由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引进了俄罗斯。1901年,第1个俄罗斯童军团创立,当时称之为“俄罗斯童军”,并在之后快速发展到整个俄罗斯,并进入了西伯利亚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以及1917-1921年的俄国内战期间,很多的童军服务员和童军被卷进了白军干涉主义者当中对抗红军。一些俄罗斯的童军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并且领导成立了思想改正后的类似童军组织,像是少年共产主义者等等。

1918-1920年期间,第2届、第3届和第4届少年共产主义者全俄罗斯议会,决议消灭童军运动,并且成立共产主义型态的组织,将所有的青少年统合进来。1922年,第2届全俄罗斯共产主义青年委员会决定在全国成立先锋运动组织,这些组织后来统合成为了苏联少先队

苏联,包含俄罗斯,成立于1922年,并于1991年解体。1990年,俄罗斯人民下议院与当时担任主席的鲍利斯·叶尔辛声明俄罗斯的主权超越了它的领土。

而少年先锋组织则于1990年解体,同年,童军运动在政府放松青少年组织成立的限制后,开始重新发展,以填补先锋组织解体后的空洞,并且和多个组织争取认可机会。一些前先锋组织领导者成立了童军团,而出现了他们成立动机上的争议(详见世界童军运动组织欧亚区#争议部分)。

现在俄罗斯童军总会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一员,为男女混合型态,2004年共有13,920个成员。

童军组织被国际组织排除

编辑

很多的国家童军总会创立了国际性童军组织,设立了标准来协调各总会会员间的活动。目前总共有6个国际性组织,服务世界上数百个国家总会。最大的国际童军组织,为1920年创立的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童军总会会因为各种的原因,而被排除或驱除在国际组织之外。

伊拉克

编辑

伊拉克是第1批发展童军运动阿拉伯国家之一,于1921年,国家联盟协助脱离旧奥图曼帝国并建立国家的2年后,开始运作。伊拉克从1922年到1940年,以及1956-1999年,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一员。

1968年,伊拉克被复兴党控制,尤其1979年,海珊掌控大权之后,青少年团体被用来为国家服务。其中一个替代性的计划,萨达姆俱乐部,专为10到15岁的男孩举办“夏令营”,忍受长达14个小时进行头对头的战斗练习[2]。1990年,也就是伊拉克童军和女童军委员会被世界童军运动组织承认的时期,总共有12,000位童军,但是到了1999年,伊拉克就被除名了。

一个伊拉克的童军倡议委员会,于2004年创立于美国,并且在伊拉克正式成立了一个合法的、被承认地且完全有功能性的童军计划。从那时开始,童军运动终于回到了伊拉克,而现在也仅仅是由该组织进行运作。

这个童军计划开放给所有种族和文化的男女青少年加入,并且允许各地的差异性,给予地区性的计划设计自由。伊拉克童军包含了社区服务计划,像是帮助警方和交通指挥、协助急救、种植棉花、植树和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协助救灾。国家性质的伊拉克童军总部将计划于巴格达成立,并计划成立5个国家童军营地。

单一群体被排除童军资格

编辑

有部分的人,像是犯下重罪的罪犯,会被排除在童军资格之外且不会有争议,但是有一些依照法律或规则,而不被认可的情况,则会引发争议。

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

编辑

“为神尽义务”是全球童军运动方法的一个原则,虽然这个原则在各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应用方式[3][4]美国童军将这个原则给予严谨的规范,排除了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5][6],而美国女童军则是给予较宽松的规范。英国童军总会则是需要童军服务员承认最高精神力量的存在,但是并不需要将无神论者排除在童军运动的角色之外,只要地方的行政长官对于该志愿者对于支持该童军运动的价值,并且在经由该运动中的青少年,对于该志愿者进行信念调查结果后,感到满意即可。加拿大童军则将“对神尽义务”定义为“坚持精神性的原则”,并且不要求其成员为一个有组织的宗教信仰者,但要求他们必须有自己的“个人的精神信念”[7]。在其他的国家,尤其是欧洲,一些童军组织可能会是现世主义组织或是宗教中立的组织(像是法国童军和女童军以及国家青年团和意大利童军和女童军)。

男女混合

编辑

童军运动传统上会将男女分开,但是现在则有不同的处理的方式。大多数的世界童军运动组织成员,趋向于将两性混合在一起。很多的世界女童军协会会员则是维持着单一女性的属性。详见童军#男女童军的合并

同性恋族群

编辑

同性恋合法化的国家,通常至少有1个童军总会不会限制他们成为会员或服务员。其中一个例外则是美国,美国童军做为美国在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唯一会员,相信童军运动应该要表现传统家庭价值观[8],故曾规定“公开声明为同性恋者”不得成为其所属之服务员或童军,但此规定于2014年起有所放宽,目前仅对服务员做出限制[9]。相对之下,美国女童军则是维持中立的“不说、不谈论”策略。同性恋者在加拿大童军澳大利亚童军和大多数欧洲童军总会如英国童军总会德国童军联盟瑞典童军和女童军总会,不会限制他们的加入[10]

美国

编辑

美国童军美国最大的青少年团体,其政策为禁止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已经声明的同性恋者加入童军体系中,而已经成为该体系成员者,则撤销其资格。美国童军坚决主张这样的政策,在灌输青少年对于童军诺言和规律价值观的信念时,有其必要性[5][11]。美国童军同时也禁止女性参与从幼童军到童军衔段的活动。这些政策引发了争论,并且认为部分的政策违反了平等原则[12][13]

美国童军对于这些政策的合法权利,已经在州法院联邦法院得到了确认。而美国最高法院则是将美国童军定义为私人组织,有权利设定他们自己的标准。最近几年,这些政策的批判者开始进行诉讼,理由是美国童军可以取得国家资源,包含了公有土地,已经不是一个完全的私人组织[14]。1914年,美国童军给予地方委员会,拥有禁止非裔美国人参与童军运动的权利。直到1974年,一些南部的美国童军委员会仍然出现种族歧视的问题。

不过,近年来美国童军对于同性恋者的参与问题开始出现改变。2013年5月23日,美国童军宣布青少年的同性恋者可以加入童军,但是服务员仍然禁止同性恋者担任[15]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编辑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拥有155个国家童军组织,并拥有大约2,800万的童军成员[16][17]。单一国家内只有1个国家童军组织才能加入世界童军运动组织。在一些国家当中,国家童军组织是以联盟型态成立,结合了不只一个童军总会。这种联盟型态的组织,有时是因为基本宗教的理念不同(像是丹麦和法国)、种族不同(波西尼亚和以色列)或者母语不同(比利时)而造成的[18]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要求其国家童军组织必须在童军诺言中出现“对神尽义务”的观念。这个要求导致了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成为童军会员的困难度。

欧亚区童军

编辑

欧亚地区的童军组织当中,有数个成员组织的高级管理层级人员为原来苏联少年先锋组织的领导者,而造成了一些争议。这些成员为强制性加入的先锋组织,其主要目标是引导青少年信仰共产主义。基于这个复杂的理由,当时这些先锋组织采用了很多童军的型式来运用。由于对这些共产青少年组织有着负面的经历,欧亚区童军运动的重建进度很缓慢。支持者将先锋运动者的经验资产,看成是一个正面的曙光。反对着则是认为,这些先锋运动人员是将欧亚区童军运动当成是一个工具,以保持在前苏联时代青少年组织的影响力,并且使用这个新连结,向外界取得他们自己的利益。甚至欧亚区总部设立于雅尔塔的前先锋运动营地亚帖克(Artek)时,也被认为是先锋运动的优势势力所影响的。反对者也质疑独裁主义国家白俄罗斯,做为一个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会员,居然反抗其制定的规则,而邻近的民主国家乌克兰,却不是会员。而在这些年来所引发的争端,欧亚区就因为这些议题,导致该区发展呈现停滞状态,因此该区官方网站从2004年到2006年2月,都没有进行更新。

其他童军组织冲突

编辑

童军组织在其内部和外部,还会有其他的争议和冲突。

加拿大

编辑

加拿大是世界童军运动组织当中,唯一有2个童军组织同时被认可的国家,而加拿大的童军组织因母语不同,而分别成立了加拿大童军和加拿大童军总会

部分加拿大童军成员想要推翻掉加拿大童军的组织和政策,包含了在地方层级投票权的丧失。由于这个原因,SCOUT eh!于2004年成立,由“全加拿大所有决定将加拿大童军转型成民主总会的加拿大童军成员”组成[19]

1998年,加拿大贝登堡童军加拿大成立,反制世界童军运动组织和加拿大童军的童军现代化[20]。加拿大童军对于该团体提出异议,并且成功地举证“童军”在加拿大的青少年组织当中,是加拿大童军的商标。1999年,加拿大童军试图要将该组织的“贝登堡”名号去掉,但是失败了,该组织仍能使用这个名字。

加拿大童军拒绝承认加拿大贝登堡童军的童军成员和童军总会资格,因为“每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贝登堡式童军运动的总会[21]”,尽管事实上加拿大已经有2个世界童军运动组织承认的童军总会,并且贝登堡想要把童军的小队制度推广到一系列的组织当中[22]

因此,加拿大贝登堡童军再也不能使用“童军”这个名称,并且重组为加拿大贝登堡服务总会联盟。而加拿大童军继续监控加拿大贝登堡服务总会联盟,并且将不允许他们分享加拿大童军的资源、器材和人力[23]

早期童军运动的军国主义

编辑

早在童军运动风行之前,就对于童军运动的军国主义目标有所批判。这种批判的最高峰是在1909年到1912年,法兰西斯·凡派别存在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和军事组织有很密切的关连性[24]贝登堡始终反对这样的关联性[25][24]

  • 童军警探》,童军运动的基础,并不是从贝登堡之前最受欢迎的小本军事斥候训练书籍,《警探术》,重写而成。贝登堡只有将这些技术转换成非军事的角色使用,如偏远地区人士、探险家、水手和飞行员[26]。《童军警探》并没有军事的内容。
  • 部分人士喜欢使用军事上的阶级概念,但是相反地,童军运动有着反权威的特性[24]。小队制度中的小队长是一个领导者,但是原本必须由小队员选举产生。关于童军服务员方面,贝登堡“规定服务员的位置,并不是一位学校的校长,也不是军队的将领,但是他是一位比青少年伙伴年长的兄弟,而不能分离或凌驾于这些伙伴之上[26]。”上述并没有军事阶级的成分。
  • 贝登堡支持在童军运动中学习用来福枪或步枪射击,而这个课程是来自《童军警探》中几页的介绍。但这个课程没有军事上的意图,而是将来真正成为边境居民时很有用,当时贝登堡将边境居民的定义设在殖民地并且以此宣传[25]
  • 童军制服曾经是,也仍然是童军军队化最强而有力的支持论证。贝登堡针对童军制服的存在给予了3个理由:青少年喜欢它、它给予了团体的感觉、它隐藏了各社会阶级的不同。而第一个原因,他解释这给予青少年将之与他们所认知的英雄人物,做直接的连结,因此也在童军游戏活动中,成为戏剧性角色的一部分[26]。但事实上,这些英雄并没有穿着制服。

而这种缺乏真正军事特征的型态,并不代表贝登堡为反战人士。这些和平导向的影响,在当时变得很强烈,创造了他反战的形象,但是他并不赞同反军国主义。而且他在军事生涯当中的训练,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25][27]。其中一个不使用军事元素的原因,可能是他对于基督少年军的一种对抗竞争。贝登堡打算设计一系列对于青少年很有吸引力的游戏,并且认为军事并不能充分吸引人[24]。第二个原因则是部分家长反对军事训练,而这个原因会限制童军运动的发展[28]。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童军运动方法的中心概念为个人化(相反于团体化)、自我决定(相反于遵从领导者的指示)、日行一善、自我学习(相反于按常规训练[28])和基於戏剧和“产生信任”的游戏。这些概念不存在着军事的因素。贝登堡使用他发现很有用的一部分概念,包含制服和一些荣誉,但是这都只是外在的特征,并没有在军事上或军事技术上的意图。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Parsons, Timothy. Race, Resistance,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British Colonial Africa. Ohio University Press and Swallow Press. [200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 ^ Saddam Hussein's Repression of the Iraqi People.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9). 
  3. ^ What was Baden-Powell's position on God and Religion in Scouting?. Faqs. 1998 [2006-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12). 
  4. ^ Baden-Powell, Robert. Baden-Powell on Religion. Inquiry.net. 1912 [2006-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5). 
  5. ^ 5.0 5.1 Duty to God. BSA Legal Issues. Boy Scouts of America. [2006-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7). 
  6. ^ BSA and Religious Belief. BSA Discrimination.org. [200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0). 
  7. ^ Scouts Canada FAQ. Scouts Canada. [201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4). 
  8. ^ World Scouting Movement. BSA Discrimination. [200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9. ^ 美童军 接纳出柜同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电子报,2013年5月25日
  10. ^ Scout UK Equal Opportunity Policy foryoung peop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d foradul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Core Values. BSA Legal. [200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4). 
  12. ^ Boy Scouts & Public Funding: Defending Bigotry as a Public Good.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3). 
  13. ^ Discrimination in the BSA. BSA Discrimination. [200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7). 
  14. ^ Supreme Court Won't Review Berkeley Sea Scouts' Case. [2006-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5). 
  15. ^ 张沛元(2013)。美童军 接纳出柜同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
  16. ^ National Scout Organisation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2-02.
  17. ^ Facts and Figur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2-02.
  18. ^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会员列表
  19. ^ Scout Eh!.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20. ^ Scouts Canada strays from tradition.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21. ^ Scouts organization ordered to change name.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22. ^ Scouting Milestones: Brother Organisations - The Boys' Brigade, the YMCA and the Church Lads' Brigad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23. ^ Scouts Canada letter regarding B-PSA, September 10 2004 (pdf) (PDF).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9). 
  24. ^ 24.0 24.1 24.2 24.3 Jeal, Tim. Baden-Powell. 1989: 404, 410, 416. 
  25. ^ 25.0 25.1 25.2 Baden-Powell, Robert. Scouting for Boys. 1908: 284, 300. 
  26. ^ 26.0 26.1 26.2 Baden-Powell, Robert. Lessons from the Varsity of Life, chapter X. 1933. 
  27. ^ Baden-Powell, Robert. Scouting for Boys. 1926: 326–327. 
  28. ^ 28.0 28.1 Baden-Powell, Robert. Aids to Scoutmastership. 194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