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财经新闻
《信报财经新闻》(英语: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简称《信报》,于1973年创刊,是香港首份以财经新闻为主的中文报章,在香港甚具权威性,[1]曾经被业界记者选举为最有公信力的香港报章。[2]《信报》上多个专栏甚为著名,包括林行止撰写分析政经形势的《林行止专栏》及股评人曹仁超撰写的《投资者日记》等等。
信报财经新闻 | |
---|---|
类型 | 日报 (逢周一至周六发行,假日除外) |
版式 | 宽版 |
持有者 | 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 |
作者群 | 专业人士 |
创刊日 | 1973年7月3日 |
语言 | 中文(繁体) |
总部 | 香港九龙东牛头角励业街10至12号联侨广场地下 |
售价 | 港币12 元 |
网站 | hkej.com |
历史
编辑《信报》1973年由林行止(原名:林山木)与妻子骆友梅(时为丽的电视主播)及罗治平创办,[3]1973年7月3日正式印行。创办初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香港处于经济谷底,《信报》经营困难。林行止曾把崭新的印刷机卖给《东方日报》的马惜如,以维持公司运作。该报总编辑现为郭艳明。
1988年,《香港经济日报》正式出版,由于与《信报》市场定位相似(皆以经济财经新闻为主),两报形成竞争。由于《信报》是首份财经新闻报章,《信报》于财金界仍有一定地位,而且因其纸张少,成本较低,故颇有利润。
2003年,《信报》立场坚定而鲜明地反对当时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国家安全条例”立法,创办人林行止于信报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的大日子发表的一篇“三十年感言”透露,“如果日后通过的法例与我们现在所能理解的相距不远,办报便将随时误蹈法网,届时我们便得因应《信报》是否能够继续办得下去。”惹来外界的关注。
2005年12月,传出林行止有意把《信报》股权售予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
2006年1月,《信报》股东及专栏作家曹仁超透露李泽楷有意以私人名义收购《信报》,但双方暂时未有正式公布。2006年8月8日,经多次洽谈后,李泽楷终落实以3500万美元购入《信报》五成股份,并稍后购入全数股权。[4]
2008年7月1日,《信报》网上版启用。
2012年8月27日,信报财经新闻总部由香港岛北角英皇道499至501号北角工业大厦22楼迁往九龙东牛头角励业街11号联侨广场地下。
架构
编辑- 股东:以李泽楷为委托人的一间离岸信托公司所持有的公司──Clermont Media Limited 全资拥有。
发行
编辑特色
编辑《信报》以财经新闻为主的报章,政经评论权威丰富而闻名。
《信报》的宗旨:(参考自2003年7月3日,林行止专栏的〈三十年感言〉)
- 投资上,注重基础分析或图表走势,又或是各种各样的前人经验和理论作为投资的参考,避免盲目跟风的消息炒卖。
- 经济学方面,推介过各家各派的理论,同时还会从微观层次考虑到社会损益的宏观表现。
- 政治评论方面,我们一直是从现实出发,力保(并非鼓吹)自由、民主和一切健全的生活方式不致远离自己的生活意识和形态,在稳定中谋求进取。
《信报》排板方式独特而页数和广告也少,当香港各大报章都以图片多而大、色彩鲜艳、娱乐消闲内容丰富为卖点,反而,《信报》以文字丰富,欠奉娱乐新闻及赛马消息而别具一格,有称此为专业人士而设的严肃报章。
版面
编辑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9年2月7日) |
要闻·评闻
编辑股市动态、金融·经济、房产市道、政策政情、时事评论、两岸消息、国际时事、放眼国际
时事评论
编辑- 林行止的《林行止专栏》
- 张立的《商心国是》
- 余锦贤(与“余敢言”同音,传闻作者不只一人,据《苹果日报》李八方报道指星期二至星期六由施立仪执笔,施立仪离职后由编辑游清源统筹。自2019年起,主笔为曾奉职于香港经济日报、东方日报、香港01、无线新闻(首席记者)的张家灏[5])的《香港脉搏》
- 一木的《众人之事》
- 洪清田的《情思香港》
- 郑经翰的《大班人语》
- 毛孟静的《双声道》
- 刘迺强的《大陆与港》
- 陈彦的《法国通讯》
- 赵景伦的《美国透视》
- 沈鉴治(《信报》前总编辑)的《居美散记》
- 关愚谦的《德意志》
- 黄裕舜的《政思故我在》
- 狮子山学会的《狮子山下》(主要作者为狮子山学会行政总监王弼,逢星期三刊登)
中港评论
编辑理财投资
编辑- 曹仁超的《投资者笔记》(曹氏半退休后每周只在星期一出版)
- 毕老林的《投资者日记》(在星期二至六出版)
- 习广思的《信笔攻略》
- 信报研究部的《市评》专栏,由庄世雄统领,不同研究员执笔
- 伊马仕的《一周回顾》
- 谭晓涵的《沪港通实录》
- 姚迁,陈东的《市场观点》(前称《投资策略》)
- 方卓如的《方如玉帅》(前称《国金外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苏培科的《解经论财》
- 方立祺的《运筹制胜》
- 林森泽的《衍生拆局》
- 张公道的《走势纵横》
- 崔硕的《是日首股》
- 徐达的《期权战术》
- 杜啸鸿的《期权教室》(每隔个星期五刊登)
- 戴兆的《公司透视》
- 郭林的《港股在线》
- 梁小鹰的《技术分析》
- 郝承林的《价值物语》
- 卢斯的《个股策略》
- 谭慧敏,陈致强,Luca Paolini的《宏观灼见》《理财方略》
- 锺建强的《积金智见》
- 苏子的《外汇动态》
- 余天佑的《通识MPF》
- 戴孤划的《蛊坛辨虚实》
- 高仁的《财圈识真假》
- 余再兴的《拆牌道势》
- 姚颖谦的《上善若水》
- 封小云的《珠三角发展》
- 温天纳的《纳论神州》
- 陈志雄的《谈商言义》
- 蒋涵的《缕析中华》
- 佛善竹的《细水长流》
- 黄继瑜,刘哲宁的《宏观远瞻》
- 郭小菱的《衍生工具》
- 罗家聪的《一名经人》
- 马振峰的《年青有计》
- 罗耕,林国泰的《财经DNA》
- 苏子的《外汇动态》
- Clyde Russell的《财经路向》
- 石林的《金与银》
- 梁小鹰
- 辛思维的《冷热财库》
- 邹小敏、邹智明、梁港生、冯浩明、陈潢的《投资行为论证篇》
- 陆文的《主板峰景》
- 陈正毅的《期指观测》
- 简卓峰的《突围而出》
- 龙衍生的《窝轮透视》
- 思聪的《香港股市》
- 蔡东豪以笔名孔少林撰写的《原是物语》
- 黄溢华的《货币纵横》
- 黄美斯的《汇海纵横》
- 庞宝林的《基金人语》
- 轩熙爸的《计量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每日一股
- 《积金论》
- 《基金精算》
- 与慧科讯业合作的《慧眼先机》(逢星期五刊登)
- 卢世和
- Ian Beattie
- 莫健欢
- 崔永昌
- 杨洁
- 史理生
- 林向阳
经济·企管
编辑财进才俊
编辑副刊·文化
编辑足球·子午线
编辑副刊
编辑- 《医疗》由林思华、香港家庭医学学院供稿
- 教育栏由杨思贤、郑楚雄、黄炳文、袁月梅、叶建源、邓惠欣等供稿
- 短讯
设计生活
编辑文化
编辑- 邓达智的《智百厌》
- 陈钧润的《文艺经》
- 孔在齐的《乐文集》
- 梁款的《图文传真》
- 《城市笔记》由梁款、马国明、林奕华、劲翔等供稿
- 《四方银幕》由黄爱玲、林寒、王庆锵、李焯桃等供稿
- 《演艺风流》由洛枫、林骢、卢伟力、彭家荣等供稿
- 《书评》
- 其他作者:纸鹿、何庆基、李欧梵、佛琳、惟得、金佩玮、小伟、周凡夫、麦华嵩、刘伟霖、余少华、陆谷孙、何鸾、朱琦、卢伟力、陈智德、陈韵文、周淑贤、王谢心、陈钧润、冯显峰等等。
副刊专栏
编辑- 游清源的《头文字Y》
- 东篱的《醉酒篇》
- 顾小培的《康和健》
- 徐咏璇的《琉璃火》
- 唯灵的《饮情食趣》
- 刘健威的《此时此刻》
- 麦敬灏 的《香港掌故》
- 刘妙贤的《名表珍品》
- Acacia Ng 的《寰宇游踪》
- 玛丽的《潮网热话》
理性消费
编辑- 曹超人(由游清源及蔡家贤一同撰写)的《求知者周记》(用字和风格模仿曹仁超,只于星期六刊登)。内容围绕本地高销费市场或奢侈品,例如:名表、名车、雪茄、高级会籍、古董等。
- 曹超琼的《求姿者周记》(用字和风格同样模仿曹仁超,于2006年4月8日,星期六刊登的一文,内容有关化妆品)。
/* 已停刊专栏 */
副刊专栏
编辑- 《另类》由邓达智、冯礼慈、林沛理等供稿
- 狄高的《解码》
- 郑天仪、陈耀红、林思华、李志荣、金维宜的《面对面》
- 高洁的《花都拈花》
- 陈耀南的《晨光清景》
- 章可怡的《枫情万种》
- 米松的《饱食集》
- 文启明的《文耕草莽》
- 阿五(原名:张同)的《啡话》(作者自《信报》创刊即开始撰写的专栏,于2009年9月身故,馀稿至同年10月刊毕)[6]
- 戴天的《乘游录》(笔者抱恙,2009年停刊)
- 程逸的《商思话》
- Lydia的《阿麦太功课簿》
- 《上海通信》由梁昶、柳叶、毛尖供稿
- 《繁星哲语》由陈载澧、陶国璋、王建元、梁燕城、郭少棠、梁巨鸿、文洁华供稿
文化
编辑同系刊物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梁振英指控報章誹謗港民主派震驚. BBC中文网. 2013-02-07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3).
- ^ 传媒公信个别发展 免费报纸位处中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10月26日,查阅日期2010年10月11日
- ^ 存档副本. [2009-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3).
- ^ 李泽楷3500万美元购《信报》五成股权 暂不裁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岛环球网,2006-08-09
- ^ 張家灝LinkedIn個人頁面.
- ^ 西点‧点心:简单英文褒贬皆可 字面易 意义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汇报,2010年4月20日,查阅日期:201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