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
夷,中国古代中原人对其以东的东方部落的称呼,最早可见于商代甲骨文与金文记录中。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后世中国的“蛮夷戎狄”等词,在上古时代并没有贬义,像神话中射下太阳的后羿一方面是文化英雄,另外一方面也是干扰夏政的夷人。
意涵
编辑许倬云认为上古时蛮可化华,华亦可变蛮,因而夷狄和华夏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相互转化的过程。[1]
夷在古代并没有野蛮的贬义,还是意指“仁者”,如孔子曾抱怨若中国不能待还不如去夷人的地方,因此许倬云推测“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位于今日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也许真的会羡慕山东地区的富庶生活与高文化水平”。[2]
周秦时期
编辑由于周朝的封国制度其实是分封在各交通及战略要地的城堡,而国则是指城围护的驻防基地,周王室的号令只达城邑的“国”而城外即是乡野,许倬云主张国人(君子)与“野人”的差别是华夏与夷狄的区分,并无“君子”优于野人的文化意义。[3]
许倬云认为,“楚秦吴越”是周人之“他者”。[1]
汉朝时期
编辑“夷”开始用来指代三韩、倭、沃沮等非汉族群。
参见
编辑来源
编辑- ^ 1.0 1.1 肖春平. 许倬云:“中国”的身份危机与历史解题. 共识网. 2010-09-21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 ^ 见p.31,许倬云.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12-10-26]. ISBN 978-962-996-41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 ^ 许倬云. “中国”概念与其经济接口. 网易历史. 2009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