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券
小额贷款券(德文:Darlehnskassenschein)是德意志帝国时期贷币,由小额贷款处发行,用以解决因战争而缺乏金属铸造辅币的问题。小额贷款券并非法定货币,但广泛的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流通。
沿革
编辑1914年,欧洲大陆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于战争开始时,经济亦进入战时经济体制,一切金属、稀有金属均被视为军需用品,而另一方面国家得发行更多的通货(currency)去支付更多的军事采购,国家黄金与外汇渐渐干涸,在上述情况下,设立了小额贷款处(Darlehnskassen)。经过一段冗长的准备,设立法令在1914年八月四日通过,这个新机关以存放货物与债券为质押而释出贷款,这此贷款以类似钞券的样式被发行,也就是所谓的“小额贷款券”。
这些标准化的票据有著对黄金的固定汇率,而且可以被任何一邦的公务机关所接受,那些需要借贷的人们一如使用实际钞券一般使用小额贷款券。是此,虽然这票据不算是法定货币,他们仍然广泛的流通而且自由的与法定货币兑换,因为他们的面额均不算大。特别是面额1、2、5马克的小额贷款券,大量的被使用。他们取代了硬币,而硬币则是被帝国银行自流通货币中取出,或是被人民与国家机关所收藏。自治地区或是国家机关从小额贷款处取得大量的贷款,做为质押性的则是与国家机关的契约:小额贷款处得以先行发行,而实际上这些新发行的钞券则是由国家保证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点上得以兑现。
1917年小额贷款券五马克
编辑- 钞券尺寸:12.5cm × 8cm。
- 正面字样:Darlehnskassenschein, Fünf Mark, Berlin, den 1. August 1917, Reichsschuldenverwaltung. (中文:小额贷款券,五马克,柏林1917年八月一日,国家债务管理处。)下方有管理处主管的草签。Wer Darlehnskassenschein nachmacht oder verfalscht oder nachgemachte oder verfalschte sich verschafft und in Verkehr bringt, wird mit Zuchthaus nicht unter zwei Jahren bestraft.(中文:不论是变造、伪造,或是提供变造或协助流通者,将被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
- 背面字样:Darlehnskassenschein, Fünf Mark, 钢印内文字:Reichsschuldenverwaltung, 5 (中文:小额贷款券,五马克,国家债务管理处)
退场
编辑最初,发行贷款的总数被小额代款处限制在十五亿马克,但是这个限制早在1916年时已经超过,到了1918年为止,成千上万在市面上流通的小额贷款券总数达到101亿马克。当在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大量的热钱在流通而且稳定的成长,而战后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度下降,换句话说,就是到了战时经济体制与战后经济危机该出现的时候了。所以钞券的价值正快速的贬值,到了1923年5月,所有面额的小额贷款券全失去其价值,而正式的官方作废则是在1924年的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