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
幽默(Humor),意为滑稽、诙谐。此词源于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中撰文章自英文“Humor”一词音译[1],指使人感到好笑、高兴、滑稽的行为举动或语言,与“风趣”含义相近。幽默感则是运用或者理解幽默的能力。
在黑格尔看来,幽默生于偶然,是一种完全主观的掌握方式和表现方式,借由巧智和浮想,对现实事物施以歪打正著而成,此间,所表现出来的真正对象,仅被视为一种外缘,更多空间则留白于诙谐、笑话、幻想以及抖机灵的俏皮话之类,使其充分发酵,稍慢却更好地发挥作用。
任何年龄,文化程度的人都对幽默作出反应。在碰到滑稽可笑的事情时感到愉悦,微笑或大笑的人具有幽默感。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可以感觉到幽默,因为缺乏幽默感的人可能认为这些事情是莫名其妙的、奇怪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尽管这几乎完全取决于人的个性,但幽默的程度和方式依赖于地理位置、文化、成熟程度、教育程度和当时的情况。
语源学
编辑与古希腊“χυμός”演变来的西方语言对应色词汇(英语、西班牙语、德语等:Humor)半音译。
英语 “humor”一词来自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体液控制健康及情绪称为“χυμός”(chymos),大意是指汁液,它们包括血、黄胆汁、痰及黑胆汁,抑郁是体内“黑胆汁”过盛所致,而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
在中文世界,此词音译法可十数种。最初有人建议译为“语妙”,以兼顾音与意。林语堂亦认为此译法不无可取。[2]1924年5月[3],林语堂按英文发音音译出“幽默”一词[4]。林语堂认为,“幽默”意涵,或与“风趣”“谐趣”相当,唯英文“humor”多指作者或作品的风格,译意不如译音直接了当。使用“幽默”二字的理由,则是“凡是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静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2]汉语“幽默”一词,后来不止为形容词,更形成具备动宾结构的用法,如“幽某人一默”[5]。
在西方世界中,humor一词并不一定都含有有趣的意思。法文中Humeur是指心情,而不存有幽默之意。剑桥大学解剖学家约翰·赫非特(John Hadfield)认为,虽然人类已开始掌握愤怒、抑郁的机制,但对发笑的认识仍十分有限。为甚么我们看见政客在电视上打喷嚏会发笑,依然是个谜[6]。
表现方式
编辑幽默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是大脑在冲突下产生的副产物,它帮助大脑处理复杂矛盾的讯息,并解决困惑的情感。人类透过辨识这种冲突才能理解幽默,而冲突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笑[7]。
类型
编辑- 喜剧
- 笑话: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使人们感到好笑。
- 戏仿:通过模仿来使人们感到滑稽。
- 恶搞:通过毫无道理的方式(例如在照片上画八字胡),来使观看者感到好笑。
- 三十秒幽默:通过一种较为短暂的幽默形式,让阅读者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快乐,体验到幽默。它的形式既可以是文字,图片还可以是影片。
-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对充满矛盾的荒谬的社会现实进行无奈、苦涩的冷嘲热讽。后也指这种无奈、苦涩的表现风格。是一种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 冷幽默: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成分,但又区别于黑色幽默。之所以称之为“冷幽默”,是因为不仅要幽默,还要“冷”。
- 贱幽默:类似于冷幽默,但又不同于冷幽默。幽默意图并不明显,但过程中总会突出一方的强大,另外一方不畏强大不断挑战,给人以自找没趣之感,但其过程是智慧与趣味的巧妙结合。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一同扮演挑战与被挑战者时,并没有刻意地要去到引人发笑的效果。因此,这是一种很并不刻意的幽默,最终的笑点都是由参与者及观众自己挖掘出来的。贱幽默是那种可以让人获取知识同时又记忆深刻的幽默。
- 捷克式幽默:捷克作家赫拉巴尔作品的特点,在幽默中渗透的是对人和社会的思考与担忧,使人在笑过之后感受到一种辛酸和压抑。
- 白色幽默:白色幽默指令人恐惧而又感到好笑的话或句子。
- 网络幽默:主要以搞笑的网络语为主的幽默方式,例如:腹黑,坑爹,BQ5,潜水等等。
- 图片幽默:图片幽默就是以搞笑的、有趣的、能让人发笑的图片,可以是漫画、街头抓拍照片、PS恶搞作品,搞笑图片使人达到精神上放松的目的。
- 表情包
- 超现实幽默
参考来源
编辑- ^ 林语堂首倡“幽默文学”. 文摘报. 2016-11-26 [202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2).
- ^ 2.0 2.1 林语堂:作文人而不作文妓. 凤凰网: 9. 2009-09-28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林语堂生平年表. 央视网. 2005-10-14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1924年 民国13年 30岁 五月将humor译为“幽默”,为“幽默”一词出现之始。
- ^ Dan Waters. 跨越萬里長城的笑聲:中西幽默比較 (PDF). 英国皇家亚洲协会香港分会期刊. 1998, 38: 3 [2006-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3-03).
- ^ 林语堂:作文人而不作文妓. 凤凰网: 10. 2009-09-28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 ^ Bergson, Henri(1956), 'Laughter,' Comed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 Scott Weems(2014), 《笑的科学:解开人为什么会笑、笑点为何不同,与幽默感背后的大脑谜团》(Ha!: The Science of When We Laugh and Why), ISBN 97898626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