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AR4中IPCC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四种情景群组[1]与全球迄2100年地表暖化预测的对应 | ||
更 著重 经济
|
更 著重 环境
| |
全球化 (同质性 世界) |
A1 快速 经济 增长 (群组: A1T; A1B; A1Fl) 1.4–6.4 °C |
B1 全球环境可持续性 1.1–2.9 °C |
区域化 (异质性 世界) |
A2 区域性 导向 经济 发展 2.0–5.4 °C |
B2 地区环境可持续性 1.4–3.8 °C |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英语: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简称AR4),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发布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标题《气候变化2007(Climate Change 2007)》),是一系列报告中的第四份,目的在评估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及其可能影响,以及人类在调适和缓解能做的选项。[2]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对气候变化内容最多、最详细的总结。参与工作的有来自130个国家的450名主要撰写者与800名贡献撰写者,以及2,500名审稿者,前后花费六年方完成。[2]
评估报告中的综合报告部分所列的"可靠发现(robust findings)"包括有:[3]
- "从目前平均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冰雪大范围融化以及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结果,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迹象明确。"[3]
- 过去50年全球平均变暖的大部分"非常可能(very likely)"(专家判断的概率大于90%)[4]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3]
- "由于某些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可能(very likely)会再增加。"[3]
- "由于与气候过程及反馈具有相关的时间尺度,即使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大幅减少,而可导致温室气体浓度趋于稳定,人类活动造成的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仍将持续几个世纪"。[3](参见气候变化缓解)。
- "一些人类调适活动正在发生,但仍需扩大进行以降低气候变化脆弱性”。[3]
- "长远而言,如果不将气候变化缓解,其最终的严峻程度有可能会导致地球的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调适能力无力应对。"[3]
- "[气候变化]的许多影响可经由缓解措施来降低、延迟或是避免"。[3]
概述
编辑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构与之前的评估报告相同,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工作组(WG I):物理科学基础
- 第二工作组(WG II):影响、调适与脆弱性
- 第三工作组(WG III):缓解措施
- 综合报告(SYR)
AR4[3]对全球变暖的预测如下所示。预测适用于21世纪最后十年(2090年-2099年),与20世纪最后二十年(1980年-1999年)的气温作比较。[5]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描述,参见IPCC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特别报告。
排放 情景 |
最佳预测 (°C) |
"可能"范围 (°C) |
---|---|---|
B1 | 1.8 | 1.1 – 2.9 |
A1T | 2.4 | 1.4 – 3.8 |
B2 | 2.4 | 1.4 – 3.8 |
A1B | 2.8 | 1.7 – 4.4 |
A2 | 3.4 | 2.0 – 5.4 |
A1FI | 4.0 | 2.4 – 6.4 |
"可能(Likely)"表示根据专家判断,正确概率高于66%。[4]
报告组成
编辑AR4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一工作组:物理科学基础
编辑完整的WG I报告[6]于2007年3月发布,最后更新于当年9月完成。报告包括于2007年2月发布的决策者摘要 (SPM) ,以及一常见问题的章节。
《2007年气候变化:物理科学基础》评估当前有关"气候变化的自然和人类驱动因素"的科学知识,以及观测到的气候变化。著眼于透过科学方法将变化与不同因素做连结,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作预测。
报告由来自40个国家的676名撰写者(152名主要撰写者、26名审查编辑和498名贡献撰稿者)提供,然后由超过625名专家评审员进行审查。有超过6,000篇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报告受到引用。[10]
报告摘要在批准之前,要在2007年1月至2月举行的第10届工作组会议期间由各国政府派遣的113名代表逐行审查。 [11]
SPM指出关于全球变暖及其成因方面:
所谓非常可能和可能的意思是"根据专家评估,其可能性"分别超过90%和超过66%。 [14]
观测
编辑报告指出观测到的地球气候变化中包括有大气成分、全球平均气温、海洋状况和其他气候变化。
大气成分变化
编辑- "人类活动自1750年开始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显著增加,目前已远超过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水平。"[15]
- 2005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79ppm(百万分比)) 远比过去65万年的自然界浓度(180至300ppm)为高。
- 2005年大气中的甲烷含量 (1,774ppb(十亿分比)) 远比过去65万年的自然界浓度(320至790ppb)为高。
- 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化石燃料的结果,但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 甲烷增加的主要原因非常可能(very likely)是人类农业活动和使用化石燃料的混合结果,但两者分别占比尚无法确定。
- 一氧化二氮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70ppb上升到2005年的319ppb。超过三分之一的增长是由于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活动)所致。
地球变暖
编辑寒冷的白天、寒冷的夜晚和霜冻事件已变得越来越少。炎热的白天、炎热的夜晚和热浪变得更加频繁。此外:
- 于1995年-2006年之间的12年中有11年跻身地球自1880年以来仪器测量地表温度中最热的年份。
- 过去100年的变暖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0.74°C。比之前第三次评估报告估计的升温0.6°C还高。
- 城市热岛效应对仪器测量气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于陆地上的影响每十年小于0.0006°C,于海洋上的影响为零)。
- 自1961年以来的观测显示地球海洋已吸收气候系统中80%以上增加的热量,且海洋温度已经影响到至少3,000米(9,800英尺)的深度。
- "北极地区于过去100年来的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升温的两倍。"
- 如果没有火山爆发和人为气胶的冷却作用,温室气体可能会导致比我们观测到更为严重的变暖。(参见全球黯化)。
- 20世纪下半叶的北半球平均气温非常可能(very likely)高于过去500年中任一50年时期,并且可能是至少过去1,300年来的最高水平(包括中世纪温暖时期和小冰期)。
冰、雪、永久冻土、雨和海洋
编辑SPM记录有风力强度增加、永久冻土覆盖率的下降以及干旱和强降水事件的增加。此外:
- "南北两个半球的山地冰河和积雪平均覆盖都在减少。"
- 格陵兰和南极洲陆基冰盖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的损失非常可能(>90%)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归因。
- 海洋热含量增加导致海水膨胀,海平面因而上升。
- 全球海平面于1961年至2003年间平均每年上升约1.8毫米。 而于1993年至2003年间平均每年上升3.1毫米。目前尚不清楚这是种长期趋势或只是种短期变率。
- 南极海冰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总体趋势,与该地区没变暖的表现一致。
飓风
编辑-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大西洋的飓风强度有所增加,而且这种增加与海面温度的升高有关联。
- 观测到的飓风强度增加高于气候模型由海面温度变化而演算出的预测。
- 没有明显的飓风数量变动趋势。
- 其他地区似乎也经历飓风强度增加,但人们对这些地区的气象数据品质有所顾虑。
- 飓风威力增强相当可能(more likely than not, >50%)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
- 我们有可能 (likely, >66%) 在21世纪会遭遇强度增加的飓风。
综合报告中表SPM-2列出最近的趋势以及实际已发生的趋势、人类对趋势的影响以及未来发生趋势的确定水平。关于气候变化(包括飓风威力强化),其中人类影响的确定性被表述为"相当有可能(more likely than not)",表SPM-2的脚注中f部分说明"未评估人为影响的程度大小,而是基于专家对归因的判断,并非正式的研究结果。"
导致地球变暖或变冷的因素
编辑AR4用辐射强迫(系统中的能量变化率)来描述导致地球变暖和变冷的影响,以单位面积的功率(国际单位制,瓦/平方米(W/m2))来衡量。报告详细展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碳卤化合物、其他人类变暖因素对变暖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变化对变暖的影响(正强迫)。还显示气胶、土地利用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冷却效应(负强迫)。所有均为相对于工业化之前的数值变化。
- 所有人类活动造成的总辐射强迫约为+1.6瓦/平方米
- 自1750年以来太阳辐射强度增加造成的辐射强迫约为+0.12瓦/平方米
- 在当前时代(1750年起迄今),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综合产生的辐射强迫增长非常可能 (>90%) 比过去10,000年中任一时期都要快。
气候敏感度
编辑气候敏感度被定义为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后全球平均地表变暖的程度,[16]范围可能在2至4.5°C之间,最佳估计约为3°C。[16]但此数值范围并非我们将在21世纪看到的气温上升预测,因为未来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属于未知,除二氧化碳浓度之外,还有其他影响气温的因素。[16]
模型对未来的预测
编辑模型预测是根据于2000年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情景")中的不同情景,经由电脑模型分析而产生。由此对21世纪的预测如下。
- 21世纪地表大气变暖:
- 由于缺乏发表的文献提供数据,多个模型均将冰盖变动因素排除,[19]对海平面上升的估计为:
- 暖流、热浪和强降雨的发生频率非常可能(very likely)会增加。
- 受干旱、热带气旋(包括飓风和台风)以及极端大潮影响的地区有可能(likely)会增加。
- "预计于北冰洋和南冰洋的海冰都会缩减……根据一些预测,到21世纪下半叶的北冰洋夏末海冰将会几乎完全消失。"
特定情景预测是根据各种SRES情景,使用气候模型进行多次的运行分析。 "低情景"指的是B1,最乐观的情景群组。 "高情景"指的是A1FI,最悲观的情景群组。
各种情景下的气温与海平面上升
编辑SRES情景有六个群组,AR4为每个群组提供预计的温度和海平面上升(不包括未来冰流的快速动态变化)。 [20]
- 情景B1
- 最佳估计升温为1.8°C,可能范围为1.1至2.9°C(3.2°F,可能范围为2.0至5.2°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18至38厘米](7至15英寸)
- 情景A1T
- 最佳估计升温为2.4°C,可能范围为1.4至3.8°C(4.3°F,可能范围为2.5至6.8°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20至45厘米](8至18英寸)
- 情景B2
- 最佳估计升温为2.4°C,可能范围为1.4至3.8°C(4.3°F,可能范围为2.5至6.8°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20至43厘米](8至17英寸)
- 情景A1B
- 最佳估计升温为2.8°C,可能范围为1.7至4.4°C(5.0°F,可能范围为3.1至7.9°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21至48厘米](8至19英寸)
- 情景A2
- 最佳估计升温为3.4°C,可能范围为2.0至5.4°C(6.1°F,可能范围为3.6至9.7°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23至51厘米](9至20英寸)
- 情景A1FI
- 最佳估计升温为4.0°C,可能范围为2.4至6.4°C(7.2°F,可能范围为4.3至115°F)
- 海平面上升可能范围[26至59厘米](10至23英寸)
由第一工作组政策制定者摘要的摘录
编辑- "过去和未来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将在未来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持续造成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因为从大气中清除这种气体需要足够的时间。"
对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反应
编辑在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前几周,报告对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引发争议,而更新报告中的海平面变化估计较之前的估计降低。正式发布的文本提出警告,对海平面的新估计可能太低:"与冰流相关的动态过程未包含在模型中,但最近的观测显示冰盖对变暖的脆弱性有可能增强,而导致未来更高的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估计值的中间数与第三次评估报告(TAR)海平面上升估计值差异在±10%以内,但范围已经缩小。
英国皇家学会主席马丁·里斯男爵表示:"这份报告内容比以往更加令人信服,人类行为对我们已看到和即将看到的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IPCC大力强调重大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我们必须予以调适。这会迫使我们全部 - 世界领导人、企业和个人 - 立即采取行动,而非因恐惧而陷于瘫痪,无所作为。我们既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需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那些提出不同主张的人无法再使用科学作为其论点的依据。"[21]
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在新闻发表会上表示,这份报告是"可靠的科学","正如总统(乔治·沃克·布希)所说,这份报告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正在造成地球气候变化,此问题不再是争论的焦点"。 ”[22]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首席副助理国务卿库尔特·沃尔克表示,"我们支持最近发表的IPCC报告,美国科学家于其中发挥有主导作用。"[23]
报告称46个国家在法国总统贾克·席哈克宣读的《巴黎行动呼吁》中要求成立联合国环境组织(UNEO),该组织将仿效更强大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而拥有比目前联合国环境署(UNEP)更大的权力。这46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包括世界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 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24]
第二工作组:影响、调适和脆弱性
编辑第二工作组撰写的决策者摘要[25]于2007年4月6日发布。完整报告于2007年9月18日发布。
第二工作组指出,"由所有大陆和大多数海洋采集的证据显示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升高的影响"。
观测结果
编辑一些观测到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有不同的置信度。
WG II断言(具有高置信度,大约十分之八的正确率)气候变化已导致:
- 产生更多及规模更大的冰蚀湖。
- 永久冻土区地面不稳定性增加。
- 山区岩石崩塌增加。
- 一些北极和南极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 许多冰河和融雪河流的径流量增加,春季峰值流量提前发生。
- 由于水温上升和以下的变化,影响藻类、浮游生物、鱼类和浮游动物的变化:
- 冰盖
- 盐度
- 氧气含量
- 水循环
WG II断言(非常高置信度,大约十分之九的正确率)气候变化正在影响陆地生物系统:
- 植物叶展开、动物产卵和迁徙等春季事件发生得更早。
- 植物和动物物种发生向两极和往上(到更高海拔)移动的现象。
WG II还指出海洋因吸收人类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海水pH值已下降0.1,但尚无海洋生物受到影响的记录。
产生变化的归因
编辑WG II承认将具体变化归因于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存在某种困难,并指出"局限性和差距让科学家无法将观测到的系统响应原因更充分归因于人为导致的气候变暖。"但发现观测到的变化和预测变化之间的一致性"既然如此......已足以取得结论(具高置信度),即过去三十年的人为变暖对许多物理和生物系统已产生可识别的影响。"
预测
编辑WG II根据研究和模型预测,为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提供描述。
淡水
编辑我们预计(高置信度):
- 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而潮湿地区将变得更加湿润:"到本世纪中叶,高纬度地区和一些潮湿的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河流径流和可用水量将增加10-40%,而于中纬度地区和干燥热带地区的一些地区将减少10-30%……”
- 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范围将更为扩大。
- 强降水事件非常可能(very likely)更为常见,增加洪水风险。
- 由冰河和积雪中储存而来的水供应将会在本世纪中减少。
生态系统
编辑我们预计(高置信度):
- 本世纪之中气候变化和其他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会凌驾于许多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
-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清除量将在本世纪中叶之前达到峰值,然后减弱,或是逆转,而加剧气候变化。
食物
编辑据预测(中置信度,约十分之五的正确率),全球气温上升1-3°C时,粮食产量有增加的可能,但温度再升高后,粮食产量将会减少。
海岸生态系统
编辑我们预计(高置信度):
- 海岸将面临日益增大的风险,例如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侵蚀。
- "预计海面温度升高约1-3°C,除非珊瑚能进行热调适(即顺应),否则会发生更频繁的珊瑚白化事件和大批死亡。"
- "预计到2080年代,由于海平面上升,每年将有数百万人会受到洪水淹没之害。"
对原始WG II报告用字的异议
编辑根据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服务)之一 - 帕特里夏·罗梅罗·兰考女士(Patricia Romero Lankao)表示,美国谈判代表设法将呼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用字删除。最初的草案写道:"然而,仅靠调适措施将无法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影响,尤其是大多数影响从长远来看,其程度都会增加。因此采取缓解措施有其必要。"而所提的缓解措施字样并未在报告的最终版本中出现。[26]
中国反对用字如:"根据观察到的证据,我们认为(具非常高置信度)各大洲和大多数海洋的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升高的影响"。当中国要求删除"非常"用字,三位撰写者态度犹豫,僵局经采取妥协,把任何提及置信度的文字删除后才被打破。[26]
第三工作组:缓解气候变化
编辑第三工作组的决策者摘要(SPM)[27]于2007年5月4日在IPCC第26届会议上发布。[28]完整报告于2007年9月透过在线方式发布。[29]
IPCC于4月30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开始对摘要草案进行讨论,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约120个国家的400多名科学家和专家。[30]于同年5月4日召开的IPCC全体会议上,大约有2,000名代表参加,达成一致意见。其中一项关键辩论涉及一条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45ppm至650ppm之间的提案,开发中国家代表施加压力要求将下限浓度数字提高(原因之一是维持经经济成长)。但最终被纳入决策者摘要的还是最初提出的数字。[31]摘要的结论是以合理的成本达到稳定温室气体浓度仍有可能,稳定在445ppm至535ppm之间的成本将会低于全球GDP的3%。[32]
第三工作组报告把主要部门于近期的缓解方案予以分析,还讨论协同效应、共同效益和权衡取舍等跨部门问题。并提供有关在不同水平的稳定情况下达成长期缓解策略的信息,特别关注不同短期策略对实现长期目标的影响。 [33]
短期和中期缓解措施(直到2030年)
编辑决策者摘要的结论是各方意见高度一致,并有大量证据显示"全球于未来几十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具有巨大经济潜力与效益,可抵消全球排放量的增长或将排放量减少到低于当前水平[34]所产生的财务和社会成本。[35]"在此时间尺度内具有最大经济潜力的技术被认为是:[36]
部门 | 目前商业上可行的缓解技术与措施 | 预计在2030年前成为商业上可行的缓解技术与措施 |
能源供应 | 改善供应与分销效率、使用天然气以取代煤碳、采用核子动力、采用再生能源(水力、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燃料)、热电联产、早期碳捕集与封存应用(例如从天然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后封存) | 于利用天然气、生物质与燃煤发电厂发电所在地点进行碳捕集与封存、先进核子动力、先进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聚光太阳能与太阳能光电。 |
交通运输 | 更具燃料效率的车辆、电动载具、混合动力车辆、清洁柴油车辆、生物燃料、道路运输著重铁路运输与大众运输系统、非机械交通方式(如骑脚踏车与步行)、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 次世代生物燃料、高燃料效能飞机、具有高储能能力与可靠性电池驱动的电动与混合动力车辆 |
低能耗建筑 | LED灯与采光、更高效率的电器及取暖/降温设备、改善炉具、 改善建筑隔热、被动式太阳能房屋设计与太阳能取暖/降温设计、环保冷媒与回收及再利用氟化气体 | 于商用建筑物安装如智慧型电表与建筑整合太阳能科技装置 |
产业 | 效能更高的电子装置、实施热能回收与能源回收、资源回收与使用替代材料、控制二氧化碳之外的温室气体排放、及采用多种特定流程的技术 | 先进能源效率、与制造水泥、氨与钢铁时采碳捕集与封存措施;,以及于炼铝时时使用惰性电极 |
农业 | 改善作物田地与牧地的管理,增加土壤碳封存、对已开辟泥炭地与退化土地作复育、改善水稻种植/牲畜管理技术与牲畜粪肥管理以减少甲烷排放、改善氮肥施用以减少一氧化二氮排放,及致力能源作物生产以取代化石燃料及改善能源效率 | 改善作物生产率 |
林业/森林 | 植树造林、林地复育、[[[森林管理]]、减少森林砍伐、伐木管理及以燃烧林业产品取代石化燃料 | 树种改善以增加生物质产量,并增加碳截存能力,以及改善遥测技术以分析植被/土壤碳截存潜力以及为土地利用改变制分布图 |
垃圾 | 产生生物燃气、废弃物转制能源、将有机废弃物堆肥利用、管理污水处理、资源回收与减废 | 采生物过滤以优化甲烷的氧化作用。 |
IPCC估计将大气温室气体稳定在445-535ppm之间二氧化碳当量的成本约会少于年均GDP的0.12%。稳定在535-590ppm将花费年均GDP的0.1%,而稳定在590-710ppm将花费年均GDP的0.06%。[37]科学界均认为有大量证据显示这些缓解成本中很大部分将会被空气污染减少所带来的健康效益所抵消,而其他效益(例如增强能源安全、增加农业产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以及对某些国家可改善贸易平衡及向农村地区提供现代能源服务和就业)将进一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8]
IPCC认为要实现这些减排,需要"将投资模式作重大转变,但所需的净额外投资可忽略不计,或仅增加5-10%"。报告的结论还包括投资于节约能源,通常比增加能源供应的效益会更高。[39]
IPCC预计在发电方面,再生能源于2030年可提供30%至35%的电力(高于2005年的18%),碳定价可达50美元/吨,核能发电会从16%上升到18%。报告中还提出警告说除非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否则油价上涨可能会导致油砂、油页岩、重油以及由煤和天然气制造的合成燃料等高碳产品的开采,而导致排放增加。[40]
在交通运输领域,存在中等程度的共识和证据,显示多种缓解措施将会因使用增加而被抵消,且有许多障碍和缺乏政府政策框架的情况存在。[41]
有高度意见一致和大量证据显示虽然有许多障碍仍存在(特别是在开发中国家),新建和现有建筑可大幅减少排放,而且这还会在改善空气品质、社会福利和能源安全方面带来其他益处。 [42]
长期气候缓解(2030年之后)
编辑IPCC报告称全球于未来二/三十年的缓解工作,其有效性将对温室气体稳定在较低水平会产生重大影响,寄望浓度水平越低,则排放量需尽快达到峰值,继而衰落。[43]例如要稳定在445至490ppm之间(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2至2.4°C),排放量需在2015年之前达到峰值,到2050年则要比2000年的水平降低50%至85%。[44]
看法高度一致和大量证据显示,使用现有技术,而为技术开发、获取、部署和传播制定适当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并去除障碍,可在2050年就达到稳定。[45]IPCC一致认为为稳定温室气体浓度在较低水平,要比过去更迅速的改善碳强度,且更需有效的公共和私人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以及在未来几十年投资于新技术。[46]IPCC指出政府于近20年来投入大多数能源研究项目的资金,按实际绝对值计算一直持平或是下降,目前仅约等于1980年水平的一半。 [47]由于当前有更多高排放设施投入使用,推迟减排将导致更高的温室气体水平,而大幅增加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 [48]
人们一致认为对碳排放成本定价的政策可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激励。预计碳定价到2030年为5至65美元/吨二氧化碳,到2050年为15至130美元/吨二氧化碳,预计到2100年可将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550ppm左右。[49]
综合报告
编辑综合报告的草稿于2007年11月16日发布,然后再经最终编辑的过程。[50]
本综合报告[比气候变化工作组的前三份报告]更往前跨一步:透过工作组的努力,将丰富的信息整合及汇编成一份既明确且精简,易于政策制定者阅读的文件。 综合报告除有这三份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所包含的内容外,还引入完整工作组报告中的一些材料。报告的目的在成为一份具有高度政策相关性的有效、具科学权威性的文件,将对于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届缔约方大会中讨论提供重大贡献。巴厘岛会议被推迟到12月举行的原因即为便利IPCC综合报告能率先发布。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release of the IPCC Synthesis Report
综合报告中提出的六个主题[51]是:
-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WG I和WG II)。
- 发生变化的原因(WG I和WG III)。
- 气候变化及其在不同情景下的近期和长期影响(WG I 和WG III)。
- 全球和区域层面的调适与缓解方案,应对措施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WG II和WG III)。
- 长期观点:与调适和减缓相关的科学和社会经济方面,符合《公约》的目标和规定,并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WG I和WG III)。
- 可靠发现,关键的不确定性(WGI、WGII和WGIII)。
主题5中提到的"公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
AR4综合报告的可靠发现于2007年12月13日星期三[52]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UNFCCC COP 13—CMP 3)上进行讨论(于12月3日至14日举行[53]).)。
接受度
编辑第四次评估报告受到批评。对人为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他们的主张没被充分纳入报告。其他人则认为IPCC对气候变化可能危害的估计过于保守。该报告还因错误预测喜马拉雅冰河消失年度而受到批评。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与全球变暖的总体主题相关,已受到政府官员、特殊利益团体和科学组织等不同机构的讨论(参见气候变化的政治面)
联合国任命一独立的科学家委员会来"审查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小组的运作",该委员会于2010年9月提出报告[54](参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Academy Council review in 2010)。
对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回应
编辑一些国家的科学院引用和/或重申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的一些结论。包括有:
- 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和八大工业国组织(合称“G8+5”)的科学院于2007年、[55]2008年[56]和2009年[57]发表的联合声明。
- 澳洲科学院的出版品。[58]
- 非洲科学院网络于2007年发表的联合声明。[59]
荷兰环境评估局对AR4进行过两次评论(由研究人员PBL等发表,2009年[61]与2010年[62]),总体上均支持AR4的结论。[63][64]PBL等人 (2010)[64]提出一些改进IPCC流程的建议。美国国家学院研究委员会(US NRC,2010)[65]对AR4所进行的文献评估,结论为:
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它给大范围的人类和自然系统带来重大风险,且在许多情况下已造成影响[原文中以粗体字强调]。 ...这一结论乃根据大量科学证据,包括最近的研究,AR4的评估与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以及其他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方面的评估均有一致的结果。
预估喜马拉雅山脉冰河消融的年份
编辑AR4第二工作组报告中被发现有些错误 - 一为喜马拉雅山脉上冰河的消融,另一为荷兰陆地低于海平面部分的面积。 [66]于第二工作组报告("影响、调适和脆弱性")第10章中的一段有预测喜马拉雅山脉上冰川可能会在2035年消失的叙述: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冰川消退速度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见表10.9),依照目前的趋势,到2035年(甚至更早),它们有非常高的可能性会消失。到2035年,山上冰河总面积可能会从目前的500,000平方公里缩减至100,000平方公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5年)。
IPCC事后为此引用的年份提出道歉,对"在这种情况下未能很好地运用IPCC完善的程序"表示遗憾。IPCC所引用的是来自WWF于2005年的报导,而WWF的资料系来自一篇于1999年发表的文章,对于此种未经查证的单一引用来源,确有可议之处,事实上当地的冰河消融速度将不可能如此迅速。[67]
夸大效果
编辑IPCC前主席罗伯特·沃森在谈到喜马拉雅山脉冰河消融的估算时表示,"由于此错误似乎将气候变化的影响夸大,让其看起来更加严重。这情形令人担忧。IPCC于看到此"错误的趋势,该询问为何会发生"。[68]曾担任IPCC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的气候专家[69]马丁·帕里(Martin Parry) 表示,"从关于喜马拉雅冰河的一个不幸错误开始,现在已变成毫无实质内容的喧嚣",IPCC已对其他错误指控进行调查,这些指控"通常并无根据,且对评估报告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70]
其他
编辑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图表包含有12个根据气候代理制作的气温重建,其中包括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 (TAR) 中强调的三个:由 麦可·E·曼、雷蒙·S·布莱德勒与马尔科姆·K·休斯(Malcolm K. Hughes) 于1999年发表论文 (MBH99)中包含的图形,研究人员Jones等人(1998年) 和研究人员Briffa(2000年)所制图形(但通过较新的研究校准过)。此外,对中世纪温暖时期的分析引用研究人员Crowley & Lowery (2000年,也在TAR中引用)和研究人员Osborn & Briffa (2006年)的重建。在14个重建中有10个涵盖1,000年或更长期间。大多数重建会共享一些数据系列,特别是树木年轮数据,但较新的重建会采用额外的数据并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并使用一些不同的统计方法。此部分也讨论影响某些树木年轮数据的发散问题。[71]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 Academia Nacional de Medicina de Buenos Aires
-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f Armenia
-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Bangladesh Academy of Sciences
- Academia Boliviana de Medicina
- Brazi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Cameroon Academy of Sciences
-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Academia Nacional de Medicina de Colombia
- Croati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Croat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 Academ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Egypt
- Académie Nationale de Médecine, France
- The Delegation of the Finnish Academies of Science and Letters
- Union of German Academies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
- Academia de Ciencias Medicas, Fisicas y Naturales de Guatemala
-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Indone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 TWAS,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 Islamic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 Science Council of Japan
- Af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
- Kenya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p. of Korea
- Akademi Sains Malaysia
-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of Mexico
- Nigerian Academy of Science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ippines
-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The Caribbean Academy of Sciences
- Russi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lov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 Academy of Science of South Africa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Sri Lanka
-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The Tanzania Academy of Sciences
- Thai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urk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Uganda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
-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UK
- 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NAS
参考文献
编辑- ^ according to: Canadian Institute for Climate Studies, CCIS projec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1-18.; Table 4- 2: Overview of SRES scenario quantification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6-02., in IPCC SRES 2000; Figure 2.1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SRES scenario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6-02., in the Third AR?? (That's the url: ipcc_tar.)[来源请求]
- ^ 2.0 2.1 Press flyer announcing 2007 repor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21-06-25. IPCC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Synthesis Report of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PCC. 2007 [2021-08-12]. ISBN 978-92-916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4.0 4.1 Synthesis Report of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Introduction: IPCC. 2007: 27 [2021-08-12]. ISBN 978-92-916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 ^ Hoegh-Guldberg. Impacts of 1.5 °C global warming on natural and human systems. 2020-02-05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 ^ 6.0 6.1 IPCC AR4 WG1 2007.
- ^ IPCC AR4 WG2 2007.
- ^ IPCC AR4 WG3 2007.
- ^ IPCC AR4 SYR 2007.
- ^ IPCC website: Summary Description of the IPCC Proces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6-22..
- ^ IPCC adopts major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11-15.
- ^ SPM: Direct Observations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16., p. 5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12-20., and figure SPM.3, in IPCC AR4 WG1 2007.
- ^ SPM: Understanding and Attributing Climate Chang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p. 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12-20., in IPCC AR4 WG1 2007.
- ^ SPM: footnote 6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8-11-02., in IPCC AR4 WG1 2007.
- ^ 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 WG1, AR4, pg 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0-21.
- ^ 16.0 16.1 16.2 SYR 2.3: Climate sensitivity and feedback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 ^ 17.0 17.1 "... a convergent world with the same global population, that peaks in mid-century and declines thereafter, ... but with rapid change in economic structures toward a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economy, with reductions in material intensit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lean and resource efficient technologies. The emphasis is on global solution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cluding improved equity, but without addi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s." SPM: Projections of Future Changes in Climat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6.
- ^ 18.0 18.1 "... a future world of very rapid economic growth, global population that peaks in mid-century and declines thereafter, and the rapid introduction of new and more efficient technologies. Major underlying themes are convergence among regions, capacity building and increased cultural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er capita income. ... technological emphasis: fossil intensive" SPM: Projections of Future Changes in Climat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6.
- ^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TAR, which included these ice dynamics, and had a higher top end sea level rise estimate. The report states that recent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ice flow dynamics could lead to additional rise: "Dynamical processes related to ice flow not included in current models but suggested by recent observations could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ice sheets to warming, increasing future sea level ris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rocesses is limited and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ir magnitude." SPM: Projections of Future Changes in Climat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6.
- ^ Table SPM.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6., p. 13, in IPCC AR4 WG1 2007.
- ^ UK scientists' IPCC reaction. BBC News. 2007-02-02 [2007-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30).
- ^ Duray, Dan. Bush endorses climate study. Monterey County Herald. 2007-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8).
- ^ Post-Kyoto Surprise: America's Quiet Efforts to Cut Greenhouse Gases Are Producing Resul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8-23.
- ^ Doyle, Alister. 46 nations call for tougher U.N. environment role. Reuters. 2007-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5).
- ^ See on-line: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4-19.. Or 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 ^ 26.0 26.1 Eilperin, Juliet. U.S., China Got Climate Warnings Toned Down.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04-07 [200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1).
- ^ See on-lin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 ^ IPCC meetings in 2007. IPCC.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5).
- ^ IPCC, 2007: Climate Change 2007: Mitigation.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8-12-23. [B. Metz, O.R. Davidson, P.R. Bosch, R. Dave, L.A. Meyer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
- ^ Bangkok hosts key climate summit. BBC. 2007-04-30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4).
- ^ Bangkok hosts key climate summit. BBC. 2007-04-30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4).
- ^ Climate change 'can be tackled'. BBC. 2007-05-04 [2007-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2).
- ^ IPCC. Principles Governing IPCC Work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12). (8.38 KB)
- ^ SPM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n IPCC AR4 WG3 2007, item 5, p. 1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n IPCC AR4 WG3 2007, Box SPM 2, p. 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n IPCC AR4 WG3 2007, Box SPM 2, p. 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Table SPM4, p. 16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30, p. 17, and item 10, p. 18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s 15, 20, & 25, p. 18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s 25, 30, & 35, p. 18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1, p. 19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2, p. 19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1-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8, p. 22,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Table SPM.5, p. 23,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9, p. 25,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25, p. 25, and item 5, p. 26,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0, p. 32,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 10, p. 28,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P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5-24., items 23 & 25, p. 29, in IPCC AR4 WG3 2007.
- ^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PDF). [2007-1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2-28). (1.92 MB)
- ^ AR4 Synthesis Report — Outline of Topic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11-13.
- ^ IPCC home page. [200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 UNFCCC home page. [200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 ^ Independent Board to Review Work of Top Climate Panel. New York Times. 2010-02-27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 others 2007
-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 others 2008
-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 others 2009
- ^ Lambeck 2007,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 no date,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2010.
- ^ NASAC 2007
- ^ IAMP 2010
- ^ PBL & others 2009
- ^ PBL 2010
- ^ Summary, in PBL & others 2009,第7页
- ^ 64.0 64.1 Executive summary, in PBL 2010,第9页
- ^ Summary, p. 3, in US NRC 2010
- ^ Section 3.2: Errors, in: Chapter 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PBL 2010,第35–37页
- ^ Pearce, Fred. Climate chief admits error over Himalayan glaciers. New Scientist. 2010-01-21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美国英语).
- ^ Ben Webster; Robin Pagnamenta. UN must investigate warming 'bias', says former climate chief – Times Online. The Times (London). 2010-02-15 [201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9).
- ^ Martin Parry. [2015-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 ^ David Adam. Climate scientist says Himalayan glacier report is 'robust and rigorous' | Environment. The Guardian (London). 2010-02-14 [201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7).
- ^ Jansen & Overpeck 2007
资料来源
编辑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eports from each of the three Working Groups, and a Synthesis Report. Additional reports and documents can be found at the IPCC's documents web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Chen, Z.; Marquis, M.; Averyt, K.B.; Tignor, M.; Miller, H.L. (编). IPCC, 2007: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olomon, S., D. Qin, M. Manning, Z. Chen, M. Marquis, K.B. Averyt, M. Tignor and H.L. Miller (eds.)) (PD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07). (Abbreviated as SPM-WG1, AR4)
- IPCC AR4 WG1,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Chen, Z.; Marquis, M.; Averyt, K.B.; Tignor, M.; Miller, H.L. , 编,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3-10-27], ISBN 978-0-521-8800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5) (pb: 978-0-521-70596-7).
- IPCC AR4 WG2, Parry, M.L.; Canziani, O.F.; Palutikof, J.P.; van der Linden, P.J.; Hanson, C.E. , 编,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0-03-04], ISBN 978-0-521-88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0) (pb: 978-0-521-70597-4).
- IPCC AR4 WG3, Metz, B.; Davidson, O.R.; Bosch, P.R.; Dave, R.; Meyer, L.A. , 编, Climate Change 2007: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1-09-16], ISBN 978-0-521-8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pb: 978-0-521-70598-1).
- IPCC AR4 SYR, Core Writing Team; Pachauri, R.K; Reisinger, A. , 编,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07 [2023-10-27], ISBN 978-92-916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 IAMP, Inter Academy Medical Panel (IAMP) Statement on the Health Co-Benefits of Policie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Trieste, Italy: Inter Academy Panel (IAP) Secretariat, hosted by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 2010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 IPCC SRES, Nakićenović, N.; Swart, R. , 编,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80081-1, (原始内容 (book)存档于2017-02-03), 978-052180081-5 (pb: 0-521-80493-0, 978-052180493-6).
- Jansen; Overpeck. 6 Palaeoclimate.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PDF). K.R. Briffa, J.-C. Duplessy, F. Joos, V. Masson-Delmotte, D. Olago, B. Otto-Bliesner, W.R. Peltier, S. Rahmstorf, R. Ramesh, D. Raynaud, D. Rind, O. Solomina, R. Villalba and D. Zhang [Solomon, S., D. Qin, M. Manning, Z. Chen, M. Marquis, K.B. Averyt, M. Tignor and H.L. Miller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10).
- Lambeck, K., Science Policy: On the edge of global calamity, Canberra: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7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 NASAC, Joint statement by the 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 (NASAC) to the G8 on sustainability,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imate change (PDF), Nairobi, Kenya: NASAC Secretariat, 2007 [2013-09-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01). Statement website.
- PBL; et al, News in climate science and exploring boundaries: A Policy brief on developments since the IPCC AR4 report in 2007. A report by the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PBL), Royal Netherlands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KNMI), and 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entre (WUR) (PDF), Bilthoven, Netherlands: PBL,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01). Report website.
- PBL, Assessing an IPCC assessment. An analysis of statements on projected regional impacts in the 2007 report. A report by the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PBL) (PDF), Bilthoven, Netherlands: PBL, 2010-07-05 [2013-09-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22). Report websit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0-04.
- US NRC, 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 Analysis of Some Key Questions. A report by the Committee on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1, ISBN 978-03090757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5)
- US NRC, Ocean Acidification: A National Strateg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a Changing Ocean. A report by the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NRC), Washington, D.C., U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0 [2023-10-27], ISBN 978-0-309-1535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7)
- Jones, P. D.; Briffa, K. R.; Barnett, T. P.; Tett, S. F. B. High-resolution palaeoclimatic records for the last millennium: interpret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ontrol-run temperatures. The Holocene. May 1998, 8 (4): 455–471. Bibcode:1998Holoc...8..455J. S2CID 2227769. doi:10.1191/095968398667194956.
- Osborn, Timothy J.; Briffa, Keith R., The Spatial Extent of 20th-Century Warmth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st 1200 Years, Science, 2006-02-10, 311 (5762): 841–4, Bibcode:2006Sci...311..841O, CiteSeerX 10.1.1.590.2928 , PMID 16469924, S2CID 129718548, doi:10.1126/science.1120514.
- Crowley, Thomas J.; Lowery, Thomas S., How Warm Was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February 2000, 29 (1): 51–54, S2CID 86527510, doi:10.1579/0044-7447-29.1.51.
- Briffa, K., Annual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Holocene: interpreting the message of ancient tree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0, 19 (1–5): 87–105, Bibcode:2000QSRv...19...87B, doi:10.1016/S0277-3791(99)00056-6.
- Mann, M.E.; Bradley, R.S.; Hughes, M.K.,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Inferences, uncertainties, and limitations (PDF),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9, 26 (6): 759–762 [2023-10-27], Bibcode:1999GeoRL..26..759M, doi:10.1029/1999GL900070 ,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22).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et al, Sustainability,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imate protection. A joint-statement made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 nations and Brazil, China, India, Mexico and South Africa (the G8+5) (PDF), London: Royal Society, 2007-05-16. Statement web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et 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society. A joint-statement made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 nations and Brazil, China, India, Mexico and South Africa (the G8+5) (PDF), London: Royal Society, 2008-06-10. Statement web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éncias;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ies for a low carbon future. A joint-statement made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 nations and Brazil, China, India, Mexico and South Africa (the G8+5) (PDF), London: Royal Society, 2009-05-01. Statement website.
-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Science Policy: Climate Change: The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comments on the Joint science academies' statement: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society, Canberra: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n.d. [201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questions and answers, Canberra: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 August 2010, ISBN 978-08584728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2). Low-resolution (2 Mb) or high-resolution PDF (25 Mb).
外部链接
编辑-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ome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en-webpage summary of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SP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GreenFacts; the webpages as a self-contained 39-page document (PDF).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01). (1.04 MB)
- Commentary on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 The Guard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ticle on US political pressure on WGI Report, 2007-01-27
- UNEP.org Press release: Evidence of Human-caused Global Warming "Unequivocal", says IPCC, 2007-02-02
- RealClimate blog — Comment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Working Group I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2007-02-02
- Videos:
- From Science to Assessment: Overview of the IPCC AR4 Working Group I Report. A lecture give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by Ronald Stouffer, Senior Research Meteorologist,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GFDL), 2008-03-11
- Lessons from the Climate Wars: The Future of the IPCC. A lecture give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by Gary Yohe, Woodhouse/Sysco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Wesleyan University and Director of the John E. Andrus Public Affairs Center at Wesleyan, 2008-05-07
- Emissions Mitigation and Climate Stabilization. A lecture give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by Jae Edmonds, Chief Scientist, Joint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nstitute,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22 April 2008
- How Would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A lecture given at MIT by Rajendra Pachauri, 200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