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英语: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文化社会学的一个课题,也与心理学密切相关,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及自我认知。这种认同感的对象往往与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世代、定居地方或者任何类型具有其独特文化的社会群体有关。文化认同不但是个人的特征,也是具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或教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的特征[1]。
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其中一个层面,代表著认同某个具独特文化的群体及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方式。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相似并有重叠,但两者意义并不相同。当一个人可以接纳并且认同某个民族具有的文化,并不代表自身属于某个民族。又例如文化基督徒,指对基督教的文化认同,而非其信仰价值观认同。
文化认同是身份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的一个子集。其中的公社是四个组成身份的“身份框架”之一,指文化对他们约束,以及不同文化下人们认为他们的生存及生活是倚靠什么“应有的权利”。所以文化认同是一个人的身份的中心点,意味著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也意味他们怎样理解自身和世界的关系[2]。
描述
编辑不同的现代文化研究及社会理论也对文化认同作出了调查并且获得理解。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个新的鉴定形式,它将个人的理解由连贯而整体主题解构为包含多个不同文化身份标识的集合。这些文化标识可能是产生自:地点、性别、种族、历史、民族、语言、性取向、宗教信仰、族群、美学甚至食物[3]。其中一位作者同时认识到连贯性和碎片化时写道:
“ | 即使对身份的分类已以殖民化、国家组成或普遍的现代化进程将其清晰编撰归纳为不同的类型,也常常有著很多的紧张和矛盾。有时候那些矛盾是具破坏性的,但他们也可以是具创造力及正面的[4]。 | ” |
人们怎样与生活中的文化现实进行互动是由一连串的文化复杂性共同建立而成的。国家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它为个人的身认同份奠定了基础,但也可能与文化现实形成对比。文化认同有很多种影响因素,例如一个人的宗教、血统、肤色、语言、社会阶级、教育、职业、技能、家庭和政治主张。这些因素互为影响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发展作出或大或小的贡献[5]。
文化舞台
编辑一个人的“文化舞台”或所居住的地方亦是值得留意的,这影响一个人可供选择相处的文化。周遭的事物、周遭的环境以及该地方的人,也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及是否想要接纳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很多的移民发现他们有一种改变他们的文化以融入当地大多数人的文化的需要。这可能与移民者现时对自身文化的看法有所冲突,当移民者被迫对现行文化的取向作出选择时,有一些机会可能造成问题。
有些人可能籍著 接受及参与于两个或多个文化,而适应多个文化。 并没有规则要求每个人必须只坚持接纳一种文化。很多人也不单单与拥有相同文化的群体在一起,也与不同文化的群体进行社交活动或互相交流。因此,文化认同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也可以因应身处的文化而转变。自从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出现,文化舞台带来的影响的性质也出现改变,它鼓励及促使对同一文化抱有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使人们更容易倾向于改变他们的文化认同。这种可塑性亦使人们不论他们身在何处,也会感觉自身是社会的一分子[6]。
发展情况
编辑在世界某些地方,文化之间的区别可以十分细微,尤其一些变化急速的城市,它们既包含多个不同族群或族裔的人口,同时社会团结性只是基于人们住在同一片地方。
新兴的媒体对文化认同的传播及产生具有一些有趣的影响。比起仔细去理解某人在某个群体里的所作出的互动,从人们跟随或模仿由媒体引导的社会规范的时候,即足以定义及发现他们的文化认同。因此,与其从具体的文化群体中其他学习他们的行动及知识,人们开始趋向以从媒体中学习到相关的社会规范来构建他们的文化认同[7]。
作为一个“历史的水塘”,文化是塑造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8]。由于“历史的水塘”是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很多的群体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也对所理解的历史作出不同的侧重或修改,以致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或者打造出一个具有实际地改革的先例的文化认同[9] 。
文化认同的批评者认为文化认同的持续性力量是基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是对社会的分裂力量,而另一方面世界主义则能使人们获得更良好的公民意识[10]。然而支持者认为文化认同并不一定会分化社会,其中一个例子是:国家面对国际社会时往往会对其固有部份进行修饰,好让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之间拥有共通点并展现一种友善的身份[11]。同样的道理,文化认同对于人们也提供一个交流基础以及一种让他人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方式。[12]。
相关概念
编辑- 文化
- 意识形态
- 政治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Moha Ennaji, Multilingualism, Cultural Identity, and Education in Morocc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5, pp.19-23
- ^ Guerrero, Andersen and Afifi. Close Encounters 5th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Inc. 2017: 27. 28, 29. ISBN 978-1-5063-7672-1.
- ^ Manufacturing Taste: TheWalrus.ca
- ^ James, Paul. Despite the Terrors of Typologi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Categories of Difference and Identity. Interv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2015, 17 (2): 174–195 [2019-09-24]. doi:10.1080/1369801x.2014.9933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 ^ Holliday, Adrian. Complexity in cultural identity.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y 2010, 10 (2): 177. doi:10.1080/14708470903267384-2196217058202341170 (不活跃 2019-08-20).
- ^ Holliday, A. Complexity in cultural identity.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0, 10 (2): 165–177. doi:10.1080/14708470903267384.
- ^ Media and cultural identity - Mor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Sciences. insanbilimleri.com. [2012-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 ^ Pratt, Nicola. Identity, Culture and Democratization: The Case of Egypt (PDF). New Political Science. 2005, 27 (1): 69–86 [2019-09-24]. doi:10.1080/0739314050003083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5).
- ^ Shindler, Michael. A Discussion On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Apollonian Revolt. 2014 [10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April 2015).
- ^ The Limits of Nationalis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Chaim Gans. ISBN 978-0-521-00467-1 ISBN 0521004675
- ^ C Brown (2001)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mpshire, Palgrave
- ^ Terrence N TiceTHE EDUCATION DIGEST, V. 64 (9), 05/1999, p. 43
书籍及出版物
编辑- Gad Barzilai, Communities and Law: Politics and Cultures of Legal Identit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ISBN 978-0-472-03079-8
- Tan, S.-h. (2005). Challenging citizenship: group membership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a global 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ISBN 0-7546-4367-0
- Bunschoten, R., Binet, H., & Hoshino, T. (2001). Urban flotsam: stirring the c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hora. Rotterdam: 010 Publishers. ISBN 90-6450-387-7
- Mandelbaum, M. (2000). The new European diasporas: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conflict in Eastern Euro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 Houtman, G. (1999). Mental culture in Burmese crisis politics: Aung San Suu Kyi and the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library.cornell.edu). ISBN 4-87297-748-3
- Sagasti, F. R., & Alcalde, G. (1999).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 a fractured global order: an arduous trans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ttaw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ISBN 0-88936-889-9
- Crahan, M. E., & Vourvoulias-Bush, A. (1997). The city and the world: New York's global fu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SBN 0-87609-208-3
- Hall, S., & Du Gay, P. (1996).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Sage. ISBN 0-8039-7883-9
- Cable, V. (1994). The world's new fissur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dentities in crisis. London: Demos. ISBN 1-898309-35-3
- Berkson, I. B. (1920).Theories of Americanization a critical stud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Jewish group. New York Cit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 Mora, Necha. (2008). [1]
网页
编辑- (英文)Sounds Familiar?大英图书馆网页:口音和方言是一种文化身份,听听英国各地的不同口音和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