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旅行:初代

美國科幻電視連續劇

星际旅行:初代》(英语:Star Trek)是一部在文化上有重大意义的科幻电视影集,由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于1960年代所创造。它有广大的爱好者,《电视指南》(TV Guide)将它评为“史上25大人文剧集”的第一名,之后更陆续制播了5部衍生电视影集以及12部院线电影。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更将它列入有最多衍生作品的项目。

星际旅行:初代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类型科幻
原作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
主演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
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
德佛瑞斯特·凯利(DeForest Kelley)
制作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英语
季数3
集数80
每集长度50分钟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全国广播公司(NBC)
播出国家/地区 美国
播出日期1966年9月8日—1969年6月3日
各地节目名称
台湾星际争霸战
港澳星空奇遇记
新加坡星际搜奇
马来西亚星际搜奇

为了跟其他续篇有所区分,西方一般都称呼它为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星际旅行:原初系列),缩写为ST:TOS或是TOS。请参考星舰奇航记以查看更一般性的概述。

故事的设定是发生在有着乌托邦背景的23世纪,《星际争霸战》的故事是叙述星舰“企业号”以及它的航员的历险过程。每一集开头的旁白说明了他们的目标:

宇宙,终极的边疆。这里叙述的是星舰企业号的旅程,它的五年任务,是为了要探索这全然未知的新世界戏中,寻找新生命和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星际争霸战》最初于1966年9月8日星期三于全国广播公司NBC)播映。一开始它并不是太成功,收视率很低而且广告收入不佳。然而,当剧集腰斩的威胁在第2季隐隐约约地浮现之后,死忠的影迷们发起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运动,恳请NBC继续制播这部影集。影迷们成功地让NBC同意制播第3季,但是影集的时段却换到了星期五晚上这个“黄昏时段”。在第3季结束之后,影集还是下档了。最后一集于1969年6月3日首播。

之后影集的重播权出售,电视台在他们认为可以吸引影迷及潜在影迷来收看的时段重播它。不久,许多影迷加入了当初发起这个让《星际争霸战》大受欢迎的运动的影迷的行列,一起为这个连锁事业建立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前6部《星舰奇航记》的电影是以《星际争霸战》为基础,并且第7部电影也有一些旧角色参与。

原始《星际争霸战》的影迷们在西方普遍被叫做Trekkies英语Trekkies,不过部分影迷偏好使用Trekker这个称呼。

创建时期

编辑

 

在1964年的时候,罗登贝瑞的《星际争霸战》概念让他获得了一份来自德西路英语DesiluDesilu)公司3年的研发合约。德西路是一间具领导地位的独立电视制作公司,由喜剧演员路西尔·包Lucille Ball)以及德西·阿南兹英语Desi ArnazDesi Arnaz)所共同创立。罗登贝瑞以一个类似“星际篷车队”形式的影集来向几个大电视网推销它,描述它像是一部西部片(例如:《篷车队》(Wagon Train)和《枪烟英语Gun Smoke (film)》(Gunsmoke)这两部)的未来版,在当时西部片在电视上很流行。在罗登贝瑞原始的构想里,主角是星舰“约克号”上的罗伯特·艾波(Robert April)舰长。不过这个角色最后却变成了克里斯多夫·派克(Christopher Pike)舰长。第一个试播章节“牢笼英语The Cage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The Cage)在1964年制播完成。

罗登贝瑞的许多概念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在他的想像里,星舰的航员组成是多种族、多物种的,因为根据他的假设,在23世纪是没有种族歧视的——而这个作法在当时是颇具争议性的,因为那个时候在美国还有很多地区仍然严格地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他也加入了其他外星物种担任重要角色,例如史巴克Spock)是一半人类、一半外星人血统。

其他《星际争霸战》的创新特点还包括关于基本生产问题的聪明解法。关于超光速曲速引擎的想法在科幻界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不过它提供给剧本创作者一个有效的叙事装置,让企业号可以在广大的太空中迅速地旅行。让行员们可以迅速地从甲地“传送”到乙地的物质传送器简洁地解决了如何将角色于场景间迅速移动的问题,因为制作小组不久后发现为每一集拍摄一段太空船降落过程太昂贵而被禁止。

《星际争霸战》的试播章节一开始是提供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网,但是他们回绝了,改而选择较为主流的艾文·亚伦英语Irwin Allen制作的《太空迷航》(Lost In Space)。接著《星际争霸战》被拿到了全国广播公司NBC),一开始NBC也是回绝,认为它太花脑筋而且缺乏动作场景。然而NBC高层对于这个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做出了极为不寻常的决定,希望能够拍摄第二个试播章节——“前人未至之境”(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原先第一个试播章节里的角色只有史巴克(由李奥纳德·尼摩伊Leonard Nimoy)饰演)仍然出现在第二个试播章节里,原始的航员也只有2位(玛婕尔·巴瑞特英语Majel BarrettMajel Barrett)和尼摩伊)有在之后的系列影集里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原先星舰上的女性大副角色在第二个试播章节里也换成由男性来担任。虽然第一个试播章节从未以原先的版本公开播映过(直到最近才收藏在《星际争霸战》的影集DVD里面公开发行),制作小组很聪明地在之后的某一集里“回收利用”了它的许多片段。

在第二个试播章节里,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以及扮演他们的演员们)加入了这个系列影集中,包括柯克舰长(Kirk,由威廉·薛特纳William Shatner)饰演);总工程师史考特少校(Scott,由詹姆斯·督汉James Doohan)饰演);以及在这一集是舰上的植物学家,之后变成舵手的苏鲁少尉(Sulu,由乔治·武井George Takei)饰演)。在这一集还没有出现的是总医官伦纳德·麦科伊医生(McCoy,由德佛瑞斯特·凯利英语DeForest KelleyDeForest Kelley)饰演),而是由派普(Dr. Piper)医生代替。以及通讯官乌苏拉Uhura,由妮雪儿·尼柯斯Nichelle Nichols)饰演)。罗登贝瑞在影集里加入苏鲁(和之后的乌苏拉)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因为当时美国电视节目本质上是很保守的(以及许多美国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

无庸置疑地,武井和尼柯斯是第一个来自他们各自的种族背景(尼柯斯是非裔美国人,而武井是日裔美国人)的演员,在影集里担任常态出现的角色,而且角色的描写不是过去那种下等种族的刻板印象。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尼柯斯的角色也是美国电视节目里第一个拥有高级职位,并且跟她的男性同事平起平坐的女性角色。的确,据尼柯斯说,她在影集里的演出被认为是非裔美国人传略里的一项重要的进步,所以当她告诉马丁路德·金恩她考虑离开影集时,他力劝她留下。

系列影集里星舰生活里的许多方面是以大航海时代里的英国皇家海军做为蓝本。罗登贝瑞本来打算将克里斯多夫·派克(第一个试播章节里的舰长)塑造成类似小说里霍雷肖·霍恩布洛尔Horatio Hornblower)舰长的角色。角色之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拘谨;系列影集剧本作者指南指出,在紧急状况突然发生时,不应该有美丽的航员冲进舰长的怀里,然后一起等待毁灭的命运到来。“企业号”是星际舰队里面数以千计的星舰之一,星际舰队隶属于星际联邦,而星际联邦是由150以上个星球成员所组成。

史巴克和麦考依医生是舰长的两位密友,这反映了19世纪的现实情况,在当时船长常常会考虑指挥系统之外阶级相近者的建议。与传统海军真实情况的连结还反映在一些小细节,比方说当船长到达舰桥时会听到3个音调的“水手长的哨声”;以及在作战的时候,船和船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彼此之间隔著一段距离发炮。跟《星际大战》的世界不一样的是,并没有从现代海战中的航空母舰作战方式获得启发;在星际争霸战里面看不到小型战斗机。后来在《银河飞龙》时期的电影《星际叛变》里有一艘战斗机短暂地出现。

罗登贝瑞的制作团队里面有2个关键成员,一个是艺术指导马特·杰佛瑞斯英语Matt JefferiesMatt Jeffries)和服装设计威廉·瓦·西斯英语William Ware TheissWilliam Ware Theiss);杰佛瑞斯是企业号的设计者,他的贡献非常重大,所以他的名字也成为星舰设计的一部分而永垂不朽。就是所谓的杰佛瑞斯管道,每一艘联邦星舰的设计上都会有这个部分。西斯创造了企业号的制服,以及为每个女性客串角色们设计美丽性感的戏服。之前为迪士尼工作的艺术与雕刻家张瓦英语Wah ChangWah Chang),也受雇设计制作小道具;他创造了翻盖式通讯器,三录仪英语Tricordertricorder,“感知—纪录—计算”三种用途),以及从杰佛瑞斯的原始设计改进而成的光线枪。

在创造《星际争霸战》的外观方面,罗登贝瑞和他的团队花了可观的心力再建立一个充分被环绕和可信度高的未来世界。这个未来世界充满著太空旅行与高科技,不但在视觉上令人惊艳,同时在意义上又颇能前后一致。影集里给观众带来许多新观念,同时也将萤幕上的科幻作品的叙述方式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例如:曲速引擎物质传送、无线手持通讯设备与扫瞄器、指向性能源武器桌上型电脑终端机、雷射外科手术、以及电脑语音合成等等。虽然这些概念在之前许多科幻文学和电影里就有出现过,不过它们并没有以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完整地整合在一起。即便是舰上的自动门在1966年的时候还是一件相当新颖的事,这也使得《星际争霸战》被认为有功于启发后续真实生活里自动门的研发,进而造成现今自动门处处可见的结果。

罗登贝瑞在避免陈旧的设计以及原始的特效(如同早期的科幻电影和电视影集)这方面是特别敏锐的。而《星际争霸战》在当时最著名的地方是有著极为真实的视觉效果。他在对杰佛瑞斯关于太空船(也就是现在的星舰“企业号”)设计的简报,简单地说就是要避免所有过去太空旅行的陈腔滥调——没有火箭、翅膀、喷射废气或是尾烟轨迹等等。不过杰佛瑞斯还是得跟罗登贝瑞争辩说太空船的外壳设计还是越简单越好。

杰佛瑞斯的星舰概念历经数百次的变动,以及一段冗长的讨论过程之后,才变成最终的“碟子和筷子”的设计,这也是随后所有星舰奇航记太空船的设计模版。杰佛瑞斯也开发了“企业号”舰桥(原始设计者是帕托·卡兹曼英语Pato GuzmanPato Guzman))的主要部分,并且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空军飞行员的实际经验,以及他对于飞机设计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时髦、功能性、符合人体工学的舰桥设计。

Look! Look! It doesn't stop! They're lined up all the way down the street!
—Norman Lunenfeld, NBC executive, on the mail trucks delivering Star Trek fans' letters[1]

在这个系列的第二、三季拍摄过程中,NBC曾多次因收视率等问题,决定停播这一系列。但早在第一季播出时,NBC就已经收到了29000封信件;当传言说起星际迷航系列即将被取消时,在罗登伯里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粉丝决定通过写信来拯救这个计划。[1][1][2]:377-394[3]很快,4000名粉丝的联名信已经发出,仅在1967年十二月到1968年三月的4个月之内,NBC收到了超过116,000封抗议信[1],其中仅2月就有多达52,000封[4][5]:218。而实际上,他们收到了超过一百万封邮件,但只打开了116,000封。[1]加州理工伯克利大学麻省理工的学生也走上街头声援这一行动[6][7]

NBC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包括纽约州政府的抗议信:

The show, according to the 6,000 letters it draws a week (more than any other in television), is watched by scientists, museum curators, psychiatrists, doctors,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other highbrows.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sked for a print of the show for its archives, the only show so honored.[7]

Much of the mail came from doctors, scientists, teach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people, and was for the most part literate–and written on good stationery. And if there is anything a network wants almost as much as a high Nielsen ratings it is the prestige of a show that appeals to the upper middle class and high brow audiences.[8]

这些努力最终为星际迷航争取到了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播出。尽管第三季明显不如第二季,但这为这个系列带来了转播的机会[9]。这才带来了Trekkie文化的形成[10]<。

角色性格描述

编辑

《星际争霸战》以及之后系列影集里的角色,构成了一个多样性的多民族团体。罗登贝瑞的意图是说明人类的未来进入了一个更为启发的时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共同努力,不再被国界所区分。

跟《星际大战》一样,《星际争霸战》著名的一点是让它的演员们从少为人知变成明星。凯利曾在许多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出现,但多是小角色。薛特纳和尼摩伊先前也有电视和电影的经验,但都不是很有名(虽然薛特纳曾在经典作品《阴阳魔界》(Twilight Zone)的一集“两万呎惊魂”(Terror at 20,000 Feet)演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一个惊恐的飞机乘客)。《星际争霸战》的演员阵容相对于它的对手《太空迷航》而言显得差了一大截,后者有许多有名的演员参加演出,包括《蒙面侠苏洛》的演员盖·威廉斯英语Guy Williams (actor)Guy Williams),以及当时美国数一数二的年轻演员比尔·莫米英语Bill MumyBill Mumy)。

在《星际争霸战》里面的三个主角分别是詹姆斯·提庇留·柯克舰长、李奥纳德·麦考伊医生(柯克都叫他“老骨头”(Bones))以及科学官史巴克。这三人成为一个坚强的团队,彼此之间的对手戏演得精彩,角色的特质也普遍受到观众的欢迎:柯克多情且机智勇敢、史巴克冷静且讲求逻辑、麦考伊善于嘲讽且真实说出他的想法等等。

一半人类一半瓦肯人血统的史巴克,拥有超越人类的智能和力量,这个角色很明显地是参考福尔摩斯。身为原始演员阵容里唯一的非人类角色,这个角色本来的用意是要成为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用来更加看清楚人类的能力和缺点。史巴克这个角色最初被电视网高层否决了,原因是他们认为他的外表隐约地跟“撒旦”相近(尖尖的耳朵和眼角),可能会让某些观众觉得心烦。事实上,罗登贝瑞发现电视网在将宣传资料送到南方较为保守的州会员的手上之前,有先将照片里史巴克的耳朵和眼角修饰过。但是史巴克逐渐地变成影集里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他的角色平静与冷漠,相对于麦考伊医生的热情乡下医生般的个人特质,两人间的针锋相对也成为影迷间所津津乐道。许多女性星舰迷也觉得史巴克的外表对她们有著强大的吸引力,原因是因为她们幻想隐藏在他冷静的瓦肯人外表之下所带出的人类面的丰富情感。

影集的制播是在冷战期间,并且它的剧情偶尔会影射这个时期。《星际争霸战》偶尔会演到跟其他先进太空文明种族的遭遇,包括克林贡人罗慕伦人等等,他们都同时与星际联邦进行各自的“冷战”。然而,历史上的冷战在影集当中被清楚地刻画为过去的一部分,许多人类角色的名字是俄式姓名。

部分剧情

编辑

《星际争霸战》许多集的情节都有牵涉到企业号遭遇到远胜于它和它的航员的力量的故事。这些“力量”有著许多不同的面貌:有著强大精神力的先进外星种族、凶恶的外星机器、有一次还遇到一个“神”。有时候某个航员会在某个不寻常的事故里得到神一般的力量,最后也总是给他们自己或是其他航员带来毁灭。对自动化采取谨慎的态度获得了胜利。在许多集里,柯克舰长还从专横的电脑手里解救外星文化。

许多这种类型的情况解决的方式是,当这个力量前来奴役或是摧毁星舰和航员的时候,由柯克挺身而出。他通常采用的战略是以机智胜过对手,并且慷慨陈词来恳求人性的价值。许多集通常结束的时候是以一段简短的寓意做为总结,并带有一丝丝的幽默。

在剧本写作方面,《星际争霸战》另一个著名的地方是第一个聘用当代具有引领地位的科幻作家,例如哈冷·爱利森Harlan Ellison)),以及已有地位的电视剧作家来撰写剧本的科幻电视影集。系列影集剧本编辑桃乐丝·方塔那Dorothy C. Fontana,原先是罗登贝瑞的秘书)也是《星际争霸战》之所以成功的另一个要角——她编辑了大部分集数的剧本,也写了约十几集的剧本,不过她的贡献在当时被大大地轻视了。她继续为《银河飞龙》第一季撰写了几集的剧本,不过她在第二季开始前离开了,后来也对新影集的方向、罗登贝瑞对影集的支配、以及他把影集成功的功劳全部归于自己的这几点多所批评。

《星际争霸战》较杰出的几集包括:“兽笼”(The Menagerie,唯一分成上下集的章节,由罗登贝瑞亲自编剧,并且使用了当初未播映的试播章节“牢笼”(The Cage)的部分影片)、“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由大卫·杰洛德(David Gerrold)编剧)、“永恒边界之城”(The City on the Edge of Forever,编剧哈冷·爱利森(Harlan Ellison))、“黑暗中的恶魔”(The Devil in the Dark,编剧吉恩·康(Gene L. Coon))、以及“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编剧保罗·施耐德(Paul Schneider))等等。虽然《星际争霸战》大多数章节都具有独立性,不过整个系列影集里还是有几个著名的主题。可以说,最重要的是探索1960年代美国的几个主要议题,像是性别歧视、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全球性战争等等。罗登贝瑞相信,给予新的观点,群众们在他们自己的生活里看待这些议题的方式也会大大地不同。但是有些评论家指控他为左派宣传

举例来说,某几集的《星际争霸战》,例如“苹果”(The Apple)以及“执政官回归”(The Return of the Archons),既微妙又清楚地显示出反宗教的题材。而另外几集例如“面包和马戏团”(Bread and Circuses)和“奥米加荣耀”(The Omega Glory)则是更公开地赞扬宗教与爱国的题材,不过某些人认为,像这些普遍被认为剧本差和不可置信地烂的几集,不过是罗登贝瑞试著迎合传统、主流美国意识,以免遭到审查。然而,重要的是要记得电视网的干涉,大到包括剧本和影片的全面审查,在1960年代是一种常态。而《星际争霸战》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窜改。许多剧本在NBC审查过后必须再修订。根据一本关于这个影集的书中提到,在“捕人陷阱”(The Man Trap)这一集里的“盐吸血鬼”怪兽的血盆大口其实是一个内部笑话,用来讽刺电视网审查员坚持减掉张嘴亲吻的恋爱场景的习惯。

《星际争霸战》另一个知名的地方是它的幽默感,像是史巴克和麦考依好友间针锋相对的斗嘴。有几集例如“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I, Mudd”、以及“A Piece of the Action”等等均是以喜剧的方式来编写剧本和拍摄的。这份幽默在后续的影集和电影里稍微减轻了一些,不过在电影《抢救未来》里又大肆运用。

有几集成为美国文化里谚语的来源,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结果。也许最佳的例子是“柏拉图的继子女”(Plato's Stepchildren)这一集,史巴克的心智遭到控制(经由类似心灵传动的过程)。控制他的行星居民不知什么原因选择了古希腊作为榜样。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史巴克边弹著竖琴边唱著一首歌,歌里有“苦涩残渣”(bitter dregs)这个词。结果,当某个美国球队在某个球季表现得格外地差时,球迷们建议(例如用写信给他们当地报纸体育专栏的编辑,或是打电话到广播电台体育谈话节目等的方式)球队应该将他们今年的年度焦点影片命名为“柏拉图的继子女”,因为这个球队已经变成联盟里的“苦涩残渣”。

主题曲

编辑

影集的主题歌是由亚历山大·克利基Alexander Courage)所作曲,虽然有搭配歌词,但是从来没用过。这份歌词曾经刊载在由史蒂芬·怀特菲尔德Steven E. Whitfield)所撰,1968年出版的《The Making of Star Trek》一书中:

Beyond the rim of the starlight
My love is wandering in starflight
I know he'll find in star clustered reaches
Love strange, love a star woman teaches
I know his journey ends never
His star trek will go on forever
But tell him while he wanders his starry sea
Remember, remember me.

贺伯·搜洛Herb Solow)与罗伯特·贾特曼Robert Justman)在他们1996年写的书中《Inside Star Trek: The Real Story》提到,吉恩·罗登贝瑞没有告诉作曲者亚历山大·克利基,私底下写了这段歌词,而且也没有打算要让它们跟曲一起唱,以便让他得到歌曲表演版税的50%。(这个惯例并不是新创的,在音乐出版事业里蛮常见的,不过有些人认为这个有道德上的疑虑。)虽然主题曲的一些录音版本有搭配歌词,但是许多人指出,歌词跟旋律不搭,而且不好唱。

角色

编辑
参见:星际争霸战演员群列表英语List of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cast members

主角

编辑
角色 演员或配音 香港配音 性别 职务 种族 备注 照片
詹姆斯·柯克 威廉·夏特纳 陈曙光 星舰进取号-A
舰长
人类

《原初系列》主要人物照片

史巴克 伦纳德·尼莫伊 张生 (承上,下同)
大副兼科学官
半人类
瓦肯
第七部电影未出现
伦纳德·麦考伊 迪弗利斯·凯利英语DeForest Kelley 陈浩 医疗长 人类 第七部电影未出现
妮欧塔·乌瑚拉 妮雪儿·尼柯斯 丹萍->潘满俦 通讯官 人类(非裔) 第七部电影未出现
苏鲁光 乔治·竹井 卢国雄->罗石清 舵手 人类(日裔) 第七部电影未出现
帕夫·契可夫 沃尔特·凯尼格英语Walter Koenig 李忠强 领航官 人类(俄裔) 《动画系列》未出现
克里斯丁·查培尔英语Christine Chapel 玛婕尔·巴瑞特英语Majel Barrett 护士 人类 在电影系列中仅出现于第一部电影
蒙哥马利·斯科特 詹姆斯·杜汉 麦基->周永坤 轮机长 人类

苏鲁和乌苏拉在影集里只有姓没有名,在纪录片《威廉·薛特纳的星舰奇航记回忆》(William Shatner's Trek Memories)里,妮雪儿·尼柯斯(Nichelle Nichols)在专访中提到,她和罗登贝瑞在一起绞尽脑汁让角色背景更为完整时,同意乌苏拉的名字应该叫做“妮欧塔”(Nyota),这在斯瓦希里语中是“星星”的意思。苏鲁的名字“光”,记载于官方正式资料中,并在《迈入未来》中首次使用。

相对地较为年轻、一头乱发的俄籍领航员契可夫是在第2季加入的。根据一个普遍为人所知的传说指出,这是回应一篇俄文报纸“真理报”的愤慨社论。这篇社论指出,苏联是第一个将人送入太空的。然而,没有直接的证据说这是真的。官方文件说加入这个角色是为了更吸引青少年的市场,特别是女性的部分。

配角

编辑

试播章节

编辑

著名的客串角色

编辑

此外,影集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常常有新进人员(通常是穿著红制服的安全人员)在介绍过后不久就在任务当中被杀或是受伤。这些角色出现得太普遍了,所以就产生一个专有名词——“红衣人”,这些跑龙套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醒主角们有危险情况发生。

在“下一代”时期仍出现的角色

编辑
参见:《星舰奇航记》系列跨越演出人员英语Star Trek crossovers

衍生影集《银河飞龙》于1987年首播的时候,在影迷之间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罗登贝瑞选择将它设定在《星际争霸战》约100年后的时空,使得原先《星际争霸战》的角色没有办法成为新影集的主要角色。

然而,随著《银河飞龙》以及它的衍生影集的故事发展,许多《星际争霸战》时期的角色还是在故事中出现:

  • 史巴克:现任瓦肯大使,据说他偷偷潜入罗慕伦帝国,希望能够促进它与星际联邦间的共存,以及和瓦肯社会的统一(参见“统一,上下集”(Unification, Parts I and II))。
  • 麦考依:现在是一位高龄137岁的上将,在企业号D型进行处女航之前来进行视察(参见首集“远点遭遇战”(Encounter at Farpoint))。
  • 史考提:晋升为上校,被困在传送器缓冲区里达70年之久,后来被企业号D型的航员发现,总算将他拯救出来(参见“遗物”(Relics))。
  • 沙瑞克(Sarek):史巴克的父亲,在新的世纪里继续担任瓦肯大使,最后死于瓦肯星(参见“统一,上下集”)。
  • 刚、寇洛斯、寇(Kang, Koloth and Kor):这3个曾经在“Day of the Dove”、“Trouble with Tribbles”、以及“Errand of Mercy”这3集出现的克林贡人,在24世纪继续为克林贡帝国服务。他们出现在《银河前哨》的一集“血誓”(Blood Oath)里,在这一集刚和寇洛斯丧生。寇之后死于多明尼恩战争里。在《迈入未来》时期的年轻时代的刚,之后也在《重返地球》的一集“倒叙”(Flashback)里出现。
  • 詹姆斯·柯克:他在2290年代中期,企业号B型的处女航途中失踪,不过在75年之后被企业号D型的毕凯舰长从另一个平行时空拯救出来。然而,柯克在24世纪的出现是短暂的,他死于电影《日换星移》里。

除了上面的例子之外,这些年来在许多非正史的小说和漫画书里面会出现《星际争霸战》时期的航员透过时空旅行或是其他方式来到《银河飞龙》时期的情节。

冷知识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Poe, Stephen Edward. A Vision of the Future. Simon and Schuster. 1998: 138–139 [2013-08-08]. ISBN 0-671-534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6). 
  2. ^ Solow, Herbert F.; Justman, Robert H. Inside Star Trek: The Real Story. Simon & Schuster. June 1, 1997. ISBN 0-671-00974-5. 
  3. ^ Page, Don. 'Star Trek' Lives Despite Taboos. Toledo Blade. August 15, 1968 [April 29,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 ^ "Star Trekkers Are Restor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tford Courant Mar 17, 1968. 12H.
  5. ^ Davies, Máire Messenger; Pearson, Roberta; Michael Lowell Henry. The Little Program That Cou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BC and Star Trek. Hilmes, Michele; Henry, Michael Lowell (编). NBC: America's Netw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ugust 1, 2007. ISBN 0-520-25079-6. 
  6. ^ Harrison, Scott. 'Star Trek' protest.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April 25, 2011 [April 26,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7. ^ 7.0 7.1 Scott, Vernon. Letters Can Save 'Star Trek'. The Press-Courier (Oxnard, California).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February 7, 1968: 17 [April 29,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8. ^ Lowry, Cynthia. Star Trek Fans Save Enterprise. Tri-City Herald (Pasco, Texas). Associated Press. April 8, 1968: 8 [April 29, 2011]. [失效链接]
  9. ^ Teitelbaum, Sheldon. How Gene Roddenberry and his Brain Trust Have Boldly Taken 'Star Trek' Where No TV Series Has Gone Before : Trekking to the Top.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May 5, 1991: 16 [January 24,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10. ^ Hale, Barrie. Believing in Captain Kirk. Calgary Herald. April 26, 1975: 10 [May 14,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