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人,唐朝著名将领。
李光弼 | |||||||||
---|---|---|---|---|---|---|---|---|---|
军事家 | |||||||||
时代 | 中唐 | ||||||||
封爵 | 蓟郡公→临淮郡王 | ||||||||
本籍 | 营州柳城 | ||||||||
出生 |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 营州柳城(今[辽宁省 | ||||||||
逝世 |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 徐州 | ||||||||
谥号 | 武穆 | ||||||||
| |||||||||
生平
编辑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1]其母是李楷固女。武则天时,内附唐朝,玄宗开元初年,官至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闻名。李光弼幼时守节气,善于骑射,能读班固《汉书》。“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左卫亲府左郎将)。
天宝初年,官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五年(747年)官至河西节度王忠嗣的兵马使,充任赤水军使。王忠嗣厚待李光弼,常说:“光弼必居我位。”边塞上称为名将。八年(750年)任河西节度副使,封蓟郡公。十一年(753年)拜单于副都护。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累迁朔方节度副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出任河东节度副使,兼云中太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天宝十五载(756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出井陉(河北井陉),与史思明于常山(河北正定)相持四十馀日,四月,郭子仪兵至常山,联手大破史思明。天宝十五载(756年)五月,郭子仪与李光弼会师于嘉山(今河北曲阳东)大败史思明。进围博陵(今河北定县),军威大振,河北十余郡皆归唐。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蔡希德以10万进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史称太原之战。北都留守李光弼所部不满万人,加固城垒'使用各种器械,战术'屡败史思明。史思明久攻不破。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击,大败蔡希德,歼敌七万人。
乾元元年(758年),李光弼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封太尉、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升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进击安庆绪,史思明军突然渡河,陷汴州(今开封),逼洛阳。李光弼以兵弱被史思明击败,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西)。
上元二年(761年),鱼朝恩与大将仆固怀恩奏称叛军不难扫除,皇帝下诏光弼攻洛阳,李光弼被迫进军,战于北邙(今河南洛阳北),仓皇之间,唐军兵败邙山(今洛阳北),河阳、怀州均陷,光弼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肃宗不加罪,命其以太尉充河南副元帅,镇守临淮(今安徽盱眙北)。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以精骑围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光弼移镇徐州(今属江苏)。宝应元年(762年),封临淮郡王,镇压浙东袁晁起义。
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朝廷多次征召,光弼皆迁延不至,诸将因此不听指挥[2],广德二年,病故于徐州,年五十七岁。赠司空[3],谥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子孙
编辑弟
编辑
子
编辑孙
编辑注释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
编辑前任: 郭子仪 |
唐朝司空 757年—760年 |
继任: 王思礼 |
前任: 李俶 |
唐朝太尉 760年—761年 761年—764年 |
继任: 郭子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