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历史

特定领域历史

东南亚可以分为二个区域来进行研究:一个是大陆东南亚(中南半岛),包括了现在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半岛地区,另一个是海洋东南亚,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东马新加坡菲律宾东帝汶汶莱科科斯(基林)群岛圣诞岛[1][2]

东南亚

东南亚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五万年前,在海洋东南亚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早在一万年前,和平文化的人就已经迁徙至此,有不同工艺及工具制作的传统及文化。新石器时代时,有许多南亚语系的人由陆路迁移至此,南岛语系的人则由海路到达东南亚的岛屿。最早期的农业社会种植粟米稻米,并开垦水田,时间约在西元前1,700年的中南半岛的低地及冲积平原[3]

冯原文化英语Phung Nguyen culture(位在现在的越南北部)及班清遗址(位在现在的泰国)是最早使用铜的地方,时间约在西元前二千年,接著是约在西元前五百年的东山文化,发展了复杂的青铜生产及处理产业。同时也形成早期的农业帝国,其领土富饶肥沃,例如湄公河下游的扶南红河三角洲文郎国[4]。较小及较孤立的王国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参与海上贸易。

马六甲港口图像-1724年

东南亚的历史明显的受到其地形多样性的影响。海洋东南亚中,除了婆罗洲苏门答腊外,其馀地区的格局都是由许多岛屿和群岛形成的陆海格局。这种领土的不连续性[5]让此地区中等大小的国家可以无视于领土的扩展,专注于使其成长及富裕的海上贸易。

中南半岛的土地是连续的,高低崎岖的地形是早期占婆高棉族孟族文明的基础。广阔的海岸线以及西南方的主要河流,例如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将居民、贸易、社会文化及经济活动转向印度洋南海[6][7]

东南亚位在印度洋南海的航路中间,约在西元前100年时,印度洋和南海的贸易使这里的经济可以成长,思想的涌入也让社会组织得以成形,并且得以进步。大部份的东南亚地区选择性的学习印度的手工艺、文化,采用印度的宗教及治理方式,也是东南亚信史的开始以及其文化特征的延续。

相较之下中华文化则是以运贸易为基础,对东南亚进行较为间接及不定期的传播,中国虽然将百越西南夷纳入版图,但对于更南方的与百越、西南夷相近的东南亚民族,长久以来局限在礼节式朝贡的外交关系,除了越南之外,东南亚较少吸取中国的文化[8][9],但通过贸易东南亚与中国存在频繁往来,众多华侨移居东南亚。

爪哇岛婆罗浮屠

东南亚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被称为曼荼罗体系,在该体系下统治者的统治范围限于王都的周边地区,周围附庸与实力较强的统治者维持一种个人关系而非外交关系,同时政权没有固定边界,而是随著权力变化经常伸缩变化。除了印度教之外,佛教大约在第八及第九世纪影响中南半岛。伊斯兰思想早在第八世纪就进入东南亚的岛屿中,第一个穆斯林社会[10]是在13世纪形成的[11][12]

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有显著影响,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的统一形成于殖民时期,其他东南亚地区也通过殖民的影响由曼荼罗体系政权转变为现代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的生存以及发展都需要现代化的国家以及强烈的国家认同[13]。现在大部份东南亚国家都享有主权自决权,这些国家也接受各国政府之间合作的概念,形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14][15]

相关条目

编辑

脚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aigorō Chihara. Hindu-Buddhist Architecture in Southeast Asia. BRILL. 1996 [2019-11-07]. ISBN 978-90-04-105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2. ^ Victor T. King. The Sociology of Southeast Asia: Transformations in a Developing Region. NIAS Press. 2008 [2019-11-07]. ISBN 978-87-91114-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3. ^ Hall, Kenneth R. A History of Early Southeast Asia: Maritime Trade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100-1500. 
  4. ^ Carter, Alison Kyra. Trade and Exchange Networks in Iron Age Cambodia: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Glass Beads.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10, 30 [2017-02-12]. doi:10.7152/bippa.v30i0.99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Willem van Schendel. Geographies of knowing, geographies of ignorance: jumping scale in Southeast Asia 2002 – Willem van Schendel Asia Studies in Amsterdam (PDF).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17-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5). 
  6. ^ Chinese trade (PDF). Britishmuseum.org.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05). 
  7. ^ Culture, Regionalism and Southeast Asian Identity (PDF). Amitavacharya.com.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7). 
  8. ^ Why did China shut itself out of the world in the 15th century?. Stack Exchange Inc.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4). 
  9. ^ John M. Hobson.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0 [2019-11-07]. ISBN 978-0-521-5472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 
  10. ^ Woodward, Mark. Islamic Societies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09-01. ISBN 9780195137989. doi:10.1093/oxfordhb/9780195137989.001.0001.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1. ^ Muhamad Ali. Islam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12. ^ Thongchai Winichakul. BUDDHISM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PD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17-07-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2-04). 
  13. ^ Constance Wilson.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14. ^ S-E Asia's identity long in existence. Hartford-hwp com. [2017-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9). 
  15. ^ SOVEREIGNTY AND THE STATE IN ASIA: THE CHALLENGES OF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PDF).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26). 

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