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歷史

特定领域历史

東南亞可以分為二個區域來進行研究:一個是大陸東南亞(中南半島),包括了現在的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半島地區,另一個是海洋東南亞,包括了現在的印度尼西亞東馬新加坡菲律賓東帝汶汶萊科科斯(基林)群島聖誕島[1][2]

東南亞

東南亞最早的人類可以追溯到五萬年前,在海洋東南亞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四萬年前。早在一萬年前,和平文化的人就已經遷徙至此,有不同工藝及工具製作的傳統及文化。新石器時代時,有許多南亞語系的人由陸路遷移至此,南島語系的人則由海路到達東南亞的島嶼。最早期的農業社會種植粟米稻米,並開墾水田,時間約在西元前1,700年的中南半島的低地及沖積平原[3]

馮原文化英語Phung Nguyen culture(位在現在的越南北部)及班清遺址(位在現在的泰國)是最早使用銅的地方,時間約在西元前二千年,接着是約在西元前五百年的東山文化,發展了複雜的青銅生產及處理產業。同時也形成早期的農業帝國,其領土富饒肥沃,例如湄公河下游的扶南紅河三角洲文郎國[4]。較小及較孤立的王國開始迅速發展,並且參與海上貿易。

馬六甲港口圖像-1724年

東南亞的歷史明顯的受到其地形多樣性的影響。海洋東南亞中,除了婆羅洲蘇門答臘外,其餘地區的格局都是由許多島嶼和群島形成的陸海格局。這種領土的不連續性[5]讓此地區中等大小的國家可以無視於領土的擴展,專注於使其成長及富裕的海上貿易。

中南半島的土地是連續的,高低崎嶇的地形是早期占婆高棉族孟族文明的基礎。廣闊的海岸線以及西南方的主要河流,例如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將居民、貿易、社會文化及經濟活動轉向印度洋南海[6][7]

東南亞位在印度洋南海的航路中間,約在西元前100年時,印度洋和南海的貿易使這裏的經濟可以成長,思想的湧入也讓社會組織得以成形,並且得以進步。大部份的東南亞地區選擇性的學習印度的手工藝、文化,採用印度的宗教及治理方式,也是東南亞信史的開始以及其文化特徵的延續。

相較之下中華文化則是以運貿易為基礎,對東南亞進行較為間接及不定期的傳播,中國雖然將百越西南夷納入版圖,但對於更南方的與百越、西南夷相近的東南亞民族,長久以來局限在禮節式朝貢的外交關係,除了越南之外,東南亞較少吸取中國的文化[8][9],但通過貿易東南亞與中國存在頻繁往來,眾多華僑移居東南亞。

爪哇島婆羅浮屠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政治結構被稱為曼荼羅體系,在該體系下統治者的統治範圍限於王都的周邊地區,周圍附庸與實力較強的統治者維持一種個人關係而非外交關係,同時政權沒有固定邊界,而是隨着權力變化經常伸縮變化。除了印度教之外,佛教大約在第八及第九世紀影響中南半島。伊斯蘭思想早在第八世紀就進入東南亞的島嶼中,第一個穆斯林社會[10]是在13世紀形成的[11][12]

近代歐洲殖民主義對東南亞地區有顯著影響,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的統一形成於殖民時期,其他東南亞地區也通過殖民的影響由曼荼羅體系政權轉變為現代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的生存以及發展都需要現代化的國家以及強烈的國家認同[13]。現在大部份東南亞國家都享有主權自決權,這些國家也接受各國政府之間合作的概念,形成了東南亞國家聯盟[14][15]

相關條目

編輯

腳註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aigorō Chihara. Hindu-Buddhist Architecture in Southeast Asia. BRILL. 1996 [2019-11-07]. ISBN 978-90-04-105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 
  2. ^ Victor T. King. The Sociology of Southeast Asia: Transformations in a Developing Region. NIAS Press. 2008 [2019-11-07]. ISBN 978-87-91114-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 
  3. ^ Hall, Kenneth R. A History of Early Southeast Asia: Maritime Trade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100-1500. 
  4. ^ Carter, Alison Kyra. Trade and Exchange Networks in Iron Age Cambodia: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Glass Beads.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10, 30 [2017-02-12]. doi:10.7152/bippa.v30i0.99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Willem van Schendel. Geographies of knowing, geographies of ignorance: jumping scale in Southeast Asia 2002 – Willem van Schendel Asia Studies in Amsterdam (PDF).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17-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5). 
  6. ^ Chinese trade (PDF). Britishmuseum.org. [2017-01-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7-05). 
  7. ^ Culture, Regionalism and Southeast Asian Identity (PDF). Amitavacharya.com. [2017-01-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5-17). 
  8. ^ Why did China shut itself out of the world in the 15th century?. Stack Exchange Inc. [2018-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4). 
  9. ^ John M. Hobson.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0 [2019-11-07]. ISBN 978-0-521-5472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 
  10. ^ Woodward, Mark. Islamic Societies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09-01. ISBN 9780195137989. doi:10.1093/oxfordhb/9780195137989.001.0001.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11. ^ Muhamad Ali. Islam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 
  12. ^ Thongchai Winichakul. BUDDHISM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PD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17-07-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2-04). 
  13. ^ Constance Wilson.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018-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14. ^ S-E Asia's identity long in existence. Hartford-hwp com. [201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9). 
  15. ^ SOVEREIGNTY AND THE STATE IN ASIA: THE CHALLENGES OF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PDF).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26). 

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