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西非会议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4月20日) |
柏林会议(德语:Berliner Konferenz;英语:Berlin Conference),也被称作刚果会议(德语:Kongokonferenz)或西非会议(德语:Westafrika-Konferenz)由欧洲强国在1884年至1885年与德意志帝国柏林的帝国总理府举行,以准备他们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与发展贸易。与会国最后达成了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正式开始瓜分非洲。
缘由
编辑1880年代,欧洲国家对非洲有了更大的兴趣。亨利·莫顿·史丹利于1874至1877年发现了刚果河盆地,终于找到非洲最后的“未知的地域”(拉丁语:terra incognita)。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于1876年成立了国际非洲协会(法语: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Africaine)。得知史丹利的成功后,利奥波德二世邀请他参与协会的工作。该协会的宗旨是探索非洲与为非洲人民带来“文明”。1878年,另一类似组织国际刚果协会成立,虽与非洲协会关系密切,但比较注重经济发展之工作。比利时国王秘密地买通了刚果协会的投资者,把刚果协会变成追求帝国主义的组织,而表面上则以看似支持慈善事业的非洲协会作掩饰。
由1879年到1884年,史丹利再回到刚果,但不是为求探索领地,而是作为利奥波德二世的探子,谋求在刚果建立一个国家。与此同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海军军官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萨到达刚果盆地西岸,并于1881年在布拉柴维尔(今刚果共和国首都)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而且,葡萄牙王国由于曾经与刚果帝国签署过条约,所以在1884年2月26日与英国签署条约,企图阻止刚果协会扩张到大西洋的海岸线。
除了以上国家,其他欧陆国家也想在非洲建立殖民地。法国在1881年占领了突尼西亚和今刚果共和国的领土,又在1884年得到几内亚。1882年,英国占领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并因此控制了苏丹与部分的索马利亚。在1870年与1882年,意大利王国夺得厄立特里亚。刚刚崛起的德意志帝国也在1884年把多哥、喀麦隆与西南非(今纳米比亚)纳入为他的保护国。
会议
编辑利奥波德二世成功就有关非洲贸易之事,说服法国与德国。在葡萄牙的倡导下,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于1884年邀请了奥匈帝国、比利时王国、丹麦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荷兰王国、葡萄牙王国、瑞典-挪威联合王国、西班牙王国、意大利王国、大英帝国、美国与奥斯曼帝国 十五国代表参加柏林会议,以达成共识。
总议定书
编辑议定书定下了以下的条款:
- 刚果自由邦正式被定为国际刚果协会的私有财产。于是,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刚果领土(今刚果民主共和国之全境)被划为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财产。
- 全体十四个与会国将于刚果盆地全境、马拉维湖及其以东邻近地区享有自由贸易之权利;
- 尼日尔河与刚果河将对船只自由开放;
- 与会国签署禁止贩卖奴隶;
- 根据“有效原则”,与会国只有真正控制某殖民地时,才可以拥有它们。
- 如若任何国家在将来想拥有非洲海岸的任何部分,都必须通知其他签署国或是订立保护国。
值得注意的是,柏林协定书的行文中,第一次提及有关与会国之势力范围的国际协定。
结果
编辑会议过后,欧洲列强加速他们瓜分非洲的行动。在几年之内,名义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领土全被瓜分。1895年时,只有利比里亚、奥兰治自由邦与德兰士瓦仍为独立国家。阿比西尼亚(今衣索比亚)于1889年至1896年成功抵抗意大利自厄立特里亚而来的侵略,史称第一次意阿战争,是非洲唯一的独立原居民国家。1902年前,非洲九成以上的领土都被欧陆国家控制。撒哈拉沙漠之土地,大多为法国所有。英国在镇压了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和与法国解决法绍达事件后,与埃及共同统治苏丹。
英国发动了两次布尔战争,征服了布尔人的国家。1911年,法国与西班牙瓜分了摩洛哥。1912年,意大利从土耳其夺得利比亚。1914年,英国正式占领埃及全境,列强瓜分非洲结束。在这个时候,除了利比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之外,其他非洲土地全归欧洲国家所有。
另外列强在会议上罔顾非洲各民族的实际分布,采取直接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造成了现今不少非洲国家之间的国界异常平直,也因此为这些国家遗留了不少影响至今的部族纷争。
参看
编辑- 非洲历史
- 新帝国主义
- 乔治·塔伯曼·格尔迪 (George Taubman Gol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