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革 (南北朝)

南北朝

江革(5世纪—535年2月),字休映,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人,为南朝间士族的名流,南朝才子江淹之族侄[原创研究?]。好文辞,历官八府长史,不屈服于权贵。

江革
出生不详
南朝宋
逝世535年2月
南朝齐
职业士族名流

生平

编辑

江革幼年起就很聪敏,很早便显现出才能和情思,六岁就能写文章,父亲江柔之很赏识他,曾说:“这个孩子必能兴盛我们的家族。”九岁时父亲去世,江革与弟江观一起生活在孤苦无依的贫困中,身旁无老师朋友指点,兄弟互相勉励,读书力学不倦。十六岁时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江革服丧完毕,与弟江观一同去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南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都很钦重江革。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回家时顺路拜访江革。当时下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盖著破棉被,铺著单薄的席子,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与寒冷,谢朓叹息了很长时间,就脱下自己穿的棉衣,并亲手割下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才离开。

司徒竟陵王听闻了江革,把他引荐为西邸学士。二十岁时,江革举南徐州秀才。后来,仆射江祏引荐江革为府丞

501年,梁武帝萧衍赏识江革的文章很典雅,深深赞赏,因此屡屡重用江革。江革长期在一品大员、郡王的手下作幕僚,江革做官以正直自居,刚直不阿,勇于上表弹劾豪权,一无所避,民安吏畏。江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还担任过尚书左丞、司农卿御史中丞、少府卿、都官尚书、度支尚书等中央机构高官,三次任郡守,却家徒四壁,身旁没有妾小和侍候的丫环,因此为世人所敬重。

江革由东州调往中央任职,离任时所赠的礼物一概不收,独自一人乘一艘小船离任。因船身太轻行驶不稳,江革从江边搬上了十多块石头压船,其为官之清廉令人叹服。江革任镇北豫章王长史广陵太守

后来,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江革乘船而回,却被北魏所俘获,魏徐州刺史元延明听闻过江革的才气,对他厚加接待。江革推托脚有毛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命令江革作丈八寺碑和祭彭祖文,江革以拘捕日久,没有心思为由推辞。元延明又反复逼迫他,江革厉声说道:“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以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元延明无法使他屈服就取消杖刑,每天只给他仅能保存性命的糙米三升。当时,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释放江革还朝。皇上下诏说:“广陵太守江革能够临危不惧,可升任太尉临川王萧宏的长史。”被放还后,梁武帝亲自为其设宴,席间称赞江革道:“今日始见苏武之节。”

535年2月,江革逝世,谥为“彊子”。有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家族背景

编辑
  • 江齐之,江革之祖,宋尚书金部郎。
  • 江淹,江革是他的族侄。
  • 江柔之,江革的父亲,齐尚书仓部郎。
  • 江观,江革的弟弟。
  • 江行敏,江革的长子,好学有才俊,官至通直郎,早死,有集五卷。
  • 江德藻,江革的次子。
  • 江从简,江革的第三子,少有文情,十七岁时作采荷词以刺敬容,为当时所赏。历官司徒从事中郎。侯景乱,被任约所害,子兼叩头流血,乞代父命,以身蔽刃,遂俱见杀。

评价

编辑
  • 梁书》作者姚思廉:“江革聪敏亮直,亦一代之盛名欤。”
  • 《南史》作者李延寿:“江休映之强直,并加之以学植,饰之以文采,其所以取高时主,岂徒然哉。”

延伸阅读

编辑

[]

 梁书/卷36》,出自姚思廉梁书

参考资料

编辑
  • 《梁书·列传·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江革传》,姚思廉著
  • 南史,列传·卷六十·列传第五十·江革传》,李延寿
  • 《民权县志》,江革传,194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