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
《石渠宝笈》,记载清代内府收藏的历代书法和绘画的专书,分为初编、续编、三编。[1]其名称源于西汉皇家藏书之所“石渠阁”。清代皇帝与太后笃信佛教与道教,藏品众多,内府所藏宗教类书画著录则编入《秘殿珠林》。
中国历代的内府书画收藏,签轴繁复。宋徽宗曾敕编《宣和画谱》,为官修绘画著录的重要典籍。清朝皇帝将书画名迹分别庋藏于干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御书房。乾隆时在三希堂、攸芋斋、翠云馆、漱芳斋、静怡轩、三友轩等处所,亦皆有书画藏品登录。康熙朝敕编的《佩文斋书画谱》对《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的编纂,具有启发和影响。清高宗在长达六十年执政期间,二度命官员编纂《秘殿珠林》与《石渠宝笈》,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1743年)开始编撰《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44卷,参与编修者有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保、董邦达等。
续编工作与《秘殿珠林》的续编同时进行,编纂工作始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40册,编修者有王杰、董诰、彭元瑞、金士松、沈初、玉宝瑚、图礼、吴省兰、阮元、那彦成等十人。
三编与《秘殿珠林》的三编同时进行,编纂工作始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二月,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28函,参与编修者为英和、吴其彦、黄钺、姚文田、张鳞、顾皋、朱方增、吴信中、龙汝言、沈维鐈、胡敬等十一人。
前后共耗时74年,朝廷命人缮写成“朱丝栏抄本”,深藏于宫中。
《石渠宝笈》与《秘殿珠林》几乎是同时进行编撰工作,故合称《石渠宝笈·秘殿珠林》。
1918年上海涵芬楼曾出版《石渠宝笈》初、续两编[2],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69年影印出版《石渠宝笈》三编,1971年影印出版《石渠宝笈》初、续两编[3][4][5]。2004年元月深圳雅昌艺术网出版《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12册。[6]
参考文献
编辑- ^ 故宮90週年特展人頭攢動,石渠寶笈何「寶」之有?. [2016-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5).
- ^ 《石渠宝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0-05.。故宫博物院
- ^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三編》.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69年. OCLC 34441991.
- ^ 《祕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1年. OCLC 904261787.
- ^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1年. OCLC 27754924.
- ^ 書畫著錄史上集大成者的巨著《秘殿珠林》、《石渠寶笈》. [2016-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