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
神秀(606年—706年),俗姓李,洛阳尉氏人,唐朝禅宗大师。禅宗五祖弘忍首座弟子,为汉传佛教禅宗的北宗开创者。其教义传遍西京长安、东京洛邑,并曾获得武后、中宗、睿宗三帝之皈依,有“两京法主、三帝门师”[1]之尊号,谥大通禅师,当时与其同修惠能分庭抗礼,有南能北秀之称[2]。
| ||||
---|---|---|---|---|
出生 | 606年 洛阳 | |||
圆寂 | 706年 洛阳 | |||
著名成就 | 创立北宗禅 | |||
宗派 | 禅宗 | |||
头衔 | 大通禅师 | |||
师承 | 弘忍 | |||
徒弟与学生 | 普寂、义福 |
生平
编辑神秀生于隋末,早年博览经史,聪敏多闻,少年剃发出家,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称为上座;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教义的理解,但没有得到弘忍的赞许。唐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
五十岁,至蕲州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参谒弘忍,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深为弘忍所器重,担任教授阿阇梨,居五祖门下第一弟子,有神秀上座的名声。675年(上元二年),弘忍圆寂后,神秀离开东山寺,隐密修行。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至679年),神秀至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扬[3]。
武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于武周久视元年(700年)遣宋之问迎请,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4]。大足元年,(701年)抵东京洛阳,住于内道场,受高遇。武后时常询问,并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表彰功德。由此成为长安、洛阳两京法主,武后、中宗、睿宗三帝“亲教授阿阇梨”,所传教法盛行华北,号称“北宗”。
主要思想
编辑神秀“北宗”极力主张渐悟之说。其同门师弟曹溪惠能于华南弘法,主张顿悟,号称“南宗”。禅宗史上因此而有“南顿北渐”响亮之称。
神秀的另一主要思想,是他所作示众偈说所显示的禅风,“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6]。他纯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立说的。神秀因此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看净”,为一种观行方便[7]。后来他的弟子普寂、降魔藏更发展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之说。[8]
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县)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9][10][11][12][13]
法嗣
编辑师承
编辑弟子
编辑神秀嗣法弟子有十九人,其中嵩山普寂、西京义福为著名。普寂的弟子道璇还把北宗禅传到日本。他们继续阐扬他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概。普寂并以神秀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立为第六祖而自称为第七祖。其惠能一系,在惠能寂后荷泽神会出而论定是非,指出达摩宗的正统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惠能,并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不如惠能之顿悟,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10][11]南顿适应当时佛徒舍繁趋简之要求,日见其盛,神秀的门庭遂日见寂寞。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
编辑唐朝张说撰文。
参考文献
编辑- ^ 曾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禅师.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 宋《高僧传》(卷八)
- ^ 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仪凤中,始逮玉泉,名在僧录。”
- ^ 宋之问《为洛下诸僧请法事迎秀禅师表》
- ^ 《大乘五方便》
- ^ 《景德传灯录》(卷四)
- ^ 张说《大通禅师碑》:“开法大略,则忘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先后。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
- ^ 三眼国土《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 ^ 李邕的《大照(普寂)禅师碑》
- ^ 10.0 10.1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 ^ 11.0 11.1 《神会语录》卷三
- ^ 镇州临济院义玄慧照禅师《天圣广灯录》
- ^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联灯会要》
- Bernard, Faure著,蒋海怒译:《正统性的意欲:北宗禅之批判系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余威德著,《唐代北宗禅发展研究-以玉泉神秀为中心》,花莲:慈济大学,2004年
- 杨曾文,〈敦煌遗书中禅宗北宗文献的学术价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乘无生方便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六祖法宝坛经》星云法师讲述
前任: 弘忍 |
汉传佛教禅宗 (北宗) 六祖 |
继任: 普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