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部海岸线

西南部海岸线或称新海岸线,为台湾日治时期铁道部于1930年代提出的一个铁路新线计画,此路线自海岸线龙井车站往南经鹿港、北溪湖二林仑背北港朴子布袋学甲佳里,最后至台南车站连接纵贯线。此计画原预计在1938年通过预算并动工,但最后并未实施。

西南部海岸线铁道计画路线图

介绍

编辑

铁道部在1935年即提出了设置六个新线的构想,其包含了将平溪线连接纵贯线之路线、连结竹南和南庄的路线、西部海岸线、溪州─枋寮线、北部东西联络线(北回线,战后完成)、南部东西联络线(南回线,战后完成)。前两个路线是考量矿业、林业发展,第三及第四个路线著重在农产开发,第五及第六个路线则是与各种产业发有关,何者优先建置将视台湾之后的情势考量[1]。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的东西向幅员广大,但当时的纵贯线铁路路线只行经平原靠东侧的地区,而平原西侧的海岸地区因为又缺乏良港,交通条件较不佳。然而随著嘉南大圳在1930年完工,嘉南平原的农产量大增,且地方产业发展亦使台湾铁路的运输量逐渐增加,铁道部已为此在规划台南─斗六间的复线工程(1938年动工),和行经西南部海岸的“新海岸线”[2],计画提升铁道运输能力。此新海岸线预计起自台中州的龙井站,往南经鹿港、北溪湖、二林,及台南州仑背、北港、朴子、布袋、学甲、佳里、台南。其路线较纵贯线台中至台南之路线平直,若行驶基隆─高雄间的直通列车,能缩短时间及强化铁道运输能力[3]

各地陈情

编辑

在新海岸线计画被提出后,台湾西南部的彰化市盐水街北斗街虎尾街西螺街等地皆派代表置总督府陈情,希望铁路新线能通过当地以带动地方繁荣。北斗街长田口茂雄、实业协会长林伯馀、福田信吉、寺田清二郎等四人在1937年4月7日前往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陈情,希望新海岸线可以经过北斗[4]。盐水街甚至在盐水公会堂召开街民大会,由商公会长陈宗能、副会长黄福、邮便局长漥寺源辅、盐水街长伊藤镇三等人上台演说,并在事后由陈宗能、黄福、漥寺源辅、林泉、新营郡守林吉一等五人北上陈情[5]。彰化市议会则是提出将新海岸线的起点设置在彰化市之陈情意见[6]。西螺街亦有代表至铁道部陈情[7]。但因这些地方跟原本的纵贯线位置相近,当局并未采纳其意见[2]

空中测量调查

编辑

官方为了此海岸线的计画调查派出了空中测量队,以进行铁路预定线的地形观测。在1937年1月向台湾宪兵队提出空拍申请后,在1937年3月9日的8点15分从台北飞行场起飞,沿途经过新竹州出矿坑、台中州丰原,然后至龙井、鹿港、二林、仑背、朴子、佳里、台南,于10点46分降落于高雄飞行场,于正中午再度起飞,飞经枋寮预定线及鹅銮鼻、台东,然后于13点45分将落在花莲港飞行场,在二十分钟起飞,后因乌云而在基隆盘旋了一阵子,最后在15点45分回到台北飞行场。此次飞行拍摄了两百多张相片,且是日本首次的空中测量。空中测量队的人员有铁道部技师小山三郎日语小山三郎_(技師)、和田广、滨崎优二、嘱托正木喜三郎组成的“测量班”,及小川运输课长、中村旅客系长、西川两摄影技师组成的“摄影班”,及石上飞行员、森机关士,搭乘日本航空输送日语日本航空輸送株式会社的“云雀号”(ひばり号)客机[8][9][10]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交通时代社. 臺灣鐵道の新線計畫. 交通时代. 1935-12-01. 
  2. ^ 2.0 2.1 羽生国彦. 新海岸線建設計劃を論評す 浮動人氣を戒め慎重調查を望む. 交通时代. 1937-05-01. 
  3. ^ 一记者. 二千五百萬圓の巨費を要する 沿海線建設案成る. 交通时代. 1937-04-01. 
  4. ^ 鐵道新線の北斗通過を希望 交通局に代表者が陳情.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4-08. 
  5. ^ 關于新海岸線置驛 鹽水街開街民大會 舉委員偕郡守出府陳情.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3-27. 
  6. ^ 新設海岸線鐵道須以彰化市為基點.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3-19. 
  7. ^ 西南海岸線 西螺經由を陳情.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5-01. 
  8. ^ 台湾三成协会. 海岸新線の空中測量成功 我が國最初の試み. まこと. 1937-03-20. 
  9. ^ 空中測量正式に認可.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3-06. 
  10. ^ 飛行機上から鐵道測量 新縱貫線建設の為. 台湾日日新报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