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尖山,又称尖山[4]布农语Halinpuzu[1]:231Halinpudu[2]:36,38-41,44,64-65,68,76[注 1]),位于台湾花莲县卓溪乡卓清村、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南投边界画在尖山东北侧的副峰,达芬池的西侧,离尖山山顶最高点300多公尺)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之间,海拔3,208公尺[4]台湾百岳排名74,位于中央山脉主棱上,大水窟山的南侧,在玉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四周高峰雄峙,景色壮观,西北方是耸立的玉山,北边是雄伟的大水窟山秀姑峦山,南边是云峰向阳山等高峰。在百岳之中,达芬尖山与中央尖山大霸尖山合称“三尖”,相较之下,中央尖山像高大的中指,大霸尖山如粗壮的拇指,而达芬尖山则如娇小的小指。

达芬尖山
布农语Halinpuzu[1]Halinpudu[2]:36,38-41,44,64-65,68,76
达芬尖山在台湾的位置
达芬尖山
达芬尖山
达芬尖山的位置
别名尖山
最高点
海拔3,208米(10,525英尺)
地形突起度193米(633英尺)
列表台湾百岳三尖
坐标 23°25′57.7″N 121°00′47.2″E / 23.432694°N 121.013111°E / 23.432694; 121.013111
地理
位置 台湾高雄市花莲县南投县
所属山脉中央山脉
攀山
首次登顶台湾总督府山林课近藤盛雄、中村广(1931年3月8日)[3]:121

历史

编辑

根据日本博物学家鹿野忠雄博士在高校大学时代的台湾高山记录《山と雲と蕃人と》一书,1931年8月7日[注 2]他独自一人以八通关越岭道南驻在所为基地单登尖山,途中因地形险恶、强风骤雨受挫而退回南驻在所,隔日再次另寻他路攀登,成功登上尖山山顶,发现已立有石标做为记号,石标中夹著为进行三角测量于1931年3月8日登顶台湾总督府山林课近藤盛雄中村廣的名片[3]

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当时登山活动受到许多政府限制还不是很兴盛,直到日本神户大学来台登山的板本亨篠原均两人于1963年3月19日率先登顶,1964年5月15日台北市登山会的谢金龙、杨海瑞、张凛、詹阿兴与高铭炉等人,利用攀登秀姑峦山之便登顶,此为战后首登尖山之举。随后在“五岳三尖”登峰热潮的推广下,达芬尖山一跃成为岳人竞相争逐的山峰,登山客络绎不绝[7]。台湾有很多座山称为尖山,为能区别之,于1964年取自附近布农部落地名大分变音而称“达芬尖山”[4]

1970年代,政府计画新建三条横贯公路,选在北、中、南各辟一条,其中位在中部的新建横贯公路,探勘队伍一路从水里通往玉里的途中,特别在达芬尖山的山顶上摄影留念,这是因为当时能登上南投、高雄(今直辖市高雄)、花莲三县交界的山峰是很难得的[8]。最后路线决定选在嘉义经沙里仙溪头(指沙里仙溪的主流源头)抵达玉里之路线,并以水里经和社这条路线做为支线,这是由于沿线资源丰富,故开发价值较高[8]。1980年代,玉里玉山线进入施工阶段,原计画在达芬尖山之东北侧是选择以隧道方式凿穿其山壁通过,但在政府基于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与生态环境在保育上考量,最后放弃兴建[9]

注释

编辑
  1. ^ Haisul Palalavi于2016年发表的专题,记述Halinpudu秀姑峦山的布农名;[5]2021年发表的报告,记述秀姑峦山称为Halinpudu森丑之助所记录,[2]:61,74另又记述达芬尖山称为Halinpudu[2]:36,38-41,44,64-65,68,76
  2. ^ 鹿野忠雄独登尖山失败退回南驻在所应该在8月7日,而不是杨南郡汉译本写的8月8日。仔细比对日文原版与汉译版,“今天是八月八日”是杨南郡自己加上去的,原文没有这句。原文一开始先用一大段叙述8月7日晚上遍体麟伤的回到南驻在所,然后再使用倒叙法回忆“当天”早上的行程。汉译版误以为是次日8月8日。[3][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花蓮縣卓溪鄉傳統領域地名故事表.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第四年研究報告 (PDF)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委托·中国地理学会 执行·张长义 主持·蔡博文 共同主持. 2005-12 [2022-08-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3). 
  2. ^ 2.0 2.1 2.2 2.3 Haisul Palalavi [海树儿·犮剌拉菲]. 玉山國家公園西部園區原住民族地區傳統名稱與文化意涵調查計畫案·成果報告 (报告).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21-12-20 [2022-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4). 
  3. ^ 3.0 3.1 3.2 鹿野忠雄. 尖山單獨行. 山と雲と蕃人と. 日本国会图书馆 (东京: 中央公论社). 1941年8月: 109–122 (日语). 
  4. ^ 4.0 4.1 4.2 麦觉明. 《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 南二段 登達芬尖 朗讀台灣山林美學】 (中视主频). 南投、高雄、花莲三县交界: 大麦影像传播工作室. 2013-11-18 (中文(台湾)). 
  5. ^ Haisul Palalavi [海树儿·犮剌拉菲]. 布農族的Asang daingaz(祖聚居地):談布農族地名的取名方式與部落的地名源. 原住民族文献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 27 [2022-08-14]. ISSN 2306-48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6. ^ 鹿野忠雄. 單人獨登尖山. 山と雲と蕃人と [山、云与蕃人]. 由杨南郡翻译 汉译初版. 台北: 玉山社. 2000年2月: 133–134 [日文原著1941年8月 中央公論社]. ISBN 957-8246-33-1. 
  7. ^ 達芬尖山. 线上台湾百岳. 上河文化. 2018年8月27日 [2022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8日). 
  8. ^ 8.0 8.1 (繁体中文)《玉山仰望:新中横时代》〈踏勘〉李瑞宗,台北市,ISBN:9789860424089,交通部公路总局,2016年1月。
  9. ^ (繁体中文)《玉山仰望:新中横时代》〈辟建〉李瑞宗,台北市,ISBN:9789860424089,交通部公路总局,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