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卫星客运廊
T1卫星客运廊(英语:T1 Satellite Concourse)是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楼之一,曾称为北卫星客运廊(英语:North Satellite Concourse),坐落于一号客运大楼以北,楼高两层,面积达20,000平方米,设有9个供窄体飞机停放的廊前停机位(闸口13至21)及1个遥距停机位登车处(闸口22),天际走廊工程开始前曾有10个停机位(此为闸口507)[1],候机区设有10间商铺及2间食肆。卫星客运廊在2009年12月17日 开始投入服务[2],预计每年可接待逾500万人次的旅客。由于北卫星客运廊在天际走廊建成后连接一号客运大楼,成为客运大楼的一部分,因此位于北卫星客运廊的闸口及停机位号码于2021年3月25日重新编配,以配合一号客运大楼的号码排序,北卫星客运廊亦易名为“T1卫星客运廊”。[3]510号闸口改为13号闸口,509号闸口改为14号闸口,如此类推,原有接驳巴士地点则未有消息,有关闸口更改计划与2020年的计划不同。
历史
编辑随著机场的中转旅客增加,较小型的窄体飞机的起降量也相应上升。虽然这类飞机能使用大型泊机位,但这样会浪费资源。有见及此,机管局在2006年投放10亿兴建北卫星客运廊以配合市场要求。新客运廊于2009年12月17日试业[4]。北卫星客运廊由于须依靠机场巴士接驳,使用上较为不便,所以初期使用的航空公司以飞行短途线的廉价航空及小型航空公司为主。及至2015年,国泰港龙航空已迁入使用北卫星客运廊之登机闸口,以及后来2019年随著收购改由香港快运航空使用。
2020年2月11日起,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香港往返各地的航班大幅减少,北卫星客运廊暂停使用,所有航班转往一号客运大楼的停机位上落。
2021年3月25日起,北卫星客运廊登机闸口改为13-21号。
2021年11月18日起,卫生署于香港国际机场T1卫星客运廊内设置二号临时样本采集中心。[5]
2022年11月1日,连接T1卫星客运廊与一号客运大楼的天际走廊正式启用。[6]
交通
编辑由于北卫星客运廊是一座四周有飞机滑行道围绕的独立建筑物,也不是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的服务范围,所以须要依靠禁区内的机场巴士往来。离境的旅客在一号或者二号客运大楼办理登机及出境手续及接受保安检查后,在一号客运大楼指定地点乘坐接驳巴士到达北卫星客运廊。接驳巴士每4分钟一班,旅客可以随时乘坐接驳巴士来往北卫星客运廊及一号客运大楼。
机管局在一号客运大楼与北卫星客运廊之间兴建一条名为“天际走廊”的全天候行人走廊来实现步行接驳。外型形似牌楼、全长200米的“天际走廊”由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承建,连接一号客运大楼与北卫星客运廊,落成后将成为全球最长机场禁区行人天桥。天桥高度超过28米,足以全球最大型客机空中巴士A380通过。天桥启用后,旅客毋需乘坐穿梭巴士,往来两座大楼的时间将大大减少。
“天际走廊”亦是一个景点,两端采用透明玻璃地板能让旅客一览停机坪的景色。[7]
设施
编辑- 禁区:
- 4/F - 抵港层、天际走廊(来回一号客运大楼中央客运廊入境区)、转机登记处
- 5/F - 离境层、天际走廊(来回一号客运大楼中央客运廊离境区)、登机闸口13-21、登机闸口旁设有封闭式通道供抵港旅客前往第四层(抵港层)
参考注释
编辑- ^ 存档副本. [201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 ^ 机场北卫星客运廊启用 客运服务进一步提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机场管理局,2009年12月15日
- ^ 存档副本.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 ^ 机场北卫星客运廊启用 客运服务进一步提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机场管理局,2009年12月15日
- ^ 存档副本.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 ^ 機場「天際走廊」啟用 連接一號客運大樓及衛星客運廊 - RTHK. news.rthk.hk.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台湾)).
- ^ 連接一號客運大樓及北衛星客運廊的天際走廊. [202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