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th60/试验:香港公营房屋楼宇设计类型 - 旧长型
旧长型(英语:Old slab),又称旧式长型及长型大厦(Slab block),是香港公营房屋其中一系列之住宅建筑设计,主要泛指由香港房屋委员会(以及其前身)规划、设计及发展的长条形状住宅建筑,遍布全港各区。
实际上,"旧长型" 这个名字是统称及专有词汇、等同今天的 "非标准设计大厦",绝对不是指某一款建筑类型之设计。此词汇其实是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泛指在1987年之前兴建落成的各类长条形状住宅建筑,所以从建筑设计、终饰、外貌、单位款式大小、布局等均不会完全相同,可谓百花齐放、形式多变。
"旧长型" 一词只可指由徙置事务处、工务司署、屋宇建设委员会(不论是聘请私人建筑事务所、还是内部建筑师)设计建造的长条形状大厦;房屋协会及其他建屋团体则有另外专有词汇以描述同样是长条形状之建筑设计。
access corridor block 向街走廊式大厦[1]
历史与概述
编辑1973年,屋宇建设委员会重组为房委会及房屋署后,接收了17个政府廉租屋、屋建会的10个廉租屋邨和所有徙置大厦;这些屋邨拥有不同设计,但为了便于管理,房委会将这些长条形的大厦统称为 "长型大厦",随后房委会当设计了 "新长型大厦" 后便返称为 "旧长型大厦"。
徙置大厦的出现,要追溯到1953年于石硖尾多个木屋区发生石硖尾大火事件,基于形势严峻、令大量木屋区居民惨痛失去家园。
不久,香港政府选择原有邻近木屋区之山边兴建包宁平房;只是因不敷应用而改为兴建多层住宅大厦:徙置大厦,望迅速安置灾民,它就是 "石硖尾徙置区" (今天的石硖尾邨)。
其实在徙置大厦出现之前,已经有各志愿团体兴建公营房屋,最好例子不得不提仅模范邨及上李屋邨、它们都率先提供出租单位,为全香港首两个有真正实现公营房屋概念之公共屋邨。至于当时香港政府其实并非无为低下阶层制订房屋政策,早在徙置大厦建成之前,已经密谋;然而计划与落实进度非常缓慢,以致未能
大部份徙置大厦的天台会搭建一间天台小学等设施,让徙置区内的儿童得到教育,这种设计是因应香港环境而诞生(英国排屋并没有此设计),而且沿用至第三型徙厦为止[2]。
1980年代初期,为改善全港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环境,政府决定将徙置区等乙类屋邨重建成甲类屋邨,更为部份徙置大厦进行改建工程及新增中文汉字命名,如翠屏邨的第17座、及后获命名为 "翠松楼" [3]。
简述
编辑香港最早期徙置大厦,亦属于较早一批 "多层实验楼宇" 之公共房屋[注 1][5][6]。
第一型徙置大厦由时任工务司署署理总建筑师诺顿(George P Norton)设计[5],不过,由石硖尾大火事件过后、到首座第一型徙厦之初步设计提案于1954出现,仅仅相距约数星期,若然论第一型徙厦设计要数星期之内从 "零" 诞生,实属枯木生花,遑论该提案已经盘算楼宇详细选址及设计?所以建筑师必然参照过往之类近建筑、并且短时间内修改成合适安置灾民之住宅设计;更可能是政府早在石硖尾大火事件之前,。
但其实是参照英国部份旧式排屋[注 2]、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及广东道已婚警察宿舍[注 3]之建筑而设计,尤其 "两个互相靠背的单位" 的设计、甚至在包宁平房及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均拥有此设计[5]。这些排屋分为上下两层,每隔几座房屋就设立一个小型空间、仅有一层;至于原有公厕之范围、后来则改为杂物房之用;这些排屋从尖型屋顶中间 "㓥开",就是两个互相靠背的单位了[2]。
第一型徙厦主要分布于新九龙。直到1970年代中期、未有作改装的第一型徙厦于1975年起陆续拆卸;当中黄大仙下邨第8座(黄大仙上邨长欣楼)是最后一座清拆的第一型徙厦,于1996年拆卸。与此同时,部份公共屋邨将原来第一型徙厦设计改建成 "改装第一型"。
因为初时设计仅为迅速安置灾民,故此缺乏合理设施与环境配合,多数徙置大厦的居住环境恶劣,更被华侨日报等称为“白鸽笼式楼宇”[3]。
外观及终饰
编辑俯瞰而望呈H字或工字形。最初设计为楼高6层,后来增加为7层。
屋宇设备
编辑可谓简陋不已,甚至比当时建筑条例所订之 "最低规格" 还要低。
整座楼宇没有装设任何升降机;只有4条楼梯、各自设置在大厦各翼尾端。
单位内没有供应自来水,所有与 "水" 有关都要使用公用水源(来源详见下文)。
建成初时没有任何电力供应,仅依靠住户用燃料为屋内照明;直到60年代初住户可以自行申请接驳电力。
同时,所有住户需要到连接两翼中间的部份如厕,该部份正正是公共厕格,分成男女、比例各半;另外设有洗涤间、有公共自来水。洗澡则需要到公用浴室,但没有自来水、男女各自有7格。
单位
编辑每个单位约10至20平方米,因为空间狭窄、大部份住户会自行搭建阁楼。但单位不设独立厕所,所谓 "厨房" 只是每个单位门口外之走廊空间、住户均需在这里烹饪。
据前房屋署建筑师卫翠芷所述,因应她工作多年的经验、考究第一型徙厦单位的长阔尺寸,拥有至少3种家俬布局[2]。
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第一型 | Mark I | 长板形(H字形) | 1950年代(以英国的排屋为蓝本[注 4]) | 1954年[2] | 石硖尾邨(1954年) | 佐敦谷邨(1960年) | 石硖尾邨(1975年) | 黄大仙下邨第8座长欣楼(1996年) | 石硖尾邨、大坑东邨、李郑屋邨、乐富邨、黄大仙下邨、翠屏邨、柴湾邨、佐敦谷邨 |
| |||||||
改装第一型 | Converted Mark I | 长板形(H字形、一字形) | 1970年代 | 1975年 | 石硖尾邨(1975年) | 佐敦谷邨(1983年) | 佐敦谷邨(1991年) | 石硖尾邨(2008年) | 石硖尾邨、大坑东邨、柴湾邨、佐敦谷邨、大环山邨(红磡邨) | ||||||||
半改装第一型 | Half-Converted Mark I | 长板形(H字形) | 1970年代 | 大坑东邨东新楼(1980年) | 大坑东邨东新楼(2001年) |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香港徙置屋邨之中出现,为非常稀有的型号,固然大厦的设计大致与改装第一型相似,但有此型号或许是在改建为 "改装第一型" 时候因出错而成。
|
大坑东邨第14座(东新楼) | ||||||||||
第一型工厂大厦 | Mark I(Factory Estate) | 长板形(H字形) | 1950年代(参照第一型徙置大厦设计) | 长沙湾工厂大厦第1座(1957年) | 大窝口工厂大厦(1961年) | 长沙湾工厂大厦第1座(1990年) | 柴湾工厂大厦(2012年9月改装) | 参考了第一、二型徙置大厦的设计,并用于徙置事务处(房委会及房屋署)的旗下工厂大厦,不同的是这些大厦每层的楼底较高,而且虽然没有升降机、却设有斜道供搬运货物。如徙置大厦一样,每个单位并没有厕所,在 "H" 形中间一划部份就是公厕。
绝大部份工厂大厦均已拆卸,除了柴湾工厂邨大厦(华厦邨),楼高5层,改建前并无升降机设施,改建前全座共378个工厂单位,每个单位标准面积为18 m2(190 sq ft)。 |
长沙湾工厂大厦第1座、大窝口工厂大厦、柴湾工厂邨大厦 |
| |||||||
2000年代(改建为出租公营房屋) | 柴湾工厂邨大厦(华厦邨华欣楼)(1959年6月,2013年~2016年改建) | 原先的柴湾工厂邨大厦于1959年6月建成,是香港硕果仅存的一座H型建筑设计的工厂大厦,于2013年2月20日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7][8];同年中展开改建工程,并且尽量保存工厂大厦的文物特色
地面则增设入囗大闸、保安柜位并采用封闭式物业管理、加设屋邨物业服务办事处、互助委员会办事处、7间商铺、历史展览区、机电设施、上落货区、公共厕所及园林等设施。 大厦共提供187个出租公屋住宅单位,室内楼面面积由约190至410平方呎不等,属开放式。 |
柴湾工厂邨大厦(华厦邨华欣楼) |
| |||||||||||||
长板形(I字形) | 不详(参照第一型徙置大厦设计) | 长沙湾工厂大厦第4、5座(1965年) | 长沙湾工厂大厦第4、5座 | ||||||||||||||
长板形(反转的4字形) | 不详(从第一型徙置大厦拆卸而成) | 佐敦谷工厂大厦(1959年) | 佐敦谷工厂大厦(某一结构、1983年) | 与 "H" 字形的第一型不同,佐敦谷工厂大厦因为土地不足的关系,兴建成了一幢外观像反转了的 "4" 字型的工厂大厦(实则是缺失了第一型的某个部份) | 佐敦谷工厂大厦 | ||||||||||||
长板形(U字形) | 1980年代(从 "4字形" 大厦拆卸而成) | 佐敦谷工厂大厦(1983年) | 佐敦谷工厂大厦(整座、2005年) | 因应政府发展牛头角的计划,把佐敦谷工厂大厦的西翼拆掉、用来兴建新的牛头角巴士总站,大厦外观又变成了 "U" 字型,直到拆卸前为止 | 佐敦谷工厂大厦 |
第二型(Mark II)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第二型 | Mark II | 长板形(日字形) | 1950年代 | 东头邨(1959年) | 乐富邨(1961年) | 柴湾邨第23至25座(1975年) | 乐富邨第21座(1996年) | 第二型徙厦早于1959年在东头邨出现,主要分布于新九龙、荃湾和葵涌一带,与第一型徙厦相同,楼高5至7层,没有设立升降机,住客没有独立厕所和厨房,在两翼之间的相连梯间设有公众浴室和厨房。
与第一型最大分别的是:第二型是由三条梯间相连两翼的,以致徙厦俯瞰外观呈 "日" 字形;而第一型的就只有一条。值得一提是,第二型大厦的 "日" 字四角会出现面积较大的单位,这些单位内更设有独立厕所和水喉,主要是编配给拥有地契的寮屋拆迁户,这些单位又被俗称 "地主房"。 第二型大厦只有石硖尾第14座及东头邨第9座是单幢式设计(型号与后期的 "改装第二型" 相似,但因该大厦实际上并没有进行改装,而且各单位没有设立独立厨厕,故没有列在 "改装第二型" 之中)。 第二型徒厦早于1975年开始清拆,乐富邨第21座是最后一座清拆的第二型徙厦,于1996年清拆。第二型成为了香港众多徙置屋邨中最早消失的型号。 |
东头邨、柴湾邨、横头磡邨、乐富邨、黄大仙下邨、大窝口邨 |
| ||||||
改装第二型 | Converted Mark II | 长板形(一字形) | 1970年代 | 石硖尾邨(1982年) | 柴湾邨第21座(1996年) | 石硖尾邨第14座(2008年) | 改装第二型徙厦可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徙厦型号,是徙置事务处于1970年代根据原本拥有的第二型徙厦改装而成,原意跟部份第一型徙厦进行改装一样。改装后的第二型徙厦就不再像之前的 "日" 字型设计,而成为了单幢式的设计。不过当中只有极少数第二型徙厦会作这个改装,原因是因为改装第二型是会把其中一翼徙厦拆卸,并再为每个单位加设厨厕设施,因需费甚巨,故此绝大部份以第二型徙厦为主的屋邨也不会进行此改装。
有进行此类改装的第二型徙厦就只有柴湾邨第21座和石硖尾邨第14座,前者早于1959年建成,1996年清拆。使1963年兴建的石硖尾邨第14座曾成为香港硕果仅存的改装第二型徙厦,但其后也于2008年重建计划中清拆。 |
柴湾邨第21座、石硖尾邨第14座 | ||||||||
第二型工厂大厦 | Mark II(Factory Estate) | 长板形(日字形) | 1950年代(参照第二型徙置大厦设计) | 长沙湾工厂大厦(1957年) | 九龙湾工厂大厦(1975年) | 元朗工厂大厦(1996年) | 九龙湾工厂大厦(2009年) | 长沙湾工厂大厦、九龙湾工厂大厦、元朗工厂大厦 |
第三型(Mark III)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第三型 | Mark III | 长板形 | 1950年代 | 葵涌邨(1962年) | 田湾邨(1966年) | 葵涌邨(1991年) | 黄大仙上邨(2002年) | 第三型徙置大厦是继第二型徙置大厦后外出的新型号,于1962年首先于葵涌邨出现以别于之前的设计,大厦大致分为 "I" 字型(长型设计)和 "L" 字型(两座长型大厦相连的徙厦),普遍楼高7至10层(少数的第三型徙置大厦更只有2至3层高不等,以柴湾邨第11座和慈云山邨第41座(慈爱邨爱仁楼)为最矮的两座第三型徙置大厦,只有两层高,但前者各单位皆有独立厨厕,后者不作住宅用途,为一所幼稚园;其次为柴湾邨第10座,只有三层高),所有楼宇仍没有设立升降机;第三型徙置大厦更是第一批为各单位设露台的徙厦,不过仍然不设独立厨厕,只在徙置大厦突出一部份建有公共厕所和厨房给住客。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型徙置大厦的旧长型设计是根据 "旧型政府廉租屋大厦" 的型号而设计的,与之不同的只是第三型徙置大厦大部份仍设天台学校(但秀茂坪下邨第16座是一个独特例子,该大厦与 "火柴盒" 小学相连),而政府廉租屋没有,此后的第四至第七型徙置大厦也是以此为基础。 |
柴湾邨、葵涌邨、田湾邨、黄大仙上邨 |
第四型(Mark IV)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第四型 | Mark IV | 长板形 | 1950年代 | 第四型徒厦是根据之前的第三型徙厦建筑基础而建造的新型号,徙厦主要呈 "I" 字型设计,少数呈 "E" 字形(东头邨23座)或倒 "F" 字型(元朗邨3-5座)。第四型徙厦可以说是徙置区建筑的一大进步,每个单位开始设有独立厨厕(原先设计为共用厕所,后来才升级为独立厨厕,而仍采用旧设计的大厦亦因而要在入伙前进行改建),楼高更高达13至20层不等,故会在徙厦的一边设有两座升降机,但并非服务各层住客,通常其中一组会直达至中层,另外一组会直达至最高层。此外,亦有23座第四型大厦会连接一至两所 "火柴盒"小学,方便邨内学童上课,包括慈云山邨其中八座、蓝田邨其中四座、石排湾邨第4、5座、石篱邨第4、8座、元朗邨第3、4座、柴湾邨第13座、牛头角下邨第3座及东头邨第22座,可以90度或直线连接于楼宇末端外,又或以90度连于楼宇中部。最早的第四型徙厦出现于东头邨22座,1965年4月建成。
虽然格局和规划有所突破和进步,但第四型徙厦却是堪称为众徙厦型号中结构质素最参差的,状况良好如葵涌石篱邨第10和11座,结构安全而得以暂时保留,并于1996年11月6日至2022年间改为中转房屋,在楼宇内设置 "石篱收容中心" ;东头邨第22座及23座虽然混凝土强度不及格(其中22座原拟于1992年拆卸,但在安装钢柱支撑后被剔出整体重建计划),但也一直“续命”至2013年和2003年才清拆。但徙置大厦型号自第四型徙厦起,一直出现至第七型,就已经出现工人偷工减料的情况,以致于1980年代爆发 "26座问题公屋丑闻" 。当中,第四型徙厦占有11座之多,也是众徙置大厦中最多出现问题的型号之一。 第四型徙厦早于1988年开始清拆重建,几经拆卸长达34年。随著政府宣布将于2022年拆卸石篱邨10-11座(拆卸时楼龄将达56年,是众多被拆的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厦中最长寿者),第四型徙厦即将成为历史。 |
|
第五型(Mark V)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第五型(16层) | Mark V(16 Storeys) | T字形 | 第五型徙厦的设计普遍上跟之前的第四型差不多,大厦主要呈 "I" 字长型设计,而且通常是相连著1至3座大厦。
不过从相关学校的设计上,学校虽然与第五型徙厦的设计模棱两可(统称为 "火柴盒小学" ),初期的牛头角下邨第4、5座第五型大厦与一所 "火柴盒" 小学连接,但后期已经改为独立式设计,不再相连著徙厦,及后部份位于非徙置屋邨的同类校舍再加建一层作礼堂之用(而此等学校设计一直沿用至1981年为止)。 此外,由第五型徙厦开始,政府开始将预制组件技术用于兴建徙置大厦(当中牛头角下邨部份楼宇,是全港首批采用此技术兴建的徙厦),但由于成效不彰、加上组件不统一,在牛头角下邨以后的第五至七型徙厦未曾采用此技术;新设计将四个不同规模的家庭单位合并一起,这是根据一项调查的结果而确定,该调查旨在确定安置区中家庭的平均规模。新设计结合早期第四型所提供的独立厕所,并向每个家用单元抽入独立的供水。 由于家庭用电量提升,导致不少后期兴建的徙置区,以及属甲类屋邨的第七型徙置大厦,时常因供电不稳而停电。因此,政府于1980年代尾起,为此等屋邨加建额外的变电站;然而,由于第四及六型徙置大厦需于短期内拆卸,为该等楼宇作出同类加建不符成本效益,此等工程仅于第五及第七型徙置大厦进行。 最早的第五型徙厦出现于葵涌石篱邨,1966年至1968年建成。 第五型徒厦早于1990年开始清拆,随著牛头角下邨在2010年完全清拆后,第五型徙厦已经成为历史。 |
|||||||||
第五型新款式(8层) | New Mark V(8 Storeys) | 长板形(一字形) | ||||||||||
第五型新款式(16层) | New Mark V(16 Storeys) | T字形 | 石篱邨第10和11座之图则名称有显示为 "NEW MK V16 RESETTLEMENT BLOCK - STANDARD 16 STOREY BLOCK",唯需要进一步研究,故此暂定该两座为第四型 |
第六型(Mark VI)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第六型 | Mark VI | 长板形 | 第六型徙厦是徙置事务处时期建成之最后一款的公屋大厦类型,于1969年至1974年期间兴建,主要在新界早期发展的新市镇区(例:葵涌、元朗和屯门)兴建,整体的结构和外貌上都与前工务局在同期兴建之政府廉租屋很相似。在1973年被房委会合并期,第六型徙厦的兴建一度出现真空期,直至蓝田邨四座六型徙厦在1974年落成,成为最后一批此款大厦为止(而当时第七型徙厦已获广泛应用)。
|
第七型(Mark VII)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第七型 | Mark VII | 长板形 | 1970年代 | 1969年[9][注 5] | 美东邨美东楼(1974年7月) | 顺安邨安群楼(1980年) | 美东邨美东楼(2021年4月12日) | 以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厦作为蓝本,包括单位布局、阔度和升降机大堂设计等。第七型大厦建筑可追溯至1969年,当时著名建筑业刊物 Far East Architect & Builder 已经提供当时尚处规划阶段之葵盛邨(廉租屋邨)资料,主要解说如大型升降机 "巨塔" 等行人通道系统建筑如何带动居民走上达40层高之平台阶层,更为今天著名景点之一。
在房委会系统中与政府廉租屋、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长型大厦一并算作 "旧长型大厦",是香港房屋委员会与徙置事务处合并后,于1974年至1980年间完工的公屋大厦类型。第七型徙厦的建筑外表虽然确实与其他比较早期的徙厦很相似,也是以编号来命名每座大厦(例如有葵盛西邨、白田邨和梨木树邨;但沥源邨和荔景邨等同样拥有七型徙厦的屋邨却早在1970年代以中文命名,取代旧式的编号命名制),大厦各层中间位置设有电梯大堂和两端的楼梯,也设有密麻麻的透气孔;而升降机则改为停靠绝大多数楼层;而在沥源邨(部份)、梨木树邨(部份)、大兴邨及顺安邨的第七型大厦,则因应规划采用单方向设计。但七型徙厦是不容许住客在租住的单位中作出改动,例如不允许拆去露台的铁栏、门口不得改建等等,在大厦不论内外都要统一(一如第七型大厦之蓝本 - 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厦),故此从外观上比起前六代都来得整齐许多,在维护上也比前六代好上许多(纵使如此,仍有部份第七型大厦被揭发偷工减料,但政府亦未打算清拆,更于2019年宣布不清拆同类大厦至少15年)。
顺带一提,只有兴华邨的第七型徙厦,是由徙置事务处策划兴建,其他最初均为政府廉租屋;此外,顺利邨最初亦是采用同款徙厦的徙置区项目,但最后改用廉租屋邨设计,是同期唯一没有兴建的第七型徙厦的公共屋邨。 |
美东邨、白田邨、沥源邨、荔景邨、梨木树邨、葵盛西邨、兴华邨、渔湾邨、石硖尾邨、大兴邨、顺安邨 |
部份大厦的设计与结构是与徙置大厦互相参考,所以可能与徙置大厦颇为相似(甚至直接采用徙置大厦的设计)。日后的 "第七型徙置大厦" 及 "十字型大厦" 亦是以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厦作为蓝本,包括单位布局、阔度和升降机大堂设计等;除兴华邨外,目前已建成的第七型徙置大厦及十字型大厦,于开建时拟作政府廉租屋邨(但由于施工期间横跨房委会成立前后,故此归类为一般甲类屋邨)。
有些政府廉租屋有装设升降机,但并非服务各层。例如元洲街邨第7座的两组升降机,一组只停地下、7楼及11楼,另一组则停4楼、8楼及12楼,大多数居民均要上落至少一层才可归家。
廉租屋与现今的公屋一样,都需要向有关政府申请才能得到分配,而且对各方面都有较严格限制,包括门窗颜色设计、内笼间格、窗花铁栏、电线、铁闸安装等均需统一。
旧型(Old Type)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旧型 - 长型 | Old Type - Slab | 长板形 | 楼高约7至8层。公共厕所设在大厦中间突出的部份,日后出现的第三型徙置大厦设计也参照于此,但徙置大厦设天台学校,政府廉租屋则没有。
|
|||||||||
旧型 - 单塔型 | Old Type - Single Tower | 口字形 | 1960年代 | 山谷道邨第4&10座(1964年) | 山谷道邨第4座(2002年) | 另一款为楼高12层的单塔型,这款楼宇设有两部升降机,出现于黄大仙上邨、长沙湾邨、石硖尾邨和山谷道邨,虽然外墙设计与第四型徙置大厦相似,但单位仍不设厕所,而且此设计亦未曾使用在任何徙置区。 | 黄大仙上邨、长沙湾邨、石硖尾邨、山谷道邨第4&10座 |
新型(New Type)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新型 | New Type | 长板形 | 黄大仙上邨(1965年) | 何文田邨(1975年) | 葵芳邨第5座(1985年1月) | 葵盛邨第12座(2010年) | 新型政府廉租屋楼宇全为长型设计,而且多为多座相连。大厦单位设计较旧型有所改善,包括于露台的另一方加设独立厕所,与及将单位阔度由旧型的11呎增至14.5呎(同期徙置大厦单位仍阔11呎)。
楼层方面,除受机场高度限制的元洲街邨、何文田邨及高超道邨只获准兴建7-14层外,其馀均为约20层。另外,新型政府廉租屋邨亦较旧型的增设了不少社区设施,包括幼稚园、"火柴盒"小学等。
|
牛头角上邨、葵芳邨、葵盛邨、黄大仙上邨、沙田坳邨、石荫邨、黄竹坑邨、元洲街邨、葵兴邨、梨木树邨、高超道邨、白田邨、何文田邨 |
南山邨、石硖尾邨、乐富邨、荔景邨、西环邨、葵盛西邨、模范邨、华富邨、爱民邨
中央走廊式(Central Corridor)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款式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型号 | 版本 | |||||||||||||
中央走廊式大厦 | Central Corridor Block | 七层楼宇(Seven-Storey Blocks) | 一字型 | 长板形(一字形)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和乐邨(1962年) | 和乐邨(1963年) | 和乐邨 | |||||
L字型 | 长板形(L字形) | 福来邨永宁楼&永兴楼(1963年) | 福来邨永隆楼(1967年) | 福来邨 | ||||||||||
连接F=90°(Link F=90°) | L型版本 | 长板形(L字形) | 沙角邨(1980年) | 石篱邨石宁楼(1985年) | 外观呈 "L" 字型,其中一翼呈90度摆动设计 | 泽安邨富泽楼、李郑屋邨、东头邨康东楼、美林邨美杨楼、博康邨、沙角邨、新田围邨、广福邨广惠楼、彩园邨彩玉楼、长康邨康泰楼、石篱邨石宁楼、友爱邨爱勇楼、安定邨定祥楼、水边围邨碧水楼 | ||||||||
Z型版本 | 长板形(Z字形) | 环翠邨盛翠楼&美翠楼&蕙翠楼(1979年) | 泽安邨华泽楼(1983年) | 外观呈 "Z" 字型,其中两翼呈90度摆动设计 | 环翠邨、泽安邨、广福邨 | |||||||||
连接D=120°(Link D=120°) | N/A | 长板形(V字形) | 其中一翼呈120度摆动设计 | |||||||||||
连接E=135°(Link E=130°) | 其中一翼呈135度摆动设计,而大部份的连接E旧长型大厦是由其中两翼呈135度摆动设计组成。 | |||||||||||||
连接C=0°/180°(Link C=0°/180°) | 一般版本 | 长板形 | 外观大致呈长条形,大厦的走廊与大堂对称 | |||||||||||
加长版本 | 设有两个电梯大堂及楼梯 | |||||||||||||
缩短版本 | 电梯大堂没有楼梯 | |||||||||||||
连接I=180°(Link I=180°) | N/A | 外观大致呈长条形,但大厦的走廊与大堂并非对称 |
露台相连式(Linked Terrace)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款式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型号 | 版本 | |||||||||||||
露台相连式大厦 | Linked Terrace Block | N/A | 一般版本 | 长板形 | 屋建会现存最早落成之屋邨 - 西环邨,邨内的大厦采用单向设计,大部份6人单位的设计采用近似 "第三型徙置大厦开始使用的标准单位布局",但面向走廊之单位、大门两边的起居室空间有加设独立厕所及厨房
|
西环邨 | ||||||||
54平方米单位版本 | 这款单位的室内面积约为54平方米,向走廊的气窗设于大门两旁,大门右边更设有两间固定睡房。厨房及厕所分别设于露台两侧,两者的窗户均对向户外,厕所更设有淋浴位置。这些设计在单位所落成时的年代而言,均属罕见。
|
长青邨青葵楼、爱民邨康民楼&嘉民楼、丽瑶邨华瑶楼、象山邨翠山楼 |
模范邨长型(Model Housing Estate Linear)
编辑由周耀年建筑师设计,并由周李氏建筑师楼(Messrs. Chau & Lee)负责重建部份。
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模范邨长型 | Model Housing Estate Linear | 长板形 | 1950年代 | 1951年 | 模范邨民顺楼&民景楼(1952年3月) | 模范邨民康楼C2座(1979年) | 模范邨 |
北角邨长型(North Point Estate Linear)
编辑由甘洺(Eric Cumine)建筑师事务所设计
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北角邨长型 | North Point Estate Linear | 长板形 | 1950年代 | 北角邨西大楼&中大楼(1957年) | 北角邨东大楼(1958年) | 北角邨(2003年) | 北角邨 |
旧相连长型(Old Linear)
编辑(注意:此类设计并不是指由房屋委员会于1980年代设计发表的 "相连长型")
由周李氏建筑师楼(Messrs. Chau & Lee)设计,仅在苏屋邨四及五期(重建前)采用,一共五座大厦。五座大厦虽然是采用同一款设计,但分为两种单位设计及布局
- 四期 - 剑兰楼:于1960年9月接受申请,并于1962年4月全部落成,主要提供了174个六及八人(主要是八人)的较大型的单位
- 五期 - 牡丹楼、兰花楼、寿菊楼及石竹楼:于1961年3月接受申请、并于1963年5月全部落成,主要提供了1,610个六人中型单位。
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旧相连长型 | Old Linear | 长板形 | 1950年代 | 苏屋邨四期(1962年4月) | 苏屋邨五期(1963年5月) | 苏屋邨四及五期(2010年3月) | 苏屋邨四及五期 |
中央走廊式(Central Corridor)
编辑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款式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中央走廊式大厦 | Central Corridor Block | 特别设计 - 长型(Special Design - Slab) | 长板形 | 1977年~1983年 | 1983年 | 乐富邨宏〇楼(1984年) | 全港仅乐富邨宏〇楼采用[注 6],由锺华楠建筑师事务所特别设计,单位布局以1970年代23平方米单位设计及双塔式大厦A型单位为蓝本。
楼宇基座为12,871平方米的乐富中心一期(今乐富广场A区)及具备450个车位的停车场,设计师同时为屋邨及购物中心结合周边各种设施,譬如地铁站、巴士总站、图书馆、熟食中心、街市、商场、前居屋中心及中式园林乐富园,共占地约32,450平方米。 每一个的单位面积约26-52平方米,共提供1,523个单位。 |
乐富邨宏〇楼 | 相片一、二、三、四 | ||||
特别设计 - 类似 "I" 型(Special design - I-shaped similarly) | 不规则形状(一座长方形及类似T字形合成) | 1970年代 | 1981年 | 美东邨美宝楼(1983年1月) | 美东邨美宝楼(2021年4月12日) | 仅有美东邨美宝楼使用。1981年,因应房屋供应紧绌,房委会将位于美东楼西北边之球场改建成此大厦,估计因为地形等问题而特意另行设计。
此大厦特别在于其南翼设计是类似 "I" 型大厦,但不尽相同。大厦楼高8层,每层19个单位,合共提供133个单位。 |
美东邨美宝楼 |
楼宇类型 | 英语名称 | 款式 |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 设计时期 | 脱稿或发表时间 |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 建筑设计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图则 | ||||
---|---|---|---|---|---|---|---|---|---|---|---|---|---|---|---|---|---|
特别设计135°单方向长型 | Special Design 135° Single Aspect Slab | N/A | 长板形 | 1970年代 | 1982年 | 祥和苑和亨阁(1984年) | 全港仅建有一幢,两翼成135度展开。
|
祥和苑和亨阁 |
|
参考的文献
编辑- ^ 公務員事務局 - 搜尋政府部門常用辭彙(房屋地政).
- ^ 2.0 2.1 2.2 2.3 明报OL网. ways of seeing:探尋公屋原型之謎 - 20201004 - CULTURE & LEISURE. 2020-10-04.
- ^ 3.0 3.1 翠屏道邨第十七座 已重建成新型大廈 設備齊全有煤氣供應及抽氣系統. 华侨日报. 1980-04-21 [2022-02-11].
- ^ 卫翠芷. Design DNA of Mark I: H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rototype 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公屋原型. MCCM Creations. 2019年9月. ISBN 978-988-77238-1-3.
- ^ 5.0 5.1 5.2 卫翠芷. Design DNA of Mark I: H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rototype 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公屋原型. MCCM Creations. 2019年9月: P.90. ISBN 978-988-77238-1-3.
- ^ 工务司备忘录 . 参考编号:A.O. 1263/53,HKRS310-1-1 . 1954年1月14日
- ^ 1444幢歷史建築物以外的新項目評估結果 (PDF). [2013-03-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5).
- ^ 柴灣工廈列歷史評級名單. [2012-12-04].
- ^ Far East Architect & Builder. 50-person lifts will serve HK's biggest low-cost estate. Hong Kong: Far East Trade Press Ltd. April 1969: p.23.
备注
编辑- ^ 据卫翠芷之著作《一型徙厦的设计基因--香港公屋原型》所述,"多层实验楼宇" 词汇是当时香港政府内部使用的术语,未曾见于民间使用
- ^ 不同在于英国排屋没有设立天台小学等设施
- ^ 不同在于广东道已婚警察宿舍设有升降机、洗衣房等设施,而每个单位设有独立厨房及阳台;不过厕所及淋浴间仍要公用,但并非设在两翼中央部份,而是每翼的尾端
- ^ 亦有可能是参照于1951年建成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及广东道已婚警察宿舍的建筑设计
- ^ 亦有1972年之说,唯未可肯定其真伪;较合理理据为美东邨美东楼(原第六座)在该年动工;或者该年首见于公众视野(屋建会年报/地盘等)。既然 "Far East Architect & Builder" 早有提供葵盛廉租屋邨之模型概念相片,则1969年会更合理
- ^ 六幢楼宇原址是位于重建前的横头磡邨;重建后是属横头磡邨(新厦),同时采用“宏”作开端命名,不过因为管理上需要,于1991年归入乐富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