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aylon1104/原创条目15
法国大元帅、元勋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尔·德·维拉尔 马蒂格亲王、维拉尔公爵、拉诺克勒侯爵 | |
---|---|
出生 | 法国穆兰 | 1653年5月8日
逝世 | 1734年6月17日 萨丁尼亚都灵 | (81岁)
效命 | 法兰西王国 |
服役年份 | 1671年–1734年 |
参与战争 | |
获得勋章 |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尔·德·维拉尔(法语:Claude Louis Hector de Villars;1653年5月8日—1734年6月17日),是一位法兰西王国将领,曾担任大元帅及摄政理事会委员、外交大使等职务,他被普遍视作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维拉尔出身贫困的贵族家庭,在法荷战争中表现突出履获表彰。战争结束后,他前往奥地利与巴伐利亚担任外交大使,并在大土耳其战争中指挥巴伐利亚部队。大同盟战争期间,维拉尔指挥骑兵部队参与多场战役,在战争结束后被派往维也纳签署停战条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初期,维拉尔兵锋直指维也纳,但由于与盟国不合,他被路易十四调回国内镇压卡米撒派。1705年至1708年,维拉尔在整体战略颓势下击退敌军入侵,并屡次率军入侵德意志南部。1709年,维拉尔担任法军主力军团司令,在随后的多场战役中表现出色,让法军重夺战争主导权。之后,他担任签署拉什塔特和约的法方代表,并成为“摄政理事会”委员,辅佐年幼的路易十五。1733年,维拉尔被授与法国大元帅,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病逝,时年81岁。
早年
编辑克洛德·路易·埃克托尔·德·维拉尔于1653年5月8日出生在法兰西王国波旁行省穆兰的一个贵族家庭中[1][2],父亲皮埃尔·德·维拉尔侯爵是一名外交官,母亲玛丽·吉戈·德·贝勒丰(Marie Gigault de Bellefonds)则深入宫廷事务,他在两个孩子中排行第二[3]。1670年,维拉尔结束学业,陪同叔叔圣热兰伯爵前往勃兰登堡从事外交事务[4]。同年,他加入侍从队,次年加入陆军[2]。他在法荷战争初期担任轻骑兵指挥官,在作战中表现突出。之后,他被选入敕令部队,在蒂雷纳子爵麾下作战,然后担任信使前往马德里[4]。1673年,维拉尔参与马斯垂克围城战。1674年,他先在蒂雷纳子爵麾下参与辛斯海姆战役,然后在孔代亲王麾下参与瑟内夫战役,他在年底被任命为骑兵团团长[2][4]。1675年,维拉尔在圣奥梅尔作战时,违背命令下令法军左翼的骑兵发动进攻,打破奥兰治亲王威廉部队的右翼[5]。之后,他转调至克雷基元帅麾下,出色地执行多次突击与伏击战[5]。维拉尔在战争中几乎被所有法军主要指挥官表彰,但因为战争大臣卢福瓦侯爵对他的个人仇恨,其军阶并未晋升[5]。
维拉尔在接下来几年都未有所成,于1686年决定志愿前往匈牙利,帮助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奥斯曼帝国。路易十四起初不准其前往,但后来决定任命其为使节前往维也纳[6]。之后,他成为巴拉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尔的好友,受后者之邀前往慕尼黑[7][2]。当马克西米利安指挥部队与奥斯曼军作战时,维拉尔负责指挥其骑兵部队,并在1687年8月12日的豪尔卡尼之战击败敌军[7][2]。1689年,维拉尔被召回法国后,因在瓦库尔之战表现出色晋升为准将[2]。1690年,他被任命为卢森堡公爵部队的骑兵司令,在弗勒吕斯战役、斯滕凯尔克战役及下温登战役中表现突出[2]。1696年,他前往义大利地区作战。战争结束后,维拉尔被任命法国驻维也纳大使,并在其父死后继承侯爵爵位[7][2]。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编辑入侵德意志
编辑1701年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维拉尔此时正担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他在传递数月的情报后,于同年6月18日被召回国,担任尼古拉·德·卡蒂纳元帅的参谋[8]。维拉尔对此项任命不太满意,他对卡蒂纳的能力不怀信心,而后者也很快因在意大利地区作战不利被解职[9][10]。同年冬,法王路易十四召维拉尔至凡尔赛宫,任命他为军团司令,负责入侵德意志与巴伐利亚部队协同作战[9]。与此同时,维拉尔在宫廷邂逅安热莉克·罗克·德·瓦朗日维尔(Angélique Roque de Varengeville),双方很快结婚并怀上一子[11]。1702年,维拉尔离开巴黎前往莱茵河流域,他被任命为卡蒂纳元帅麾下的观察部队司令,而非原先预期的独立军团司令[11][12]。维拉尔对于再次在卡蒂纳麾下服役相当不满,他在接下来数月多次上书称卡蒂纳过于保守、迟钝,未曾尝试救援正在被敌军进攻的兰道城[11]。起初路易十四与军部部长沙米亚尔都倾向卡蒂纳,直到同年8月底才改口,承认卡蒂纳的作战方针过于保守[11]。9月9日,兰道城陷落。路易十四下令卡蒂纳派出一支由维拉尔指挥的派遣军团援助巴伐利亚[13][14]。[12]
维拉尔接到上级指示后,率领部队深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准备与巴伐利亚部队会合[14]。然而10月上旬时,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告知维拉尔巴军将不与其会合,而是前往蒂罗尔协助位在意大利地区的旺多姆军团[15]。维拉尔对此十分不满,但在法军军部的催促下只能继续执行进攻作战[15]。10月13日,维拉尔欺骗帝国军,法军不受抵挡地渡过莱茵河[15]。10月14日上午,法军与帝国军在弗里德林根堡附近相遇,法军胜利并打通前往多瑙河的道路,维拉尔晋升元帅[13][16][6]。此役后,路易十四与维拉尔皆督促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赶紧与法军会合,但后者仍留在多瑙河流域,仅派遣三个骑兵中队支援法军[17]。维拉尔得知消息后暴怒,因为巴军的消极让他浪费了十五天的进攻机会[17]。除此之外,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还要求维拉尔派遣10,000人接受巴军指挥,防止帝国军入侵巴伐利亚境内。维拉尔怀著对巴军的反感,上书路易十四说明天气恶劣不适合作战,后前往梅斯进入冬营[17]。
1703年2月12日,维拉尔再次率军渡过莱茵河,准备与巴伐利亚军会合[18]。3月9日,法军攻下莱茵河重镇凯尔[19][20]。与此同时,巴伐利亚军占领多瑙河上的数个重要节点。之后,维拉尔绕过帝国军防线,跨越黑林山向多瑙河移动,于5月9日与巴军相遇[21][6]。维拉尔在两军会合后提出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法巴两军将分为两支主力军团,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指挥的第一支军团沿多瑙河左岸突击帕绍和围攻林茨,维拉尔指挥的第二支军团沿多瑙河右岸进攻敌军部队,骑兵部队则掠夺破坏沿途的所有事物,最后两军合并向帝都维也纳进攻[22]。此时维拉尔的计划看似具有可行性,旺多姆公爵的法军部队正从义大利向蒂罗尔地区进攻、巴登藩侯的帝国军部队远在阿尔萨斯、奥地利地区的帝国军正被匈牙利起义牵制、维也纳的城防荒废破败[23][24]。维拉尔信心十足,写到:“开战第一天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占据城外的反斜坡。[23]”然而维拉尔开始行动时,路易十四却下令他将作为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的副手指挥作战;同时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向维拉尔说明,由于巴伐利亚西方防线出现破口,他将放弃进攻转而防御[25]。维拉尔剧烈地驳斥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的想法,但无能为力[25]。之后,维拉尔被勒令停留在乌尔姆至多瑙沃特之间的多瑙河流域;巴伐利亚军则突击蒂罗尔地区,试图与正在北上离开义大利的法军会师[26][23]。9月1日,维拉尔与被逐出蒂罗尔的巴伐利亚军会合,然后向奥格斯堡进军[27]。9月9日,维拉尔观察该城防御工事后,决定放弃进攻行动[28]。之后,维拉尔得知斯蒂霍姆伯爵率1.8万人启程与巴登藩侯会师,于是下令迪松将军率1.2万人前往进攻敌军后方,其馀部队则进攻敌军正面[29][30]。9月20日上午6点,迪松因信号问题过早发动进攻,被具有人数优势的帝国军击败,但随后维拉尔率领的主力部队抵达,包围并击败敌军[29][31]。此战后,斯蒂霍姆伯爵率军撤往讷德林根,巴登藩侯率军撤往莱茵河方向,帝国军的部署陷入混乱[29]。然而维拉尔与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尔对随后的作战方向产生分歧,维拉尔主张追击斯蒂霍姆伯爵,马克西米利安主张围攻奥格斯堡,最后维拉尔因两者之间的个人矛盾被召回国[28][32]。
安内攘外
编辑1704年春,维拉尔被任命为剿卡米撒派司令,前往塞文山脉镇压新教叛军[33]。他在分析形势后,认为叛军是倚靠著当地农民的支持才得以壮大,法军需联合当地富农、安抚一般农人、保卫皈依天主教之人,还要限制天主教徒的过激行为[34]。4月21日,维拉尔抵达尼姆,对当地反叛军恩威并济,在五个月内解决困扰法国宫廷两年的大型叛乱[35]。
1704年8月13日,法军出乎意料地在布伦海姆战役惨败,联军收复被法军占领的德意志领地,联军统帅马尔博罗公爵亲率6万兵马、辅以巴登藩侯的4万兵马,准备经北方的摩泽尔河谷入侵阿尔萨斯[36]。维拉尔临危受命,于1705年2月3日接管3.5万人的莱茵军团,对抗成倍的敌军[37]。同年5月,维拉尔当下认为联军将对萨尔发动联合进攻,于是将2.5万主力野战部队部署在锡尔克莱班、前导部队部署在布宗维尔、两翼部队部署在萨尔路易与蒂永维尔,但最终马尔博罗因后勤与战略形势选择避战,向北前往低地[37][38][39]。维拉尔紧接著向巴登藩侯的部队进攻,于6月24日收复特里尔,然后于7月4日占领6,000人驻守的维桑堡[40]。8月1日,巴登下令麾下部队撤退到“斯托尔霍芬防线”。维拉尔立刻追击帝国军,于8月中旬入侵莱茵河东岸[40]。之后,维拉尔判断法军无法击破敌军防线,向后撤退一段距离,然后趁帝国军围攻阿格诺时,攻破前者在奥克费尔登的补给基地[40]。9月1日,军部下令维拉尔转为防御,维拉尔后因天候不佳返回位在梅斯的总部准备下一年的作战[40]。
1706年春,巴登藩侯延莫代尔河一线部署,并占领阿格诺与德吕瑟奈姆,封锁著路易堡[41]。维拉尔的莱茵军团与马尔桑的摩泽尔军团发动联合攻势,意图将帝国军击出莫代尔河一线[41]。5月1日,维拉尔将总部移动至斯特拉斯堡。他向马尔桑陈述进攻方案,先进攻德吕瑟奈姆、后朝阿格诺前进[42]。马尔桑当即对维拉尔的计划提出反对,认为计划过于凶险,他不会将部队投入不熟悉的地域[42]。维拉尔激烈地否认马尔桑的想法,并怒斥后者过于胆怯[42]。之后,维拉尔亲率200名掷弹兵及两个骑兵中队组成的小支队,于5月6日攻下德吕瑟奈姆,后攻下阿滕[42]。5月12日,法军攻下阿格诺[41]。法军仅派出数百人投入战斗,就攻下数座要塞、俘虏2,000名敌军、俘获50门火炮[42]。维拉尔随后占领莫代尔河一线,然后强征普法尔茨地区的作物。然而当他准备围攻兰道时,却因低地地区法军战线崩溃,只能调兵增援无力继续进攻[43]。
维拉尔于1707年的主要目标是对德意志发动攻势以牵制低地联军对法军的进攻,以及从德意志土地掠夺粮食与物资,其中后者在路易十四眼中尤为重要,是“主要且唯一的目标”[44]。维拉尔突入德意志腹地前需先攻下“斯托尔霍芬防线”,该防线从莱茵河开始、经过斯托尔霍芬村、延伸至比尔,由不间断的防御工事组成,辅以大量的栅栏堡垒与二线的防御工事,并由2万帝国军驻防,被视作当时最强大的防线之一[45][44]。5月22日下午6点,维拉尔下令两支小股法军部队对莱茵河上的达伦登岛与马基萨岛佯攻,令帝国军错判法军的目标[46],维拉尔则率主力推进至萨斯巴赫威吓比尔区域的防线,同时最后一支部队也登上诺伊堡岛炮轰防线[46]。5月23日清晨,法军佯攻部队继续虚张声势牵制敌军,维拉尔则准备绕后进攻防线[46][47]。然而当维拉尔进攻后,他发现帝国军已全数撤离,法军兵不血刃地拿下这条“坚不可摧”防线[46]。维拉尔及其大军继续高歌猛进,这支部队深入德意志南部腹地攻城掠地,仅在符腾堡就获得220万里弗尔的征款,最后在10月底不受干扰地撤回莱茵河西岸[48]。
1708年春,维拉尔转调至多菲内,负责阻挡联军从北义大利入侵法国南部[49]。维拉尔得知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率军进入法军控制中的萨伏依后,将部队集中至蒙梅利扬附近[49]。5月下旬,联军先对法军主力部队发动牵制攻击,然后主力从莫达讷出发,通过山口延乌尔克斯、切萨纳、蒙热内夫尔一路前进,意图攻占布里扬松[49]。然而法军成功挡住联军行军路线,迫使后者撤回切萨纳,后在8月10日被赶来的维拉尔击败,撤回皮埃蒙特[50]。
低地战局
编辑1708年、1709年之交的冬天异常寒冷,严寒的天气摧毁了法国的农地,农作物与军饷陷入短缺,法国已事实上濒临崩溃[51]。1709年3月18日,维拉尔抵达康布雷接管佛兰德军团指挥权[52][6]。3月29日,军部部长沙米亚尔致信维拉尔:“从国王的财政状况看来,战争持续著太久了,迫使我们不得不接受敌人的法律(请求)[53]。”5月11日,维拉尔在马尔利城堡举行的御前会议中,向国王与军部告知佛兰德军团糟糕的补给状态。路易十四同意支付谷物,并告知维拉尔:“我仅剩之物就是对上帝与您的信心,我直率的朋友[54][55]。”然而,法军前线部队的补给仍严重不足,迫使维拉尔就地征粮[55]。维拉尔决定建立一条新防线防止联军入侵法国,其部队处在杜埃与贝蒂讷间,位于联军占领的里尔城西南20公里[56][57]。之后,他认为联军不会直接进攻其建构的新防线,而会将目光转向伊珀尔或图尔奈。他为了拖延联军进攻法国内部的时间,于是撤出图尔奈的部分驻军,诱惑联军进攻该城[58]。维拉尔预计联军将为进攻该城耗去数月,让他能继续重整军队[58]。与此同时,法国特使与大同盟的谈判并不顺利,联军自恃在战场上有绝对优势,在谈判桌上漫天要价[59][60]。最后,路易十四同意大部分的条款,惟不同意其中两个条款:一是放弃部分边境要塞、二是让他的孙子费利佩五世在两个月内离开西班牙王位,甚至在必要时还需要派兵攻击后者[61]。路易十四宣布他拒绝接受和平条款,战争继续进行[60]。
6月26日至27日,联军先向法军防线推进,然后迂回转向至图尔奈城下。维拉尔鉴于其战略本就是利用图尔奈消耗联军的作战时间,加上相信该城能抵御至少四个月,于是选择不前往援助该城守军[62][63]。他接下来执行骚扰作战,一支法军于7月4日晨进攻联军要塞,俘虏700名敌军,迫使联军加强用于掩护围城作战的部队[64]。
屡胜联军
编辑摄政、大元帅及逝世
编辑评价
编辑他自夸到了吹牛的地步,大胆地让自己的服务有价值,建立自己的家和名声,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6]
野心勃勃、其前任皆被敌军击败[65]
鼓舞其士气低落的部队、战争中最出色的法军将领[65]
体恤下属、“[65]
注脚
编辑- ^ Giraud(1881年),第8页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杜派(1998年),第743页
- ^ Sturgill(1965年),第11页
- ^ 4.0 4.1 4.2 Sturgill(1965年),第12页
- ^ 5.0 5.1 5.2 Sturgill(1965年),第13页
- ^ 6.0 6.1 6.2 6.3 6.4 MacDowall(2020年),第12页
- ^ 7.0 7.1 7.2 Sturgill(1965年),第14-15页
- ^ Sturgill(1965年),第17页
- ^ 9.0 9.1 Sturgill(1965年),第18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43页
- ^ 11.0 11.1 11.2 11.3 Sturgill(1965年),第19页
- ^ 12.0 12.1 Giraud(1881年),第16页
- ^ 13.0 13.1 Lynn(2013年),第276页
- ^ 14.0 14.1 Sturgill(1965年),第22页
- ^ 15.0 15.1 15.2 Sturgill(1965年),第24页
- ^ Giraud(1881年),第17页
- ^ 17.0 17.1 17.2 Sturgill(1965年),第30页
- ^ Sturgill(1965年),第34页
- ^ Lynn(2013年),第281页
- ^ 克劳塞维茨(191年)
- ^ Lynn(2013年),第282页
- ^ Sturgill(1965年),第40页
- ^ 23.0 23.1 23.2 福克纳(2019年),第65页
- ^ Sturgill(1965年),第40-41页
- ^ 25.0 25.1 Sturgill(1965年),第41页
- ^ Lynn(2013年),第283页
- ^ Sturgill(1965年),第46页
- ^ 28.0 28.1 Lynn(2013年),第284页
- ^ 29.0 29.1 29.2 福克纳(2019年),第66页
- ^ Sturgill(1965年),第47页
- ^ 克劳塞维茨(193年)
- ^ Rozière(1766年),第145-147页
- ^ Giraud(1881年),第23页
- ^ Sturgil(1965年),第55页
- ^ Sturgil(1965年),第61页
- ^ 福克纳(2021年),第115页
- ^ 37.0 37.1 Sturgil(1965年),第63-64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119页
- ^ Chandler(2000年),第157页
- ^ 40.0 40.1 40.2 40.3 Sturgil(1965年),第66-67页
- ^ 41.0 41.1 41.2 Lynn(2013年),第308页
- ^ 42.0 42.1 42.2 42.3 42.4 Sturgil(1965年),第68页
- ^ Lynn(2013年),第309页
- ^ 44.0 44.1 Lynn(2013年),第313页
- ^ Sturgil(1965年),第72页
- ^ 46.0 46.1 46.2 46.3 Lynn(2013年),第314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157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158页
- ^ 49.0 49.1 49.2 Lynn(2013年),第323页
- ^ Lynn(2013年),第324页
- ^ 福克纳(2021年),第187页
- ^ Sturgill(1965年),第83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187页
- ^ Sturgill(1965年),第85页
- ^ 55.0 55.1 Lynn(2013年),第329页
- ^ MacDowall(2020年),第33页
- ^ Sturgill(1965年),第88页
- ^ 58.0 58.1 MacDowall(2020年),第33-34页
- ^ 列维(2011年),第466页
- ^ 60.0 60.1 福克纳(2019年),第190页
- ^ 福克纳(2021年),第190页
- ^ MacDowall(2020年),第36页
- ^ 福克纳(2019年),第192页
- ^ Sturgill(1965年),第89页
- ^ 65.0 65.1 65.2 MacDowall(2020年),第13页
参考文献
编辑- (英文)Chandler, David. Marlborough as Military Commander. Penguin Books. 2000. ISBN 978-0141390437.
- (英文)Duffy, Christopher. The Fortress in the Age of Vauban and Frederick the Great 1660-1789. Taylor & Francis. 2015. ISBN 978-1317408598.
- (法文)Giraud, Charles. La maréchale de Villars et son temps. Imprimerie nationale. 1881.
- (法文)Lacombe, Hilaire de. La dernière campagne du maréchal de Villars. E. Colas. 1872.
- (英文)Lynn, John A. The Wars of Louis XIV 1667-1714.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978-1317899518.
- (英文)MacDowall, Simon. Malplaquet 1709 Marlborough’s Bloodiest Battl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1472841216.
- (英文)Nolan, Cathal J. (编). Wars of the Age of Louis XIV, 1650-1715. ABC-CLIO. 2008. ISBN 978-0313359200.
- (法文)Rozière, Louis de la. Campagne du maréchal de Villars, et de Maximilien-Emmanuel, electeur de Baviere, en Allemagne, en 1703. Merlin. 1766.
- (英文)Sturgill, Claude C. Marshal Villars and the 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65. ISBN 978-0813111025.
- (中文)F.L.卡斯滕 (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法国的优势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20325912.
- (中文)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戰爭論著集(第九卷):戰局戰略評析及相關史料(上). 商务印书馆. 2019. ISBN 978-7506575386.
- (中文)T. N. 杜派 (编). 哈珀—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 ISBN 978-7505714885.
- (中文)詹姆斯·福克纳. 英法争霸的序幕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59441751.
- (中文)安东尼·列维. 路易十四. 人民出版社. 2012. ISBN 978-701009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