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班巴拉人

班巴拉人 Bambara
班巴拉人
总人口
6,082,200
分布地区
马利(非洲)
布吉纳法索(非洲)
象牙海岸(非洲)
茅利塔尼亚(非洲)
语言
班巴拉语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祖灵崇拜

班巴拉人BambaraBamanaBanmanaBamanan),班巴拉为欧洲人阿拉伯人及一些非洲人指称居住在西非尼日河两侧曼德语族及族群一致的非穆斯林人群。而班巴拉人则自称Bamanan,意思是“拒绝统治者”,用以讲述祖先13世纪逃离曼丁卡人的奴役的传统故事并强化族群认同。班巴拉人主要居住在尼日河中段的马利共和国,是马利共和国占最多数及拥有主导地位的族群。[1]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民族分布

编辑

根据基督教组织约书亚计画统计 : 班巴拉人分布数量及位置为马利5,756,000人、法国130,000人、塞内加尔86,000人、尼日48,000人、茅利塔尼亚22,000人、象牙海岸11,000人、甘比亚10,000人、布吉纳法索6,500人、美国5,400人、几内亚4,600人、几内亚比索2,000人、加拿大700人,而茅利塔尼亚的边界有大概1000个班巴拉人住在一个名为廷贝德拉的小镇。[2]

语言

编辑

班巴拉人使用班巴拉语,又称BamanaBamanakan,属于尼日-刚果语系曼德语族西曼德语支下的语言之一。现在是马利的国语,有高达80%[3]的使用人口。 班巴拉语与其他西非语言一样使用独特的西非书面字母(N​​'ko字母),由右到左解读。[4]

地理环境

编辑

班巴拉人的分布地被尼日河区分成两部份,成为今日马利共和国的西部与南部地区。自然环境为干燥的草原地带。[5]

历史沿革

编辑

班巴拉是曼德族的一部分,其最早的已知历史可以追溯到提契特附近(现在被毛里塔尼亚南部的撒哈拉沙漠所涵盖)的遗址。根据当地说法,班巴拉人并不是他们现居地的原住民,他们的祖先原本居住在象牙海岸一区叫做Toron。几个世纪以来,班巴拉人慢慢地沿著尼日河走。有一些人散布在布戈尼,巴马科和本杜古地区,而其他人则继续向东北行进,到达杰内和塞古周围的土地。[6] 班巴拉人从Toron往东北方移动到尼日的一处低谷。公元前250年,曼陀小集团博佐建立了杰内市。在公元300年至1100年之间,索宁克曼德统治了西马利,领导了加纳帝国。公元1600年后,曼德松帝国解散后,尼日尔上游流域的许多讲曼德语的族群往内部迁徙。他们在塞古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在卡拉甸‧库路巴里的领导下开始扩展,并在卡拉甸‧库路巴里的孙子比顿‧库路巴里领导下茁壮,他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军队,军队的成员则大多是从tón招募的。而他在领导了一次成功的对邻近的富拉尼人, 索宁克人 和莫西人的攻击后,于1755年驾崩。[3]但是比顿的儿子们没有一个达到他的期望;登科罗统治不到三年,以暴政被处决。他的兄弟阿里是虔诚的穆斯林,他试图将他的臣民转变为伊斯兰教,禁止万物有灵论者崇拜,传统崇拜和喝小米酒,最后死在刺客的刀下,象征著比通西王朝的终结,并使帝国陷入混乱。 恩古洛·迪亚拉,一个被释放的奴隶,通过说服战争首领们对宣称是比顿继任者的魔法物品宣誓就职,他恢复了秩序,巩固了君主制并加强了帝国对廷巴克图和马西纳的控制,但后来因1854年的卡尔塔和1862年的后塞古的入侵而衰败。两个国家都被塞内加尔土库尔教士征服了圣战,将其转变为伊斯兰教。1890年,班巴拉与法国人结盟,夺回塞古。这代表著穆斯林帝国的终结,以及法国占领生活的开始。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班巴拉的村庄由世袭成员所组成,依据社会等级分为三个种姓社会群体,分别是贵族(激素)、奴隶(乔恩)、职业种姓,贵族负责战斗及耕种,奴隶则为主人工作,铁匠木匠等职业种姓须歌颂贵族的赞美,此制度直到1960独立后政府颁布法律规定村民不论社会背景为何都可以分配到均等的土地和水资源,每个村庄皆有一位酋长,通常是建国后裔的高级贵族,拥有各方面广泛的权威及道义,酋长可以借由在文化和宪法上公认的权威来裁决涉及个人和家庭的纠纷。在同一个时间实行割礼的男人会组成同一个年龄段,此年龄段中无论财富背景为何,每位成员都具有平等互助的关系。而妇女则组成互助协会,互相帮忙棉花纺制和捣碎小米。全村青年协会的特点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所组成,主要是帮助富裕的雇主工作,所赚取的收入主要是为了用来筹备为期三天年度音乐节。[3]


家庭

编辑

班巴拉家庭是生产消费的基本单位,是在一块公共土地上耕种并从一个粮仓中进食,跟非洲其他地区相比班巴拉的家庭规模相对比较大,平均每个家庭都至少有十八位成员,户主会允许有野心的成员通过兼职从事工资劳动或市场工作来赚取个人收入,家庭成员通常保留自己的个人收入供自己使用,家庭权威通常会交给最年长的男性,由男性负责集体的家庭财产,包括土地,工具和谷物仓库,若母亲的田地已经有足够的耕地,则由儿子或同居妻子的儿子继承,班巴拉的孩子每天与父母接触,但是从七岁开始男性跟女性需要经过不同的仪式,做好社会化的准备,男性与同龄人将在实行割礼时正式被认可,女性则学习以后作为妇女和妻子生活所需的技能。[3]

婚姻

编辑

班巴拉人主要是采取一夫多妻制寡妇继承制,婚姻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投资,户主必须付负责为所有男性找到合适的女性安排成婚并获得合法的后代,班巴拉社会分为几个父系血统和子血统,但在这些等级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每个宗族都有其自己的历史和相对于社会的公认地位其他血统,结婚时女性保留原本的血统名称,借由地位相似的血统维持长期的交换关系。[3]

产业与生活

编辑

产业

编辑

班巴拉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种植的大宗为小米高粱花生木薯烟草以及特有的落花生,班巴拉人的重要生产策略为季节迁徙并销售农作物,他们透过移地种植蔬菜和水果来维持生计。此外,他们也饲养牛、马、山羊、绵羊和鸡作为家禽。班巴拉的农夫们特别会和邻近的富拉尼牧民建立长久的友谊关系,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班巴拉人非常信任由富拉尼牧民来帮忙放牧,而其获得的报酬则以钱或是小米作为交换。另外,许多班巴拉农夫为了增加收入,他们会参与许多和农业无关的产业,像是贸易、工资劳动、手工艺制作、木炭制造以及猎捕或采集自然资源等等。[3]

商业活动

编辑

大多数的班巴拉人从事农业耕作、放牧牲畜和季节性雇佣劳动谋生,但仍有一小部分的职业种性从事专门的产业。举例来说,铁匠种性的男人(mumu),透过制造“金属”来生产各式各样的农具和文物,而该种性的妇女则专攻“陶瓷”为主。同样的,鞋匠种性(garanke)则致力于“皮革”的制作。[3]

贸易

编辑

除了满足消费需求外,班巴拉农民来设法透过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来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水果、蔬菜和食品,以赚取现金。村民们在当地贩售大量的粮食(通常卖给来访的粮食贸易商和缺粮户等等),水果和蔬菜则运往附近的市场和城镇,而村民们则从当地店主和旅游商人手中得到他们生活大部分所需的制成品。不过其中仍有一些农民会在当家里需要婚礼或其他仪式相关的特别制品时,前往市集购买。[3]

生活

编辑

在日常生活中,男人和女人都参与农业,其社会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分工现象。男人们集体劳动生产谷子、高粱和豇豆等粮食作物;已婚妇女单独在田里工作,生产酱料作物(主要是秋葵花生),以满足她们每天的做饭的所需食材;未婚女孩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打理家务上,如打水、照顾孩子和打扫房子;年轻男孩则负责照看牲畜。[3]

信仰、节日与仪式

编辑

信仰

编辑

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祖灵信仰

现今,许多班巴拉人仍声称他们是穆斯林,但大多数人仍然遵循他们的传统祖先崇拜信仰[1],向逝去的祖先祈求领导与指引。和其他非洲民族一样,班巴拉人经常被视为异教徒,但其实他们可能既不是异教徒也非多神教徒。这种与伊斯兰教融合的信仰十分少见,宗教信仰的改变甚至在19世纪中后期被允许。这段历史对班巴拉人仪式的艺术和名望做出了贡献。

除了直接的祈祷供品和献祭仪式之外,班巴拉人也接受“受到灵魂力量所吸引的宗教执业人员”所引导。每位村落首领皆因为具有高尚的美德,且作为村庄先民所有后裔之领导者,而被居民视为所有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媒介。头目负责向祖先祈祷以及献祭仪式的主持。

不论性别,人们也透过参加称为‘dyo’的宗教社会组织以强化他们对灵力的崇敬。他们有阶级化的社会组织,而各个阶层皆与不同层级的灵力相连结。若人们由低层阶级及移至高层阶级,阶级成员将得以“保存”更多灵力。他们也相信其他宗教的执业人员包括古兰经学者和职业的卡斯特拥有魔法巫术、与敌人战斗等神秘知识。[3]


班巴拉人─主要信仰百分比 [2]
宗教  百分比(%)
伊斯兰教 91.00% 
民间宗教 5.00% 
基督教 4.00%(福音派 1.10 %) 
佛教 0.00% 
印度教 0.00% 
无信仰/其他/未知 0.00% 


班巴拉人─基督教信仰派系百分比 [2]
宗教  百分比(%)
罗马天主教 75.00% 
基督新教 25.00% 
英国国教/独立教派/正统教派/其他基督教 0.00% 

节日与仪式

编辑
 
班巴拉人祈雨祭

班巴拉人从事广泛且多样的宗教与文化仪式,在伊斯兰信仰的传入下,他们仍坚守自己的传统仪式。他们透过祈祷与献祭以记起并荣耀祖先。村民们每年在全社区的庆祝节日中献祭,并由带著面具的舞者有节奏地反复吟唱、念诵,代表著死去祖先的苏醒。他们相信祖先灵魂附以动物甚至蔬菜之上。在特殊的仪式中,人们以面粉等作为供品,以崇拜这些灵魂系谱中最年长的成员则扮演生者和死者“中间人”的角色。村民也举行祈仪式,并由主持者协助。此外,他们也遵行较不经策划的例行活动,每相隔一段时间,由每一家户中的男子亲自收集废弃物并将之燃烧,依照惯例地发怒低语,最后将燃烧灰烬撒入中,以此“积聚力量”来使他们更加强壮。当地人也进行割礼仪式。[3]

艺术

编辑
 
班巴拉头饰 (左边女性 右边男性)

班巴拉人使用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例如面具雕塑陶瓷编织和绘画,以及音乐和文学。每一项艺术作品都被清楚地限定与仪式、典礼及其他生命状态有文化、象征及社会功能的关联,在宗教、社会或技术方面皆有其意义。其中一些艺术品是由专门的种姓团体所制造,例如面具和雕塑是由男性的铁匠制作,而种姓中的女性通常制作陶器

 
带有羚羊造型的班巴拉面具

艺术在班巴拉人的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早期邻里中的传统作品以青铜红陶为主,他们现今的创作艺术主要为木制品。虽然观光与艺术市场多为班巴拉现代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但是传统艺术仍占有其神圣的地位,通常用以展现宗教信仰,并在仪式中使用。男性的成年礼仪式中,舞者会配戴面具(N’tomo mask)。而头饰(被称为Tyi Warra或Ciwara)则为被农夫选中的年轻男子在丰收时所配戴。雕塑则包括“生育雕塑”,意为常与妻子待在一起以确保生育。也有为了猎人农夫职业团体所创作的雕塑,通常在农作兴盛的季节后或狩猎后,由其他团体所捐赠。每个人特别的创作特点都被视为取悦较高层次灵魂的不同方式。班巴拉艺术的创作力量影响世界对祖灵的取悦方式并展现他们所相信的美。

现况

编辑

20世纪中叶产生的变化包括将花生、水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引入自给农业模式,并且有许多人移民到城镇居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African guide. Bambara People-Religion. [2020-04]. 
  2. ^ 2.0 2.1 2.2 Joshua project. Bambara. [2020-0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Teferi Abate Adem. eHRAF-Bambara. 2009 [2020-04]. 
  4.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Bambara. [2020-06]. 
  5. ^ TRIBAL AFRICAN ART. BAMBARA. [2020-06]. 
  6. ^ History of the Bambara: Ségou and Kaa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