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胺Trimethylamine,簡寫TMA),分子式N(CH3)3,屬有機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叔胺類化合物。三甲胺為無色氣體,比空氣重[3]吸濕有毒易燃。低濃度的三甲胺氣體具有強烈的魚腥氣味,高濃度時具有類似於的氣味[5]。三甲胺通常壓縮於鋼瓶中或配成40%的水溶液來銷售。

三甲胺[1]
IUPAC名
三甲胺
英文名 Trimethylamine
別名 N,N-二甲基甲胺
識別
縮寫 TMA, NMe3
CAS號 75-50-3  checkY
PubChem 1146
ChemSpider 1114
SMILES
 
  • N(C)(C)C
InChI
 
  • 1/C3H8N/c1-4(2)3/h1H2,2-3H3
UN編號 1083(無水)
1297(溶液)
EINECS 200-875-0
RTECS 1.1.78 – 31.1.87
性質
化學式 C3H9N
摩爾質量 59.11 g·mol⁻¹
外觀 無色氣體
密度 0.67 g/mL (0 °C)
熔點 -117.08 °C(156 K)
沸點 2.87 °C(276 K)
溶解性 互溶
pKa 9.76[2]
危險性
歐盟危險性符號
有害有害 Xn
刺激性刺激性 Xi

腐蝕性腐蝕性 C
極易燃極易燃 F+
[3]
警示術語 R:R12, R20/22, R34, R36/37/38, R41[3]
安全術語 S:S1/2, S3, S16, S26, S29, S36/37/39, S45[3]
NFPA 704
4
2
0
 
閃點 -6.67℃[4]
自燃溫度 190℃[4]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自然條件下,植物動物腐敗分解會產生三甲胺氣體。腐敗的腥臭味、感染的傷口的惡臭味和口臭通常都是由三甲胺引起。[5]大部分三甲胺來源於膽鹼肉鹼

三甲胺是一種含氮鹼,容易獲得質子形成三甲胺正離子。三甲胺鹽酸鹽是一種由鹽酸和三甲胺反應得到的具有吸濕性的白色固體。

性質

編輯

物理性質

編輯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臨界溫度161℃。能溶於乙醇乙醚[4]

化學性質

編輯

能與氧化劑酸酐發生劇烈反應。可腐蝕和銅合金等金屬[6]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遇明火、高熱即會劇烈燃燒、爆炸。

製備

編輯

三甲胺可由甲醇製備:[7]

3 CH3OH + NH3 → (CH3)3N + 3 H2O

副產物為甲胺二甲胺

三甲胺還可由氯化銨多聚甲醛製備[8]

9 (CH2=O)n + 2n NH4Cl → 2n (CH3)3N·HCl + 3n H2O + 3n CO2

反應

編輯

三甲胺的水溶液可跟過氧化氫反應,生成二水合氧化三甲胺。[9]

 

應用

編輯

儲運應用

編輯
  • 無水三甲胺用高壓容器裝運。
  • 30%三甲胺水溶液用槽車、鐵桶裝。
  • 無水品與氧氣混合能構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熱有燃燒爆炸危險。
  • 要貯存於陰涼通氣的貨艙內,氣溫不宜超過30℃。
  • 應遠離火種、熱源,防止日光直射。[12]

危險

編輯

常見

編輯
  • 皮膚眼睛不慎接觸到三甲胺液體,會受到腐蝕灼傷及低溫凍傷。[3]
  • 高濃度的三甲胺水溶液接觸皮膚後,皮膚會感到劇烈的燒灼並潮紅。[4]
  • 長期吸入低濃度或短期吸入高濃度的三甲胺氣體,會刺激鼻子喉嚨呼吸道,造成不良影響。[3]

三甲胺尿症

編輯

正常人吃下豆類雞蛋等含膽鹼食物後,膽鹼會在大腸內被分解為三甲胺。之後進入血液中的三甲胺,在位於肝臟三甲胺氧化酶催化下,被氧化為無氣味的氧化三甲胺。而如果由於缺乏三甲胺氧化酶,而不能將三甲胺氧化為氧化三甲胺時。腐魚氣味的三甲胺就會在體內蓄積,病人汗液、尿液和呼出氣體都會帶有魚腥味,因此這種疾病被稱為三甲胺尿症,俗稱魚腥綜合徵。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主要是因為體內缺乏名稱為含黃素單加氧酶3(FMO3)的酶所引起。[13][14]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Merck Index, 11th Edition, 9625.
  2. ^ Hall, H.K., J. Am. Chem. Soc., 1957, 79, 5441.
  3. ^ 3.0 3.1 3.2 3.3 3.4 3.5 ChemicalBook トリメチルアミン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化工詞典 三甲胺
  5. ^ 5.0 5.1 Trimethylamine 中的三甲胺數據. [2011-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6. ^ 綠十字化學品安全資料 三甲胺[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A. B. van Gysel, W. Musin "Methylamine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doi:10.1002/14356007.a16 535
  8. ^ Roger Adams, B. K. Brown. "Trimethylamine". Org. Synth.; Coll. Vol. 1: 75. 
  9. ^ A. J. Pearson "Trimethylamine N-Oxide" in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John Wiley & Sons, 2001: New York. doi:10.1002/047084289X.rt268
  10. ^ ScienceDirect -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1-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11. ^ 11.0 11.1 Ashford's Dictionary of Industrial Chemicals, 3rd edition, 2011, page 9362
  12. ^ 三甲胺_濟南金貴林化工有限公司
  13. ^ Treacy, E.P.; et al. Mutations of the 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gene (FMO3) cause trimethylaminuria, a defect in detoxication.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1998, 7 (5): 839–45. PMID 9536088. doi:10.1093/hmg/7.5.839. 
  14. ^ Zschocke J, Kohlmueller D, Quak E, Meissner T, Hoffmann GF, Mayatepek E. Mild trimethylaminuria caused by common variants in FMO3 gene. Lancet. 1999, 354 (9181): 834–5. PMID 1048573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