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
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рудящихся Востока),通稱莫斯科東方大學或遠東大學,為蘇聯邊疆地區培養民族幹部,也為各國培養革命人才。
學校教學部門有兩個部分,招收國外學生的為A字部,其中設有中國班、日本班、朝鮮班、波斯班、蒙古班、越南班、印尼班、印度班等;招收蘇聯國內學員的為B字部,設有烏茲別克班、哈薩克班和格魯吉亞班等[1]。
歷史
編輯1920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列寧提出並制定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理論和策略,要在落後國家與地區尋找同盟者,建立國際反帝統一戰線。為此,共產國際成立了遠東部、近東部,召開近東革命者代表大會、遠東共產黨和革命組織代表大會,並決定成立東方大學。
東方大學開辦於1921年10月21日,共產國際派代表參加該校最高領導機構。學生來自73個國家和民族,共1015人[1]。
中國班學生
編輯最初,北京《晨報》駐莫斯科特派記者瞿秋白和李宗武就都曾在中國班擔任翻譯。
1925年秋,莫斯科中山大學創辦,東方大學的部分教員和中國學生轉到中山大學。1927年,東方大學中國部停辦。1930年中山大學停辦。1933年中國部重新開辦,設立了滿洲班以專門培訓東北抗日聯軍幹部,1935年設立華北班。東方大學主要招收中共的中層和基層幹部和日占區游擊武裝幹部,該學校還提供軍事短訓班,主要面向中共紅軍指揮官[1]。1938年停辦。
部分由國內前來,包括葉挺等人,第二批東方大學中國班學員人數達到100多人。1925年2月,共產國際從東方大學中國班的學員中抽調聶榮臻、葉挺、熊雄、范易、顏昌頤等一共二三十個人,到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進行為期半年的軍事訓練。1925年6月,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副領事維爾德向共產國際執委會轉發了鮑羅廷的絕密電報,要求從東方大學調回40名畢業生,派往廣東國民政府和馮玉祥的國民軍。
區別
編輯該校與1925年秋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學(1925年-1930年)不是同一個學校。
註釋
編輯- ^ 1.0 1.1 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共党员留学苏联述论. 新華網:黨的文獻. 2010-07-20 [2013-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參考文獻
編輯《深圳特區報》:莫斯科東方大學:培養了一批中國革命的中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年10月31日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И. Сталин Студентам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трудящихся Восток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рудящихся Востока (КУТВ) — центр идейн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х и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х кадров Востока
- В. Усов Китайский Берия Кан Шэ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Документы КУТК из архив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Вьетнама
- Китайцы с русскими именам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