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國父銅像
25°02′38″N 121°30′38″E / 25.043782°N 121.510559°E
中山堂國父銅像 | |
---|---|
中山堂國父銅像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臺北市中山堂前) |
建成時間 | 1949年 |
網站 | 臺北中山堂孫中山先生銅像介紹 |
官方名稱 | 蒲添生-孫中山銅像 |
類型 | 登錄等級:一般古物 登錄種類:藝術作品 - 雕塑 |
評定時間 | 2008年2月19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
編輯1940年代,游彌堅在臺北市創辦雕塑講習會,聘蒲添生講習[1]。蒲添生特別舉家從嘉義搬到臺北市,在大正町三條通成立工作室,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製作銅像,為使工作順利進行,特地從日本本土引進翻銅技術[2]。1947年,正逢臺灣各界籌備建立孫中山銅像和蔣中正銅像,蒲添生便開始製作,次年先完成蔣中正銅像,並立於行政院中央大樓前[1]。
輪製作全臺灣首座露天的孫中山銅像時,蒲添生先遇到二二八事件,緊接著第二次國共內戰,1949年新、舊臺幣以一比四萬的懸殊比例兌換,使得他原先得到舊臺幣廿萬元的銅像製作費瞬間變成僅值新台幣五元。後藉由游彌堅幫忙,在各界踴躍捐款下,蒲添生才沒有傾家蕩產。[2][3]
蒲添生製作的這尊銅像其服裝造型採1912年的樣貌,手放褲袋姿態則是1916年孫中山於上海哈同花園留影,左手拿《建國大綱》[3]。銅像尺寸高三公尺[2]、總高約十公尺[3],基座沿用原位於西門橢圓公園的祝辰巳銅像[2]。
1949年10月10日雙十節,銅像立在中山堂時,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特地主持揭幕大典[3]。之後外國大使也會前來行禮[4][5],還有道士會立香案祭拜[6]。
後來,蒲添生從臺北市政府接到大量的孫中山銅像訂單,由市府在1953年10月2日通過以每座銅像新臺幣八千八百元、全部費用十餘萬元費用,以加速為尚未有國父銅像的十五座國民學校立像[7]。黃杰任省府主席時,於1964年5月13日親自前往蒲添生在瀋陽路三巷16號的工作室,與金石家王王孫一同鑑定將立於中興新村的孫中山銅像[8]。
1967年,臺北市政府曾計畫將該像於移到未來興建的國立國父紀念館[9]。次年,又改計畫遷至中山堂內或正對中山堂前[10]。
1994年4月23日,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邀集相關學者研商如何保存台北市歷史性建物,與會學者提出此將此銅像的基座等二十座建物作為增列紀念性建物初步建議名單[11]。6月3日,民政局開會決議基座摒除在古蹟之外[12]。2008年2月19日,臺北市政府將該銅像登錄為古物[2]。2009年10月10日至18日,臺北市文化局舉辦「中山堂國父銅像60周年紀念活動暨史料影像展」[2][3]。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蒲添生. 台灣光復廿年感言 彫塑 簡介台灣彫塑界. 聯合報. 1965-10-25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2.4 2.5 林佩怡. 蒲添生鑄國父銅像 差點破產. 中國時報. 2009-10-10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邱瓊玉. 中山堂國父銅像 60年影像展. 聯合報. 2009-10-10 (中文(臺灣)).
- ^ 烏拉圭駐華代辦 向國父銅像獻花. 聯合報. 1966-08-26 (中文(臺灣)).
- ^ 瓜駐華大使 向國父銅像 獻花圈致敬. 1965-09-16 (中文(臺灣)).
- ^ 當初捐資建像 今日設奠上香 劉世潤專誠來謁 國父像 盡日叩拜虔誠敬仰. 聯合報. 1968-11-13 (中文(臺灣)).
- ^ 市府決定興建 國父銅像 每校一座. 聯合報. 1953-10-03 (中文(臺灣)).
- ^ 陳書中. 黃杰昨偕金石名家 鑑定國父銅像塑製. 聯合報. 1964-05-14 (中文(臺灣)).
- ^ 國父銅像 將予遷移. 聯合報. 1967-03-08 (中文(臺灣)).
- ^ 中山堂廣場 將重新規劃 考慮廢除停車場 美化周圍建築物. 聯合報. 1968-12-22 (中文(臺灣)).
- ^ 保存歷史性建築 學者建議增列20座建物. 民生報. 1994-04-24 (中文(臺灣)).
- ^ 祁止戈. 北投漢番界址 東和禪寺鐘樓 師院禮堂 台大校門 師大行政大樓 五座建築通過提報為三級古蹟. 中國時報. 1994-06-0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