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殖民台灣論
此條目偏重在某些見解、事件或爭議上。 |
中華民國殖民台灣論是一種認為從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至今,臺灣屬於第五次被殖民時期的觀點。認同該觀點的學者認為,中華民國在接管台灣之後,採取內部殖民或類殖民的統治方式,形成中華民國殖民體系,對於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各層面皆產生影響[1]。殖民時期的結束點,有幾種不同說法,有一說認為是持續至今日,也有以1987年台灣解嚴作為分界點,第三種論點則以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首次政黨輪替後作為分界點,之後進入後殖民階段。
概論
編輯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接管台灣,開始推行一連串文化清洗政策,令台灣失去本土文化。但是中華民國政府延續了日治時期的作法,例如以行政長官公署取代臺灣總督府,使得有台灣人開始將中華民國視為外來政權。戰後初期實行集軍政大權於一體的「行政長官公署」制與日本時代的總督府性質並無二致。作家葉石濤與史明指出台灣近四百年來有五次被殖民(荷、西、清、日、中)的慘痛記憶。學者李筱峰表示台灣歷經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日本、再到中華民國,哪個階段不是殖民統治?清政權以武力取得台灣,使原本南島民族的台灣成為一個移墾社會,除了「政教不及」的原住民區之外,屬於「拓殖型殖民地」。小說家李喬於2004年指出台灣雖已於2000年經歷政黨輪替,卻仍顯現「台灣特殊後殖民性」。學者陳翠蓮認為戰後的台灣是中國政府在台灣的「再殖民統治」,中華民國在接管台灣初期,採行再殖民化政策,使台灣人的認同轉變,由歡迎祖國,改變為認同本土,產生了台灣人的集體認同。事實上,戰後上海《僑聲報》也指出:「所有表現都使一般台灣人感到這不過是另一種殖民地制度的代替。」[2][3]
該觀點在戒嚴時期被視為政治禁忌,只有少數人在私下談論。但在解嚴之後,結合了歐美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研究方向,該論點開始出現在台灣學術界。1999年,支持台灣獨立運動的學者陳芳明在《聯合文學》發表〈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將中華民國接管台灣之後的時期,定義為殖民主義時期。在陳芳明提出這個論點後,以陳映真為首的夏潮聯合會成員,曾對這個論點提出批判。台灣民政府則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與殖民政權[4]。
課綱微調爭議被《蘋果日報》社論認為代表台灣仍未脫離被殖民狀態[5],支持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的年輕人中,很多人的立場被認為受到這個觀點影響[6][7]。
參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吳介民. 教科書背後的中國身影. 中國時報. 2012-12-06 [2016-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 ^ 擺脫殖民陰影 重建台灣文化[永久失效連結],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4/11/29
- ^ 李筱峰. 台灣史哪個階段不殖民?.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1-29 [2016-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3).
- ^ 中華民國是流亡與殖民政權. [2016-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 ^ 蘋論:台灣仍在被殖民狀態.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2-07 [2016-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3).
- ^ 林楠森. 台灣來鴻:中華民國存在問題. BBC中文網. 2015-07-09 [2016-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2).
- ^ 洪定宏. 政府在「黨」慶 學生在抗議 批中華民國殖民台灣. 自由時報. 2015-10-10 [2016-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相關書目
編輯-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2008年出版,ISBN 978957326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