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英語:Human nature),簡稱人性,是個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特徵——包括思想感覺能動性——人是被認為有本性的[1][2][3][4]。這個術語經常被用來指人類的本質,或者它「意味着」存在人類。這種說法已被證明是存有爭議的,因為對於這種本質是否實際存在存在爭議。有作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如慈愛、善良,包含所有正義性的人類價值觀。以人為本,也包括對「人」個體的尊重,無論國家功能機器還是社會資源對於「人」的不可凌駕性,不走極端路線。通常所說的「人性」,也指同情心同理心,是隸屬於人性這一定義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被刻意忽略掉,這能看出人普遍的良好期望。關於人性的問題,一直是學術上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目前沒有個確切的結論。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這是種人類的特有標籤。區別於「人格」。

現代社會學定義

編輯

現代社會學家則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所以只有一種人性。不論殺人魔慈善家,都具有相同的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據對嬰兒反覆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與生俱來的有: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需要,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與自己相似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由於始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對還有同類幫助的衝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但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 另有說;個別受後天影響的「人性」應分開稱作「個人人性」(個性),或這人或這群、族、片土地上的等等人的人性特質,以作有別於「人類人性」(方便哲學人類學等課題上的研究總稱人性human nature之用)的解釋。

中國文化的定義

編輯

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種觀點:

  1. 人性本善論,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三字經》開篇即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 人性本惡論,以儒家荀子為代表,有「人之性惡,其善偽也」。「性者,本始材朴」。的論斷。
  3. 人性無善無惡論,代表人物為告子,他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5]
  4. 人性既善又惡,代表人物是西漢揚雄,他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6]

哲學定義

編輯

馬克思主義

編輯

馬克思主義承認人性的存在,但認為人性是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的統一,並會隨着社會下層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在金屬工具出現之前,私人勞動等於社會勞動私有財產並不存在,私有制也沒有誕生更不會產生有私有觀念。並且由於共同勞動剝削階級沒有產生,更沒有所謂權力欲[7][8]

馬克思主義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所以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鬥爭解決。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uman natur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Inc. Retrieved 21 June 2020.
  2. ^ Duignan, Brian, and Emily Rodriguez, eds. [2009] 2018. "Human n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 "human n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ictionary.com. Random House Inc. 2020. Retrieved 21 June 2020.
  4. ^ "human n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英語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0.
  5. ^ 孟軻. 《孟子·告子》. 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6. ^ 揚雄. 《法言·卷三·修身》. 
  7.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9: 484. 
  8. ^ 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观-手机知网. wap.cnki.net. [2021-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