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恭

傅作义之弟

傅作恭(1920年5月3日—1960年),生於山西省榮河縣安昌村,中國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傅作義的堂弟。

傅作恭舊照

早年經歷 編輯

1920年5月3日(農曆三月十五日),傅作恭生於山西省榮河縣安昌村。他祖父傅文鼎育有兩子,傅慶泰和傅慶雨,兩兄弟一共有十個兒子,依次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為他們取名,其中傅作仁、傅作義和傅作良為傅慶泰之子,包括傅作恭在內的其餘七個為傅慶雨之子[1]。十兄弟中老二傅作義後來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名重要的政治軍事人物。

傅作恭成年後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園藝專業就讀。抗戰時期,金陵大學因南京而遷往四川成都辦學,傅作恭隨之到成都就讀。畢業後便到時任抗日戰爭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的二哥傅作義下轄的綏遠省工作,先後擔任綏遠陝壩農場場長和奮鬥小學校長,其中奮鬥小學為傅作義創辦。[1]

1950年8月,傅作恭從綏遠到北京探望傅作義時,恰好遇見時任甘肅省政府主席的鄧寶珊。受鄧寶珊邀請到甘肅工作,後任甘肅省林業廳造林科科長,曾主持開展了多項甘肅省的植樹造林工作和蘭州市的綠化工作。[1]

命喪夾邊溝 編輯

1957年的反右運動和1959年的反右傾運動相繼爆發,傅作恭被甘肅省林業部門劃為右派分子,隨後被送到酒泉市夾邊溝農場進行勞動教養[1]。由於恰逢三年大饑荒,夾邊溝農場關押勞教人員遠超農場可自給自足的數量,當時農場管教和上級部門又按照「右派就是反動派」的邏輯未給農場提供充足的糧食,致使在夾邊溝農場的部分勞動教養人員因飢餓等原因死亡[2]

傅作恭寫信向傅作義反映了夾邊溝農場的問題和個人的生活困難。收到信後,傅作義讓警衛秘書給傅作恭寄錢,並向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反映了甘肅夾邊溝農場的問題。中共黨中央派出中紀委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錢瑛為組長、公安部副部長王昭為副組長的中央檢察團,赴甘肅夾邊溝等地進行實地調查,並及時將調查情況上報中央、通報給中共中央西北局。但當中央檢察團來到夾邊溝農場實地調查時,傅作恭已經在飢餓和疾病中不幸離世。[1]

傳言 編輯

2000年出版的紀實性小說《夾邊溝紀事》中曾提到傅作恭,但稱其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水利工程學博士[3],1949年後被堂哥傅作義寫信從美國勸回國內[4],與事實並不相符。[1]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劉巍. 长篇纪实小说《傅作义》作者崔正来再次发声:严正驳斥有关傅作义与八弟傅作恭的网络谣言. 山西晚報. [201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1). 
  2. ^ 龔雲. 正确评价夹边沟事件. 求是網-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2017-04-25 [2017-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3. ^ 且慢笑刘峙. 網易. [201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1). 
  4. ^ 杨显惠:夹边沟事件是2400多名右派的苦难史. 搜狐. [201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