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
(重定向自邓宝珊)
生平编辑
16岁之时,在新疆参加同盟会,17岁参加伊犁起义。在陕西参加讨伐袁世凯。1918年在陕西三原跟胡景翼创立靖国军,又参加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曾经招收共产党人训练成干部,例如邓小平也曾受他赏识提拔。1932年任新一军军长。
1936年西安事变,他支持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八项主张。作为地方实力派军阀,邓控制地区与中共所谓陕甘宁边区控制区接壤。1948年平津战役时期,邓宝珊当解放军与北平傅作义之间的调停人,又当傅作义的全权代表,达成协议,北平开城投降,保住了北京历史文化都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获一级解放勋章。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
文化大革命时,遭受红卫兵的冲击。1966年11月下旬,一批以北京中学生为主的红卫兵,闯进邓宝珊居住的“邓园”,到各房间搜查后找到一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的佩剑,当成反动的证据,把卧病在床的邓宝珊从床上拉起来,罚他跪在地上,红卫兵并拔出剑,架在邓宝珊的脖子上进行批斗,质问他“是不是反动派?打过红军没有?杀过共产党没有?”几天后周恩来总理知道此事,派专机把邓宝珊将军接到北京,安排住进了医院[2][3]。
个人生活编辑
邓宝珊虽然出身行伍,只是念过私塾,但是他爱知识,有文学素养,坚持自学,又时常与文化人切磋心得,品诗论画,所以有儒将之称。邓宝珊曾经出资支持天水学者出书,也曾捐资修缮纪将军祠、麦积山石窟栈道等。兰州邓家花园是其故居。
参考文献编辑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1955年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 ^ 邓园往事-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 ^ 邓宝珊将军文革蒙难记. [2019-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 ^ 邓宝珊病逝. 人民日报. 1968年12月1日: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