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七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獵戶座 |
星官 | 參(參宿) |
赤經 | 05h 14m 32.30s |
赤緯 | −08° 12' 06" |
視星等(V) | 0.12/6.80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B8Ia |
U−B 色指數 | −0.66 |
B−V 色指數 | −0.03 |
變星類型 | Slightly irregular |
天體測定 | |
徑向速度 (Rv) | 20.7 km/s |
自行 (μ) | 赤經:1.87 mas/yr 赤緯:−0.56 mas/yr |
視差 (π) | 3.90 ± 0.81 mas |
距離 | approx. 800 ly (approx. 260 pc) |
絕對星等 (MV) | −6.98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18 M☉ |
半徑 | 74-78 R☉ |
亮度 | 53,800(126,000)(bolometric) L☉ |
溫度 | 11,400 K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雖然在拜耳命名法為β星,但它始終比獵戶座α(參宿四)明亮。從1943年以來,它的光譜就被當成其它恆星光譜分類的校準光譜之一。
可見性
編輯在天文學的資料庫SIMBAD中,參宿七的視星等是0.12,使他成為在天球上除了太陽之外平均第六亮的天體 -只比織女星和小犬頭部的南河三暗(比御夫座的雙星五車二的個別恆星明亮,但低於它們的合成星等)。它是顆光度在0.05-0.18等之間變化的不規則脈動變星[2]。
參宿七在本質上是第三亮星,最亮的是天津四,其次是參宿四。參宿七的色指數(B-V)是 -0.03,意味著它是一顆白色或藍白色的恆星[來源請求]。
參宿四每年在12月12日的子夜和1月24日21:00過中天,所以在北半球的冬天或南半球的夏天是最適宜觀賞它的時段[3]。在南半球,參宿七是獵戶座升起來之後,在這個星座內能看見的最亮一顆恆星[4]。
性質
編輯以光譜估計參宿七的距離在700和900光年(210和280秒差距)之間,而依巴谷衛星的視差測量給出的距離是860光年(260秒差距),誤差範圍約為9%。它是一顆藍超巨星,質量大約是18太陽質量,閃耀著大約117,000倍太陽的光度。干涉儀測量出它的角直徑,在修正周邊昏暗效應之後,大約是2.75 ± 0.01 毫角秒。在前述估計的距離下,它的半徑相當於74太陽半徑。如果在1天文單位的距離上,它的角直徑是35°,並且視星等是 -38等。
因為它是在星雲狀物質中穿越的明亮天體,參宿七照亮在他附近的一些塵雲,最明顯的是IC 2118(女巫頭星雲)[5]。參宿七也與獵戶座大星雲相關聯 --或多或少有相同的視線速度-- 幾乎是兩倍遠的距離。儘管距離不同,參宿七通過空間的距離投影和對它年齡的估計,認為它是來自星雲。由於這個結果,參宿七有時被分類為脫離獵戶座OB1星協成員,還有天空中許多明亮的恆星;更具體的說,它是金牛-獵戶R1星協的成員,是最近新設立(形成)的OB星協,包含了更多接近星雲的亮星。
參宿七是一顆超巨星變星,它的變化肇因於與天津四,脈動變星天鵝座α型變星的原型,相似的恆星脈動。參宿七的徑向速度變化證明它至少有19種非徑向模式的同時擺動,變異的時間範圍從1.2天至74天。它是顆值得注意的藍超巨星,因為它產生脈動的能量感覺上是來自核心燃燒中的氫殼層。已知參宿七的系統有三顆恆星,也有人認為系統中可能還有第四顆,但普遍認為這是主星的變異,引發表面的物理脈動造成的一種曲解[6]。
太空光度學
編輯2009年,加拿大的MOST衛星對參宿七觀測達28天之久。這顆藍超巨星的光度變化僅有千分之一星等的水平,逐漸改變光通量是這種長週期脈動變星的一種顯著模式。
光譜學
編輯參宿七被逐出的氣體殼層包圍著。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一顆紅巨星成為藍巨星時,因此之前由紅巨星緩慢吹出的氣體會被藍巨星高速吹出的氣體擠壓。
參宿七的光譜是被確認是B8,並且通常被當成確認超巨星光譜類型的標準定義點。然而,因為大氣層週期性的噴發,光譜的細節經常有很大的變化。譜線顯示的發射、吸收、譜線致寬、天鵝P和逆天鵝P輪廓都沒有可觀察到的週期性。這樣的結果導致在分類時的B8Iab、B8Iae會因人而異,或是混淆不清。
系統
編輯至少從1831年起就已經知道參宿七是目視聯星,F. G. W.斯特魯維對這個系統進行了測量。儘管參宿七B並不是很暗,6.7等,但靠在亮度是它500倍的參宿七A旁邊,使它成為150 mm(5.9英寸)小望遠鏡挑戰的目標 150 mm(5.9英寸)。不過一架品質良的 7 cm(2.8英寸)望遠鏡,使用150×,在良好的視寧度下,還是可以看見參宿七B。以參宿七的距離估計參宿七B與主星相距大約2,200天文單位(光程12.7天);由於它們共享自行,因此觀察不到它的軌道運動也不足為奇
參宿七B本身也是光譜聯星,組成的兩顆主序星以9.8天的軌道週期繞著它們質量中心運轉。這兩顆星的光譜類型都是B9V,質量分別是太陽的2.5和1.9倍。
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長期以來都在爭議參宿七B可能是可見的雙星。一些有經驗的觀測者聲稱它們確實看見了兩顆恆星,但大多數的觀測者都無法確認;事實上,認為是聯星的擁護者也無法重複他們結果。目前已排除參宿七B有目視可見伴星的可能性。
語源學和文化意義
編輯英文語源
編輯美國業餘博物學家理查·辛克利·艾倫在1899年於她的書恆星的名字和意義中指出:Rijl Jauzah al Yusrā中,Jauzah"的意思是左腿[7]。Paul Kunitzsch,慕尼黑大學研究阿拉伯的教授,確認在第10世紀時這顆星的名字就已經存在,是現存在西方最古老的阿拉伯文恆星名稱之一[8]。
另一個阿拉伯的名稱是رجل الجبار riǧl al-ǧabbār,意思是偉大的一隻腳(巨人、征服者),這也是少用到的名稱,Algebar或Elgebar,的來源。
阿坊欣表(Alphonsine Tables)將它的名字拆成"Rigel"和"Algebar",並加註解"et dicitur Algebar. Nominatur etiam Rigel."[9]。替換拚字的風潮盛行於17世紀,包括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巴蒂斯塔·李卻里的Regel,德國天文學家威廉·謝卡特的Riglon,和英國作家和翻譯家艾德蒙·Chilmead的Rigel Algeuze 或Algibbar。
其他的名稱還有希臘文的Ποὺς δὶδυμων,Chrysococca 說是"雙胞胎旁邊的腳",拜耳稱希伯來文是Kesil。
歐洲文化
編輯在恆星導航,參宿七是其中一顆重要的航海星,因為它很明亮,又可以輕鬆地定出赤道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在全球各地的海洋都看得見它。
非洲
編輯在古埃及,參宿七的名字是
|
Seba-en-Sah Sb3-n-S3ḥ,意思就是腳趾星或腳星。
東方和南亞
編輯在中國,稱為參宿七(Shēnxiù Qī,參宿中的第七顆星)。這個排序與小三星那三顆星有關,最初只有這三顆星,後來添加了四顆星,但原來的名稱不變。
在日本,源或源氏家族選擇參宿七和他的白色作為標誌,稱這顆星為Genji-boshi (源氏星);同時平或海克家族以參宿四它的紅色為標誌。在日本歷史中兩個強大家族的傳奇戰爭,在天上是指以腰帶相隔,對峙的兩顆亮星分隔著[10][11][12]。參宿七也被稱為Gin-waki(銀脇),是在美津博世旁邊的銀色恆星。
在印度教,它被稱為鹿首-鹿的頭(Mrugasiirsha)。在印度的孟加拉文,它被稱為Vaan Raja。
大洋洲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bolometric magnitude of Rigel is −7.92m±0.28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bsolute magnitude of Sun (4.83m) this can be recalculated to the luminosity as high as 1.26+0.37
−0.29×105 . - ^ Guinan, Edward F.; Eaton, J. A.; Wasatonic, R.; Stewart, H.; Engle, S. G.; McCook, G. P. Times-Series Photometry & Spectroscopy of the Bright Blue Supergiant Rigel: Probing the Atmosphere and Interior of a SN II Progenitor.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9/11, 5 (H15): 359–359 [2018-03-03]. ISSN 1743-9221. doi:10.1017/s1743921310009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4).
- ^ Schaaf, Fred. Appendix C. The Brightest Stars.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 2008: 257. ISBN 0-471-70410-5.
- ^ Ellyard, David; Tirion, Wil. The Southern Sky Guide 3rd. Port Melbourne, Victor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8–59 [1993]. ISBN 978-0-521-71405-1.
- ^ Jedicke, Peter; Levy, David H. Regal Rigel. The New Cosmos. Waukesha: Kalmbach Books. 1992: 48–53.
- ^ Burnham, Robert, Jr. Burnham's Celestial Handbook.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8: 1300.
- ^ Allen, Richard Hinckley,. Star Names: Their Lore and Meaning rep. New York, NY: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3: 312–13 [1899] [2013-12-06]. ISBN 0-486-2107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 ^ Kunitzsch, Paul. Arabische Sternnamen in Europa.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59: 46.
- ^ Kunitzsch, Paul. The Star Catalogue Commonly Appended to the Alfonsine Tables.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1986, 17 (49): 89–98 [2014-10-22]. Bibcode:1986JHA....17...89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 ^ Steve Renshaw and Saori Ihara. Yowatashi Boshi; Stars that Pass in the Night. Griffith Observer. October 1999 [2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2).
- ^ "Daijirin" p. 815 ISBN 978-4-385-13902-9
- ^ Hōei Nojiri "Shin seiza jyunrei" p. 19 ISBN 978-4-12-204128-8
外部連結
編輯- Kaler, James. Rigel. Star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29).
- Image of Rige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A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