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
清仁宗年号(1796-1820)
嘉慶(滿語:ᠰᠠᡳ᠌ᠴᡠᠩᡤᠠ
ᡶᡝᠩᡧᡝᠨ,穆麟德轉寫:saicungga fengšen,大詞典轉寫:saichungga fengshen;蒙古語:ᠰᠠᠶᠢᠰᠢᠶᠠᠯᠲᠤ
ᠢᠷᠦᠭᠡᠯᠲᠦ,西里爾字母:Сайшаалт ерөөлт;1796年—1820年)為第七位清朝君主(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清朝之前身後金起算)和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第五位清朝皇帝清仁宗的年號,前後共二十五年。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乾隆帝公布傳位詔書,立其第十五子嘉親王永琰(即嘉慶帝)為皇太子並將其名改為「顒琰」,翌年丙辰年正月一日元旦(1796年2月9日)內禪皇位,改元嘉慶。[1]因此嘉慶是清朝年號中唯一於前任君主在位時指定並於繼任皇帝在位時使用的年號。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清宣宗即位,沿用嘉慶年號直至當年除夕日為止[2],次年改元道光。
嘉慶
| ||
政權 | 清朝 | |
君主 | 清仁宗顒琰 | |
歷時 | 25年 | |
|
---|
藝術
編輯嘉慶年間發展出的瓷器風格主要特色與型制為鼻煙壺、塑像、各式藍色與紅銅色圖案的瓶罐、各式琺瑯彩瓷、單色釉等。[3]
重要趨勢
編輯改元
編輯大事記
編輯公元紀年對照表
編輯嘉慶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1796年 | 1797年 | 1798年 | 1799年 | 1800年 | 1801年 | 1802年 | 1803年 | 1804年 | 1805年 |
干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嘉慶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公元 | 1806年 | 1807年 | 1808年 | 1809年 | 1810年 | 1811年 | 1812年 | 1813年 | 1814年 | 1815年 |
干支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嘉慶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
公元 | 1816年 | 1817年 | 1818年 | 1819年 | 1820年 | |||||
干支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編輯- 中國
- 越南
- 日本
- 南洋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六》.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223頁。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嘉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於2011 年4 月8 日查閱
- ^ 趙爾巽. 清史稿本紀十五高宗本紀六. 維基文庫 (中文).「〔乾隆六十年〕九月辛亥,上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
- ^ 趙爾巽. 清史稿本紀十六仁宗本紀. 維基文庫 (中文).「乾隆六十年九月,策立為皇太子,高宗將傳位焉,以明年為嘉慶元年。嘉慶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舉行內禪,上侍高宗遍禮於堂子、奉先殿、壽皇殿。高宗御太和殿,授璽。上即位,尊高宗為太上皇帝,訓政。」
- ^ 趙爾巽. 清史稿本紀十七宣宗本紀一. 維基文庫 (中文).「〔嘉靖二十五年七月〕仁宗崩,即日奉大行皇帝梓宮回京。……〔八月〕庚戌,上即皇帝位於太和殿,告祭天地、太廟、社稷,頒詔天下,以明年為道光元年。」
延伸閱讀
編輯- 李崇智. 中国历代年号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07年3月10日].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年8月25日) (中文(臺灣)).
前一年號: 乾隆 |
清朝年號 1796年-1820年 |
下一年號: 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