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軍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軍在歷史上兩次編成。
和平救國軍反正改編
編輯1940年6月29日,張嵐峰的和平救國軍第一軍所部第一路司令曹大中、第二路司令宋克賓 、第三路司令孫敬軒趁張嵐峰到開封參加蘇豫邊區綏靖司令胡毓坤就職典禮之機,將1.7萬人拉走反正,張嵐峰部僅剩2,000餘人。[1]
1940年7月26日國民政府把反正部隊授予新編第七軍番號,隸屬第一戰區:
- 軍長張人傑/1941年4月彭傑如/1944年春吉章簡/1945年4月鍾松
- 副軍長李忠毅、宋克賓(1940年11月任副軍長,至1943年調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蔡洪範
- 參謀長曾潛英
- 暫編第24師:前身為張嵐峰的和平救國軍第一軍第二路反正與李忠毅所率東北抗日義勇軍編入。副軍長李忠毅兼任師長。1943年8月李忠毅調任第四十二軍副軍長,夏季屏接任師長。1944年4月宋子英任師長。
- 暫編第25師:前身為張嵐峰的和平救國軍第一軍第一路反正。師長曹大中。1942年6月曹大中升任第八十軍副軍長,劉英繼任師長。第8戰區突擊兵團改編為暫編第25師
- 暫編第26師,師長宋克賓(1899-1979)。1940年6月宋克賓率和平救國軍第3師反正,編入新七軍。1940年11月副師長蔡洪範接宋克賓擔任師長。1943年8月蔡洪範升任副軍長,李樹榛任師長
1940年8月4日,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密電蔣介石,新七軍有被日本傀儡政權重新拉回的危險,又恐被中共滲透,以整訓的名義,將部隊拆分異地,避免相互通氣,「曹師開偃城、宋師開西平、李師舞陽整訓,均限八月刪日前到達。」
1941年初移防陝北整訓,隸屬於胡宗南,在當地與八路軍留守兵團發生多次衝突。
1942年下半年改隸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集團軍。
1944年春,隸屬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集團軍
1945年7月,該軍裁減。暫編第25師改稱第32師轉隸第三軍。
新一軍分編的新七軍
編輯1947年10月,東北剿總為固守長春,以新一軍的絕對主力師:新編第三十八師為核心組建了新七軍。新7軍的暫56、暫61師的裝備都是來自自己在長春的倉庫留底。隸屬鄭洞國第一兵團:[2]
- 軍長李鴻
- 副軍長史說
- 參謀長張炳言/龍國鈞
- 新編第38師,師長陳鳴人,副師長彭克立,參謀長李性常。前身是財政部所屬稅警總團。1941年底,孫立人指揮下編入第66軍入緬甸作戰。
- 第112團團長:李克己
- 第113團團長:曾長雲
- 第114團團長:陸心仁
- 師直屬:
- 特務連連長
- 通信營營長
- 山炮營營長:(七五山炮12門)
- 工兵營營長
- 輜重營營長
- 搜索營營長
- 騎兵大隊大隊長
- 衛生隊隊長
- 政工隊隊長
- 野戰醫院院長
- 諜報隊隊長
- 軍樂隊隊長
- 新兵營營長
- 暫編第56師,師長張炳言,副師長王正國(1948年5月24日(被俘)),參謀長劉大名。原偽滿鐵石部隊,反正後改編為東北保安第二總隊,劉德溥為總隊長,改編為東北第十一保安區。1947年8月東北第十一保安區改編為暫編第五十六師,師長劉德溥。不久,劉德溥升任王鐵漢的第49軍副軍長,新七軍參謀長張炳言接任師長。該部早在1937年至1939年就存在秘密組織「滿洲人民抗日救亡社」。1948年松江軍區前指陳光派遣前指偵察科長張正平打入該部,發展了中校軍需官白殿升、上校高參金器之等為首的幾支情報小組。張正平系統在國立長春大學醫學院(原新京醫科大學)地下室找到泡在福爾馬林中的楊靖宇的頭顱並偷運出去。白殿升、金器之被捕犧牲,長春解放後被授予革命烈士身份。
- 暫編第61師,師長鄧士富,副師長寧偉,參謀長曾德輝。由東北保安第十二支隊改編,新38師副師長鄧士富任暫61師師長,該師中下級軍官全部換成原新一軍軍官。
- 軍直屬:
1948年9月,新編第38師改為第253師,暫編第56師改為第290師,暫編第61師改為第295師。但新番號未及使用,1948年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在曾澤生帶領下起義。新七軍也於次日投降。
暫編第61師師長鄧士富,1903年出生,廣東梅縣人,黃埔二期工兵科。抗戰時任第五十二軍第2師第6團團長、第25五師副師長等職。1947年任新一軍新38師副師長。1948年任新編七軍暫61師師長。1948年10月長春和平解放後自願回鄉定居。1952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1983年5月平反。
參考文獻
編輯- ^ 《葛佩琦回憶錄》[永久失效連結]
- ^ 《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鄭洞國,團結出版社 1992年 ISBN 978-7-80061-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