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八怪,指的是從清末至民國時期,活躍在北京天橋地區進行民間曲藝表演的八位著名藝人,自初遷漢令之後,天橋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民間娛樂中心,這裡遍布茶館酒肆,活躍着各種行當的民間藝人,其中不乏擁有獨門絕活者,人們遂將那些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藝人歸納總結出來統稱為「天橋八怪」[1]。從清末到民國末期,不同的時代天橋八怪的具體含義也有所不同,前後一共出現過三代天橋八怪[2]。到1949年之後,隨着對天橋地區的整頓和改造,這裡不再是北京的娛樂中心,也就再也沒有天橋八怪了。

北京天橋

第一代天橋八怪

編輯

第一代天橋八怪產生於清末,到民國初年就逐漸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3]

  • 窮不怕:朱少文相聲大師。
  • 醋溺高:也是相聲演員,但長於口技並依此躋身八大怪之列。
  • 韓麻子:單口相聲藝人。
  • 盆禿子:禿頭藝人,表演民間小唱,用筷子敲瓦盆伴奏雖然簡陋,卻抑揚頓挫頗為悅耳。
  • 田瘸子:早年因為練武落下殘疾,在天橋表演槓上二指禪等硬功。
  • 丑孫子:相聲藝人依扮怪樣聞名。
  • 鼻嗡子:表演小曲的藝人,鼻子裡插進兩根竹管就能吹出曲調,腰間掛一個洋鐵壺敲打出節奏,因此也被稱作「敲馬口鐵壺的」。
  • 常傻子:表演硬氣功的藝人,招牌是掌劈鵝卵石,兼賣大力丸。

第二代天橋八怪

編輯

第二代天橋八怪出現在辛亥革命後的北洋政府時期

  • 訓練蛤蟆教書的老頭:他訓練的蛤蟆螞蟻模仿課堂教學和軍隊操練,自他以後天橋再也沒有訓練這兩種動物的藝人了。
  • 老雲里飛:原為京劇演員,因國服禁響而在天橋撂地賣藝,表演滑稽戲。
  • 花狗熊:與妻子在天橋表演民間小戲,因扮相似狗熊而得名。
  • 耍金鐘的:首先繪製一些比例失調的畫,遊客透過擦得鋥亮的金鐘反射就能看到正常的圖像,因為新奇而頗受歡迎。
  • 傻王:表演碎石背磨盤等硬功,因面相憨厚被稱為傻王。
  • 趙瘸子:早年因習武殘疾,在天橋表演槓子,所謂槓子就是在一條單槓上的雜耍,與今天體操中的單槓項目非常相似。
  • 志真和尚:以僧侶裝扮表演硬氣功,推銷所謂「治餓不治病」的切糕丸。
  • 程傻子:表演訓狗熊和頂碗等雜技。

第三代天橋八怪

編輯

第三代天橋八怪出現在1930年代-1940年代之間,隨着政權的更迭,天橋撂地的藝人也逐漸消失,因而這一代天橋八怪也是最後一代[4]

  • 雲里飛:老雲里飛的長子,承父業表演滑稽戲,據稱有將耳朵殼塞進耳朵眼和用舌頭舔鼻子的絕活,因此名揚天橋。
  • 大金牙:拉洋片的著名藝人。
  • 焦德海:相聲藝人,窮不怕的徒弟。
  • 大兵黃:曾是辮帥張勳的兵,在天橋販賣藥糖,以罵街的形式招攬生意,因為他所罵多涉及民生鞭辟時弊,因而頗收歡迎。
  • 沈三:表演摔跤的藝人,1933年全運會摔跤冠軍,曾經鬥敗過俄羅斯大力士而名震京城。
  • 蹭油的:是一個販賣肥皂的商販,只要看到路人衣服上有油漬就主動上前用自己的肥皂給人家洗淨,蹭油免費,以此推銷他的肥皂。
  • 拐子頂磚:一個殘疾乞丐,行乞時頭頂兩米多高的一籮方磚跪在地上。
  • 賽活驢:本名關德俊,一個裝扮毛驢的民間藝人,因其表演神似活驢而出名

參考

編輯
  1. ^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09: 64. 
  2. ^ 《千里走單騎系列》編委會主編. 骑单车玩北京.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9.10: 52. ISBN 978-7-5087-2738-7. 
  3. ^ 楊舒編著. 地名里的老北京. 北京:星球地圖出版社. 2013.01: 61–62. ISBN 978-7-5471-1092-8. 
  4. ^ 黨德信總主編;范基民等主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25 社会.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2.08: 403–404. ISBN 7-5034-1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