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通寺

中国武汉的佛教寺庙

寶通寺,又名寶通禪寺,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南麓,為武漢四大佛教叢林之一。1959年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寶通寺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清
編號3-56
認定時間1992年12月16日

歷史

編輯

寶通禪寺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初名東山寺,後貞觀(627年-649年)年間易名彌陀寺南宋端平年間(1234一1236年),荊湖制置使孟珙為防範金兵南侵,上奏理宗皇帝頒髮帶金,下詔將隨州大洪山幽濟禪寺遷此,改東山為洪山,賜寺名為崇寧萬壽撣寺末萬壽禪寺毀於戰火,此後幾經毀壞,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定名寶通禪寺[1][2] [3] [4]

辛亥革命時,蔣翊武任護理戰時總司令,司令部就設在寶通寺。武昌防禦使兼北面招討使譚人鳳曾以寶通寺作為使署,進行北談判。山之東有公墓安葬北伐中戰死的官兵。中國國民黨清黨後,王仲友曾隱藏在寺內,出寺後仍被胡宗鐸陶鈞殺害,方丈問賢為此也被捕入獄。後來王與江(佐芝)兩人遺體由問賢方丈及蓮溪寺方丈體空和尚秘密收拾埋葬。

1924年,持松法師從日本高野山學習真言宗,將唐密的法脈傳回中國大陸,以寶通寺爲弘法道場。

共和國後

編輯

寺廟因歷代帝王官府的護持,累積有大片田產可供出讓收租,作為寺廟的主要經濟來源,和尚也參加一些勞動。共和國後,源成方丈擁護土改政策,主動將寺有的120多擔田和170多擔地退押清算,將土地分給農民。繼而組織僧眾開茶社,辦素食堂,經營火葬場等以「生產自救」。後又組成武昌第一毛巾生產組,逐步再發展成光輝毛巾廠、國營武昌手帕廠,源成任副廠長[5]

1958年全市僧尼集中時,武昌各寺廟的佛像、文物都集中於寶通寺,當中最珍貴的是鐵佛寺唐代天寶年間鑄造的3尊(兩大一小)鐵佛,還有宋代孟珙所鑄鐵鐘。文化大革命中寺廟受到損害最大,佛像被毀,寺廟被他單位占用,僧人被迫還俗,3尊鐵佛全部被毀,唯鐵鐘猶存。雄踞山門的1對明初精雕石獅也被砸破,後經精工粘補,始復原如初。1988年寺廟重開。

建築

編輯

現存建築多為光緒年間重建,是歷代的皇家寺院,同時也是武漢現存最古老的寺院。寺內有洪山八景(東岩、雲扃、懷樽、翠屏、棲霞、獅子峰、仙人石、壽泉),並珍藏着珍貴文物,如宋代古鐘為湖北現存佛教文物中最古老的大型冶煉法器,另有密宗日式建築的法界宮,內有飛來巨石,神韻十足[6]。 寺後的洪山南坡上有洪山寶塔洪山摩崖石刻,均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武汉宗教圣地游玩最全攻略:宝通寺. 新浪旅遊. [201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7). 
  2. ^ 宝通寺. 武昌政府網. [201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5). 
  3. ^ 宝通寺. 新華社湖北頻道. [200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7). 
  4. ^ 禅宗名刹 武汉宝通寺. 禪風網. [2015-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0). 
  5. ^ 武漢市志·社會志·宗教——佛教寺廟
  6. ^ 历史久远的宝通禅寺. 漢網. [201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1-05). 

30°31′51.2″N 114°20′27.6″E / 30.530889°N 114.341000°E / 30.530889; 114.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