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胡許
尚·胡許 (法語:Jean Rouch,法語發音:[ʒɑ̃ ʁuʃ];1917年5月31日—2004年2月18日)為法國導演和人類學家。
尚·胡許 Jean Rouch | |
---|---|
出生 | Jean Rouch 1917年5月31日 1917年5月31日 法國巴黎 |
逝世 | 2004年2月18日 (86歲) Birni-N'Konni, Niger |
死因 | 車禍 |
國籍 | 法國 |
職業 | 電影導演、人類學家 |
活躍時期 | 1947–2002 |
知名作品 | 我是黑人 (Moi, un noir])、夏日紀事 (Chronique d'un été), 獵獅人 (La Chasse au lion à l'arc), 一點一點地 (Petit à petit) |
親屬 |
|
他是法國真實電影創始人之一 ,與美國的直接電影美學相近,當時直接電影牽頭人包括Richard Leacock、D.A. Pennebaker及Albert and David Maysles。胡許六十年在非洲的拍攝方式,理念由「分享人類學」(shared anthropology)而來。 [1] [2]
他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很多作品介乎劇情片和紀錄片之間,創出名為「虛構民族志」的風格。他被納入法國新浪潮,《我是黑人》(Moi, un noir)開創了跳接技術,其後由尚盧·高達進一步普及。高達在1959年4月第94期《電影手冊》提及胡許:「胡許的職位說明一切:人類博物館研究員,還有定義電影人更好的方法嗎?」
生平
編輯拍攝緣由
編輯胡許被視為尼日利亞電影的養父,他在1941年抵達尼亞美,擔任法國殖民地的水文學工程師,在尼日爾師監督項目施工,從此展開他與非洲主題的長期關係。
他在當地遇見一位桑海傳統治療者和漁民的兒子穆雷·錫卡(Damouré Zika),他住在尼日爾河沿河的阿約魯附近。 [3] 其後胡許監工的工程遭到雷擊,十名工作人員因而死亡。錫卡的祖母是當地着名的附身和靈性顧問,她為人們主持了一個儀式,其後胡許認為此次經驗,啟發了他製作民族志電影。 [4] 他對扎爾馬和桑海民族產生興趣,並開始拍攝桑海人的習俗和儀式。當他在尼日爾工作期間,胡許記錄了這些事件,並將他的作品寄給他的老師馬塞爾·格里奧爾,馬塞爾曾鼓勵他繼續拍攝桑海,和深入他的研究。
早期電影
編輯不久之後他回到法國參加法國抵抗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曾短期擔任法新社記者,然後再次返回非洲,他在非洲漸漸成為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以及間中引起爭議的電影導演。 [5]
錫卡和胡許後來成為朋友,胡許在1950年開始使用錫卡作為他電影的中心角色,以展示尼日爾河 谷的傳統、文化和社群生態。第一部錫卡出現的電影是 《Bataille sur le grand fleuve》(1950-52),當中描繪了伊索科漁民的生活、儀式和狩獵。 胡許花了四個月與伊索科漁民在傳統獨木船出海。 [6] [7]
他早期的電影如《狩獵河馬》(Chasse à l'Hippopotame,1946年)、《克里夫墓地》(Cimetière dans la Falaise,1951年),《造雨人》(Les Hommes Qui la Pluie,1951年),風格都像傳統和敘述的報告,但他逐漸成為一個創新的影響。 [8]
胡許在尼日爾拍攝他的頭幾部影片,《黑法師的國度》 (Au pays des mages noirs,1947年),《入門儀式與起乩之舞》 ( Les magicians de Wanzarbé,1948年)和《Les magicians de Wanzarbé 》(1949年)。這些電影記錄的主題,都是圍繞桑海人、哲爾馬人、伊索科人和沿尼日爾河生活的人所施行的附靈儀式。 胡許通常被視為尼日爾電影之父 [9] 然而,在非洲電影人眼中,胡許和其他導演在殖民地時期製作的民族誌電影,卻是扭曲了非洲的現實情況。儘管1941年他以殖民官員身份而來,胡許在尼日爾獨立後繼續逗留當地,並指導一代尼日爾的導演和演員,包括錫卡。
拍攝長片
編輯在1950年代,胡許開始製作較長的民族志電影。 1954年,他在《美洲豹》中拍攝錫卡,他在電影中是個前往黃金海岸工作的桑海青年。 三個男人在電影中,將他們的現實生活加以戲劇化演繹,他們三人其後繼續電影事業,並成為尼日爾電影的首三位演員。錫卡將本來的民族誌默片重新剪接,成為一套介乎紀錄與虛構之間的電影(劇情式紀錄片),並加入對話及旁白,在1969年公映。 1957年,胡許與尼日爾的年輕影人奧馬魯甘達合作,在科特迪瓦共同導演《我是黑人》,這部電影亦被視為對於非洲批評者的回應[10]。奧馬魯甘達拍攝此片時,才剛完成中南半島的法國兵役回國不久,甘達後來成為首個重要的尼日爾的電影導演和演員。在1970年代初,胡許與演員、工作人員及尼日爾共同編劇合作,在尼日爾製作長片,如《一點一點地》(Petit à petit,1971年)和《咯咯咯雞先生》 (Cocorico Monsieur Poulet,1974年)。
他被視為法國新浪潮和視覺人類學的先驅之一,以及虛構民族志之父。 胡許的電影大多屬於真實電影。他最知名的電影是新浪漫重心作品之一《夏日紀事》(1961年),他與社會學家埃德加莫蘭合作拍攝,描述了當代法國的社會生活。 在他職業生涯中,他用自己的攝錄機報告非洲的生活,五十年間製作近120部電影。
1978年,他與Jean-Michel Arnold聯手在巴黎龐畢度中心創立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即法國真實電影節(Cinéma du Réel)。
逝世
編輯2004年,他於車禍中不幸逝世,享年86歲。事發尼日爾城鎮Birni N'Konni外16公里,意外發生當時,他在尼日爾導演穆斯塔法(Moustapha Alassane)的車上,同車胡許的妻子重傷生還。
當代藝術家可可·福斯科她2017年的文章「藝術界和藝術學校如何造就性侵」,她講及遇到胡許的經過:「我被著名民族誌電影人胡許性騷擾,而他受到讚許的原因,卻是發掘看非洲人更好的角度。」 [11]
主要電影
編輯注釋
編輯- ^ Jean Rouch is an inspiration for the project… though at the epicentre of auteur culture he saw his film-making practice as a collaborative venture, a 『shared anthropology』 as he called 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ote by Mandy Rose (2010)
- ^ Anthropological Film, Adventures with Jean Rou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ticle by Philo Bregstein at D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5
- ^ Damouré Zika - collaborator with Jean Rouch on more than 80 ethnographic fil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ticle by Ronald Bergan, The Guardian, 21 April 2009
- ^ Damouré, secret bien gard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Le Courrier (Switzerland), 11 August 2007
- ^ Jean Rouch, an Ethnologist And Filmmaker, Dies at 8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ticle by Alan Ri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NY Times, Feb. 20, 2004
- ^ Niger mourns film and radio st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7 April 2009
- ^ Bataille sur le grand fleu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ommage à Jean Rouch, France-Diplomatie, 2008
- ^ Barnouw,Erik. 1993. "Documentary A History of the Non-fiction Film. 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Jean Rouch (1917–2004)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4 March 2010., L'Homme, 171–172 July–December 2004, Online 24 mars 2005. Consulted 7 April 2009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Guardian, 20 Feb 2004
- ^ Fusco, Coco. Hyperallergic. Hyperallergic. 14 October 2017 [14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