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中國古代官名,為一種御史

沿革 編輯

秦與西漢 編輯

秦與漢初,御史大夫為丞相副,與丞相太尉並稱三公。御史大夫有二丞,一在宮中,稱為御史中丞,掌管侍御史;一在宮外,稱御史丞。漢初時,丞相執政,政策由丞相遣給事中代奏皇帝,經皇帝許可後,由御史中丞及其屬紀錄(常見「制曰可」表示允許)並傳遞出宮,以御史大夫名義交丞相府施行。御史中丞、侍御史因為職務的便利,亦審查文書,檢舉非法。武帝時,用中書謁者省蒞文書,御史中丞漸漸專掌蘭台圖籍秘書事,綜領十三州刺史,監察天下郡國官吏、審計上報的各類文件帳簿等。漢朝自此規定,天下奏章上尚書台,但彈劾三公九卿非法,則上御史台

東漢以後 編輯

漢哀帝改丞相稱大司徒,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政權歸尚書以後,大司徒、大司空常為虛職,御史中丞遂成為御史臺長官,御史丞式微。東漢時御史中丞還會被朝廷派到地方鎮壓民變。[1]此後中丞之職歷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時有變動:曹操曾改御史中丞宮正,取其糾彈百官朝儀的職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稱中尉南北朝時期,御史大夫時置時廢、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實為御史臺長官無疑。但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這是因為避諱(隋太祖楊忠)的緣故。唐朝五代均大夫與中丞並置,唯大夫極少除授,仍以中丞為長官。《通典》載:「江左中丞雖亦一時髦彥,然膏粱名士猶不樂。」[2]劉宋琅琊王氏王球的從弟王僧朗被指派為御史中丞,王球卻告訴他:「汝為此官,不復成膏粱矣。」[3]梁代蕭子顯曾直言「甲族向來多不居憲台」,南齊沛國相縣劉氏的劉休擔任過御史中丞,不久即告退休,他曾統計過劉宋王朝凡六十年,擔任御史中丞的有53人,平均每人任期僅一年左右[4]。史家周一良稱:「自宋至梁。御史中丞之職迄不受重視」。[5]明朝廢御史臺、改設都察院,此官遂廢。清朝巡撫常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時以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習稱巡撫為中丞。

現代餘響 編輯

1911年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創立後,立監察院,依革命倡導者孫中山之理念等於御史之職。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的級別和功能與御史中丞類似。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書名: 《高敏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作者: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編 當前第:142頁
  2. ^ 通典》卷24《職官六·御史台》
  3. ^ 《通典》卷二十四《職官·中丞》:「王球甚矜曹地,遇從弟(王)僧朗除御史中丞,(王)球謂曰:'汝為此官,不復成膏粱矣。'」
  4. ^ 南齊書》卷三四《劉休傳》記載:「臣竊尋宋世載祀六十,歷職斯任者五十有三,校其年月,不過盈歲。」
  5. ^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

來源 編輯

  •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