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時曆
元代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创制的一种历法
《授時曆》是中國古代曾經使用過的一種曆法,為元代郭守敬、王恂、許衡等人創製,因古語「敬授人時」而得名。為了編輯曆法,郭守敬在當時設立了二十七個測點,最北設在鐵勒(今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流域),最南端設在南海西沙群島,並派十四個官員到各地觀測、記錄,費時兩年才完成授時曆[1]。從元朝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開始實行。明朝所頒行的《大統曆》天文數據和推步方法,都依照授時曆[2],惟《大統曆》不計算斗分差(不考慮回歸年古長今短),終明之世未改[3];可說授時曆總共實行了402年。
《授時曆》應用弧矢割圓術來處理黃經和赤經、赤緯之間的換算,並用招差術推算太陽、月球和行星的運行度數。《授時曆》採用統天曆的長度,365.2425日為一年(和地球公轉的時間差26秒),29.530593日為一月,與現在所使用的公曆的數值完全相同,但《授時曆》比公曆早推行301年。推算節氣的方法是將一年的1⁄24作為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4],而逕取至元十八年為為曆元,所定的數據全憑實測,打破古代製曆的習慣,是中國曆法上的大變革之一。
南明正朔
編輯明自崇禎以後,歷弘光、隆武、永曆及魯王監國等,南明時自頒曆書為正朔十餘年,其間大統曆並不完全相同,節氣、正閏、晦朔各有不同,與1926年刊行的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亦非完全一致,對於該時期的史料,讀史者在確認日期時不可忽略。如鄭荷之戰中鄭軍抵達鹿耳門的日期在台灣曾爭論百年,荷方文獻為1661年4月30日,鄭方文獻為永曆十五年四月初一,然依當時清曆與日本曆書推算,當天為四月初二。石萬壽認為,此差異為鄭氏自頒曆書,鄭方文獻中的當年三月有30天,而當年日本曆書三月有29天。[5]
參考文獻
編輯- ^ 彭凡. 穿越時報 元朝卷. 2015年. ISBN 978-986-5690-40-3.
- ^ 邓文宽:《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前言.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王叔武 (1979) 南明史料朔閏考異——《行在陽秋》札記 《思想戰線》 1979年03期
- ^ 曲安京. 中国历法与数学. 2005.
- ^ 石萬壽. 鄭成功登陸台灣日期新論. 台灣文獻. 2003-09, 54 (3): 242–248 [2023-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 席文:〈為什麼《授時曆》受外來的影響很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天文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