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佛教)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8月1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 |
有(梵語:भाव,bhāva,巴利語:bhava),佛教術語,為十二因緣之一,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稱為四有。
在古印度哲學中,也被用來指法存在的狀態,又譯為有性、有法、法相。
語源
編輯在梵文中,有(梵語:भाव,Bhava),原義為存在的狀態,有持續的意思。它源自於梵文動詞भू(bhū),意思為「成為」、「變成」。與真實(bhūta),同樣根源於原始印歐語系詞詞根*bʰuH-。在古希臘哲學及歐洲哲學中的存有(Being),也來自相同的印歐語系詞字根。
概說
編輯淺的來說,佛教中的有可以看成生命的情緒、感覺的心靈存在,或者將佛教中的有可以看成生命從生到死之間的持續狀態,但類似這樣的說法,不能普遍的說明佛教教義當中所涵蓋的生命範圍。
相對於有的存在於世間,出離三界、解脫生死的生滅現象即是涅槃的境界。
分類
編輯三有
編輯- 欲界有
- 色界有
- 無色界有
四有
編輯- 本有
- 死有
- 中有
- 生有
註釋
編輯- ^ 鳩犘羅什譯《中論》:「佛能滅有(asti)無(nāsti),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bhāva)亦離無(abhāva)。」
相關條目
編輯前任: 取 |
十二因緣 有 |
繼任: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