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

佛教教义,将人生现实状况和可能出路描述为十二个前后相续环节
  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此十二缘起支分别是:1.无明、2.、3.、4.名色、5.六入、6.、7.、8.、9.、10.、11.、12.老死。它们都是缘生法,都是无常的,它们之间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关联。十二因缘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真相,达到究竟解脱。

部派佛教阐述 编辑

说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发智论》提出了“时分缘起”学说,《大毘婆沙论》将其诠释为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缘起”说,这就是最常见的“十二因缘”理论,在说一切有部内还有“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和“远续缘起”等说法[1]

说一切有部 编辑

大毘婆沙论》将《发智论》所确立的时分缘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释义为分位缘起,此十二因缘学说为《俱舍论》所继承:

  1. 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 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 识,业识,八识[2]
  4.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身体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 六入,指在名色之后,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 触,出胎以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能接触六尘,但是未有苦或乐的想法,叫作触。
  7. 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能分别六尘中的好恶境界,但是没能起贪淫之心,叫作受。
  8. 爱,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求享乐等境界,但是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爱的目标。
  9. 取,从二十岁后,贪欲变多,到处追求五尘境,叫作取。
  10. 有,因为追求诸境而引起善恶业,积集牵引,产生三有的结果,叫作有。
  11. 生,指因为现世的善恶之业,未来世还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12. 老死,指在未来世受生之后,五蕴之身,成熟后又开始败坏,叫作老死。

其中涉及人类年龄的诠释出自《俱舍论记》和《俱舍论疏》[3]

南传上座部 编辑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律源出于斯里兰卡分别说部传统,在觉音尊者《清净道论》中有一种叫做“有轮”的时分缘起[4],采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说,但并不等同于《俱舍论》等诠释的分位缘起。

下面简述引自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是对《巴利经藏》有关经文的直接解读:

  1. 缘于“无明[5](贪、嗔、痴等烦恼)而产生“[6][7](造作诸业)。
  2. 缘于“行”(造作诸业)而产生“[8](业识)。
  3. 缘于“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识神)。
  4. 缘于“名色”(物质与识神)而产生“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5. 缘于“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9](六识藉六根接触六尘)。
  6. 缘于“触”(外境接触)而产生“[10](苦、乐,无苦无乐的觉受)。
  7. 缘于“受”(苦、乐的感受)而产生“[11](对境生爱欲)。
  8. 缘于“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12](追求造作)。
  9. 缘于“取”(追求造作)而产生“”(在追求中造业行成来世的命运)。
  10. 缘于“有”(业因完成)而产生“[13](在受于身)。
  11. 缘于“生”(在受于身)而产生“老死[14](未来身之老死)。

大乘佛教阐述 编辑

大乘佛教龙树大智度论》解释为:说十二因缘有三种[15]

  1. 凡夫肉眼所见,颠倒着我,心起诸烦恼业,往来生死中。
  2. 二乘及未得无生忍法菩萨所观,以法眼分别诸法。
  3. 从得无生忍法乃至坐道场菩萨所观;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深观第三种十二因缘,观诸法实相,毕竟空,无所有无所得,亦不着是事故,于众生中而生大悲。

中观学派 编辑

龙树大智度论》记载:

龙树中论》有类似记载[18]梵志青目释其为“声闻法入第一义道”,清辩论师释其为“世谛缘起”。

瑜伽行唯识学派 编辑

瑜伽师地论》此说在诠释《杂阿含经·二九八经》同时,介入了五种子(识、名色、六处、触、受种子),唯识学派中曾流行以五种子为五缘起支的二世一重因果学说。

现代学术及教派阐述 编辑

现代学术界和新兴教派直接分析《阿含经》和《巴利经藏》等,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因各式说法众多,其关注度与传统说法不可比拟,下文不再详细罗列。

水野弘元 编辑

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质》中称:“由于原始经典本身,对十二缘起没有一定的明确解说,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误传,所以今日不论是西洋学者之间,或东方佛教学者之间,对十二缘起没有一定的解释,而产生种种说法,甚至曾在学界中展开热烈的论战。”

原始佛教(中道僧团) 编辑

随佛尊者,2008年在其编著的《相应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开发表的、《十二因缘之原说与奥义》中,根据汉译《杂阿含经》、南传《相应部》当中七事修多罗的古老共说,提出原始佛教教义,指出十二因缘是“以六处为分位”,不是部派所传说的“以识为分位”,不同于《舍利弗阿毘昙论》、 《发智论》、《大毘婆沙论》 、《俱舍论》、《清净道论》、与《大智度论》、 《瑜伽师地论》等论之定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大毗婆沙论》:“《品类足论》作如是言:‘云何缘起法?谓一切有为法。’问:此(《发智论》)与彼论,所说何异?答:此说不了义,彼说是了义。……复次缘起有四种:一、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此说分位远续,彼说刹那连缚。”
    众贤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远续,三者、连缚,四者、分位。……
    • 彼前所说:‘如贪俱起发业心中,具十二支。’依何而说?为依发业因等起心?为依刹那等起心说?若依发业因等起心,瞋痴相应为因等起,亦应具足有十二支,有瞋痴为转,爱为随转故,不应但说贪俱起心。若依刹那等起心说,有爱为转,何故不论?
      有作是言:依因等起,以此于业是决定故,非爱为转,所发业中决定,还用爱为随转,瞋痴等心,亦容有故。
      今谓:此据刹那等起。即由此理,作如是言:无身语业见所断起非因等起,心所发身语业,离刹那等起,而有未生故,若异此者,举心起逆,尔时则应得无间罪。又因等起,时有远故,非爱为转,业决定生故,此于业亦非决定,由此定据刹那等起。刹那缘起,如是应知。
    • 远续缘起,谓:前后际,有顺后受及不定受业烦恼故,无始轮转。如说:‘有爱等本际不可知。’又应颂言:‘我昔与汝等,涉生死长途,由不能如实,见四圣谛故。’
    • 连缚缘起,谓:同异类因果,无间相属而起。如契经说:‘无明为因,生于贪染;明为因故,无贪染生。’又契经说:‘从善无间染无记生,或复翻此。’
    • 分位缘起,谓:三生中,十二五蕴,无间相续,显法功能。谓如经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如是等类,功能差别。’”
  2. ^ 缘起经》:“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
  3. ^ 普光俱舍论记》:“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者:出胎已去,三两岁来。……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者:四岁五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者:十六十七已去。……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者:年渐长大,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不辞劳倦,然能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此中间位,所有五蕴,总名为取。此位取胜故,别标名。故《婆沙》二十三引《施设足论》云:‘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炽盛,立以取名。’”
    法宝俱舍论疏》:“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不可定其年岁,即是《婆沙》云,触火食毒位也,大分五岁六岁已上。……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大分即在十岁已还。……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此位初能爱于资财,及淫境故。……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准《婆沙》云:‘五支(无明、识、爱、取、生)时,心、心所法染污,余是染、不染者。’故知起染时,名为取支,余位非也,爱亦如是,初能驰求资财,及淫境故,名为取。”
  4. ^ 叶均觉音清净道论·十二缘起的杂论》:“(2)(三世两重因果)①(二种有轮的三时)如是已知,则应更知:有轮的根本是无明与渴爱,过去等是它的三时,依照十二支中的自性,分为二、八、二的诸支。……在圣典中,从它们的自性说:无明与行二支为过去时,以有为最后的识等八支为现在时,生及老死二支为未来时。”
  5.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库!以此谓之无明。”
  6.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行。”
  7. ^ 注意:此处的“行”与五蕴的“行蕴”是有区别的:“行蕴”除了此处的“行”,还包括了与果报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应的思。
  8.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识。”
  9.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触?诸比库!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触。”
  10.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受?诸比库!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库!以此谓之受。”
  11.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爱?诸比库!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以此谓之爱。”
  12.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取?诸比库!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以此谓之取。”
  13.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库!以此谓之生。”
  14.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库!以此谓之老死。”
  15. ^ 龙树大智度论》:“【经】舍利弗!色空中无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无有识。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问曰:若无无明,亦无诸行等。云何说十二因缘?答曰:说十二因缘有三种,
    • 一者,凡夫肉眼所见,颠倒着我,心起诸烦恼业,往来生死中。
    • 二者,贤圣以法眼,分别诸法,老病死心厌,欲出世间,求老死因缘由生故,是生由诸烦恼业因缘,何以故?无烦恼人则不生,是故,知烦恼为生因,烦恼因缘是无明,无明故,应舍而取,应取而舍。何者应舍?老病诸苦因缘烦恼应舍,以少颠倒乐因缘故而取。持戒、禅定、智慧,诸善根本,是涅槃乐因缘,是事应取而舍。是中无有知者、见者、作者,何以故?是法无定相,但从虚诳因缘相续生,行者知是虚诳不实,则不生戏论,是但灭苦故,入于涅槃,不究尽求诸苦相。
    • 三者,诸菩萨摩诃萨,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尽十二因缘根本相,不以忧怖自没,求时不得定相,老法毕竟空,但从虚诳假名有。……如是等种种因缘,求老法不可得,不可得故,无相如虚空不可尽,如老乃至无明,亦如是,破无明如上说。菩萨观诸法实相,毕竟空,无所有,无所得,亦不着是事故,于众生中而生大悲。众生愚痴故,于不实颠倒虚妄法中,受诸苦恼,初十二因缘,但是凡夫人故,于是中不求是非。第二十二因缘,二乘人及未得无生忍法菩萨所观。第三十二因缘,从得无生忍法乃至坐道场菩萨所观,是故说,无明虚空不可尽,乃至忧悲苦恼虚空不可尽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深观因缘法。”
  16. ^ 大毘婆沙论》:“此十二支缘起法,即烦恼、业、苦展转为缘,谓:烦恼生业,业生苦,苦生苦,苦生烦恼,烦恼生烦恼,烦恼生业,业生苦,苦生苦。烦恼生业者,谓无明缘行。业生苦者,谓行缘识。苦生苦者,谓识缘名色,乃至触缘受。苦生烦恼者,谓受缘爱。烦恼生烦恼者,谓爱缘取。烦恼生业者,谓取缘有。业生苦者,谓有缘生。苦生苦者,谓生缘老死。”
  17. ^ 智𫖮法界次第初门》:“十有: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
  18. ^ 龙树中论》:“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随行堕六趣。
    以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以有识著故,增长于名色。
    名色增长故,因而生六入,情尘识和合,而生于六触。
    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爱。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从有而有生,从生有老死,从老死故有,忧悲诸苦恼。
    如是等诸事,皆从生而有,但以是因缘,而集大苦阴。
    是谓为生死,诸行之根本,无明者所造,智者所不为。
    以是事灭故,是事则不生,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